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X市X区X镇土地整治项目可研报告(共76页)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0301275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9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X市X区X镇土地整治项目可研报告(共7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内蒙X市X区X镇土地整治项目可研报告(共7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内蒙X市X区X镇土地整治项目可研报告(共7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内蒙X市X区X镇土地整治项目可研报告(共7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内蒙X市X区X镇土地整治项目可研报告(共7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蒙X市X区X镇土地整治项目可研报告(共7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X市X区X镇土地整治项目可研报告(共76页)(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目 录专心-专注-专业1 综合说明1.1项目名称项目全称为:1.2 项目类型项目类型为区级投资的补充耕地项目。1.3 项目建设规模该项目建设规模为451.98hm2,其中包括荒草地448.52hm2,农村道路1.93hm2,农田水利用地1.53hm2。1.4 项目区位置和范围项目区涉及三个片区,其位置如下:片1,大地坐标(西安80)范围,东经:11839351184103,北纬:421733.8421910。CF市SS区片2区,大地坐标(西安80)范围,东经:11808391181240,北纬:422627.6422940。片3,大地坐标(西安80)范围,东经:118

2、57141185808,北纬:422024422105。图1.4 项目所在位置示意图1.5 项目区地貌类型项目区微地貌为平原,整体地势是北高南低(XXX片是南高北低)。1.6 项目区土地权属情况(所有权、使用权)项目区土地所有权为集体所有,使用权为全部承包给当地农民。项目区土地权属状况清晰,权属界线明显,不存在土地权属争议。项目受益主体为当地农民群众,符合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268号)对项目受益主体的规定。1.7 项目预计新增耕地面积、新增耕地率该项目XXXXXXXXXXX,主要是对未利用地进行整理为耕地。整理后项目区预计共新增耕地44

3、4.97hm2,新增耕地率为98.45%。其中:XXX片预计新增耕地107.08hm2;片2预计新增耕地244.10hm2;片3预计新增耕地93.79hm2。1.8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a)土地平整工程:土地平整区面积为188.97hm2,挖方量和填方量均为30.90万m3。b)农田水利工程:新建机井21眼,井房21座,铺设D160PVC干管22641m(项目区外的干管均采用0.8MPa的PVC管材,其余干管用0.6MPa的PVC管材),D110PVC支管39165m,钢管84m,泄水井147座,阀门井168座,架设高压输电线路2.391km,低压输电线路6.968km,购置变压器14台。过水路面

4、:片1田间道1过现有的冲沟而设置有过水路面,过水路面各段依地形用缓坡过渡处理。过水路面依原有缓坡分为5段,总长为23m。c)田间道路工程:维修原有田间道3430m,新建生产路5712m,原有生产路改建6092m。d)防护林工程:种植乔木8765株。1.9 项目预期目标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田、水、路、林综合整治,将项目区绝大部分荒草地开发整理为耕地,最终达到合理利用、保护耕地的目标。工程竣工后净增加耕地面积444.97hm2、新增耕地率98.45%,耕地年增加产值186.88万元。1.10 项目工期项目建设工期8个月,工期为2009年4月12月。1.11 项目总投资、亩均投资项目总投资估算8

5、97.31万元,单位面积投资为1323.53元/亩。项目静态投资回收期为6.94年。2 项目背景2.1 项目所在县简况2.1.1 地理位置SS区位于XXXCF市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747101193903,北纬420129424222,是CF市所辖郊区,也是CF市最大的农牧业产区。东西长153 km,南北宽77 km,土地总面积5955.33km2,海拔4362 067 m。东隔老哈河与敖汉旗及辽宁省建平县相望,南与喀喇沁旗和元宝山区毗邻,西与河北省围场县相连,北与翁牛特旗、克什克腾旗接壤。2.1.2 自然条件a)气候SS区大部分属温带亚湿润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温暖,干旱多风

6、,夏季炎热,雨量集中,秋季凉爽,霜冻早,冬季寒冷,降雪少。年平均气温6.8,极端气温分别为42.5和-31.4。年平均降水量350450 mm,最大年降水量达450mm,最小为200mm,80的降水集中在夏季(69月)。年蒸发量17002000 mm,为年降水量的45倍,年均气温57,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年最高气温42.5,最低气温-32.9,10的有效积温2 7003 200。年日照2 7003 000 h,在农作物生长季节的59月日照总时数为1 2501 350 h。年平均风速2.5m/s,大风日数31d,无霜期120140d。b)地势地貌SS区地势西高东低,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境内平均海拔5

7、00700m,最高海拔2067m,最低处位于羊肠子河与老哈河汇流处的波罗和硕地区,海拔440m,西部属中山山地地貌区,位于七老图山区的北部,该地貌类型区群山起伏,山势陡峻,具有明显的气候单面山特点,中部呈低山丘陵地貌,山丘孤立,顶部平展,沟壑纵横,侵蚀沟自下而上呈树状发育,局部有沙丘堆积,东部为丘陵平川区,属努鲁儿虎石质低山丘陵区的西北隅,丘陵、台地与河谷平原相间,地形较为破碎,坡度较缓,在上述4个地貌类型区中,沿河流两侧均条带状分布有河谷冲积平原及河滩曼地,土壤肥沃,植被发育,富存地下水,且水质良好。c)土壤项目区土壤类型为栗钙土、草甸土,腐殖质层厚平均为25.61cm,表土层有机质含量平均

8、为2.50%。全氮含量平均为0.12%,全磷含量平均为0.13%,全钾含量平均为2.43%。碱解氮含量平均为102.81 PPm ,速效磷含量平均为4.57 PPm ,速效钾含量平均为117.02PPm。PH值平均为8.53。d)生物资源SS区的自然植被主要为草原和森林植被,其中森林植被分布在西部海拔700m以上的地段,阴坡乔木树种以兴安落叶松、油松为主,伴生有白桦、蒙古栎等,林下植被以绣线菊、虎榛子为优势,伴有唐松草、地榆、委陵菜等,阳坡以阔叶树种占优势,主要有山杨、小青杨、山杏,林下有绣线菊、玉竹等;干草原植被集中分布于中东部海拔650以上的低山丘陵地区,有羊草、贝加尔针茅、冷蒿、羊胡子草

9、、隐子草、百里香、胡枝子、铁杆蒿等;草甸草原植被主要分布于河流两岸,山间沟谷的低洼地带,优势植物有早熟禾、苍耳、芦苇、车前、委陵菜、地榆等中生和湿生植物,盖度3545%;沙生植被分布在中东部风口沙线处,常见有小叶锦鸡儿、沙蒿、沙蓬等沙生植物,固定沙丘上还分布有杨树、百里香等。2.1.3 社会经济概况SS区是CF市中心区,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该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多数的民族居住区。全区辖29个苏木、乡、镇,共有260个行政村(嘎查)、2053个村民小组。2004年末,全区总人口为53.68万人。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8.53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183亿元,农民人均收入4587元

10、。2.2 项目提出的缘由近年来国家提高了粮食的收购价格,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的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但长期以来由于经济基础、人力、物力、技术条件的制约,当地还有部分未利用地未能充分有效利用,并存在相当数量的中低产田,这些都阻碍了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通过土地平整、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及道路和农田防护工程的实施,将在项目区内新增耕地444.97hm2,原有448.52hm2荒草地开垦为水浇地,缓解当地日益加剧的耕地人需矛盾。农田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农田配套工程的完善将改善当地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为实施农业机械化和开展现代化农业打下良好基础。通过农田防护工程的建设,将增加地表植被覆盖面

11、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本项目设施后,当地未利用土地(主要是448.52hm2荒草地)将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以往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将得到合理调整,高标准、规模化农田的建设将使农作物产量有大幅度增加,极大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通过该补充耕地项目,将促进项目区内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树立良好的模范先锋作用。2.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2.3.1 国家法律、法规a)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c)基本农田保护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e)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3.2 相关政策a)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

12、地开发整理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8166号);b)关于切实做好耕地占补平衡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199939号);c)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d) 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加大补充耕地工作力度确保耕地占补平衡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120号);e)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关于印发关于基本农田保护中有关问题的整改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233号);f)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开发整理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发2003363号);g)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51号);h)土地

13、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办法;i)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联合下发的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收缴使用管理办法;j)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264号);k)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268号);l)关于做好土地开发整理权属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土资发2003287号)。2.3.3 相关规划a)SS区XXX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b)SS区DFYZ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c)SS区XXX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2.3.4 技术标准a)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标准

14、(TD/T10122000)b)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c)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SL/T41999)d)机井技术规范(SL2562000)e)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1992)f)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 72-1994)g)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SL 73-1995)h)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 50162-1992)i)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国土资源部财务司编)2.3.5 相关基础资料a)项目区1:5000实测地形图(测绘日期:2008年5月);b)项目区土地利用变更资料(2007年10月);c)CF市建设工程造价信息2009年2月份;d)实地调查的相关资料;e)CF市SS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012010);3 项目区概况3.1 自然条件3.1.1 地形地貌项目区所涉及的三个片区,地形地貌差异比较明显,具体如下:a)XXX片所涉及XXX村,地面高程为640m660m之间,整体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东北比较平缓,西南比较陡峭。b)片2所涉及的XXX村和XXX村地为山地,地面高程在880m1010m之间,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西北为川地,东南比较平缓的台地。c)XXX乡XXX项目区地面高程为570m600m之间,总体地势北高南低。3.1.2 气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