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苏教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0343957 上传时间:2023-02-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苏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苏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词三首优秀教学设计苏教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古代诗词三首 文笔精华(一)课型诵读欣赏案序第1、2课时教学目标1、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感悟、背诵。 2、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品味诗歌的意境和蕴涵。3学习片断描写抓住景物特征4学习细心观察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教学重点1、掌握古诗词朗读的节奏,理解诗歌的意境。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诗情画意。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观察、阅读、想象和联想,品味诗歌和写景语言的意境和蕴涵,提高文学审美能力课前准备(教具、活动准备等)1、熟读全文,做好朗读比赛的准备。2、准备好幻灯片、投影仪,投影或小黑板。3、分组找赏析性的资料和有关背景材料。教 学 过 程教学步骤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 计 意 图课前

2、预习分组布置自学任务:1、按春夏秋冬的顺序分四个大组,分别找出对应的诗词、文笔精华的赏析性文章或补充资料。2、读熟每一首诗和片段,至少写出一句话的赏析性文字。第一大组:找出写春天的课内诗词和小说片段的补充资料,包括赏析文字和原小说主要内容。至少写出一句话的赏析文字。第二大组、第三大组、第四大组分别重点对应夏、秋、冬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钻研精神,让学生学会查找资料,学会深入分析文章。一教师导入:春夏秋冬,四时风光,美不胜收。历代文人为我们留下了不少吟咏四季的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三首和四个小说写景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整体感知读通读顺全文,疏通文字障碍,尤其提醒注意一

3、些容易读错的词和句子,注意强调和纠正。朗读比赛,每个大组承包一个季节,每组开火车轮流读,每人至少读一句。看哪个组读得既流畅感情又投入。初一的同学不能忽视朗读的基本功训练。三把握内容要点和景物特点,学会复述课文。分组回答:说说诗歌和小说片段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给我们什么感觉?使学生学会概括文章内容,学会把握景物特点,初步学会融进自己的情感体验。四景中融入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对作品起什么作用?各组学生展示自学合作成果,适当介绍一下整部小说的情节,然后得出结论。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的精神,学会整体把握全文中心思想。五要求在全文赏析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或遣词造句特点、表现手法等方面

4、赏析写景佳句至少一处。小组竞赛发言,看哪个小组说得快,说得好,说得多,步骤方法是:“我重点赏析的是写春天的诗词和片段,我最喜欢的写景的句子是,这句话运用了等词语,采用了句式,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的特点或景象,表现了作者感情。”使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培养赏析语言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板书设计:读准字音;读出感情;把握写景内容和特点;概括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描写抒情性的写景语言的美。古代诗词三首 文笔精华(一)【教学实录】课 题: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古代诗词三首 文笔精华(一)执教时间:09年11月4日执教班级:丁所学校一年级4班执教老师:夏永凤师:同学们还记得第四单元的引言吗?“春游芳草地,夏赏

5、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一年四季的美景真是让人说不完道不尽,我们在学习本单元描写四季景物的课文之后,再来领略一番中国古典诗词和当代文人墨客小说中的四季风情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三首和四个小说写景片段。 我们把全班分成了春夏秋冬四个大组,每一组负责朗读文中对应的春夏秋冬的内容,每组抽查2人朗读,注意读通读顺诗文,并读出感情。生:(感情朗读)师:请同学们把容易写错的或者是值得我们注意的字词写在黑板上,然后提醒大家画出来。生:(每组各派2名代表板书字词,以下讲解字词这个环节省略)师:各个组分别说说每段诗文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给我们什么感觉?生1(春天组):早春呈水部张

6、十八员外描写了京城长安的“小雨”和“小草”,表现了景物的美丽和清新,给我们春天刚刚到来时的欣喜的感觉。生2(春天组):全诗描写了“天街”的“小雨”和“嫩草”,展现了初春的欣欣向荣、万物从头开始的景象,流露了作者对早春的无比热爱之情。生3(夏天组):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描写了明月、清风、惊鹊、鸣蝉、一片蛙声等极平常的景物,但经过词人巧妙组合,就显得形象生动而富有情趣。生4(夏天组):还写了“七八颗星星”和“两三点雨”和稻花香,表现了夏天闷热雨多的特有景象,再加上有利于农民丰收的天气,流露出词人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生5(秋天组):秋色宜人,可以写的很多,但诗人只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晴空中鹤飞冲

7、天的动人图景,将传统的悲秋情绪一扫而空。那排云而上的白鹤,引发了诗人的无限情思,也激发了读者的凌云壮志。生6(秋天组):刘禹锡这两首秋词给予人们的不只是秋天的生气和素色,更唤醒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获得深刻的美感和乐趣。生7(冬天组):我向大家推荐一首唐孟郊写冬天的苦寒吟 “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 厚冰无裂文,短日有冷光。”本诗描写的是冬天十分寒冷,十分苍凉的情景。孟郊一生生活贫困,诗多啼饥号寒、倾诉穷愁的不平之鸣。其代表作苦寒吟可以看作是诗人一生悲凉的形象写照。生8(冬天组):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的草原之冬描写了草原上黄昏到夜晚时分柳林和湖水等冬天特有的景象,表现了草原的静谧

8、、寒冷而又美丽可爱。生9(春天组):高晓声的钱包中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柔和、温暖、繁富和活力。生10(夏天组):围城中的夏夜描写了“满天的星”和“一梳月亮”、“草地上的小虫”、“不知哪里的蛙群”、“几星萤火”等,表现了夏夜的生气勃勃和美好。生11(秋天组):叶以群的渡漳河从上而下地描写晚秋的原野,天空像碧海,白光如微波;再写山脚下的高粱的穗头和叶片,绘出了晚秋特有的色彩,给人一种澄清的干净的感觉。师:同学们说得很好,那么小说里面的景物描写对小说起了什么作用呢?有如此详细描写的必要吗?这个问题值得大家探讨,当然不是一句话就能说清的,最好是联系原小说内容,有同学读过或了解这几部作品吗?能否给大家

9、介绍一下呢?生1:我给大家介绍钱包小说内容,故事写抗战时期一群人在河里摸钱包的故事,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困境、人生的无常,主人公黄顺泉摸到了钱包,他只高兴了几秒钟,随即担忧、烦恼、悲伤接踵而来,他藏了不行,交给大伙不行,交给警察又不行,最终他被军阀土匪害死了。师:这是故事大意。这一段写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人们到河里里捞钱包设下环境背景,而且描写得具体细腻,给人真实的艺术感染力。还有以下几部现当代作家的小说,都很有名,值得阅读和研究,希望大家课后找资料读一读,好吗?生:好!师:对于写景的诗文,大家要学会赏析。我们采取小组竞赛发言,看哪个小组说得快,说得好,说得多,步骤方法如下:“我重点

10、赏析的是写春天的诗词和片段,我最喜欢的写景的句子是,这句话运用了等词语,采用了句式,修辞手法,写出了春天的特点或景象,表现了作者感情。”下面竞赛开始。生1(春天组):早春前两句写景:写早春之景,早春最有代表性的是“小雨中的草色”。用“如酥”比喻小雨,让人感到春雨的可贵。小雨滋润大地,小草萌动生机。“草色遥看近却无”,是全诗最为精彩的一句。草因雨而绿,最初不是惹眼的一片碧绿,而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此景描写早春,是再恰当不过。生2(春天组):全篇中绝妙佳句便是那“草色遥看近却无”了。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儿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番小雨后,第二天

11、,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草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象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象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草色遥看近却无”,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生2(春天组):这设色的背景,是那落在天街(皇城中的街道)上的纤细小雨。透过雨丝遥望草色,更给早春草色增添了一层朦胧美。而小雨又滋

12、润如酥。酥就是奶油。受了这样的滋润,那草色还能不新吗?又有这样的背景来衬托,那草色还能不美吗? 临了,诗人还来个对比:“绝胜烟柳满皇都”。诗人认为初春草色比那满城处处烟柳的景色不知要胜过多少倍。因为,“遥看近却无”的草色,是早春时节特有的,它柔嫩饱含水分,象征着大地春回、万象更新的欣欣生意。师: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生3(夏天组):我最喜欢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中“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

13、片”两句,在夏夜中用嗅觉和听觉来捕捉景物特征, “稻花香”和“蛙声一片”这两个一般人所忽视的细节,作者对此观察很仔细,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从中流露出词人热爱农村的思想感情。师:难怪红楼梦里有一个“稻花香村”,现在有“稻花香”酒,你夏天注意过稻花香吗?我们现在能用“听取蛙声一片”来形容吗?生:没有注意闻过稻花香,不过相信是有道理的。生:可惜我们现在应用“听取蛙声一两声,只见到处捕蛙人。”可见古代的自然环境比现在要好。生4(夏天组):“蛙声一片”已透出天将有雨的信息;而七八个星、两三点雨,正是天气突变的开端。词人在山道上冒雨前行,旧时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心中的惊喜可想而知。师:除了景象美,更有柳暗

14、花明的奇遇啊,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生5(秋天组):诗人深深懂得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因而在秋天只看到萧条,感到寂寥,死气沉沉。诗人同情他们的遭遇和处境,但不同意他们的悲观失望的情感。他针对这种寂寥之感,偏说秋天比那万物萌生、欣欣向荣的春天要好,强调秋天并不死气沉沉,而是很有生气。生6(秋天组):我最欣赏诗歌的最后一大句,他描写了那振翅高举的鹤,在秋日晴空中,排云直上,矫健凌厉,奋发有为,大展鸿图。显然,这只鹤是独特的、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为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们精神为之抖擞。这只鹤是不屈志士的化身,奋斗精神的体现。所以诗人

15、说,“便引诗情到碧霄”。生6(秋天组):我补充一下。这首诗只描写了这样一个“鹤冲云上” 的细节,就表现了秋天的“天高气爽”“荡气回肠”“催人奋进”,简直是“以小见大”。师:说得真好。“诗言志”,“诗情”即志气。人果真有志气,便有奋斗精神,便不会感到寂寥。这就是第一首的主题思想。师:大家分析得很好。这几首诗词我们肯定要有感情地背诵,后面的写景片段我们不再请人赏析,而是换一种方式,即用熟读背诵的方法来体会美,每组选择至少一句你认为写得最好最值得背诵的话来背诵。每人至少要背诵两首诗词和一句现代文,谁先完成任务谁就站起来,好吗?生:(踊跃背诵,纷纷站起)师:大家 这么快就会背诵了,谁愿意当众表演一下呢?生:(背诵略)师:学习了这一课,相信大家一定对大自然产生了观察的兴趣,对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感了兴趣,让我们亲近大自然、亲近优秀的古代当代文学作品,从中欣赏四季的美、人情的美、语言的美吧!下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