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实践小结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0328650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实践小结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实践小结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实践小结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实践小结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实践小结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实践小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保护实践小结(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马哲社会实践之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_学生:_指导老师:_五千年的中国文明赋予了中华民族博大而丰富的文化遗产,甲骨文、青铜器、长城、故宫以及极具特色的各种民族、民间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独特而灿烂的文明景观,它们是传承中的载体,更是发展的依托,它们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骄傲。但是当我们自豪的说起我们的文化时,又有多少人能展示出中国的技艺和文化呢?能问心无愧的只有那为保护中华文化而奔走的大师和极少数人罢了。随着全球化的加快,西方的物质、文化和思想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在我们这一辈有了广泛的影响。我们也许能对好莱坞大片如数家珍,但不一定曾完整的听完一场戏曲

2、;我们的大学生们能考出令人咋舌的托福高分,但却连中文写作都做不到文从字顺;我们的家长们望子成龙,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考上好大学找份好工作,却对学习传统技艺如弃敝履;在中国观众渐稀的京剧艺术,被西方人叹为观止,但是京剧道具保存最好的,是日本的京剧爱好者;中国书法家的作品因在国外得到好评而身价倍增,但是又有多少中国人在生活中看到了文字的内涵呢;论语是儒家智慧之作,但是中国学生对论语的了解,还不如某些外国留学生现代社会和经济的急剧变迁,加上国人对本国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重视,导致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和发展遇到很多新的情况和问题甚至部分地区已经逐步消亡,保护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

3、产保护应该要提升到更高的层面了。矛盾客观存在于一切事物当中,并且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的始终。在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市场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技艺师急剧减少与后继无人的矛盾、道具制作与原材料缺乏的矛盾。对于民间的音乐、舞蹈、曲艺,因为高科技的发展,娱乐产业的多方面发展,群众娱乐活动内容越来越多样化,电视节目成了中老年人的主要休闲生活,网络、舞厅歌厅占据了青少年的休闲时间,这些现代娱乐方式极大地消弱了人们参与传统娱乐活动的热情和兴趣,无意间使乡土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地方戏曲历史悠久,其传承方式历史上多为口耳相传,民间艺人大多年事已高,随着老艺人们相继去世,能演唱传统曲目者

4、已寥寥无几,且记忆力和演唱能力均不如前,而且观众群向老龄化发展,以我们父亲那一辈且乡镇及农村人口居多,青年观众较少,甚至可以说这种艺术已经“违背”我们这一辈的思想。所以民间的音乐、舞蹈、曲艺在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挤压和冲击下生存空间变得狭小,民间艺术队伍日益缩小。许多学习过民间技艺的年轻人只将这个当作爱好,是业余之技,因而展示技艺的机会和时间越来越少,难以维持生计。对于历史文化遗产,因为战乱和历次政治运动,与该文化相关的文物古迹和珍贵实物受到破坏和损毁,古建筑年久失修,大部分已到了濒危境地。没有专门、系统地对该文化进行相关的研究、发掘、整理,从而面临失传,急需抢救。由此可见,传承、发展历史文化和非

5、物质文化遗产举步维艰,濒危状况暂时难以改变。倘若真有一天我们只能看着先人留下图片和影像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寄自豪于失传的技艺而不是当下文化的发展时,不会觉得我们很可悲、很讽刺么?这些矛盾是不可能回避,如何改善当下的状况才是我们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就通过颁布法律法规为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张开了第一张保护伞: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此后相继出台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草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草案)、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等,确立了十六字的保护方针:“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文化保护已经有法可循,有法可依了。目前,从全国到地方都认

6、识到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启动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工作,从这些申报项目所阐述的历史、学术、艺术价值中,我们能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但从它们所面临的濒危状况来看,我们又可以一窥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但这一切保护工作仅仅停留在市级以上的层面上,乡镇的政府到底对此项保护工程该负有怎样的责任,要有什么行动与措施,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而扎根于民间的文化遗产恰恰是最需要基层政府的关怀和帮助的。因此要想做好保护工作,切实起到保护作用,当地政府的保护措施与政策是必不可少的,要在乡镇政府形成文化保护的长效管理机制,才能有效地保证文化保护的进行。除了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非物质遗

7、产保护的组织机构和科研团体也在为宣传文化遗产而尽心竭力。中国民族博物馆的人员曾深入全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聚居地,去宣传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收集各民族服饰,将我国民族的服饰文化带到巴黎,展现给世界,也让那些少数民族人民深刻体会到本民族文化的瑰丽。文化的传承依赖于传承人,所以传承人对于自身的定位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了解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传承的效果。多数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不明确,被普查到的传承人认识不到自己是某一方面的传承人,甚至有的艺人对自己所从事的行业怀有鄙视的态度,认为是“讨饭生活”,待生活条件稍有好转,就不愿再从事或对外展示了。认识的不足导致了传承人对自己从事的行业漠视,对其即将失传也抱

8、着毫不可惜的态度。诚然,让非遗保护的观念深入人心需要有一个过程,但是我们要加快这个进程,要在各个领域,尤其在农村,用多种方式多加宣传,积极营造非遗保护的氛围,让全社会提高认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保护创造良好的环境。有需求才会有供给,改善文化遗产现状的途径不能不从文化遗产自身入手。地方、社区多开展非遗普及活动,不失为有价值有意义的双赢之举;还可以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走进校园,成为学校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让孩子讲讲当地的传说故事,唱唱当地的民歌民谣,玩玩以前的传统游戏,做做一些简单的传统手工艺,相信极少能接触这方面的孩子们会非常乐于参与这些课程,这样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既是一种传承,又是一种保护

9、。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可以与旅游资源相结合,打造民俗旅游,开发旅游的新热点,把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机溶入旅游业中,互为依托,互为促进。在手工艺品方面,及早的转型能带来更大的商机。蓝印花布原本多用于制作被面,是作为一种生活用品出现在消费者面前的,而现在这种被面已失去了市场,那可以考虑下向工艺品方面发展,如挂件,头巾,围巾,在制作工艺上积极创新,印染的布料,印染的花式花样等方面符合现代人的品味,我相信这门技艺还是会重新找到市场的。总而言之,传承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好的保护,要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优势,不断创新,重新找回市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的文化遗产,是一种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文化。我们对非物质文化遗

10、产传承人的关心、爱护与尊重不仅仅是对其进行一些经济上的扶持,更重要的是对其艺术成果的肯定上。作为政府部门多举办各种规模的展示展演活动,积极地为民间艺术寻找活动场所,搭建表演平台,鼓舞民间艺术家们的信心,发动更广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认证与命名活动,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副其实,增强他们传承的动力。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还要小心走入各种误区。我们真正要保护的是原生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和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文化信息,而不是保护生活中真实存在的、而不是臆想的或随意更改的文化。如某些城市以民俗旅游中的“假民俗”、“伪遗产”来骗取游客的眼球,做出了各种不实的噱头来谋取财富,但是欺骗了游客,

11、更让真正的文化遗产得到漠视。传承人在在创新过程中应要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核心精神不变,放于群众的生产生活中间去,在应用中创新,而且要经过时间的检验,否则当失去文化核心后,文化遗产已经变质,保护工作也失去了意义。总之,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远而又意义重大的工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我们要立足现实,不断完善保护机制,积极采取保护措施,努力营造保护环境,才能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生生不息,一直传承下去。正如地球需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以保持生态平衡一样,社会的正常发展也依赖于多种文化的相互交流,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精神延续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软实力的核心部分,只有传承本国的文化

12、才能成为中国和中华民族,所以传承、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必经之路。附件一关于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卷调查1.您的性别 ( )A男 B女 2你的年级( )A 大一 B 大二 C 大三 D 大四及研究生3您对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了解多少?( )A 非常了解 B 比较了解 C 不太了解 D 完全不了解 4您知道我国的“文化遗产日”是哪一天吗?( )A 6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 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 6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5您知道桂林非物质文化包括哪些吗? ( )可多选A 民间文学 B 民间音乐 C 民间舞蹈 D 传统戏剧 E 曲艺 F 杂技竞技 6如果有宣传保护桂林非物质文化遗

13、产的活动,您是否会参加?( )A 会 B 不会 C 不一定 7您周围的人有从事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宣传的工作吗?( )A 有 B 没有 8您对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前景有何看法?( )A 非常乐观 B 一般 C 不太乐观 D 完全不看好 9您觉得桂林市政府应该给予怎么样的政策保护?( )可多选A 鼓励民众积极参与保护行动,并给予奖励 B 鼓励地方政府及民间团队举办非物质文化活动,加大宣传 C 政府成立专门机构对外筹集资金 D 其他: 10在宣传方面,你赞成怎样的方式去宣传保护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 ) 可多选A 拍成纪录片,在电视台播放 B 举办各种活动 C 发放各种资料,比如宣传册,海报等 D 其他: 11您觉得应该采取什么措施使得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发展下去?( )可多选A 加大宣传 B 政府加强重视,增加投资力度 C 在形式内容上不断创新 D 其他: 12您认为一些桂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制作工艺、曲艺流失的原因是什么?( )可多选A 年轻人不愿意继承 B 市场前景不好 C 政府保护工作不够 D 民众保护意识不强 E 其他: 13您觉得当前桂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可多选 A 人们的意识不够 B 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 C 外来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冲突 D 缺乏资金 E 传承人老龄化 F 其他: 14您对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