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交流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0224731 上传时间:2023-01-09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5.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交流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交流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交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交流(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班级管理策略交流班级是一个小社会,它包含着教学和教学以外方方面面的内容。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班级管理特别重要,要使幼儿园班级管理卓有成效,必须要有一定的方法和策略。 (一)营造宽松、温馨的家庭式氛围是搞好班级管理的前提,宽松、愉悦、温馨的家庭式氛围的创设,对班级孩子的常规形成十分重要。一个班级行为常规的形成,需要班级教师、保育员、家长几方面的共同配合才能完成,因此,班级管理者首先要处理好人际关系,尽量做好家长工作和保教协调工作。只有营造宽松、温馨的家庭式氛围,才能让幼儿有一个愉快学习的环境。(二)转换角色观念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方法。 班级管理者必须由权威观念向服务观念转换。传统意义上的班级管

2、理者(主班教师)是管理整个班集体的权威,所有班级的一切活动计划、活动安排、活动规则都是班级管理者一个人制订,配班老师和阿姨包括孩子和家长都听从安排,被动地配合开展活动。目前,新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幼儿学习的支持者,要求人人都是管理者。因此,班级活动的设计和组织安排,班级管理者要大胆放权,由权威的前台走向服务的后台。让孩子、家长、配班老师和阿姨都走到班级管理的前台来,这样班级管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每期都要召开家长会,可以这样进行尝试:让家长先讨论家长会应该怎样开,希望了解什么内容,对家长的意见进行收集整理,然后根据家长意见,制订家长会会议内容和形式。这样通过家长

3、会,尝试班级管理中角色的转换。(三)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促进班级管理。 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从此可以看到,幼儿园的班级管理是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和参与的。于是,我们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尝试利用家长资源进行班级管理。 1、明确家园结合与班级管理的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幼儿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它的特有地位,许多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开始用慎重的眼光看待家园合作这一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是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的。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

4、中,有些活动我们或征求家长的意见,或让家长参与指导。根据以上情况,我们可以确定在班级管理中家园结合的目的:指导家长配合开展班级管理的工作,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行为,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目标、要求,以便家园合作,形成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家园合作形式的多样性有利于班级管理的开展。 我们了解到:许多家长都认为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是幼儿园的事、是教师的事;另外,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都是娇生惯养,因此有些工作开展的不是很好。为了保证班级管理的顺利进行,取得最佳的效果,因此在每学期初召开的家长会上,提前向家长介绍我们将要开展的一些工作、幼儿开学来的一些情况、家长将要配

5、合的一些事情、提出家园合作的重要性等,让家长了解到,只有家长切实地参与,才能促使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班级管理得更好。在“家园联系栏”中我们还可以根据班级情况和所要开展的活动情况,在栏内提出家园配合的目的、要求、以及幼儿的表现,这样家长肯定会对此很关注,使得这个栏目充分发挥了其作用;同时,家园间要建立经常性的双向沟通,家园双方要随时互通信息、交流看法,这样我们才能全面了解孩子的发展情况,从而在教育上达到共识,提高班级管理质量。 总之,幼儿园班级管理是一项艰巨而漫长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努力,需要更多的一线教师和管理者在新指南教育理念指导下,不断地探索幼儿园班级管理的新思路,促进幼儿各方面和谐发展,让幼儿园教育管理再上新台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