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装置安装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0339471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1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气装置安装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电气装置安装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电气装置安装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电气装置安装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电气装置安装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气装置安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装置安装(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适用范围 适用于额定载重量5000kg及以下、额定速度35ms及以下的各类电力驱动曳引电梯和利压油缸直接或间接驱动轿厢垂直升降、额定速度lms及以下的液压电梯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二、施工准备 21 技术准备 1编制施工方案,并经审批,向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 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持证上岗。 22 材料设备要求 1电气设备及部件的规格、数量、质量应符合要求。 2开关动作应灵活可靠,控制柜应有出厂合格证、质检报告CCC认证标识等。 3型材无锈蚀,并有检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螺栓、螺母、接线端子等规格应符合要求。 23 主要机具 1安装器具:电焊机、电锤、电钻、开孔器、压线钳、尖嘴钳

2、、剥线钳、电铬铁等。 2测试器具:线坠、钢板尺、水平尺、盒尺、万用表、兆欧表等。 2. 4 作业条件 1机房的门窗完全封毕,并完成装饰、粉刷工作。 2正式电源已接至机房,其控制方式、容量及电源箱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三、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32 操作工艺 1安装控制柜 (1)根据机房布置及现场情况确定控制柜的具体位置,要求与门窗、墙的距离不小于600mm,与设备的距离不小于500mm。控制柜的基础按安装图的要求用膨胀螺栓固定在机房地面上。通常用10#槽钢或混凝土制作控制柜的基础以便于配线,其高度为50mm100mm,见图23-25。 (2)控制柜与槽钢底座采用镀锌螺栓连接固定,控制柜与混

3、凝土基础采用地脚螺栓连接固定,多台柜并列安装时,其间应无明显间隙且柜面应在同一平面上。 2配置线槽、线管 (1)机房和井道内的导线都应使用线管、线槽保护,不易受机械损伤和较短分支处可用蛇皮软管保护,金属电线槽沿机房地面明设时,其壁厚不得小于15mm。 (2)机房内配置线槽应尽量沿墙、梁或楼板下面敷设,线槽的规格依据敷设导线的数量决定,线槽内敷设导线总截面积(包括绝缘层)不应超过线槽总截面积的60。敷设线槽应横平竖直,无扭曲变形,内壁无毛刺。 (3)线槽采用射钉和膨胀螺栓固定,每根线槽固定不应少于2点。底脚压板螺栓应稳固,露出线槽不宜大于10mm,安装后其水平度和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21000,全

4、长最大偏差不应大于20mm。 (4)并列安装时,应使线槽盖便于开启,接口应平直,连接板应严密,槽盖应齐全,盖好后应平整,出线口无毛刺,位置准确。梯井线槽引出分支线,如果距指示灯、按钮盒较近,可用金属软管敷设;若距离超过2m,应用钢管敷设。线槽、箱和盒要用开孔器开孔,孔径不大于管外径lmm。 (5)机房和井道内的线槽、线管、随缆架、箱盒与可移动的轿厢、钢丝绳、电缆的距离:机房内不得小于50mm,井道内不得小于20mm。 (6)切割线槽需用手锯操作,拐弯处不允许锯直口,应沿穿线方向弯成90保护口,以防损伤电线电缆。线槽接头应严密并做明显可靠的跨接地线。 (7)安装金属蛇皮软管不得有机械损伤、松散,

5、敷设长度不应超过2m。金属软管安装尽量平直,弯曲半径不应小于管外径的6倍。 (8)金属软管安装固定点均匀,间距不大于lm,不固定端头长度不大于01m,固定点应用管卡子固定。管卡子应用膨胀螺栓或塑料胀塞等方法固定,不允许用塞木楔的方法来固定管卡子。 (9)金属软管与箱、盒、槽连接处,宜使用专用管接头、护口连接,金属软管安装在轿厢上应防止振动和摆动。与机械配合的活动部分,其长度应满足机械部分的活动极限,两端应可靠固定。 (10)轿顶上的金属软管,应有防止机械损伤的措施。金属软管内导线电压大于36V时,要用黄绿双色绝缘、截面不小于4mm2多股铜芯软导线焊接保护地线。 3放电缆、配线 (1)首先用2条

6、不小于16的膨胀螺栓(视随缆重量而定)固定随缆架,以保证其牢固,见图23-26。 (2)若电梯无中间接线盒时,井道随缆架应装在电梯正常提升高度12+15m的井道壁上。随缆架安装时,应使电梯电缆避免与选层器钢带、限速器钢绳、限位开关、缓速开关、感应器和对重装置等接触或交叉,保证电缆在运动中不发生卡阻。轿底电缆架的安装方向应与井道随缆架一致,并使电梯电缆位于井道底部时,能避开缓冲器且保持不小于200mm的距离。轿底电缆支架和井道随缆架的水平距离不小于:8芯电缆为500mm,1624芯电缆为800mm。若多种规格电缆共用时,应按最大移动弯曲半径为准。随行电缆的K度应根据中间接线盒及轿厢底接线盒实际位

7、置,加上两头电缆支架绑扎长度及接线裕量确定,保证在轿厢镦底和撞顶时不使随缆拉紧,在正常运行不蹭轿厢和底坑地面,镦底时随缆距地面lO0mm200mm为宜。在挂随缆前应将电缆白巾悬垂,使其内应力消除。安装后不应有打结和波浪扭曲现象。多根电缆安装后长度应一致,且多根随缆宜绑扎成排。用塑料绝缘导线将随缆牢固地绑扎在随缆支架上,其绑扎应均匀、可靠,绑扎长度为30mm70mm。不允许用铁丝和其他裸导线绑扎,绑扎处应离开电缆架钢管lOOmm50mm。见图23-27。 (3)扁平型随行电缆可重叠安装,重叠根数不宜超过3根,每两根之间应保持30mm50mm的活动间距,见图23-28。 (4)扁平型电缆的固定应使

8、用楔形插座或专用卡子,见图23-29。 (5)电缆接入线盒应留出适当裕量,压接牢固,排列整齐。电缆的不运动部分(提升高度12+15m)每个楼层要有一个固定电缆支架,每根电缆要用电缆卡子固定牢固。当随缆距导轨支架过近时,为了防止随缆损坏,可自底坑向上每个导轨支架外角处至高于井道中部15m处采取保护措施。 4安装电气开关 (1)电梯常见电气开关包括电子式选层器(井道信息系统)、缓速开关、限位开关、感应开关以及安全回路中一些保护开关,如:限速器动作开关、安全钳动作保护开关、限速器张紧轮下落保护开关、缓冲器动作保护开关、轿厢超满载开关、厅门轿门关闭开关、轿厢安全窗保护开关等。电气选层器系统是由双稳态开

9、关与相应的继电器逻辑电路组成。双稳态磁开关装置是由装在轿顶上的磁性开关和装于井道内对应每个层站的各永久磁钢或磁条所组成。 (2)当轿厢运动时,产生反映轿厢位置的信号。永久磁性材料安装在非导磁材料制成的井道信息架上,其极性应按选层器的各个不同功能而安置。对于不同的电梯控制系统,起选层作用的双稳态磁开关装置的布置是不尽相同的,只有显示电梯位置的楼层信号部分基本相同。由于不同的运行速度、制动距离和测试距离均不同,实际值必须根据现场情况决定。永 磁体与磁开关的相对间隙为8mm12mm。强迫缓速开关安装在井道的两端,当电梯失控驶向端站时,首先要碰触强迫减速开关,见图23-30, (3)强迫减速开关在正常

10、换速点相应位置动作,以保证电梯有足够的换速距离。一般交流低速电梯(1ms及以下),开关的第一级作为强迫减速,将快速转换为慢速运行。第二级应作为限位用,当轿厢因故超过上下端站50mm100mm时,即切断顺方向控制电路。快高速电梯在短距离单层运行时,因未有足够的距离,需在端站强迫减速开关之后加设一级或多级短距离减速开关,这些开关的动作时间略滞后于同级正常减速动作时间。当正常减速失效时,该装置按照规定级别进行减速。各种安全保护开关的固定必须牢固可靠,且不得采用焊接,安装后要进行调整。缓速开关、限速开关应使其碰轮与碰铁可靠接触,开关触点可靠动作,碰轮沿碰铁全长移动不应有卡阻,且碰轮略有压缩裕量,当碰铁

11、脱离碰轮后,其开关应立即复位,碰轮距碰铁边不小于5mm,见图23-31。 5安装指示灯、按钮、操纵盘 (1)指示灯盒安装应横平竖直,其误差不大于1mm,指示灯盒中心与门中心偏差不大于5mm。 (2)埋入墙内的按钮盒、指示灯盒,其盒口不应突出装饰面,盒面板与墙面间隙应均匀,且不大于lmm。厅外楼层指示灯盒应装在厅门口上015m025m的厅门中心处(指示灯在按钮盒中或钢门套中的除外);呼梯按钮盒应装在厅门距地12m14m的墙上,盒边距厅门200mm-300mm;群控、并联电梯的呼梯盒应装在2台电梯的中间位置。 (3)在同一候梯厅有2台及以上电梯并列或相对安装时,各层门指示灯盒的高度偏差不应大于5m

12、m;各呼梯盒的高度偏差不应大于2mm,与层门边的距离偏差不应大于10mm;相对安装的本层指示灯盒和各呼梯盒的高度偏差均不应大于5mm。 (4)具有消防功能的电梯,必须在基站或撤离层设置消防开关。消防开关盒应装于呼梯盒的上方,其底边距地面高度为16m17m。各层门指示灯、呼梯按钮及开关的面板安装后应与墙壁饰面贴实,不得有明显的凹凸变形和歪斜,并应保持洁净,无损伤。 (5)操纵盘面板可采用螺钉固定或搭扣夹住固定的形式,操纵盘面板与操纵盘轿壁间的最大间隙应在lmm以内。指示灯、按钮、操纵盘的指示信号应清晰、明亮、准确,遮光罩良好,不应有漏光和串光现象。按钮及开关应灵活可靠,不应有卡阻现象。 6导线的

13、敷设及连接 (1)穿线前将电线管或线槽内清扫干净,不得有积水、污物。 (2)检查各个管口的护口是否齐全,如有遗漏和破损,均应补齐和更换。电梯电气安装中的配线应使用额定电压不低于500V的铜芯导线。穿线时不能损伤绝缘或有扭结等现象,并留出适当备用线。 (3)导线应按布线图敷设,电梯的供电电源必须单独敷设。动力和控制线路应分别敷设,弱电信号及电子线路应按产品要求单独敷设或采取抗干扰措施,若在同一线槽中敷设,其间要加隔板。 (4)在线槽的内拐角处要垫橡胶板等软物,以保护导线。导线在线槽的垂直段,用尼龙扎扣扎成束,并固定在线槽底板上。出入线管或线槽的导线应有保护措施。 (5)导线截面为6mm2及以下的

14、单股铜芯线与电气器具的端子可直接连接,多股铜芯线的线芯应焊接或压接端子并涮锡后,再与电气器具的端子连接。 (6)导线接头包扎时,首先用橡胶(或自粘塑料带)绝缘带,从导线接头处始端的完好绝缘层开始,缠绕12个绝缘带宽度,再以半幅宽度重叠进行缠绕。在包扎过程中尽可能收紧绝缘带,最后在绝缘层上缠绕12圈后,再进行回缠,然后用黑胶布包扎,以半幅宽度边压边进行缠绕,在包扎过程中收紧胶布,导线接头处两端应用黑胶布封严密。 (7)引进控制盘柜的控制电缆、橡胶绝缘芯线应外套绝缘管保护。控制盘柜压线前应将导线沿接线端子方向整理成束,排列整齐,用小线或尼龙扎带分段绑扎,做到横平竖直,整齐美观。 (8)导线终端应有清晰的线路编号。导线压接要严实,不能有松脱、虚接现象。 7安装井道照明 (1)井道照明在井道最高和最低点05m以内各装设一盏灯,中间每隔7m(最大值)装设一盏灯,井道照明电压宜采用36V安全电压。有地下室的电梯也应采用36V安全电压作为井道照明。 (2)井道照明装置暗配施工时,在井道施工过程中将灯头盒和电线管路随井道施工预埋在所要求的位置上,待井道施工完毕和拆除模板后,应进行清理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