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化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的艺术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0338344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化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的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化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的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化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的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化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的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化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的艺术(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化学教学中新课导入的艺术摘要: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新课导入是教学的重要和必要环节,是衡量教师教学艺术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艺术地导入新课,能给听课者以耳目一新的美感和艺术上的享受。本文简单介绍六种在平时化学教学中常用的导入新课的方法。 关键词:新课导入 实验 悬念 趣味 激趣 故事 情景 化学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新课导入是教学的第一环节。它的主要任务是要使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要学习的主要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提高课堂效率。高尔基谈到创作体会时说:开头第一句是难的,好象音乐里的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万事贵乎始,就像将要看一本好书,如果它写在

2、第一页的内容简介或者书的开头,写得十分精湛,你肯定会产生一口气想把它读完的愿望。因此精彩的新课导入,不但会引起学生的注意,引发学习动机和兴趣,还能达到承前启后,建立知识联系的作用。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新课导入方式很多,但没有固定的模式,它因人而异,因课而异。教师无论以什么形式引入新课,只要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氛围,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就都是好的导入方法。下面结合初中化学教材,简单介绍六种在平时教学中常用的新课导入方法。 一、实验导入法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导入法当为新课导入的最佳方案。如在化学起始课中教师先做几个有趣的化学实验:如小小照明弹

3、、清水变牛奶、肥皂泡炸弹等等,让学生观察思考,从而激发他们兴趣,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常用手段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作为一种真实、形象的教学操作形式,既有展示化学知识的直观效应,又有表演操作的示范作用。它能吸引学生的高度注意,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例如在讲燃烧和缓慢氧化一节时,教师问同学们是否喜欢魔术表演,大家齐声说喜欢.那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边表演一个魔术,名叫烧不坏的手帕.实验:把棉手帕放入酒精与水的溶液里浸透,然后轻挤,用两个镊子夹住手帕两角,在酒精灯上点燃,火焰很大,等火焰减小时迅速摇动手帕,使火焰熄灭,而手帕依旧完好如初。同学感到很惊讶,有的小声议论,很想弄明白其中

4、的道理,这时候因势利导,提出问题:手帕为什么没有烧坏呢?,从而引出新课燃烧是有条件的,为后面讲解燃烧的条件、灭火的方法、着火点的概念做了很好的铺垫。学过这些内容之后,教师又问同学们有人在做这个实验时,使用的不是棉手帕,而是化纤的,结果手帕也跟着燃烧了,谁能分析一下原因?,同学们踊跃举手发言,又进一步落实了着火点的概念和燃烧的条件。通过实验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获得知识和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温故知新法 化学中有些内容和后面知识有很强的连贯性,可在检查学生上节课所学知识的同时导入新课。这种

5、导入方法既可以使学生对新知识不感到陌生,又可以降低新知识的难度,帮助学生克服心理上的恐惧,使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既有了思想准备,又有了知识基础,学习起来轻松自如。例如在讲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时,可以由复习提问二氧化碳的性质内容开始,再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的它的制取上来。在碱的通性一节开始,提问酸具有哪些通性?酸为什么具有通性?自然地过渡到见碱的通性。以复习旧知识为桥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使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运用该方法,既复习了学过的知识,又降低了本节的难度,顺利地导入新课。 三、化学故事导入法 学生普遍爱听故事,故事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吸引力。教师如果结合化

6、学教学把讲课内容故事化,定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在讲几种常见的盐一节的开始,介绍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的故事:他在美国攻读化学博士学位后,看到我国制碱工业被一家美国公司垄断,非常气愤,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回到祖国,在塘沽建起永利碱厂。通过改进生产工艺,产品质量优异,1925年在美国举办的博览会上获得金质奖章。此后,他精心实验,刻苦钻研,提出了先进的侯氏制碱法,名震中外,为祖国争得了荣誉。然而侯氏制碱法制得的不是碱,而是一种盐,俗称纯碱,从而导入新课。故事导入法能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趣味盎然的情景中步入学习佳境。 四、趣味导入法 化学教学中可用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趣

7、味问题、趣味游戏等,把学生带入新知识的殿堂。该法注重寓教于乐教学原则的应用,它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新的知识,感悟深奥抽象的道理。如在学习空气一节时,教师请同学们来猜一个谜语:一物到处有,用棒赶不走,眼睛看不见,手摸也没有,咀嚼无滋味,无它活不久。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谜底。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教师趁势导入新课,在这种愉悦、兴奋的状态中进入新课,教学效果交好。 五、激趣导入法 1、悬念激趣导入法 一个恰当的耐人寻味的问题可以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巧设悬念导入新课时,精练、有创造性地提出一些问题是创设悬念的有效方法。看似与本节课教学内容无大关系,实则联系紧密。一些典型

8、的问题能够迅速激发学生思维,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弦,使其情绪高涨,从而步入求知兴奋状态,使学生获得良好的效果。如在讲二氧化碳的性质和用途一节开始,讲了这样一则故事:游客牵着小狗进入一个深山洞,在接近洞底时,小狗晕倒,而人却没有事。这是怎么回事?以这样一则故事作为悬念,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使学生一上课就兴趣盎然,沉浸在乐学的气氛中。 2、质疑激趣导入法 学始于疑,一个有质量的问题,往往能挑起学生的好胜心和探究欲,引发学生进入愤悱状态,将学生的学习心理调整到最佳的境界。例如在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一节的,先从复习开始,请同学说出什么是溶质的质量分数?紧接着让学生完成下面题目:将5克某物质溶于95克水中,请

9、想一想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是5吗?举例说明。开始的问题很简单,有一些同学露出不屑的表情,紧接着的问题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大家马上意识到不会是5那么简单,于是大家积极投入到讨论、思考的氛围中,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学生不但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而且总结出了此类题目的解题规律。 3、形象激趣导入法 在导入新课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借助歌曲图片等,把干巴巴的说教变得生动形象,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唤起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例如在讲水分子的构成时,可以把它制作成课件,让学生从电脑上观看。通过具体生动的动画,变深奥为简单,变抽象为直观,从而使学生更易领会,并且能激发学习兴趣。 六、创设情景导入法新课导入是一

10、门艺术,提起艺术这两个字,大家总是想到音乐、绘画、舞蹈、表演等,而实际上艺术是无处比在的,它同样存在于我们的教学导入中。同一首歌,不同的人唱就有不同的感受,而同一堂课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也会有不同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教师讲的话产生共鸣,则教师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而创设情景恰好可以解决此问题。创设情感情景、创设趣味情景导入新课,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意识思维,提高学生的能力,从而达到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教学目的。如果充分发挥这种优势,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和真情实感去感染人熏陶人,让学生产生共鸣,也能使对学生

11、的德育教学变得自然真挚。因此在导入一些抽象概念时,教师可在课堂上创设情景,使学生对化学概念的理解更加透彻。例如分子概念的建立,教师如直接提出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学生会感到突然,难以理解。如果创设情景,可举例说明一滴水可分为1.671021个微粒,每一个微粒都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如果这些微粒让一个人日夜不停地以每分钟数100个的速率去数,要数多少呢?学生通过计算后得出分子是微小的,近而引出分子的概念,使学生更以理解接受。 参考文献: 1、孙建民、孔凡升主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艺术 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5 2、李如密教学艺术论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 3、冯克诚主编化学课外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8 4、杨连青、王钢主编导入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