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材料总复习全全资料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0378500 上传时间:2022-11-04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4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工程材料总复习全全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机械工程材料总复习全全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机械工程材料总复习全全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机械工程材料总复习全全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机械工程材料总复习全全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工程材料总复习全全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工程材料总复习全全资料(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机械工程材料复习第一局部 根本知识一、概述目的掌握常用工程材料的种类、成分、组织、性能和改性方法的根本知识性能和改性方法是重点。具备根据零件的服役条件合理选择和使用材料;具备正确制定热处理工艺方法和妥善安排工艺路线的能力。复习方法以“材料的化学成分加工工艺组织、结构性能应用 之间的关系为主线,掌握材料性能和改性的方法,指导复习。二、材料结构与性能:材料的性能:使用性能:机械性能刚度、弹性、强度、塑性、硬度、冲击韧性、疲劳强度、断裂韧性;工艺性能:热处理性能、铸造性能、锻造性能、机械加工性能等。材料的晶体结构的性能:纯金属、实际金属、合金的结构第二章;纯金属:体心立方、面心立方,各向异性、强度

2、、硬度低;塑性、韧性高实际金属:晶体缺陷点:间隙、空位、置换;线:位错;面:晶界、压晶界各向同性;强度、硬度增高;塑性、韧性降低。合金:多组元、固溶体与化合物。力学性能优于纯金属。单相合金组织:合金在固态下由一个固相组成;纯铁由单相铁素体组成。多相合金组织:由两个以上固相组成的合金。多相合金组织性能:较单相组织合金有更高的综合机械性能,工程实际中多采用多相组织的合金。材料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结晶组织与性能:F、P、A、Fe3C、Ld;1平衡结晶组织平衡组织:在平衡凝固下,通过液体部的扩散、固体部的扩散以与液固二相之间的扩散使使各个晶粒部的成分均匀,并一直保存到室温。2成分、组织对性能的影响硬度(

3、HBS):随C,硬度呈直线增加, HBS值主要取决于组成相的相对量。抗拉强度():C0.9%围,先增加,C0.91.0后,值显著下降。钢的塑性()、韧性():随着C,呈非直线形下降。3硬而脆的化合物对性能的影响:第二相强化:硬而脆的化合物,假如化合物呈网状分布:如此使强度、塑性下降;假如化合物呈球状、粒状球墨铸铁:降低应力集中程度与对固溶体基体的割裂作用,使韧性与切削加工性提高;呈弥散分布于基体上:如此阻碍位错的移动与阻碍晶粒加热时的长大,使强度、硬度增加,而塑性、韧性仅略有下降或不降即弥散强化;呈层片状分布于基体上:如此使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有所下降。塑性变形组织与性能1组织与性能的

4、变化金属塑性变形后产生晶格畸变,晶粒破碎现象,处于组织不稳定状态的非平衡组织,非平衡组织向平衡组织转变:可通过再结晶、时效与回火实现。加工硬化, 物电阻增大、耐蚀性降低等,各向异性:产生纤维状组织;晶粒破碎、位错密度增加;织构现象的产生;剩余应力。2)变形金属在加热过程中组织和性能的变化回复去应力退火:强度和硬度略有下降,塑性略有提高。电阻和应力等理化性能显著下降再结晶:形成细小的等轴晶粒。加工硬化消失,金属的性能全部恢复。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明显,而塑性和韧性显著,性能完全恢复到变形前的水平。热处理组织与性能1)贝氏体的机械性能: 上贝氏体:铁素体片较宽塑性变形抗力较低;同时,渗碳体分布在铁素体

5、片之间,容易引起脆断因此,强度和韧性都较差。下贝氏体:铁素体针细小,碳化物分布均匀,所以硬度高,韧性好,综合机械性能好。2)马氏体的形态与机械性能板条马氏体又称位错马氏体。:碳含量0.23;机械性能:不存在显微裂纹,淬火应力小,强度高,塑性、韧性好。针状马氏体:碳含量1.0;显微镜下呈针状机械性能:存在大量显微裂纹,较大的淬火应力,塑性和韧性均很差;混合组织马氏体:碳含量在0.23一1.0之间时为板条和片状马氏体的混合组织。马氏体的硬度,含碳最增加,硬度升高含碳量达到0.6以后,其硬度的变化趋于平缓。合金元素对钢中马氏体的硬度影响不大。3回火组织与性能回火类型回火温度组织性能与应用组织形态低温

6、回火150250回火MM保持高硬度,降低脆性与剩余应力,用于工模具钢,外表淬火与渗碳淬火件过饱和碳化物()中温回火350-500 回火屈氏体T硬度下降,韧性、弹性极限和屈服强度,用于弹性元件保存马氏体针形F+细粒状Fe3C高温回火500-650回火索氏体S强度、硬度、塑性、韧性、良好综合机械性能,优于正火得到的组织。中碳钢、重要零件采用。多边形F+粒状Fe3C材料组织结构变化实现的性能强化:固溶强化:通过合金化(参加合金元素)组成固溶体,使金属材料得到强化称为固溶强化;细晶强化:强度、硬度越高;其塑性、韧性越好。晶界处原子排列混乱,使其熔点低,易受腐蚀。由结晶过程、冷热塑性变形、合金化、热处理

7、实现。加工硬化:使晶粒碎化、晶粒拉长、位错密度增加,从而使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耐蚀性等下降,并产生各向异性。冷塑性变形实现。第二相强化:硬而脆的化合物Fe3C,假如呈网状分布:如此使强度、塑性下降;假如呈球状、粒状球墨铸铁:使韧性与切削加工性提高;呈弥散分布于基体上:使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仅略有下降或不降即弥散强化;呈层片状分布于基体上:强度、硬度提高,而塑性、韧性有所下降。形变强化:金属材料经冷加工塑性变形可以提高其强度;相变强化:通过热处理等手段发生固态相变,获得需要的组织结构,使金属材料得到强化。三、材料热处理、合金化与性能改善材料成形加工组织与性能的热处理工艺预先热处理退

8、火: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扩散退火和去应力退火退火:加热保温缓冷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 退火目的: 改善铸、锻、焊粗大不均匀的组织,降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冷加工工艺性。消除成分不均匀,应力。1完全退火加热Ac32030温度,保温、缓冷组织:P+F目的:细化,均匀化粗大、的原始组织;降低硬度切削性;消除应力;消除组织缺陷;应用:C%=0.30.6%亚共折钢,共析钢和合金钢铸、锻、轧2球化退火加热Ac11030,保温、缓冷或Ar12030等温应用:过,共析钢、高碳合金钢组织:球状PF+球状Cem目的:Fe3CII与Fe3C共析球化HRC,韧性切削性为淬火作准备;球化退火前,正火处理,消除网

9、状碳化物,以利于球化进展。3扩散退火加热10501150,保温1020h,冷却:炉冷组织:P+F或P+Fe3CII目的:消除偏析后果:粗晶、氏组织、带状组织,韧性、塑性较差,需完全退火或正火来细化晶粒。4去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加热:Ac1100200;保温炉冷;目的:消除加工硬化,消除剩余应力。正火正火:亚共析加热Ac3 3050、过共析钢加热Accm3050保温空冷,得到P类工艺。组织:S或PFFe3C正火与完全退火的区别:冷速较快,组织较细,得更高的强度和硬度;生产周期较短,本钱较低。目的与应用:预先热处理、最终热处理、改善切削加工性能。预先热处理工艺应用工具钢:球化退火;结构钢:正火,完全

10、退火。外表强化处理的零件:调质处理正火。改善冷塑性加工性能再结晶退火:恢复变形前的组织与性能,恢复塑性,以便继续变形。改善机加工性能C%0.40中低碳钢:正火,提高硬度C% 0.4O0.60:完全退火;C% 0.6的高碳钢:球化退火,获得粒状珠光体。合金钢:退火: 铸铁件白口层:加热850950保温炉冷空冷。消除材料的加工应力去应力退火:没有组织变化。工艺:缓慢加热500650保温缓冷,钢铁的淬火淬火原如此与淬透性目的:提高硬度、强度、耐磨性。原如此:淬硬,获尽量完全的M;淬透,M组织表里如一;保证淬硬条件下,用缓冷介质,以防开裂。. 淬透性:在规定淬火条件下得到M多少的能力,决定钢材淬硬深度

11、和硬度分布的特性;是钢的属性。由A过稳定性决定,表现为的大小。淬透性评定:用标准试样在规定条件下淬火,能淬透的深度或全部淬透的最大直径表示。.淬透层深度:从外表至半M区的距离。与钢的淬透性与外在因素有关。影响因素:I越小,淬透层越深;II工件体积越小,淬火时的冷速越快,淬透层越深;。水淬比油淬的淬透层深;.淬硬性:由M中C%,钢的淬硬性越好。淬火工艺淬火加热温度亚共析碳钢:3050,组织:均匀细小M组织温度太高,M粗大,淬火应力,变形和开裂倾向增大。加热温度时,硬度降低。共析和过共析碳钢:加热:3050。组织:MFe3CIIAr,假如在Acm以上淬火,A粗大高碳M粗大力学性能,变形开裂合金钢:

12、加热温度碳钢淬火方法单介质淬:简单碳钢与合金钢工件。碳钢水、合金钢、小碳钢油双介质淬火先水,后油冷却。复杂高碳钢与大型合金钢工件。分级淬火稍高于Ms的盐浴或碱浴中保温,再取空冷。用于:小尺寸工件与刀具。贝氏体等温淬火:稍高Ms温度的盐浴或碱浴中冷却保温,获得B下。用于:形状复杂和性能较高的较小零件。深冷处理:在0以下的介质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目的:减少Ar获最大数量M,提高硬度、耐磨性,稳定尺寸。用于:精细工件,量具。外表淬火原理:交变磁场感应电流工件电阻加热,集肤效应外表加热工艺:水乳化液喷射淬火180200低温回火,感应加热外表淬火的分类1)高频淬火 淬硬层深度0.52.5;中小零件。2)

13、中频淬火 淬硬层深度210;大中模数齿轮,较大轴类零件等3)工频淬火: 淬硬层深度1020;大直径零件。适用钢种 中碳钢和中碳低合金钢: 碳素工具钢和低合金工具钢: 球铁、灰铸铁。外表淬火的特点加热速度快)淬火组织为细隐晶马氏体极细马氏体。外表硬度23HRC,脆性。显著提高钢件的疲劳强度。钢的化学热处理化学热处理:在加热和保温中使活性原子渗入其外表,改变外表的化学成分和组织,改善外表性能。目的:提高外表硬度,耐磨性,心部仍保持一定的强度和良好的塑性和韧性;提高钢件的疲劳强度;抗蚀性和耐热性等。渗碳1碳浓度:外表C(0.150.30)C 1.0,机械性能:经淬火回火,提高外表硬度、耐磨性与疲劳强度,心部仍保持良好的韧性和塑性。用途:各种齿轮、活塞销、套筒等。渗碳工艺主要用于低碳钢、低碳低合金渗碳钢。2渗碳工艺温度: 900950;渗碳加热到以上渗碳时间: 900950温度下,0.20.3mm/h。3低碳钢渗碳缓冷组织:表层:PFe3CII(过共析相)心部:亚共析组织(PF),中间:过渡组织; 4渗碳后的热处理渗碳后淬火+低温回火淬火后组织: MA残,钢的合金化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提高钢的淬透性,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回火稳定性,防止回火脆性,二次硬化,固溶强化,第二相强化弥散强化,增加韧性,提高钢的耐蚀性或耐热性。 形成固溶体、产生固溶强化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