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小学生评价体系的研究”研究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0317649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小学生评价体系的研究”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小学生评价体系的研究”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小学生评价体系的研究”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小学生评价体系的研究”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小学生评价体系的研究”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小学生评价体系的研究”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小学生评价体系的研究”研究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元评价 个性发展“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小学生评价体系的研究”结题报告市沧浪区实验小学课题组二 课题研究的背景与基础1、新世纪呼唤优质教育,即以素质教育理念为指导,通过优化学校教育系 统外教育因素及其结构,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使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现 高效能的运作,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进一步满足受 教育者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它应是综合优化了的、高质量的、高效益的教育。”2、教育评价是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教育目标为依据,运用有效的评价技术和手段,对教育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进行测定、分析、比较,并给以价值判断的过程。我校的教育评价研究起步较早,从对学

2、生学业成就的评价到重视学生素质的全面评价,进而又扩展到教师、课程的评价,对于调节、改善、提高学校教育活动的作用和效果发挥了积极意义。3、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这不仅仅是 评价体系的变革,更重要的是评价理念、评价方法与手段以及评价实施过程的转 变。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各方面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 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新课程强调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不断提 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 面的发展潜能。在这样的背景与基础上,学

3、校确立以“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小学生评价体系”课题研究为“十五”期间的主攻方向,有着明确的现实意义和一定的前瞻 性。二、评价课题的界定与理论依据(一)课题界定1 .对“多元化”的理解与把握多元化指的是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容的多元化,包含多元的评价目标(如思想道德素质评价、文化科学素质评价、身体素质评价、审美素质评价、心理素质评价等)、多元的评价主体(由学生、教师、家长、社区、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主体)、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把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结合起来,以质性评价统整量性评价)以及评价结果的多渠道反馈。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互动的过程。其中,评

4、价活动的重点环节是学生自评。学生应该是主动的自我评价者一一通过主动参与评价活动,随时对照教学目标,发现和认识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使评价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2 .对“个性化”的理解与把握新课程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我们应当寻求一种能够扬学生个性,最大限 度地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如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尤为重要。而教师在教育教学评价过程中应针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 尊重和认可学生个性化的价值取向,看到学生的身上中所蕴藏的可取性,正确理 解学生之间的差异,对学生进行多方面深入的了解,在进行评价时,依据学生不 同的背景和特点,运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正确判断

5、学生的发展潜能,提出适合 其发展的具体建议,缩短评价与矫正的时空距离,让学生从中真正获得正确的认 识和锻炼,扬学生个性。评价要建立在一个理念之上,就是“每个人都是重要的”。(二)理论依据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小学生评价体系的理论依据1、文献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 9 号)。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 21号)中指出: 探索科学的评价办法,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学生 积极主动地的发展。评价要注重反映学生的个性差异,要注重适应新课程的标准, 要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调节、改进的功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6、)(教基200117号)指出:“改变课 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 学实践的功能”。关于评价的改革,将主要在评价的功能和评价的方式上有所 突破,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而不能仅仅是筛选与甄别的工具。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 号)对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则、建立有利于促进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 水平提高的评价体系等七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指出:“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 展,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评价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成绩,也要 重

7、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评价方法不仅要多样、科学,还要简便易行;评价不仅要注重结果,更要注重发 展和变化的过程”。2、重要理论依据。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小学生评价体系是建立在对于评价对象的科学认识及教育教学方式的重新理解之上的,是对人的本质尤其人在教育视野中本质的重新解读和教育教学本质的重新定位。其理论基础集中在多元智力理论、建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三个方面。(一)多元智力理论多元智力理论的广阔性和开放性对于我们正确地、全面地认识学生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各种智力只 有领域的不同,而没有优劣之分,轻重之别。也没有坏之差。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可资发展的潜力,

8、只是 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参照下,从不同的视角、不同 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而且要促进其优势智力领域的优秀品质向其他智力领域迁移。教师评价学生再也不能以传统的文化课学习成绩与能力为唯一的标准与尺度。(二)建构主义的教育思想建构主义强调人的主体能动性,即要求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在与客观教学环境相互作用的过 程中,学习者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人在认识世界的同时认识自身,人在建构与创造世界的同时建 构与创造自身”。奠基建构主义理论基石的先驱们给我们现时代教育教学有益的启示是:教学决不是教师 给学生灌输知识、技能,而是学生通过驱动自己学习的动力

9、机制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课堂的中心应该在于学生而不在于教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是引导者、促进者和帮助者。(三)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给我们的学生评价提供的新视野是:每个学习者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教学不能以绝对统一的尺度去度量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要给学生的不同见解留有一定的空间。这个世界本身就是多元的,我们的学生是知识的探 索者和发现者。因此,活动是教学发生的基础。基于师生共同活动之上的教学评 价对学习者来说不仅是对现时状况的价值判断,其功能在于在促进学生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积极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上,促进下一步教学活动的有效开 展。所以,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在于教学,而不在于选择

10、和判断。三、研究目标与容(一)研究目标1、 使“为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为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而评价” 真正成为大多数人的实践活动指导,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的教育教学目标。2、加强对学生个体素质的测评,努力攻克这个难题。对学生非认知因素、思想 道德素质、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的测评及研究,提出科学、有效的技术和手段。3、建立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找到坚实的科学依据,改变操作性较差,体系 过于庞杂,影响教育评价信度和效度的现状。4、教育评价作为一种专业化水平较高的工作,需要在提高每个教师专业素质上 下功夫,以适应和满足日益深化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要求。(二)研究容通过研

11、究与分析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设计出本校较有突 破性的较容易操作的多套并行的评价模式, 以推进评价工作的整体变革,使评价 充满人文关怀,使校园显现“评价”特色,使学生时时处处感到自己的成功。主要容体现在三方面:、在课程和学科整合、教学活动革新中评价,初步形成学生多元化评价的 体系。1、课程设置的改革和评价。一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艺术综合课程”中年级开设“综合实践活动”,在新课程中观察记录学生的言行,制定评价目标,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注重把课程容和科技、实践、生活活动整合,体现学生能力多元化的特质。学校开设“双语”教学,并作为本校的办学特色,积极努力提高其教学质量,设

12、置相应的评价尺度。2、基础性发展教育活动和评价。将对学生多视角的评价拓开到学生在各种教育活动中的表现。教育活动主要和少先队活动结合, 和社区活动结合,和相关社会团体、机构结合。活动细化到各个年级,根据各年级学生年纪的差异,形式 各样的对学生设计不同评价指标和标准。3、教学网络环境下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基于网络运用,课程和各学科(如数学、语文、科技等)整合的评价,网络资源库建设的评价都是促进评价体系更完善的必要组成部分。二、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体现评价形式人性化。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把学生评价从根本上由量的评价向质的评价转换。 教师面对全体学生,兼顾到学生的个性发展,量体裁衣,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

13、选择合适的评价指导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让学生学有所长。评价方式要改进得 更人性化,除了笔试、面试、免试外,还可增加操作性容的测试,活动性容的测 试等,教师对学生的综合评定还要参考家长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三、教师评价的形成和完善。对学生评价是要依靠教师操作完成的, 因此,不但要提高教师理论水平,实 践工作能力,还要加强教师对教学评价的再认识, 强化课题指导思想,增强教师 对学生的评价意识。对教师的评价也是促进教师进步和自身完善发展的必要手 段,可采取多种形式:自评、互评,以个人或集体形式(年级组、教研组等)评 等等。实验由以下四个系统组成:1、指标系统: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将一般性发

14、展目标与学科学习目标融 合,建立全面合格+某些特长(强项)的多元评价制。学生主体发展需要目标,新课程标准倡导的发展性学生评价就是以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评价理念和评价体系,它强调学生发展的全面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各个方面都是学生评价的容,并且受 到同等重视。例如,在评价学生参与探索性活动的程度和水平时, 评价的重点不 在于记忆的准确性和使用机能的熟练程度, 而在于学生观测、调查、实验、讨论、 解决问题等活动的质量,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兴趣、好奇心、投入程度、合 作态度、意志、毅力和探索精神等。由于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先天素质 和生活环境,都有自己的爱

15、好和特长,所以评价指标体系应当尊重学生个性化的 价值取向,鼓励学生发展不同的潜能。制定全面合格 +某些特长(强项)的评价指标体系,可以以最大的个别化方式,促进个体价值的最大程度的体现。2、操作系统:倡导从量性评价到质性评价,强调量性评价与质性评价的融合是新课程评价 领域的主导话语。质性评价追求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的深度和全面性。例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就要求教师打破传统的“课程一一教学一一评价” 的线性模式,确立起“教学评价也是课程评价”的新观念,真正认识到量性评价 与质性评价的合理之处,在两者之间寻求到一个合理的合理的平衡点,以更有效地实现课程评价的功能。由于学生的学习行为既有“量”上的表现,也有“质”上的发展,所以我们 的实验采用多样的灵活的评价方法,努力做到该量化的和能量化的进一步趋向于 精致化,而对于学习结果无法预定,很多因素无法用量化测验进行衡量的, 则侧 重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质”上的鉴定。综合运用两种评价方法,实现量性评价 与质性评价相结合,实验将推行多套并行的评价制如(1)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 学分制或等级制。(2)采取多种形式的考查评价,如某些课程的笔试与操作、考 试与平时作业的相互替代评价、学生对答题的选择性的体现等。(3)创建个性描 述式评价制、交互式评语评价制、个体成长档案袋等。3、管理系统:对评价的全过程进行周到而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