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管理台帐模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0187910 上传时间:2023-10-11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管理台帐模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生产管理台帐模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生产管理台帐模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生产管理台帐模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生产管理台帐模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管理台帐模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管理台帐模版(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台帐省*年月日目录1. 安全生产组织网络台帐2. 安全生产管理台帐3. 事故预案台帐4. 安全防护、消防用品台帐5. 安全生产会议台帐6. 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台帐7. 安全生产检查、自查台帐安全生产组织网络台帐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公司安全生产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公司驻办事处(项目部)成立安全生产小组,小组成员如下:*(工程主管)安全小组成员*(工程主管)安全小组成员*(技术主管)安全小组副组长*(地区经理)安全小组组长施 工 二 队 施 工 一 队组长:*副组长:*成员:* * 施工队长:* * 安全生产管理台帐安全生产操作手册省*年月日目录则 .1总第一

2、章第二章安全施工防重点 .1第三章工程施工基本安全规 .2第四章特殊场合和环境施工规 .2第六章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7第七章安全生产责任制 .7第八章安全施工奖惩制度 .8第九章附则 .10第五章施工队管理 .5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安全施工,人人有责”的安全生产方针,切实加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保障施工人员人身安全和避免发生通信事故,根据有关劳动保护的法令、法规,结合公司施工管理点多线长、面对全国的特点,制订本手册。第二条适用围(一)本手册适用于所有公司本部及各分支机构人员参与的工程勘测设计、工程施工及后期设备维护活动。(二)本手册所称之工程项目包括新项目站点的建设、

3、原有站点的整改和维护等所有需要前往施工地点对公司设备进行安装、拆卸、搬迁等的工地作业。(三)本手册所列之条款对施工单位施工人员有同样的约束和指导意义。第三条公司员工有遵守本手册规定条款、服从上级主管安排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学习和正确规施工的义务。第四条公司员工有对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拒绝上级主管违章指挥的权利。第二章安全施工防重点第五条安全施工重点防因素(一)物理性危险因素1、移动物体工具设备、安全设施缺陷,如立电线杆时,使用的绳索有断股,造成承重能力减弱;油丝绳、麻绳、滑轮固定不牢,不符合要求;吊装设备吊臂失灵;安全带、安全帽等基本安全设施的缺乏或质量低下;无防护装置、

4、无警示牌,或防护有缺陷等。2、电危害:电力线裸露,电力线间隔距离较近,临时断电作业时,电源闸箱无人看管等危险因素。3、高处作业:高处作业时施工工具和施工设备坠落造成的仪器损伤、人员伤亡;作业人员的不慎跌落造成的人员伤亡。4、作业环境不良:野外施工气温异常和紫外线强烈;山区险要地段作业等。5、标志缺陷:公路、危险区无标志或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不醒目等。(二)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1、负荷超限:长期超时间工作,体力、听力、视力负荷超限;情绪异常,过度紧。2、健康状况:因患有贫血、高血压、抽筋、心脏病、恐高症等疾病而引起的安全隐患。(三)行为性危害因素:1、指挥错误2、操作失误

5、3、从事禁忌作业:登高、电工、电焊作业人员未参加特种作业培训,对参加特种作业应注意的事项心中无底;从事高空作业,不戴安全帽、不配备安全带,或安全帽、安全带不符合要求。第三章工程施工基本安全规第六条进行站点方案设计的技术人员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时,应充分考虑工程施工的可操作性和工程施工难度,合理进行路由走线设计。第七条工程施工前,工程督导须向业主确认施工现场是否具备施工条件和最佳施工时间;施工队按设计方案的要求和施工现场情况准备安全用具,工程督导应对施工单位的使用工具和安全设备配置情况进行检查确认并书面记录、汇报。第八条工程督导须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确认(如:现场照明情况、坑道位置、油漆

6、汽油和煤气管道的安装位置、是否有裸露电线、是否有高空坠物伤人的可能等),并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管理措施并进行书面记录。第九条施工人员每次施工前应进行施工安全的例行检查,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确认,重点核实工程督导指出的安全隐患是否解决,并对新出现的安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第十条施工人员和工程督导、技术人员进入施工地点必须佩戴必需的安全用具(如安全帽等),相关人员的安全用具佩戴由施工队负责人和工程督导进行监督、确认。第十一条进入在建工程点(如未完工的楼宇、地下通道等)进行施工,所有工程督导、技术人员和施工队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和相关安全设施。第十二条工程督导应确认施工人员严格按工程施工规的要求进行工程施

7、工,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指导使之正确操作和使用有关仪器设备,以免造成设备损坏。第十三条施工人员应该妥善保管施工工具和有关设备,避免设备丢失。对公司配给的有关设备造成遗失的,施工单位应该照价赔偿。第十四条每个施工督导和作业组长,应该将必要的、手机及联系人资料等随身携带。第四章特殊场合和环境施工规登高安全作业规第十三条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在安全设施不完备的地方进行登高作业时,必须系上安全带。安全带必须拴在主材或垂直上方牢固的结构上,不得拴在附件上。第十四条登高作业人员必须衣着灵便。禁止穿硬底鞋、拖鞋、高跟鞋和带钉易滑的鞋,或赤脚进行登高作业。雨天要及时清除鞋底积泥。第十五条严禁在井架和脚手

8、架攀登上下。电工在攀登无爬梯的水泥杆作业时,必须使用登杆工具,并对攀爬物的稳固程度(无晃动、不存在倒塌可能)进行确认。竹架工在搭脚手架时要检查竹杆结扎的牢固和钢管架扣件的紧固程度。第十六条雨天、雪天或冰冻之气候条件进行登高作业时,必须采取防滑措施。遇六级以上大风和暴雨、大雪、雷击、大雾等恶劣气候影响安全施工时,应停止露天登高作业。雷雨天气空旷环境中施工人员避雨时应远离树木,注意防雷。第十七条高空作业应划定安全禁区,安置好警示牌。作业过程中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安全禁区。登高作业所用工具和材料,应放在工具袋或用绳索绑牢。上下传递应用绳索吊送。严禁抛扔,以免伤人或造成设备损坏。第十八条参加登高作业的人员

9、应进行体格检查。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病、高度近视眼或经医生诊断有其他不宜从事登高作业的人员,均不得参加登高作业。第十九条在石棉瓦、木板条等轻型或简易结构的屋面上施工,一定要对踩踏物的牢靠程度进行确认,而且必须有可靠的防护措施。防止滑跌、踩空或因材料断折而坠落伤人。第二十条男职工年满五十五周岁、女职工年满四十五周岁以上,经医生证明体质确实较差,不能适应登高作业者,不应登高作业。第二十一条、外脚手架、脚手片的绑扎及材料规格,必须符合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的要求。多层交叉作业必须布安全网。对作业部位上的孔、洞、沟、平台必须设置牢固可靠的盖板、栏杆。第二十二条暴雨、台风、汛期前后,要检查井架、脚

10、手架、机电设备及电源线路,有否发生倾斜、变形、下沉或漏雨、漏电的现象。一旦发生,应及时修理加固。第二十三条登高设备及安全用具应经常检查,确认是否工作正常,性能良好。第二十四条登高用梯子不能缺档,不得垫高使用,不得将单面梯经过捆扎后作为人字梯或加长梯使用。使用时上端要扎牢,下端要采取防滑措施。单面梯与地面夹角以六十至七十度为宜,人字梯一定要把螺丝旋紧或搭扣扣牢。禁止二人同时在梯上作业。在通道处使用梯子,应有人监护或设置围栏。第二十五条夜间进行登高作业必须有足够的照明。楼梯空洞等处应设明显的标志示警。第二十六条气温(见气温预报数)在 38以上时应调整作息时间,避高温或适当缩短露天作业时间。气温在1

11、0以下进行露天登高作业时,施工场所附近应有取暖的休息室。第二十七条高空作业人员情绪不稳定、不能保证精神集中地进行高空作业时应主动报告。严禁酒后登高作业。第二十八条对临时性登高作业,一定要采取保护措施,确定安全监护人后才能进行作业。第二十九条登高维修带电机械物件时,一定要切断电源,并经检验确实停电后,才能进行登高作业。狭窄或密闭场所安全作业规第三十条狭窄或密闭场所包括管道、船底舱、检查孔、地下室、洞窟、冷库、隧道等。第三十一条狭窄或密闭场所作业的危险隐患包括窒息、中毒、燃烧或爆炸和由于能见度低而造成的物件坠落和人员摔伤。第三十二条进入狭窄或密闭场所作业必须获得批准,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得到救助。在狭

12、窄或密闭场所作业禁止吸烟。第三十三条进入狭窄或密闭场所前,一定要进行测试,如果测试到有毒有害气体,或存在窒息危险,应进行相关处理,经重新测试证实无害,才可进入作业。第三十四条安全测试工作一定要由具备测试资格(懂得使用测试工具和测试方法)的人进行,确保测试结果准确。第三十五条进入狭窄或密闭场所施工前要确保施工场地的照明情况,如果施工场地不具备照明设施,施工人员应该自备或架设安装必需的照明设施,保障照明,并对可能的踩踏物、攀爬物的牢靠程度进行确认。第三十六条对*些特殊场所,例如存在可燃气体的场所,应使用不会产生火花的手工工具及防护装置。第三十七条有些狭窄场所特别是使用溶剂、易燃物或有明火的场所,整个工作过程均应通风,以排除有害气体、换入新鲜空气。第三十八条狭窄或密闭场所发生危险,必须要在配备安全设施的情况下,才能入救护,必要时,应设立监视人。第三十九条如果在狭窄场所作业,感到头晕、轻微头痛或不舒服,应立即撤离,并报告有关人员。第四十条在要求佩戴防护面具的狭窄场所工作,一定要自始自终佩戴防护面具,不可私自除去,即使是短时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