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诂学郭浩瑜老师僖公四年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0307398 上传时间:2022-11-1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9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训诂学郭浩瑜老师僖公四年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训诂学郭浩瑜老师僖公四年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训诂学郭浩瑜老师僖公四年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训诂学郭浩瑜老师僖公四年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训诂学郭浩瑜老师僖公四年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训诂学郭浩瑜老师僖公四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训诂学郭浩瑜老师僖公四年(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下内容包括杜注、陆的注音和孔颖达的正义。【经】四年,春,王正月,公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侵蔡。蔡溃,(民逃其上曰溃。例在文三年。)遂伐楚,次于陉。(遂,两事之辞。楚强,齐欲绥之以德,故不速进而次陉。陉,楚地,颖川召陵县南有陉亭。陉音邢。召,上照反,传皆同。) 疏注“遂两事之辞”。正义曰:桓八年,“祭公来,遂逆王后于纪”。公羊传曰:“遂者何?生事也。谓本无向纪之心,至鲁始生意也。”梁传曰:“遂,继事之辞也。”此云“两事之辞”。谓既有上事,复为下事,不以本谋有心无心为异也。此齐侯先有伐楚之心,因行而侵蔡耳。三十年“襄仲将聘于周,遂初聘于晋”,桓十八年“公将有行,遂与姜氏如齐”

2、,如此之类,本谋为二事也。六年诸侯伐郑,“楚人围许,诸侯遂救许”,庄十九年“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如此之类,本无谋而因事便行也。但是两事,皆称为遂,故曰“两事之辞”,不别本谋与否。 夏,许男新臣卒。(未同盟而赴,以名。) 疏“许男新臣卒”。正义曰:成十三年“曹伯卢卒于师”,此不言“于师”者,梁传曰:“诸侯死於国,不地。死於外,地。死於师,何为不地?内桓师也。”注云:“齐桓威德洽著,诸侯安之,虽卒於外,与其在国同。”贾逵云:“不言於师,善会主加礼,若卒於国。”左氏无此义。释例曰:“若卒于朝会,或书师、或书地者,史之成文,非义所存。”然则或言于师,或不言于师,亦是史有详略,无义

3、例也。注称“赴以名”者,公虽在军,死须相赴,史得赴乃书耳。 楚屈完来盟于师,盟于召陵。屈完,(楚大夫也。楚子遣完如师以观齐。屈完睹齐之盛,因而求盟,故不称使,以完来盟为文。齐桓退舍以礼楚,故盟召陵。召陵,颖川县也。) 疏注“屈完”至“县也”。正义曰:公羊传曰:“屈完者何?楚大夫也。何以不称使?尊屈完也。曷为尊屈完?以当桓公也。”其意言屈完,楚之贵者,尊之以敌齐侯,若屈完足以自专,无假君命,不为楚子所使,故作自来之文。服虔取以为说。案孔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此圣人之明训也。今乃尊人之臣,许其不为君使,轻人之主,以为不合使臣,是乃纵群下以觊觎,教强臣以专恣,约之以礼,岂当然乎?故杜别为

4、此解。楚子本使屈完如师,以观齐师之强弱,强则欲服,弱则欲拒。屈完睹齐之盛,因而求盟,盟非楚子之意,故不称使,以屈完自来盟为文。梁传曰:“其不言使,权在屈完也。”是其权时之便,自来与齐盟也。完之本意,欲即盟於军,齐桓喜其来服,退舍以礼楚。言“来盟于师”,书屈完之意也;“盟于召陵”,书实盟之所也。成二年齐侯使国佐如师,不言“来”,而此言“来”者,彼既云“如师”,不须称“来”,此不言“如师”,故云“来”耳。此既云“来盟”,不复须言“及屈完盟”;彼无“来盟”之文,故别言“及国佐盟”,意异於此,故文不同。服虔云:“言来者,外楚也。嫌楚无罪,言来以外之。”来者,自外之文,非别罪之所在。若以言来即为罪楚,则

5、仲孙高子之来也,复外齐而罪之乎?且恶楚者,当恶其辟在蛮夷,负固不服。不服之日,容可外之;服而又外,欲何为也? 齐人执陈辕涛涂。(辕涛涂,陈大夫。袁,陈大夫氏也。本多作辕。涛音桃。) 秋,及江人、黄人伐陈。(受齐命讨陈之罪,而以与谋为文者,时齐不行,使鲁为主。与谋例在宣七年。与音预,下同。) 疏注“受齐”至“七年”。正义曰:直言及江、黄者,将卑师少,故不言主师,言微者及之。宣七年传例曰:“凡师出,与谋曰及,不与谋曰会。”而春秋征伐受命於盟主者,实是与谋,皆不言“及”。释例曰:“盟主之令,则上行乎下,非匹敌和成之类,故虽或先谋,皆从不与谋之例。”然则此伐陈者,受齐之命讨陈之罪,亦是上行乎下,而经书

6、“及”者,於时齐师不行,使鲁为主,鲁与江、黄谋之,然後共伐,故以与谋为文。 八月,公至自伐楚。(无传。告于庙。) 葬许穆公。 冬,十有二月,公孙兹帅师会齐人、宋人、卫人、郑人、许人、曹人侵陈。(公孙兹,叔牙子叔孙戴伯。) 【传】四年,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楚界犹未至南海,因齐处北海,遂称所近。牛马风逸,盖末界之微事,故以取喻。近,附近之近。) 疏注“楚界”至“取喻”。正义曰:襄十三年传称楚子囊述共王之德,“抚有蛮夷,奄征南海”。唯言“征南海”耳,其竟未必至南海也。因齐实处北海,遂称所近,言其相去远也。服虔云:“风,放

7、也。牝牡相诱谓之风。尚书称:马牛其风。”此言“风马牛”,谓马牛风逸,牝牡相诱,盖是末界之微事,言此事不相及,故以取喻,不相干也。 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大公,(召康公,周大保召公也。大音泰,注同。音释。) 疏“召康公”。正义曰:谥法:安乐抚民曰康。 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五等诸侯,九州之伯,皆得征讨其罪。齐桓因此命以夸楚。女音汝。夹,古洽反。旧,古协反。夸,苦瓜反。) 疏注“五等”至“夸楚”。正义曰:大公为王官之伯,得以王命征讨天下,随罪所在,各致其罚,故五等诸侯,九州之伯,皆得征讨其罪。齐桓因大公有此王命,言已上世先公得征讨有罪,所以夸楚也。郑玄

8、以为周之制,每州以一侯为牧,二伯佐之,九州有九侯十八伯。大公为东西大伯中分天下者,当各统四侯半,一侯不可分,故言五侯,其伯则各有九耳。侯为牧,伯佐之,言是周制,其事无所出也。且征者,征其所统之国,非征侯伯之身,何当校计人数,以充五九之言?即如其言,使伯佐牧,二伯共佐治而已,非是分州之半,复安得征九伯也?校数烦碎,非复人情,故先儒无同之者。 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 疏“东至于海,西至于河”。正义曰:释例曰:“海自辽西、北平、渔阳、章武、渤海、乐陵、乐安、北海、东莱、城阳、东海、广陵、吴郡、会稽十四郡之东界以东。河出西平西南二千里,从西平东北经金城、故北地、朔方、五原,至故云中,南经平阳

9、、河东之西界,东经河东、河内之南界,东北经汲郡、顿丘、阳平、平原、乐陵之东南入海。”杜之此言,据其当时之河耳。禹贡:“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至于大亻丕;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案:验其地,自大亻丕以上,河道不改;大亻丕以下,即是汲郡以东,河水东流,秦汉以来始然也。古之河道,自大亻丕而北过降水,故迹不可复知,其大陆则赵地之广泽也。大陆以北,播为九河。九河故道,河间成平以南,平原鬲县以北。其九河者:徒骇一,大史二,马颊三,覆釜四,胡苏五,简六,七,钩盘八,鬲津九。徒骇最西,以次而东,故郑注禹贡河间弓高县往往有其处。中候云:“

10、齐桓霸,遏八流以自广。”计桓公之时,齐之西竟当在九河之最西,徒骇盖是齐之西界。其东至于海,当尽乐安、北海之东界也。 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穆陵、无棣,皆齐竟也。履,所践履之界。齐桓又因以自言其盛。棣,大计反。竟音境,下皆同。)尔贡包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徵。(包,裹束也。茅,菁茅也。束茅而灌之以酒为缩酒。尚书:“包匦菁茅。”茅之为异未审。共音恭,本亦作供,下及注同。缩,所六反。裹音果。菁,子丁反。苞,或作包。匦音轨,本或作轨。) 疏注“包裹”至“未审”。正义曰:禹贡:“荆州:包匦菁茅。”孔安国云:“其所包裹而致者,匦匣也。菁以为菹,茅以缩酒。”郊特牲云:“缩酌用茅。”郑玄云:“

11、之以茅,缩去滓也。”周礼甸师:“祭祀,共萧茅。”郑兴云:“萧字或为艹酉,艹酉读为缩。束茅立之祭前,沃酒其上,酒渗下去,若神饮之,故谓之缩。缩,渗也。故齐桓公责楚不贡包茅,王祭不共,无以缩酒。”杜用彼郑兴之说也。孔安国以菁与茅别,杜云“茅,菁茅”,则以菁、茅为一。特令荆州贡茅,必当异於馀处,但更无传说,故云“茅之为异未审”也。沈氏云:“太史公封禅书云:江淮之间,一茅三脊。”杜云“未审”者,以三脊之茅,比目之鱼,比翼之鸟,皆是灵物,不可常贡,故杜云“未审”也。 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昭王,成王之孙,南巡守,涉汉,船坏而溺。周人讳而不赴,诸侯不知其故,故问之。守,手又反。溺,乃历反。) 疏注

12、“昭王”至“问之”。正义曰:“昭王,成王之孙”,周本纪文也。吕氏春秋季夏纪云:“周昭王亲将征荆蛮,辛馀靡长且多力,为王右。还反涉汉,梁败,王及祭公陨于汉中。辛馀靡振王北济,反振祭公。”高诱注引此传云:“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由此言之,昭王为没於汉,辛馀靡焉得振王北济也?振王为虚,诚如高诱之注。又称“梁败”,复非般坏。旧说皆言汉滨之人以胶胶船,故得水而坏,昭王溺焉。不知本出何书。 对曰:“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昭王时,汉非楚竟,故不受罪。滨音宾。) 疏注“昭王”至“受罪”。正义曰:楚世家,成王封熊绎於楚以子男之田,国居丹阳。宋仲子云:丹阳,南郡按江县

13、也。枝江去汉,其路甚遥。昭王时汉非楚竟,故不受罪也。 师进,次于陉。(楚不服罪,故复进师。复,扶又反。)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如陉之师,观强弱。)师退,次于召陵。(完请盟故。)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乘,共载。乘,绳证反。注同。)齐侯曰:“岂不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同好如何?”(言诸侯之附从非为已,乃寻先君之好,谦而自广,因求与楚同好。孤、寡、不,诸侯谦称。是为,于伪反,注同。好,呼报反,下及注同。称,尺证反。) 疏“言诸”至“谦称”。正义曰:诸侯之交,必称先君以相接。此时诸侯有鲁、宋、陈、卫、郑、许、曹,桓公以前,皆尝与齐交接,故齐侯称继先君之好,谦以自广也。老子曰:“孤、寡、不

14、,王侯之谦称也。”曲礼云:诸侯与民言,自称寡人;庶方小侯自称曰孤;其在四夷,虽大曰子;於内,自称不。礼记虽为定例,事在临时所称。此齐侯自称“不”,襄王出奔亦称“不”,皆出自当时之意耳。尔雅训为善。是养人之物,言我不似之养人,是谦也。 对曰:“君惠徼福於敝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方城山在南阳叶县南,以言竟土之远。汉水出武都,至江夏南入江,言其险固以当城池。亻敫,古尧反,要也。“汉以为池”,本或作“汉水以为池”,“水”衍字。叶,始涉反。当,丁浪反。)虽众,无所用之

15、。”屈完及诸侯盟。 陈辕涛涂谓郑申侯曰:“师出於陈、郑之间,国必甚病。(申侯,郑大夫。当有共给之费故。费,芳味反。)若出於东方,观兵於东夷,循海而归,其可也。”(东夷,郯、莒、徐夷也。观兵,示威。郯音谈。)申侯曰:“善。”涛涂以告齐侯,许之。(许出东方。)申侯见曰:“师老矣,若出於东方而遇敌,惧不可用也。若出於陈、郑之间,共其资粮屦,其可也。”(,草屦。见,贤遍反。粮音良。,符费反。) 疏“资粮屦”。正义曰:少仪云:“君将他,臣如致金玉货贝於君,则曰致马资於有司。”郑玄云:“资,犹用也。”然则诸所费用之物皆为资也。粮谓米粟,行道之食也。屦俱是在足之物,善恶异名耳。杨雄方言云:“,粗屦也。丝作之曰履,麻作之曰,不借粗者谓之屦。”丧服传曰:“疏屦者,蒯之菲也。”是用草为之也。注云“草屦者,履、屦通言耳,相形以晓人也,定本为“草屦”。 齐侯说,与之虎牢。(还以郑邑赐之。说音悦。)执辕涛涂。 秋,伐陈,讨不忠也。(以涛涂为误军道。) 许穆公卒于师,葬之以侯,礼也。(男而以侯礼,加一等。)凡诸侯薨于朝、会,加一等;(诸侯命有三等:公为上等,侯、伯中等,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