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教育论文-最新范文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0214814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0.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留守儿童教育论文-最新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留守儿童教育论文-最新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留守儿童教育论文-最新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留守儿童教育论文-最新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留守儿童教育论文-最新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留守儿童教育论文-最新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守儿童教育论文-最新范文(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守儿童教育论文篇一:关于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论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摘要】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务输出大国,全国农村留守儿 童数量多,不仅其生活,教育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国家教 育政策因素,其中家庭因素占主导地位。解决这一问题应从多方面入 手,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密切合作。【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条例, 以2010年进行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为准,我们可以看出虽然城镇 人口比重上升,但是农村人口仍然占一半以上的比例。因此在这种情 况下,据国家统计局监测报告显示,2011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到 25278万人,比上年增加1055万人,

2、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 15863万人,增加528万人,增长3.4%。1农民工数量的不断增加 无疑证明: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日趋增加。另外,据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实施情 况显示,2005年中国流动人口约15亿,18岁以下随父母流动的儿 童2 000万,留守在农村的也有2 000万,这一数字约占全国农村儿童 总数的 8。2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教育问题存在诸多困难。针对 留守儿童问题,我们有以下分析:一、农村留守儿童当前存在的教育问题调查显示,留守儿童家庭以父母双双外出打工为主,占留守儿童的 557;父亲单方面外出打工的占 309,母亲单方面外出打工 的占 134。留

3、守儿童的教育可分为三种形式:单亲教育、寄养 教 育和隔代教育。留守儿童的生存现状使得他们在生活学习等方面存在 许多问题。3(一)留守儿童普遍成绩差、逃学辍学较为严重留守儿童在没有父母亲自督促、教导的条件下,完全靠自己的独立自愿能力去学习,加上农村的教育水平本身就不是很高,老师也不 能兼顾到每一位学生,因此,多数的农村留守儿童都出现成绩偏差, 甚至恶性循环造成逃学,进一步辍学现象。而且留守儿童在健康安全 方面也存在很大的漏洞,甚至,由于无专人接送,对安全重视度不够 高而出现的被拐卖、受侵害、出现意外伤害等事件。(二)留守儿童道德教育缺失留守儿童一般缺乏启蒙教育,而亲戚或爷爷奶奶不能对犯错误的 他

4、们进行及时的教育和疏导,甚至于忽视了道德教育,从而他们对学 校和社会的相关规定理解存在偏差、道德意识淡薄。而且留守儿童 心理也存在很多问题,在单亲教育、寄养教育和隔代教育的情况下,孩 子难免会受到同龄人的欺辱,甚至于打骂,所以大部分的留守儿童都普遍存在性格孤僻、自卑、自负、忧郁等缺点。这也对道德教育增 加了更大的难度。二、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产生原因(一)城乡发展不平衡正是由于城乡发展差异过大,父母为了给孩子一个更好,更舒适的环境去成长,更孩子更好的未来,所以他们才要到大城市 去谋生,才存在农民工数量不断上升的趋势。(二)国家政策的落后没有一个父母原因抛下自己的孩子远走他乡,如果可以他们会带在身

5、边,真是由于国家政策,农民工的孩子是没有办法拥有城市户口、甚至于无法接受城市的高等教育。另外,他们根本 承受不起高额的借读费,他们别无选择。(三)家庭教育理念的影响目前看来,农村接受高等教育的人仍然很少,大部分没有意识 到接受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所以,家长和那些老一辈的人都存 在同样的误解-上学没有用,最后还是要回到农村耕田种地, 何必浪费钱呢!另外,老人对孩子过分宠爱,导致孩子任性、 无理取闹的性格。三、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相应对策(一)统筹城乡同步发展政府应采取宏观政策,从多方面的就解决问题。采取城市带动 农村,大力扶持发展较为落后的地方,在较为落后的地方建厂,增加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机

6、会,响应国家政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 现民族富强,国家富裕。(二)户籍制度改革 从根本上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城乡“二元分割”所导致的必 然结果。城乡长期“二元分割”将城市儿童和农村儿童割裂开来,让城 乡儿童在不同的制度构架中获得不均等的教育资源。各级政府应切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精神,制订和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使流人地的农民工享有与市民同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 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这是解决农村留守 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4(三)大力宣

7、传高等教育的重要性派遣专业人士定期去农村做以“接受高等教育与未来发展”以及“如何正确教育孩子”为主题的演讲,并让心理师对儿童及其监护人进行心理疏导,提高农村教学质量水平,提供给孩子一个身体、心理健康的环境成长。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是一个综合性问题,由多方面因素引起,要解 决这个问题,不仅要从国家、社会入手,更要学校、家庭入手,从根 部解决根本问题。呼吁社会各界关注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断地总结 经验和教训,为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 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2 国务院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年)3 徐宏升.河南省农

8、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思考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5).4 吴霓,等农村留守儿童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篇二: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对策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大批农民纷纷涌向城市, 成为了农民工,而他们的子女由于各种条件限制被留在农村上学,从 而产生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人 口城市化,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在今后较长的时间里, 这个群体还将继续扩大,他们正处于受教育的关键期,由于家庭教育 的缺失,学校教育观念的滞后以及社区教育的空白,其安全、学习、心 理和生活等

9、方面都面临着诸多问题。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关系 到一代或几代人的成长与发展,关系到外出务工农民的根本利益,影 响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但是,从当前的现实 情况来看,这一问题并未受到社会的实质性关注,许多问题函待解决。 因此,关注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 实意义。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对策一、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留守儿童的概念界定:“所谓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 工而留守在家乡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需要其它家人照顾 的年龄在 14 岁以下的孩子” 1 。基于一些客观情况的限制,将留 守儿童的年龄范围主要限定在义务教育阶段(6

10、-14 岁)。和“留守儿 童”相对而言的概念是“非留守儿童”,是指跟父母亲生活在一起的 农民子女,其父母亲没有外出务工。在“留守儿童”这个概念中,本研 究认为“留守儿童”首先是农民的子女,必须是以异地转移的形式外 出务工农民的子女,不包括那些以就地转移的形式务工的农民子女。 这是因为,尽管这些农民也务工,但每天完工以后仍然回到家里和子 女一块儿生活。目前,“留守儿童”的监护情况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就 是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监护方式在广大农村采用的比较的多。但 是这样的监护制度弊端很多。由于照顾儿童的祖辈们大多年龄偏高, 身体不好,有些还需要承担繁重的家务劳动,加之他们与孙辈们代沟

11、沿重,无法交流好思想情况。受文化水平的限制,他们的教育方式不适 应孩子们的成长。有些照顾留守儿童的祖辈,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 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不能很好的教育孩子。二是上代监 护,即“留守儿童”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姨、舅等亲戚或 他人抚养的监护方式。这种监护方式也属于大多属于物质型和放任型 的管教的方式,容易养成儿童任性的心理行为。而对于较为敏感的儿 童来说,又容易产生寄人篱下的感觉,从而形成怕事、孤僻、内向的性 格。上代监护还容易出现转托情况,即小孩被父母托付给亲戚后,没多 久因亲戚打工等原因外出,就转托给另一个亲戚,几经托付的小孩几 乎无所适从,不能在一个稳定的环

12、境下学习。三是教师监护,教师监护 是这几年才产生的。即一些“留守儿童”的家庭因为经济条件比较宽 裕,所以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留守儿童”所读学校的老师或班主 任。一般,一个老师会带五六个左右的留守儿童。这种监护制度的弊 端是教师所带学生过多,还有工作繁忙,没有太多的时间来教育管理 “留守儿童”二、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现状及问题(一)心理状况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他们特别需要关 爱和引导,但是留守儿童的父母远在他乡,无法及时的满足他们的心 理需求,加上监护人的各种因素,致使他们长期生活在一个没有父母 的关爱和充满亲情的环境里。1认知偏差与行为偏差 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少年儿童

13、,其行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处于他 律阶段,自律能力很差。因为父母不在身边,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 殊,只要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由于缺 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存在行为偏差。在农 村的看护人队伍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类“隔辈看护”较多, 孩子认为他们年龄大、体力劳力不如自己,在认识和思想上落后,对他 们的话听而不从,甚至对他们指手画脚,我行我素,唯我独尊。2道德缺失许多留守儿童在家里不听祖辈教导,在学校道德品质较差,不遵守规 章制度,常有迟到、旷课、逃学、说谎、打架、欺负同学等行为,有的 迷恋桌球、网吧和游戏厅,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成

14、人混在 一起,对留守孩子的种种行为问题,监护人、家长、学校等方面都感到 难以控制。(二)学习情况1缺少监督,学习成绩普遍偏差留守儿童因为缺乏必要的监督和关爱,学习主动性本来就低,再加上 祖辈们大多文化水平偏低,文盲半文盲比例较高,孩子的家庭作业往 往很难得到及时辅导,普遍对学习兴趣不大,加之缺乏父母必要的引 导和鼓励,使得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普遍较低,我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 和他们学习缺乏主动性、自觉性有很大的关系,留守儿童因为年龄都 还较小,自我控制力较差,他们需要有人进行有效的监督,才能很好的 完成学业。而放学回家后,其监护人因为种种原因而很少对其监督和 辅导。另外,父母外出务工造成孩子家务负担

15、加重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2缺少学习监督父母的外出务工,不仅使留守儿童少了一个生活上的照顾者,也使他 们在学习上缺少了一个好帮手,尽管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不是所有 学生家长都能辅导孩子的学习,但对于那些父母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留 守儿童来说,父母的外出,确实使留守儿童失去了很好的辅导机会,对 他们的学习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三、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因素分析(一)家庭教育的缺失20世纪世界著名的教育家蒙特梭利在她的名著有吸收力的心理 中指出,对于儿童来说最好的环境就是父母本身。她说:“母亲必须喂 养子女,当她出门时不应单独将他们留在家中。儿童需要营养与 联系母子间的爱,因为她们可解决儿童适应上的困难。”由于长 期不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的关心和爱护,留守儿童在成长 过程中出现了“适应”上的诸多问题。首先,漫漫留守岁月使一部分留守儿童的亲情观念日渐淡薄。情感的 缺失会使他们在人格发展上出现很大的扭曲和变形。例如,这些孩子 由于“情感饥饿”很容易对父母产生怨恨,成年后会滋生怨恨社会甚 至报复社会的不良心态,等等。由于这些影响是潜在的,平时一般不易 察觉,不知不觉中埋下了很多无法预知的“雷区”。其次,留守儿童由 于在情感上缺少本应与父母健全的关爱和沟通的环节,容易产生心理 障碍。长期与父母分离,导致留守儿童在日常生活中享受不到父母的 关怀,遇到困难不能从父母那里得到感情的支持,在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