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文诵读训练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0303497 上传时间:2023-12-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文诵读训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文诵读训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文诵读训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文诵读训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文诵读训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文诵读训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文诵读训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古代诗文诵读训练一、诗词积累:1、中国是个诗的国度。唐代的诗坛上更是群星闪耀,人才辈出。从本学期的诵读材料中,我们知道的唐代诗人就有 、 、 、 、 等人。2、在唐代诗人中,有两对并称为“李杜”的诗人。他们是被后人称 的李白和被后人称为“诗圣”的 ,另一对是李商隐和 。(又称为“小李杜” )。3、孟浩然是唐朝 诗派的创始人,本学期我们学过他的作品有 ,你知道的他的其他作品有 。 4、“月”是古代诗人笔下常见的景物,如“床前明月光”等,你知道的有哪些?请再写出四个写“月”的诗句(其中一句应来自课外),并说明作者、出处。 (1) (2) (3) (4) 5、世界是美丽多姿的。因此,

2、四季的景色也常成为诗人们描写的内容。如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是这样描绘早春特有的景致的: , 。同是唐朝诗人的高骈,则是这样来写山亭夏日的: , ; , 。6、“ ,禅房花木深。 , 。”唐朝诗人常建在 中,用这些诗句,不仅写出了环境的 和 ,而且还体现出诗人内心的旨趣。7、陆游,是 时期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在游山西村里最富有哲理,最能给人启迪的两句是: , 。8、曹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 , , 。在观沧海一诗中,最能体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的诗句是 , ; , 。9、杜甫在登岳阳楼中,用了 , 这样的两句诗句,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壮阔而生动。10、苏轼,字子瞻,号 ,北宋著名的 ,

3、 。他和父亲 、弟弟 以文章齐名,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11、李清照,是 朝著名的女词人,号 ,一剪梅-红藕香残选自她的作品集 ,这首词把 ,情的深切,表现的十分巧妙。12、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著名爱国词人 的作品,这首词选自 。“西江月”属于 ,“夜行黄沙道中”属于 。 “ , ”两句,在夏夜中靠 和听觉来捕捉景物特征,给人鲜明而深刻的印象,还有巧妙地运用数字入诗写景的句子“ , ”更叫人拍案叫绝。13、岑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在 诗中,巧妙地将咏雪和送别结合起来,其中“ , ”,比喻新颖传神,是传诵千古的咏雪名句。14、迢迢牵牛星是 中的一首,借用了天上 的神话故事,表达人间

4、的悲情。诗中用了许多的叠字句,如:“ , 。”不但读起来琅琅上口,而且增加了全诗缠绵的情调。 1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出自唐朝诗人王湾的 ,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暗示着 ,蕴含自然的理趣。16、孟浩然的过故人庄用 的语言,叙写了一次应邀到农家做客的过程。“ , ”两句,诗中有画,乡间美景如在眼前。17、“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这两句诗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明月”“清风”点明夏夜天气的 ;“惊鹊”“鸣蝉”以声衬静,表现夏夜环境 。18、在本学期读过的古代诗词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一首?为什么?简要地说说理由。19、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璀璨的明珠。除课本上的以外,你知道

5、的唐诗和宋词有哪些?试各举两首,并指出作者和出处。 20、我国古代不同的历史时期,常常衍生一种居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请写出不同朝代的居主导地位的文学体裁。(1)先秦 (2)两汉 (3)唐朝 (4)宋朝 (5)元朝 (6)明清 二、诗词鉴赏(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 你能为下列的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吗?相信你一定行!(1)碣石 (2)澹澹 (3)萧瑟 (4)竦峙 2、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 体 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 写景诗。3、这首诗以 字统领全篇,先 写

6、景,再 写景,借景抒情,表达作者 。 4、这首诗描写观海时所见的全景的句子是: , ;描写大海由静转动,展现大海雄伟气势的句子是: , 。5、诗中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句子是 , ; , 。请结合历史背景,谈谈你对这些诗句的理解: 。 6、最后两句与诗的正文内容的关系是 。(二)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朱阁, 绮户, 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长娟。1、词中横线上依次应填上的词是( )A、照 转 低 B、低 照 转 C、转

7、 照 低 D、转 低 照2、对下列词语的意思解释不正确的是( )A、不胜:忍受不住,承受不了。 B、清影:水中的影子。C、何事:为什么。 D、但愿:只希望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是( )A、今夕/是/何年 B、又恐/琼楼玉宇 C、我欲/乘风/归去 D、何事长/向别时圆4、这首词上片写是 ,下片写的是 ;上片问 ,下片问 ,但归根到底是问 。5、词中对月抒怀,道尽千载离人心声的名句是 , ;满含哲理,表达作者豁达胸襟是 , , ;想象奇丽,描绘仙界气象空灵的名句是 , , 。6、作者在词中表达了一个美好的愿望,这个愿望是(用原句回答) , 。7、“不应有恨 ”是不是没有“恨”?怎样才能没

8、有“恨”? 8、“阙”在词中读 ,“琼”在词中读 ,“绮”在词中读 。 9、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组是( )A、“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一句,反映了作者现实与理想、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思想。B、“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作者由幻境回到了现实,表达了对人间生活的赞美。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是作者怅恨久别,用埋怨的口吻对月亮无可奈何地反问。D、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之后,消极地逃避现实,想躲到天上宫阙去,不问世事的思想。因此,整首词的感情基调是消极悲观的。三、古文积累(一) 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思:1、自(1)自三峡七百里中( ) (2)自非亭午夜分( )2、绝(1)沿溯阻绝( )(2)绝谳多生怪柏( )(3)哀转久绝( )3、方(1)方出神( ) (2)方两三级( )4、度(1)先自度其足( ) (2)吾忘持度( )5、观(1)昂首观之( ) (2)作青云白鹤观( )6、故(1)温故而知新( ) (2)未布瓦,上轻,故如此( )7、知(1)知之为知之( ) (2)是知也( )8、阙(1)不知天上宫阙( ) (2)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9止(1)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 (2)一狼得骨止( )10意(1)目似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