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葫芦岛市2012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0208040 上传时间:2023-08-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2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2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2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2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2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辽宁省葫芦岛市2012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辽宁省葫芦岛市2012年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卷人教新课标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省葫芦岛市2012年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试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第一部分第 二 部 分第三部分总 分一二三四得分得 分评 卷 人第一部分(16题 25分)1阅读下面语段,然后回答问题。(4分)上帝赐予了我们明亮的眼睛,于是我们可以用它寻找希望的署光;上帝赐予了我们智慧的头脑,于是我们用它思考解疑的方法。世上的很多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样那样的困难困扰着我们,当我们被这些困扰折磨得头疼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不仿先把困扰搁置一下,向前看一看,头脑转一转,问题迟早会解决。(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2分)一蹴( )而就 困扰(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

2、加以改正。(2分) 应改为 应改为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 ( )得到任何东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们所要付出的代价将远远超过得到的东西, 就应该理智地放下这种想法,得不偿失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去做呢? 很多人只要看到了渴望得到的东西,眼睛就无法从上面移开, 看不到自己将因此付出的惨重代价。任何时候,都要在所得和所失之间权衡利弊,再作决定。A因为 所以 但是 就 B如果 那么 但是 所以C如果 那么 因为 所以 D因为 所以 如果 就3结合所给的语境的特点,在横线上续写句子。(2分) 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的一笑,这是一种大度;吃亏的时候能开心的一笑,这是一种豁达; ;

3、危难的时候能泰然的一笑,这是一种大气;失意的时候能轻轻的一笑,这是一种洒脱。4名著阅读填空。(4分) 是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集。其中 记述了一位既有烦琐的封建规矩和礼节,又有热情关注童年鲁迅梦寐以求的心愿的普通劳动妇女的故事; 回忆了作者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一位日本学者对自己的真挚的友好感情; 是一篇追师怀友的散文,同时也是对海外的生活和辛亥革命风云的生动描绘。5为了引导同学们对生命的价值有更深地思考和理解,学校准备开展以“珍爱生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们小组的综合性学习报告题目拟定为“珍爱生命需要智慧”,你会选用下面哪一则材料?为什么?(3分)【甲】邰丽华身残志坚,为实现梦想,和同学

4、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经过艰苦训练,终于为人们奉献了精彩绝伦的“千手观音”。【乙】22岁的乐刘会,困在地震废墟中冷静等待救援。听不到任何声音时,她就平静地呼吸,保存体力;听到有人经过的声音时,她就大声地呼救。在被困70多个小时后,她终于获救。答: 6默写诗词文名句。(10分)(1) ,洪波涌起。(2)采菊东篱下, 。(3) ,恨别鸟惊心。(4)安得广厦千万间, , !(5) ,不可知其源。(6)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以鸟儿的活动来展示初春活力的诗句是: , 。(7)面对离别,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为归京的友人吟诵“ , ”的诗句,以表达依依不舍之情。得 分评 卷 人第二部分(723题 45分

5、)一、阅读下面古词,回答79题。(5分)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7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1分)答: 8请体会“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的“秋”字的表达效果。(2分)答: 9选出对这首词理解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 ( )A这首词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多种军营生活。B这首词展现了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面的人生境界。C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

6、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D这首词成功地运用了“八百里”、“五十弦”、“沙场”、“的卢”、“霹雳”等多个历史典故。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013题。(10分)【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

7、丧耳。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节选自墨子万事莫贵于义)注释今:若,如。予子冠履:给你帽子和鞋。为:愿意。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1)故不为苟得也 ( ) (2)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 ( )1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答: (2)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答: 12甲、乙两文都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

8、方法?其中乙文所阐述的观点是什么?(用原句回答)。(2分)答: 13请概括甲、乙两文中所论述的“义”的内涵。(2分)答: 三、阅读下面选文,回答1419题。(17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每当我失意的时候,母亲总是对我说:“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只要你坚持下去,总有一天,情况会好转。那时俺会觉得,如果没有以前的失望,就不会有现在的一切了。” 我1932年大学毕业后找工作的经历就证明母亲说得很对。 那时候,我一直向往着到电台去工作,然后设法成为一个体育播音员。因此我搭便车到了芝加哥,敲开了那里每一家电台的大门但是每一次都丧气而归。 在一家电台里,一位好心的女士告诉我:“规模较大的广播电台不能冒险去雇一个没

9、有经验的人。到小地方的小电台去,也许那里会给你一个机会。” 我只好又搭便车回到家。 父亲对我说,我们家乡的小镇上刚刚新开了一家商店,正在招聘一名本地的运动员去管理体育专柜。这个工作听起来对我挺合适,因为我读高中的时候曾经是个不错的足球队员。但是我没有被雇佣。 我当时的失望可想而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母亲提醒我。爸爸让我开上他的车,继续去找工作。我又开始在几个城里跑来跑去。 一次,我到了爱荷华州达分波特市的WDC广播电台。那里的节目导演是一个为人极好的苏格兰人,叫彼得麦克阿瑟。他告诉我,他们刚刚雇佣了一个播音员。 又一次挫折使我愤怒起来,离开他的办公室时,我情不自禁地大声自问道:“连广播电台

10、的工作都找不到,你又怎么能成为体育播音员呢?” 我正在等电梯的时候,突然听到麦克阿瑟朝我喊:“你刚才说什么体育?你懂得足球吗?”然后带我来到播音室,站在一个麦克风前,让我根据自己的设想演播一段节目。 我想起有一年秋天,我们的球队在最后的20秒里,一个球员过关斩将,终于踢进了关键的一球,赢得了那场比赛。 我以这个情节为题材,用15分钟构思了一段节目。演播完以后,麦克阿瑟告诉我,让我开始演播每星期六的球赛。 我被录用了! 回家的路上,就像以前许多次一样,我想起母亲说:“如果你坚持下去,总有一天事情会好起来的。那时你会觉得,如果没有以前的失望,就不会有现在的一切了。” 后来我常常想,如果当时家乡小镇的那家商店雇佣我,我的生活道路又会怎么走呢?14全文记叙的线索是什么?(2分)答: 15文章反复引用母亲的那句话“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有什么作用?(3分)答: 16如何理解“如果没有以前的失望,就不会有现在的一切了”这句话的含义?(3分)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