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方电网应急通信管理规定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0192561 上传时间:2024-03-05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南方电网应急通信管理规定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中国南方电网应急通信管理规定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中国南方电网应急通信管理规定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中国南方电网应急通信管理规定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中国南方电网应急通信管理规定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南方电网应急通信管理规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南方电网应急通信管理规定(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南方电网应急通信管理规定(试行) 附件中国南方电网应急通信管理规定 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2008年11月目 录1.总则12.规范性引用文件14.应急通信保障范围及要求25.应急通信管理职责36.应急通信建设与验收47.应急通信网运行管理68.统计分析89.附则8附录一:应急通信卫星通信技术规范9附录二:应急通信光缆技术规范16附录三:应急通信光通信电路技术规范21附录四:应急通信电力载波通信技术规范25附录五:“应急通信网运行预案”编制要求及范例32421.总则1.1 为规范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应急通信建设、投入使用、运行管理工作,切实防范和有效处置自然灾害对公司电

2、力通信严重影响的事件,减少灾害造成的影响与损失,保障南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依据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应急管理工作规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结合电力通信生产特点,制定本规定。 1.2南方电网应急通信是保障调度电话、调度自动化、继电保护业务在电力通信受到自然灾害的情况下通信畅通的重要手段,是电力通信的有力补充。应急通信管理相应纳入电力通信专业管理的范畴。 1.3 南方电网应急通信应充分发挥地埋光缆,低电压等级光缆抗冰冻雨雪自然灾害能力较强的优势,利用公网通信资源,以及卫星通信技术、电力载波通信等技术,与现有电力通信形成优势互补的、立体式的电力通信保障体系。 1.

3、4 本规定适用于南方电网公司应急通信建设、运行管理工作,与南方电网有关的发电机构需遵守本规定。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凡未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发改能源【2008】2605号文件关于贯彻落实加强电力系统抗灾能力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通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应急管理工作规定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突发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编制指南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管理规程3、术语定义: 应急通信:指在恶劣自然灾害情况下,电力

4、光缆受到破坏,电力通信不能满足调度电话、调度自动化、线路继电保护等业务正常通信需求时,利用公网通信资源,卫星通信技术、电力载波通信等技术,整合南方电网内部通信资源而组织的通信通道。4.应急通信保障范围及要求4.1 在严重自然灾害下,总调、中调和地调之间以及和重要电厂、变电站之间的调度电话和调度自动化业务不得中断,确保电网抗灾及恢复需要4.2 在严重自然灾害下,不得因通信通道原因迫使线路或机组停运或无法恢复,确保电网所有设备有保护运行4.3 调度自动化系统应根据应急通信的具体技术条件,在系统建设或改造中预留必要的通信接口,使用应急通信方式时,可及时调整通信接口方式,保证关键信息数据能够上传。4.

5、4 应急通信通道应满足线路保护的距离保护方式对通信通道要求。通信通道延时在20ms内,误码率不大于10-6。4.5应急情况下使用公网电路资源(2M专线),不得传送电流差动保护。 4.6 使用公网通信作为应急通信手段时,应该分析公网通信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能够形成与电力通信互补,确保电力通信中断时,公网通信能够及时发挥作用5.应急通信管理职责5.1 南网总调是南方电网应急通信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制定应急通信管理规定,并监督执行。5.2 南网总调负责组织制定总调直调厂站电力应急通信的技术方案,并监督执行。5.3 南网电网内发生区域性自然灾害可能对电力通信造成破坏时,南网总调可以临时调用各分

6、子公司的应急通信车用于相互支援。5.4 各分子公司、总调直调发电厂参与总调直调厂站应急通信方案编制工作,并组织建设。5.5 总调组织总调直调厂站应急通信演练,各分子公司、总调直调电厂应积极配合。5.6 各省通信管理机构组织制定中调直调厂站应急通信的技术方案,并监督执行。5.7 各中调直调电厂参与应急通信技术方案编制,并负责完成电厂端应急通信建设。5.8 各省通信管理机构组织中调直调厂站应急通信演练,各单位、中调直调电厂应积极配合。5.9 各运行维护单位,应及时上报应急通信电路、应急通信设施的运行情况。6.应急通信建设与验收6.1 南方电网应急通信建设按照“统一标准、分级建设”的原则,按照厂站、

7、线路产权所属关系,由产权所有单位负责组织建设。6.2 总调直调线路继电保护应急通信电路,由总调组织,各分子公司配合,提出解决方案。涉及需要使用地区电力通信网资源的,由相应省网通信专业管理机构组织、调试、开通,涉及需要公网通信资源的,由输电线路产权单位的通信专业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开通。6.3 新建、扩建、改造厂站、线路工程,要充分考虑各种自然灾害对电力通信的影响,分析和评估电力通信抵御灾害能力。应急通信与工程建设同期考虑。6.4 全面评估现有厂站、输电线路的调度电话、调度自动化、线路保护业务的通信保障能力,不符合抗灾要求的,须进行整改。6.5 主要技术原则6.5.1 总调、中调应具有不少于3个光通

8、信出口方向,采用地埋、管道等多种光缆敷设方式,确保在发生冰冻、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时,光缆不同时中断。6.5.2 冰灾范围内的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重要变电站、电厂,应建设地埋光缆或采用低电压等级线路等架空方式进站的光缆,遵循“就近接入”的原则接入地区电力通信网络。6.5.3 冰灾范围内不具备敷设地埋光缆或低电压等级架空光缆的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重要变电站、电厂,应采用电力载波和卫星通信方式。6.5.4 地区电力通信网应预留必要的应急通信技术接口。6.5.5 各级调度机构之间应急通信可利用公网或专网地埋光缆、基于SDH技术或等同通信技术的通信电路。6.5.6 严重覆冰区的500kV线

9、路至少保留一路复用电力线载波通道,确保继电保护通信通道畅通。6.5.7 卫星通信建设,以调度管理关系为核心组织建设。总调直调厂站,接入总调卫星通信系统,中调直调厂站,接入中调卫星通信系统。两级调度的厂站,只建设一套卫星通信系统,接入上级调度卫星通信系统,下级调度需要调度电话、自动化信息时,由上级调度转发。6.5.8 超高压公司建设的应急卫星通信车,接入总调卫星通信系统,做为主干通信网应急通信的补充,并具有在超高压公司管辖范围内,不具备应急通信的站点遇到自然灾害造成电力通信中断时,能够及时投入的能力,保证调度电话、调度自动化通道畅通。6.5.9 各省电网公司建设的应急卫星通信车,接入各省卫星通信

10、系统,做为本省电网应急通信的补充。并具备在本省电网管辖范围内,不具备应急通信的站点遇到自然灾害造成电力通信中断时,能够及时投入的能力,保证调度电话、调度自动化通道畅通。6.5.10 加强通信新技术研究和推广,进一步提高电力通信网的抗灾能力。6.6 应急通信工程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工程验收。6.7 新开通的应急通信通道,应参照新建工程标准进行参数测试,业务使用部门配合,测试合格方可交付运行。6.8 通信专业应及时将测试合格的应急通信电路书面通知使用应急通信的业务部门,业务部门须及时书面确认。7.应急通信网运行管理7.1 南方电网应急通信资源主要包括公网通信、卫星通信、电力通信等组成的物理通信网络资源

11、。7.2 具备条件的业务系统应该将应急通信作为正常运行接入使用,按照电力通信有关规定进行管理。7.3 应急通信网应建立监测系统,对不能长期接入业务系统的应急通信通道进行实时监视,保证应急通信通道畅通。7.4 不具备对应急通信电路进行实时监测系统时,须每月定期检测。7.5 应急通信车应该每月检测,保证应急通信设备时刻处于完好状态。7.6 线路保护应急通信通道测试由负责该厂站通信设备运行维护的单位负责。7.7 结合电网检修,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通信演习,将实际需要保障的业务接入应急通信,检验业务系统能否能够正常投入、业务应用是否正常。7.8 各级电力通信设备检修造成应急通信通道中断的,开始检修前,

12、检修单位应电话通知省通信调度,涉及总调调管的应急通信电路,由省通信调度通知总调通信调度。7.9 各级通信管理部门应组织制定应急通信电路运行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完善各种应急预案。7.10 各级电力通信网提供的应急通信电路资源,需要进行调整时,应事先征得应急通信电路管理部门的同意,并及时上报应急通信电路调整资料。7.11 应急通信通道接入业务后,其检测、检修、故障处理应按照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管理规程的要求办理申报、批准手续。7.12 总调直调厂站的调度电话、调度自动化、线路继电保护业务的应急通信由厂站端负责测试,并将测试结果每月上报。8.统计分析各级通信部门对应急通信电路和设备的运行情况,应

13、按月进行统计与评价。统计与评价项目为通信电路的运行率和设备运行率。9.附则9.1 本规定由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负责解释,并协调执行中遇到的问题9.2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附录一应急通信卫星通信技术规范1.系统要求1.1系统具有良好的扩展性能,具有组网灵活特点,可灵活组成星状、树状或网状网络,并具有支持200个站点网络规模的能力。1.2抗雨衰能力:要求能够抵抗南方电网历史上最严重的暴雨天气;1.3数据传输业务主要为计算机数据互联,系统应支持星状、网状、树状结构的IP数据传输应用,并满足各站点的数据传输速率要求;1.4系统中实际数据传输时延必须满足电力自动化数据的传输要求;1.5语音业务

14、信道应采用国际标准的压缩算法;1.6话音通信应确保话音传输质量;1.7全网具有统一的网管平台,对全网进行统一管理,能对所有端站的设备进行状态监视和主要参数设置。1.8误码率:要求不低于10E-71.9系统年传输可用度 :要求不低于99.9%1.10系统数据通畅率:要求不低于99.9%1.11VSAT-VSAT时延:要求小于500ms2.卫星通信系统技术参数2.1主站设备技术要求2.1.1卫星天线建议不小于4.5米(包括天线面、副面、天线座架、天线基础等);2.1.2室外功放单元和低噪声放大器设备(包括BUC和LNB);2.1.3主站卫星通信调制解调器设备(含信令信道处理功能、业务信道处理功能等

15、);2.1.4卫星通信网管系统(包括网管软件、服务器、操作计算机等);2.1.5多功能端口复用装置(要求提供支持60路以上FXO话音接口和两路IP数据接口);2.2调制解调器要求2.2.1传输速率:64kbps4Mbps,可设置2.2.2调制方式:QPSK2.2.3误码门限: Eb/No=3.9dB (BER=10-9)2.2.4频率稳定度: 1.0ppm2.2.5解调器捕获范围:30KHz (2.5KHz steps)2.2.6中频范围:要求采用70MHz或140MHz接口(Ku波段):要求采用70MHz或L-BAND接口(C波段):频带范围:70MHz18MHz;140MHz36MHz;(Ku波段)L-BAND, 950-1450MHz;(C波段)2.2.7阻抗: 75,不对称2.2.8发射损耗 23dB(标称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