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山所垃圾收集点建设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0382270 上传时间:2022-08-17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3.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山所垃圾收集点建设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五山所垃圾收集点建设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五山所垃圾收集点建设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五山所垃圾收集点建设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五山所垃圾收集点建设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山所垃圾收集点建设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山所垃圾收集点建设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五山所垃圾收集点建设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编制日期: 2014年12月26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项 目 名 称:五山所垃圾收集点建设工程评价单位: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公章)法定代表人: 吴友明 项目负责人: 黄盈宇 (登记证编号A28020241200)评价人员情况姓 名从事专业职 称登记证编号职责签名黄盈宇环境评价高级工程师A28020241200编 写王 静环境评价高级工程师A28020361000审 核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五山所垃圾收集点建设工程建设单位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简称能源所)法人代表吴创之联 系

2、 人林敏通讯地址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联系电话87058895传 真87057677邮政编码510640建设地点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能源路2号东北角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 改扩建 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V 社会事业与服务业-8、研发基地占地面积(平方米)135绿化面积(平方米)全单位绿化率约50%总投资(万元)6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1环保投资比例(%)1.7评价经费(万元)2预期投产日期2015年12月一、项目建设单位概况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被中国科学院定位为中国科学院高新技术研究与发展基地型研究所,2001年6月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序列。是从事新能源与再生能源领域综合

3、研究与开发的国家级研究所。其战略格局是坚持以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为主要研究方向,兼顾发展节能与能源环境技术,发挥能源战略的重要支撑作用,形成一主两翼一支撑的格局。重点研究太阳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固体废物能、天然气水合物、能源材料及节能环保方向。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已成为研究和发展可再生能源领域的主力军。实施科学院创新工程十多年来,广州能源研究所坚持面向国家能源战略需求、面向能源领域学科前沿,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集成创新,注重上游和下游相结合、长期和短期相结合;在开展具有明确需求的科研工作的同时,部署具有未来需求潜力的前瞻性研究工作,坚持有所不为有所为的原则,遵循“发挥引领、骨干作用”

4、的方针,做别人不曾、不愿、不能做的事。在研究所规划的重点方向上形成了在国内外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科研队伍,取得了一批具有标志性、引领性和不可替代性的科技成果,其中在生物质能源利用研究、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研究、非碳能源开发利用研究、能源战略研究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和优势,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建所以来,已取得重要科研成果百余项,其中有80多项成果获国家、省部级奖励,获国家专利200多项。遵循将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原则,能源所立足于自身的科技与人才优势,注重资源整合,建立国内外的战略合作关系,致力于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努力探索新形势下产学研合作的新途径。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已成为研究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主

5、力军。广州能源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345人,科研人员292人,高级职称90人,中级职称85人,博士109名。45岁以下的中、高级科技人员占整个队伍的72%。现有流动人员233人,其中:在读研究生146人,客座及项目聘用人员87人。人员总数为578人。二、五山园区垃圾处理现状 五山所园区占地34000平方米,含住宅、办公与绿化于一体地园区。其中住宅和公寓楼6栋,办公楼6栋,主要产生生活垃圾和办公垃圾。该单位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垃圾收集点,单位范围内住宅区垃圾、办公区产生的生活垃圾都是采用塑料桶收集,由广州市洁诚物业清洁有限公司负责收集、垃圾分类,然后用垃圾车运至临时垃圾收集点(技术集成大厦南侧临时垃

6、圾收集点存放,图二所标示位置)暂时装入大铁桶,由天河区环卫车队定期收运(垃圾车是广州环卫局统一车辆),现状见下图。三、工程建设必要性根据广州市规划局修建性详细规划批复(穗规批2008146号的要求,在五山园区内必须按广州市城管委要求建造一座公配垃圾收集点。该单位目前没有一个统一的垃圾收集点,单位范围内住宅区垃圾,办公区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办公垃圾都是采用塑料桶收集,运到技术集成大厦南侧临时垃圾收集点存放(图二所标示位置)。不方便运输而且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根据以上规划批复,目前,广州市规划局修建性详细规划批复(穗规批2008146号,整个园区的规划,未建工程还剩下一栋10层科研办公楼工程(可再生能源

7、技术及节能技术集成化研发保障平台)及该垃圾收集点,科研办公楼工程项目属该所“十二.五”项目,该项目在规划报建过程中,市规划局要求垃圾收集点与科研办公楼工程同时办理报建手续,按规划报建资料要求,该垃圾收集点需办理立项,取得立项批文后才能办理规划报建,否则科研办公楼工程的规划报建也不能办理,根据规划局修详规要求和园区目前现状,修建垃圾收集点是非常必要的。科研办公楼已于2012年办理了环保报批手续,批文号:粤环审201238号。四、建设方案本项目拟拆除现有3层博士生公寓,原地建设垃圾收集点。垃圾收集点建设采用砖砌封闭、半封闭式建筑,功能区分运输区和垃圾暂存区。建筑物呈长方形,长18米,宽7.5米,高

8、6米。五、工作方案1垃圾收集流程该单位办公楼、专家公寓、学生宿舍楼、职工家属楼每层、每栋都放置塑料垃圾桶,由广州市洁诚物业清洁有限公司负责收集、垃圾分类,然后用垃圾车和塑料袋运至本项目垃圾收集点(暂时装入大铁桶),由天河区环卫车队定期收运(垃圾车是广州环卫局统一车辆)。2环卫车工作时间:每天两次上门收运垃圾,上午7:00-8:00,主要收运生活区垃圾;下午17:00-18:00,主要收运办公区垃圾。3垃圾量:每天约800-1000公斤。4运输线路环卫垃圾运输车从单位西南大门进入6米宽单位内部道路,沿线经过本单位图书馆(2层,距离12米)、实验楼(5层,距离2米)、新能源大楼(10层距离,距离5

9、米),到达单位东北角垃圾收集点(本工程),全程180米。(见图二)六、供电由市电网供电,本项目建成后,不需设置备用柴油发电机。七、供冷及排风本建筑物不设中央空调和排风系统。 八、供水、排水本项目大铁桶需要清洗,按每天清洗一次,每次用水80公斤,用水量29.2吨/年,经沉淀后排市政污水管网进入猎德污水处理厂处理。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该单位饭堂燃用管道煤气,含油污水经隔油隔渣处理,粪便污水经三级化粪池处理,然后经能源路市政污水管网进入猎德污水处理厂。2013年全单位用水量32000吨,废水排放量按90%计,该单位废水排放量28800吨/年,污染物排放量:CODcr6.797吨

10、/年、BOD54.320吨/年、动植物油:0.288吨/年、SS 5.184吨/年、NH3-N 0.691吨/年。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形、地貌、地质、地理位置项目选址地势平坦,地貌属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西临能源路,北临广东省新闻出版高级技工学校,东临中国人民解放军76160部队司令部(曾经是部队农场,目前,主要出租物业(项目相邻大楼租给广州岭南美术专修学院、广州市创艺艺术职业学校、华南师范大学动慢教学点作课室和宿舍),部队只留了几个人在这里管理物业),南临华南农业大学。本项目位于

11、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内的东北部,项目选址现状是一栋三层的博士生公寓,东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76160部队司令部培训基地(6层,建筑相距15米解),北面是广东省新闻出版高级技工学校操场,西北面是广东省新闻出版高级技工学校学生宿舍(9层,建筑物相距约35米),南面是本单位新能源大楼(10层,建筑物相距约12.4米),西面是本单位科普楼(2层,建筑物相距离约41米),地理位置见图一,项目处在单位的位置及四置情况见图二,项目总平面布置见图三。二、气候、气象广州市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长冬短,温湿多雨,四季常青。降雨多集中在4月和9月,占全年的81%左右,降雨量最少是12月,占全年

12、的1.2%,年平均降雨量是1700毫米左右。本区地处低纬度地区,日照时间长,2至4月份日照时数较短,7至10月份日照时数最多。年平均气温为22摄氏度左右。本区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季风分明。秋冬季吹北风和西北风为主,春夏季吹南风和东南风为主,年平均风速1.9米/秒。由于受季风和台风影响,降雨量年内分布不均匀,常会出现春旱夏涝;南部属珠江三角洲潮区,珠江水位汛期常受东、西、北江洪水和台风影响。三、水文项目产生的污水经市政污水管网进入猎德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进入珠江前航道。珠江前航道在其西边的白鹅潭与西航道、后航道相通,在其东边的大蚝沙与黄埔航道相连,全长约24公里,平均河宽432米,平均水深

13、4.83米,宽深比为89.44,属宽浅河流。西航道属感潮河段,员村断面枯水期设计涨潮流量为1765.87万米3,设计退潮流量为2043.42万米3,净泄量为277.55万米3,水流主要受潮流控制。平均涨潮流量为676米3/秒,平均退潮流量为735米3/秒。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社会经济结构本项目选址属天河区管辖范围,天河区位于广州市的东部,2005年广州市进行区划调整,原天河区的登峰街、天河南街2个居委和沙东街的一部分划归新越秀区管理,新塘街的玉树村划归萝岗区管理。区划调整后,全区总面积96.33平方公里。2012年末全区常住人口144.66万人,户籍人口79

14、.63万人。下辖沙河、五山、员村、车陂、石牌、天河南、林和、沙东、兴华、棠下、天园、冼 村、猎德、元岗、黄村、龙洞、长兴、凤凰、前进、珠吉、新塘共21个行政街和205个社区居委会。天河区是广州市的新商业中心区、中央商务区、金融商务区以及中国重点软件产业基地和动漫产业基地天河软件园的所在地。2012年天河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2394.81亿元,比上年增长11.1%,占全市GDP比重为17.7%。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3亿元,比上年增长0.5%;工业总产值1153.58亿元,比上年增长13%;第三产业增加值2067.65亿元,增长11.1%。2教育、文化全区共有幼儿园168所,在园幼儿

15、数36775人;小学80所,在校生95761人;普通中学(含普中和职中)52所,在校生52539人;特殊教育学校3所,在校生894人。年末各类学校教职工人数15415人,其中专任教师达到10936人。2012年,天河区通过“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考评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终期验收。新建天河区乞巧节文化广场,承办2012年广州乞巧文化节。2012年,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征拆工作取得突破。3文物保护本项目影响范围无历史文物保护单位。4功能区属性本项目拟选址环境功能属性如表1。表1 环 境 功 能 属 性项目功能区类别水环境功能区项目选址为工农业用水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环境噪声功能区1类区是否基本农田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