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与法治读书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0345874 上传时间:2022-10-1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程序与法治读书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程序与法治读书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程序与法治读书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程序与法治读书报告(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读程序与法治导论有感法学094 张艳200908010404在大三的第一学期,我们迎来了孙洪坤教授为我们上法律社会学的课,在孙教授的介绍指导下,我们看了一本由孙教授执笔的在法学领域意义深远的书程序与法治。此书分为三篇:一、程序正义的法治之理。著者在此篇中详尽论述了正当程序的渊源,总结了正当程序的标准。二、正当程序的法治之神。著者用较大的篇幅论述了正当程序与社会和文化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包含正当程序与宪政、正当程序与文化、正当程序与政治文明、正当程序与诉讼效率等。三、刑事程序的法治之维。著者在刑事诉讼的程序的架构内,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了最低限度的公正要求和标准来塑造我国的刑事正当程序

2、,并指出了实现正当刑事程序的途径。下面,就这本书的导论及上篇来抒发读后感。导论部分:本书对程序与法治的关系按照逻辑联系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概括和梳理,并阐明了作者的程序与法治思想,已初步形成独立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一部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的优秀成果之一,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不可多得的关于程序与法治国家建设互动关系思想的力作,其重要贡献在于,能够运用多学科的视角把程序与法治的重大理论问题的观点同建设我国法治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问题联系起来,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学术思想观点,如程序是建构法治的起点、是法治运行的动脉、是法治国家的象征,程序文明:程序价值的新视野,等等。我国传统的“重实体,轻程序”的思

3、想由来已久,这和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程度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我国有很长的封建社会历史,过去又实行了多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凡事按领导人意见办理的习惯和作风根深蒂固,以致一些领导干部和相当多的群众法治观念淡薄,使得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思想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根据考古发现,作为国家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司法审判制度,早在公元前21 世纪,就随着中华民族跨入文明社会的门槛时应运而生。然而在古代中国,法自君出,专制君主掌握最高司法权,法律以君主意志为转移,一直被认为是君主治理臣民的工具。在这种封建专制政体下,司法权由封建君主所总揽,司法审判权不过是行政权力的延伸或附属,并且审判中受

4、其他机构干涉;司法审判缺少理性程序,忽视对程序正义的追求,为了案件的妥善解决,可以运用包括刑讯逼供在内的一切手段1。因此,从中国古代就形成了“人治大于法治”的传统观念,制定法律的主要目的也无非是为了巩固封建统治,对于程序所要求体现的维护人权,保障公民合法权利的价值无从涉及,更提不上遵守法律程序了。可见在我国传统的惯性思想中,人们对于程序的概念和作用是模棱两可的。正如本书所言“:我国有几千年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期以来只重视实体法,不重视程序法,只追求结果,重视获得这些结果的程序的合法性。只要结果正确,无论过程、方法和程序怎样都无所谓,有时甚至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以获取于己有利的结

5、果,人们较容易接受这样的观点,并在实践中坚持这样的做法。可见,程序问题至今对许多人来说仍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这是十分有害的。”2“我国法治的建设健全日新月异,但同样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发展到现在,程序和实体的争议似乎更加明朗“,重实体、轻程序”在人们的观念中已经有了归宿。”作者也因此从观念障碍和制度欠缺两方面阐述了程序正义观念形成的阻碍因素,并从法社会学的角度反思了程序正义的实现“,中国现阶段最需要的是树立“权利保障找程序”的法治观念”3,这是作者对于程序正义观念形成的深切呼唤。因此,要实现法律规范向社会的渗透,主要以程序作为桥梁,对于法治建设而言,程序正义是法治由规范状态向现实状态转化的关键环节,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改变传统的法律思想,才能在全社会树立起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法治理念。以上都是我国古代不重视程序问题的传统思想的背景解读。通常来说,法律程序主要有立法、司法、以及行政程序三种。但是近几年来,调解、仲裁等非正式解决纠纷方式的制度化也成为程序正义的研究对象,选举基本上作为政治活动也成为程序正义的重要形态。孙教授的书通过对程序正义的法治之理的阐述,让我深刻了解了程序与法治的内涵。在一个缺乏“程序”的时代,我认为,孙教授对法律程序的了解及构建,为我国法治社会的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也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现代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