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理念主导下的产业园区规划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0374826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弹性理念主导下的产业园区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弹性理念主导下的产业园区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弹性理念主导下的产业园区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弹性理念主导下的产业园区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弹性理念主导下的产业园区规划(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弹性理念主导下的产业园区规划【摘要】在对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内产业园区规划的经验教训,增 加我国产业园区规划弹性的必要性、可行性。阐述在以下四个方面的尝试:弹性的 规划期限、弹性的规划结构、弹性的道路网络和弹性的土地利用模式。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规划的适应性问题浮现出来。增加规划的弹 性成为规划理论和实践者的共同目标,且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认为充满不确定性 的复杂的开放的城市巨系统必须将非确定性纳入城市规划思想。从规划方法上倡导 采取“刚性+弹性”模式加强路网的弹性,并设定“弹性发展单元”及增加土地相容 性来增加土地使用的弹性。同时道路系统预留延伸和扩展空间以及刚性道路和弹性

2、 道路的界定等方面增加规划的弹性。以上讨论都从城市发展的不确定性中认识到增 加城市规划弹性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在人口预测、道路控制、土地利用、成果控制 等方面的策略,但在实际操作方面仍显不足。鉴于此,本文将针对产业园区这一特殊类型.试图从规划的角度解析其在各个 层面增加规划弹性的操作实践。一、产业园区规划“弹性”模式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一)产业园区规划“弹性”模式的必要性1、园区发展具有模糊性产业园区不同于城市建成区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建设投资主体的市场化比例 高,园区建设受市场影响大,特别是在目前世界经济关联度日益增加的条件下更趋 明显,制造业分工全球性、扁平化,且金融资本与制造业相互渗透,制造业

3、的全球 性转移可以快速造就一个巨大产业制造园区,同样也可以很快使一个成熟的产业区 空心化,园区发展受市场影响程度高,不确定性增加。规划的预测依靠规划师的知 识经验,通过对当时社会发展条件、技术基础的分析,结合地区发展意愿,编制发 展计划。产业园区相对其他类型地区,发展环境的变化更加剧烈,前景更加具有模 糊性不确定性。2、产业的配置需要多样化的选择规划应为建设的主体一一企业提供灵活性的选择。产业园区发展的优势之一一 产业的聚集效益,也即由于同类或相似产业的集中、成组群布局有利于生产工艺 的组织、资源的循环利用、基础设施的共享、信息的流通、员工的培训教育和节省 交通费用等等,且由于经济的前向后向效

4、益,建立相对完整的产业链,从而全面激 发市场潜力,完成突围。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企业的发展机会稍纵即逝,选 址建厂只是繁杂事务的一部分,所以场地规划须对其选择提供灵活性。由于本身工 艺或规模的需要,企业建设需要灵活的用地规模可供选择,不同的企业依据具体市 场的需求确定建设规模,且不同企业的选择又具有机动性,这要求城市规划提供多 样化选择的用地,并且可以根据机动的位置确定合适的规模,如同产品的定制一样, 要满足客户的个性化要求。这要求规划设计在产业区的划分、用地规模及道路网络 上必须更加注重灵活性这样才可以满足产业化的多样需求。3、管理呼唤弹性的规划城市规划的直接依据是从公共利益的角度出发,

5、通过公众权力赋予规划一种强 制性的执行力,这保证了规划实施力度,但同时要求规划必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 因为任何违反社会经济活动的强制性法律或计划的推行都会遭受巨大的社会阻力, 城市规划不仅仅要求建设最优化的美好蓝图,同时务必考虑其灵活性、弹性和可实 施性,多数情况由于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我们只能达到“第二最优”而非终极 理想。(二)产业园区规划“弹性”模式的可行性1、产业园区多为新建设地区,受限制条件少目前中国处于一个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的发展也多以空间扩张为主。为谋求 某一产业快速发展而设立的园区也多在新开发地区,由农业用地转化而来,现状建 设条件的约束力小,为规划的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2

6、、用地功能相对单一,空间匀质化产业园区的主要目的是发展经济,以产业用地为主。内部功能单一,呈匀质化 状态,且人口密度小,主要是货运交通,组织相对简单,这些都为灵活的道路网络 和产业用地的划分创造了条件。3、创新的政策优势目前园区的规划管理机构相对独立,具有较为灵活的量裁权,既是规划编制组 织机构同时也是规划执行机构,且相关人员创新热情高,为规划设计人员提供了广 阔的创造空间,双方一旦达成共识,规划的执行阻力小。二、实践探索本文在转变设计思维的总体方针下,在设计的各个阶段做了如下的探索:(一)弹性的规划期限一个规划的成功与否不在其是否成功预测了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在此基础上 制定了完备的空间规划,

7、而在于对不确定的社会经济发展规模和速度的适应能力, 在于当其空间结构满足不可预测的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情况下,仍然能持续地保持安 全和健康的生态条件。此次规划抛弃了传统静态极终蓝图式思维,替代以动态、开 放的、持续滚动性思维模式,对总体规划蓝图采取模糊化处理,并不划定具体的规 划期限。在保证总体结构、发展方向的前提下规划随着经济发展计划和资源配置情 况将可做出及时的调整,并确保规划在不同阶段的完整性,以有利于生产生活。规 划对未来发展可能的阶段做了具体的分析,力求使规划在任何阶段都可以有较为完 备的功能。(二)弹性的规划结构规划结构采取1+x模式,一个确定的主中心加若干不确定的次中心。从现状 设施

8、的利用、资源共享、建设时序及整个大区域的功能组合上来考虑,主中心的设 立是确定的,用地性质复合化按照从服务规模、道路阻隔因素来分析选择可能的次 要服务点,其规模需由未来状况确定,可能发展成较大的次级中心,亦可能是小的 服务点,规划用地性质为“白色地段”。(三)弹性的道路网络为使道路网络可以调节形成不同的用地规模适应不同企业的用地需求,本 文依据道路的交通重要性、可变更程度及建设时序将园区道路网络分成三级,第一 等级包括城市主干道和对形成特定功能区及城市空间具有重要影响的道路,原则上 不得变更。此等级道路的形成为园区空间结构和道路网络奠定了基础,生活区的二 维空间结构基本形成,产业区建设也可以依

9、此开展。第二等级的道路包括全区的次级道路,可以根据建设的具体情况作出调整。在 生活区中,可在详细规划层面依据塑造环境的需要而调整;在产业区可以依据企业 用地的大小、生产工艺的需要做出调整。第三等级道路为园区内建议性道路。包括生活区内的支路和产业区内的建议性 道路,这类道路仅仅具有参考价值,特别是在产业用地中若企业用地小于基本道路 划分的6hm规模时,建议性的道路可以作为规划管理人员在细分地块时参考。(四)弹性的土地使用模式加强土地使用的弹性,规划对于市场的应变能力,主要采取两项措施:1、引入白色地段的概念。特别是在结构中确定可能成长为次中心或服务点的 区域,基本划分为此类用地.具体用地性质由规

10、划发展情况而定,或者由23年后 的滚动规划确定。另一类为可能发展成为商业用地的较小模块,主要发展除工业用 地外的各类用地。2、加大土地使用复合化程度。目前产业园区的功能是相对单一,土地使用的 外部不经济性不突出,特别是形成组团式的生活区,复合的土地利用更利于带来生 活的多样性,激发地区活力。鼓励二维和三维的土地复合利用,充分利用园区特有 的规划自由裁量权,结合城市设计,发挥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案例式管理的优势, 创造丰富的城市空间。三、结论与启示我国正处于快速城市化时期,多数城市还处于空间扩张阶段,可以预见在一段 时期内必定会有大量新开发的产业区在激烈变化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其规划的 弹性,增强规划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事关规划的成败,将弹性的理念贯彻到产业园区 规划的各个层面,并从规划管理的角度考虑其可以实施性,力求在规划期限等四个 方面有所突破是本文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具体效果如何有待实践的检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