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知识培训教材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0207044 上传时间:2023-05-19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56.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化知识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标准化知识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标准化知识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标准化知识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标准化知识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标准化知识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准化知识培训教材(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标准化培训第一部分 : 标准化的基础知识大家对标准化知识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标准在不断的修订,大家以前了解的标准化的知识与国际上通行的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 )后,就标准有关问题,我国政府已经承诺:自加入时起,使所有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符合贸易技术壁垒协定( TBT )。为了兑现我们的承诺,我们必须改变观念。对于我们熟悉的内容,要做适当的调整;对于我们遇到过的内容,要努力学习理解,在适当的场合充分利用,只有熟悉了国际上的“游戏规则 ” ,我们才能与大家“玩” 到一起去。否则,我国的标准就难以符合贸易技术壁垒协定( TBT )。为此,我国已经

2、开始对有关技术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按 TBT 协定的要求进行了整顿。下面对整顿后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一下。根据计划安排,今天向大家介绍以下几个内容:一 有关的术语二 中国标准的体制三 标准的分类四 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下面分别介绍一下:一有关的术语GB/T 20000.1-2002 对“标准化 ” 规定的定义:为了在一定 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什么是标准化?简而言之,标准化是一项活动。标准化是什么活动?标准化活动是一项制定条款的活动。条款的特点是什么?条款的特点是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对象是什么?

3、条款的对象是研究现实的问题和潜在的问题。标准化的目的是什么?标准化的目的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可见标准化活动就是一项制定条款的活动,这里出现了一个关键词条款。2 条款GB/T 20000.1-2002 对“条款 ” 规定的定义:规范性文件内容的表述方式,一般采取陈述、指示、推荐或要求等形式。可见由条款组成了规范性文件。下面介绍一下规范性文件。3 规范性文件GB/T 20000.1-2002 对“规范性文件” 规定的定义:为各种活动或其结果提供规则、导则或规定特性的文件。,定义中的各种活动或其结果,就标准而言,就是产品、过程或服务。规范性文件是标准、技术规范、规程和法规等文件的总称。下

4、面分别介绍一下标准、技术规范、规程和法规。4 标准GB/T 20000.1-2002 对“标准 ” 规定的定义: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标准是规范性文件之一,标准与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区别:经协商一致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只有符合这两点才能称为标准。协商一致:普遍同意,表征对于实质性问题,有关重要方面没有坚持反对意见并按程序对有关各方的观点进行了研究和对争议经过了协调。注意协商一致并不意味着没有异议。5 技术规范GB/T 20000.1-2002 对“技术规范” 规定的定义:规定产品、过程或服务应满足的技术要求的文件。技术规范也

5、是规范性文件之一,它与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区别主要是从文件的内容来判断。技术规范主要是用于对标准化对象提出技术要求,也 就是用于规定标准化对象的能力。技术规范当经协商一致并由公认 机构批准时,它可以是标准或标准的一部分,否则它就与标准无关。如: 2002 年发布的 GB/T 50018-2002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6 规程GB/T 20000.1-2002 对“规程 ” 规定的定义:为设备、构件或产品的设计、制造、安装、维护或使用而推荐惯例或程序的文件。规程也是规范性文件之一,它与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区别主要是从文件的内容来判断。规程主要是用于对标准实施者的行为或行动步骤推荐惯例或程序。当经协

6、商一致并由公认机构批准时它可以是标准或标准的一部分,否则它与标准无关。如铁路技术管理规程、东风 4 大修规程等。7 法规GB/T 20000.1-2002 对“法规 ” 规定的定义:由权力机构通过的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法规处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区别在于批准或发布机构的不同。法规是由权力机构批准或发布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等。8 权力机构:具有法律上的权力和权利的机构。9 技术法规GB/T 20000.1-2002 对“技术法规” 规定的定义:规定技术要求的法规,它或者直接规定技术要求,或者通过引用标准、技术规范或规程来规定技术要求,或者将标准、技术规范或

7、规程的内容纳入法规中。可见技术法规与其他规范性文件的区别主要在于包含了技术内容,并经过权力机构的批准或发布的。如国家监督抽查产品质量的若干规定等。10 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或国际标准组织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通常是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制定的标准。一 标准的体制标准体制包括标准级别和标准属性两方面的内容。1 标准级别:标准级别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将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等4 个层次。各层次之间有一定的依从关系和内在联系,形成一个覆盖全国又层次分明的标准体系。1) 国家标准:由国家标准机构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对需要在

8、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国家标准的代号为“GB ” 。其含义是“国标” 两个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 G” 和“ B ” 的组合。2) 行业标准: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做为对国家标准的补充,当相应的国家标准实施后,该行业标准应自行废止。3) 地方标准:由国家的某个地区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准。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统一的下列要求,可以制定地方标准:a.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b .药品、兽药、食品卫生、环境保护、节约能源、种子等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c.其他法

9、律、法规规定的要求。地方标准在相应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实施后,自行废止。4) 企业标准:是对企业范围内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要求、管理要求和工作要求所制定的标准。a. 根据标准化法的规定,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应当制定企业标准做为企业组织生产的依据。b . 已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为了改善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可制定严于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2 标准属性: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规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均可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种属性的标准。标准化法是1989 年4 月 1 日实施的。1) 强制性标准: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

10、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强制性标准是由法律规定必须遵照执行的标准。强制性国家标准代号为“ GB ” 。在 2000 年2 月 22 日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关于强制性标准实行条文强制的若干规定,对强制性标准的形式、内容、表述方法和编写方法做了重大改革具体规定如下:a. 强制性标准的形式:强制性标准可分为全文强制和条文强制两种形式。全文强制: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时,为全文强制。条文强制:标准中部分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时,为条文强制。b . 强制性内容的范围:a) . 有关国家安全的技术要求;b) . 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c) . 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

11、用中的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电磁兼容等技术要求;d) . 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要求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工程建设的其他要求;e) . 污染物排放值和环境质量要求;f ) . 保护动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要求;g) . 防止欺骗、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要求;h) . 国家需要控制的重要产品的技术要求。c. 强制性标准的表述方式:强制性标准在“前言” 的第一段以黑体字写明。2) 推荐性标准:强制性标准以外的标准是推荐性标准,又叫非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代号在标准代号后加“ T ” 。推荐性标准的特点:具有与标准相同的完整性;条文的全部可部分内容一般具有超前性;此外,其不具在法律约束力,但推荐性标

12、准一经采用或在合同中被引用,则被采用或被引用的部分内容就应严格执行,受合同法或其他经济法规的约束。二 标准的分类标准的分类主要有按行业分类、按标准的性质分类、按标准的功能分类等。一) 按行业分类目前我国按行业分类的标准已正式批准了 57 大类。如常用的有铁道行业标准TB、机械部标准JB、化工部标准 HG 等。二) 按标准的功能分类可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标准、卫生标准、环保标准、管理标准。三) 按标准的性质分类通常按标准的专业性质,将标准划分为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技术标准三大类。通常所说的标准,大都是指技术标准。因此今天着重讲解技术标准,对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有一个了解。1管理

13、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管理标准主要是对管理目标、管理项目、管理业务、管理程序、管理方法和管理组织所做的规定。2工作标准:为实现工作(活动)过程的协调,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对每个职能和岗位的工作制定的标准。3) 技术标准: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准称技术标准。技术标准按标准化对象特征和作用分类:可分为技术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检验和试验方法标准、安全标准、环境保护标准、卫生标准等。按标准化对象在生产流程中的作用分类:有产品标准、零部件标准、原材料与毛坯标准、工艺及工装标准、设备维修保养标准及检查标准等。主要介绍基础标准和产品标准。1) 基础标

14、准:具有广泛的适用范围或包含一个特定领域的通用条款的标准。可见基础标准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其他标准的基础并普遍使用,是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标准。基础标准按其性质和作用的不同,可分成以下几类:a. 概念和符号标准。如名词术语、符号代号、机械制图等。这类标准是为了使技术语言达到统一、简化、准确,以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便于互相交流和正确理解。可以说它是所有标准的基础。b . 精度和互换性标准。如公差与配合、表面光洁度、形位公差、螺纹等。这类标准是用以保证一定的制造精度,从而保证零部件的互换和配合性,对提高零部件通用化、统一化程度和实现生产专业化具有重大意义。c. 实现系列化和保证配套关系的标准。如优先数与优先数系、模数制等。这类标准对科学地组织社会化大生产具有重大的意义。d . 结构要素标准。如中心孔、倒圆等。e. 产品质量保证和环境条件标准。如抽样方法、使用环境条件、防止污染、保证安全方面的标准等。这类标准对保证用户能安全可靠地、高质量地使用产品有很 大意义。f . 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标准。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公共交通等候室卫生标准等。g. 管理标准。如图样和技术文件管理制度、标准的编写方法等。h. 量和单位。如计量单位制、计量方法标准等。它是统一量值准确与否的基础,是正确贯彻各种标准的保证之一。2) 产品标准:规定产品应满足的要求以确保其适用性的标准。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