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0388285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郴州市第八中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26课小石潭记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6小石潭记导学案 【学习目标】了解作者、作品常识,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把握重点语句的翻译,疏通文意,初步背诵课文。3、品味形象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4、学习寓情于景的写法,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学习重点】积累文言字词,把握文意,体会作者情感。【学习难点】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资料链接】有关作者: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唐代中期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之一。他与韩愈齐名,并称“韩柳”,都是唐代古文运动的

2、倡导者和奠基人,对当时文风的改革、散文的发展起过重大的推动作用。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2、写作背景由于永贞革新失败,柳宗元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公元375年)被贬到永州任司马。永州当时是一个荒僻未完全开化的地区。但永州山脉起伏,丘壑幽深,河川纵横,风景雄奇美丽。由于政治上的失意,无法施行自己的抱负,他的精神极为痛苦、悲愤、忧郁。作为贬官,柳宗元在永州有职无权,无所事事,于是有时间出游。为排解内心的愤懑痛苦之情,柳宗元常常不避幽远,游山访水,寄情山水。并通过对景物的具体描写,寄寓自己的不幸遭遇,成为后世写作山水游记的楷模。在永州期间,柳宗元共写了八篇知名的山水

3、游记,后人称永州八记。这八篇游记各自成篇,但前后连贯,构成一个整体,展现出永州美丽的山光水色。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第四篇,原题是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描述了一个清幽宁静的小石潭风景。2关于“记”:“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因此,它可以写景状物如核舟记,也可以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将写景状物与议论抒情结合起来像小石潭记。3.寓情于景即在景色的描写中寄托情感,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自己的感情。这样可以避免直白的感情渲泻,显得委婉、含蓄。第一课时导入:同学们,你学习生活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会怎么办?【

4、课前预习】A背诵课文,对照文下注释翻译课文,然后完成以下问题。1、请为下列加线字注音:如鸣佩()环()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参()差()披拂往来翕()忽斗()折蛇行悄()怆()幽邃( )犬牙差()互寂寥()无人2、结合语境,解释词语:B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_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乐:_)皆若空游无所依。(空:_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斗:_蛇:_)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_)寂寥无人,凄神寒骨。(凄:_寒:_)3、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语:B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清:_)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清:_) 、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乐:_) 似与游者相

5、乐。(乐:_)、潭中鱼可百许头(可:_)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可:_)、皆若空游无所依。(游:_) 同游者:吴武陵(游:_) 4、 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B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句:_5、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句:_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译句:二、【学习过程】阅读课文,整体感知。B1.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2. 潭水有何特点,作者是如何表现的?三、 作业:翻译全文。四、 课后反思: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2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三【合作探究

6、】C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抓住了小石潭的那些特点,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2.作者在描写小潭源流时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写的?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3.“一切景语皆情语”,品味文中相关语句,说说作者观景赏物时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4.文章前面写“心之乐”,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忧一乐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四 【课堂小结】作者用精妙的比喻和拟人的手法,生动描绘了小石潭清幽美妙的景,抒发了作者被贬失意的孤寂凄凉的心情。五 【达标测试】B 1、通读全文后,选用原文中的相关文字填空。“伐竹取道”与上文的“_”呼应,又为下文的“_”埋下伏笔。既表现潭水之清,又暗示石潭之小的语句是“_”。作者是站在小石潭的东岸来观赏景物的,这可从文中“_”和“_”两个句子得到印证。、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文中突出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六 【作业】:1、收集你学过的描写山水的诗词名句,选择一则加以赏析。2、 全效学习。3、 背诵全文。七、课后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