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答题方法大全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0187072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答题方法大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言文答题方法大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言文答题方法大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言文答题方法大全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言文答题方法大全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答题方法大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答题方法大全(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文言文阅读高分攻略1命题思路1、 贴近教材。文言实虚词的考题大都引用教材的例子,所以熟悉一下古文的基本篇目还是有用的。2、注重细节。考查对事情来龙去脉的理解与把握,考查观点认识的提炼等。2阅读步骤一是浏览全文找主要内容,对于人物传记阅读可围绕人物展开情节,以选记叙性的文字为主;二是浏览一下最后概括全文的判断题,一般此题要求选出错误的一项,且都是细小的问题。这样读了以后,对全文内容的把握就心中有数了。三是再读原文,逐个做题。因为对全文理解得越透彻,做题的准确率就越高,做题的速度也越快。3实词虚词1、文言实词一+文言实词二(点蓝字可见120实词)(1)把意思代入原句,看词性与意思是否解释得通,

2、如果还不能排除,再把它还原到原文,看具体语境。(2) 实词释义方法:文言文句子结构整齐,讲求对仗,可以利用这一结构特点推知词义。(相近或相反)如: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对应“用”,所以它可以解释成“被任用”“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 “劳苦”同义,所以“倦极”也同义,“极”就是“疲惫”的意思“每读书至治乱得失” “得失”是反义词,所以“治乱”也应该是反义词,“治”就只能解释成“治理得好,太平”联想该字熟悉的课文中的例子或在成语中的用法如:贷 责无旁贷(推卸) 严惩不贷(宽恕,饶恕)把这两个意思代入“虽亲属不贷”,可知“宽恕”更合适或者把该字在现代汉语中可组的词代入解释如:“无所阿避” 现

3、代汉语中有“避免、回避、躲避”等词,代入句中比较可知“回避”更合适2、文言虚词常考文言虚词共18个(高考文言文阅读高频文言虚词解析),要尽可能熟悉这些词的用法。4材料错项1、筛选材料(1)先看材料的陈述对象是否一致(2)再看材料的内容是否能证明观点2、找错误项(1)先把选择肢还原到文中相关部分(2)注意时间、事件、人物的对应关系,注意事件内在的因果关系,注意个别词语的对应解释。5固定短语:1. 得无:表示反诘的语气,译为:莫非,莫不是。2.否则:是两个词,否:不是这样,不然;则,相当于“就”。3.然后:是顺接连词,可译做“这样以后”,或者“之后”4.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如此),那么5.虽然

4、:与现代汉语不同,“虽”相当于“虽然”,“然”相当于 “这样”,可译作“虽然如此”“尽管如此”6.无乃:当副词用,可译作“岂不是”,也可译作“恐怕”。7.比及:等到,等到了。8.盍:何不。 曷:何不。 叵:不可。9.如何,奈何,若何:它们组成固定形式,相当于汉语“怎么样”“为什么”“什么样”等10.“如何”“奈何”“若何”:这是上述形式的扩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对怎么样”“把怎么办”。11.孰若,孰与:用做比较或选择,可译为“与相比,谁(哪一个)”;如放在动词前,可译为“怎如”“何如”“怎比得上”12.所以:表原因,译做“的原因”。表凭借或方法 ,译做“用来”“靠它来”“用来的(根据、礼节、方

5、法)”13.无论:不用说,更不必说。14.卑鄙:地位卑微,见识浅陋。15.其实:它的果实,或者“那实际情况”“它实际上”“它的实利”16.不过:不超过。17.地方:土地方圆18.山东:淆山以东。19.可怜:可爱,或者“值得同情”20.于是:在这时,或者“在这件事上”21.以为:把当作,或者“任用人做”22.指示:指给人看。23.可以:可以凭借24.至于:达到某种程度,或者“落到什么地步”25.不必:不一定,今义“用不着”26.因而:趁着某个机会而27.或者:有的人,有些人28.即使:就让(使)29.智力:智谋和力量30.前进:走上前献上31.何苦:怕什么,怎么怕,怎么担心6固定句式一、表示疑问

6、:1.奈何:怎么办、怎么、为什么例: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2.何如:怎么、怎么样、怎么办例: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3.何以:根据什么?凭什么?为什么?怎么会?例: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为什么要讨伐它呢?)4.何所:“所的是什么例: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木兰诗5.奈(若,如)何:对怎么办例:虞兮虞兮奈若何?垓下歌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6.孰与,与孰:跟比较,哪一个例:我孰与城北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我跟城北徐公比谁漂亮?)7.何故:“什

7、么原因,为什么例: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二.表示反问8.何哉(也):怎么能呢例: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9.何为:为什么要呢例: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10.何之有?:有什么呢、“怎么能呢?例: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勾践灭吴11.如之何:怎么能呢例: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季氏将伐颛臾12.岂(其)哉(乎,耶,邪)?:哪里呢?难道吗?例:则仆偿前辱之责,虽万被戮,岂有悔哉?报任安书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13.安哉(乎):哪里呢、怎么呢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14.不亦乎:不是吗例:人不知而

8、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15. 非欤:不是吗例:子非三闾大夫欤?屈原列传16.宁耶:哪里呢例: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祭妹文17.顾哉:难道吗例:顾不如蜀彼之僧哉?为学18.独耶(乎):难道吗例: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姊乎?信陵君窃符救赵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伶官传序三、表示感叹9.何其:为什么那么、怎么这样、多么、怎么那么啊例: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20.直:只不过罢了例: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庄暴见孟子21惟耳:只是罢了例:吾已无事可办,惟待死期耳谭嗣同22. 一何:何等、多么、为什么例:吏呼一

9、何怒!石壕吏23.亦哉:也啊例: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以旌其所为。呜呼,亦盛矣哉!五人墓碑记24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例: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今仆不幸,早失父母,无兄弟之亲,独身孤立,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哉?报任安书四、表示揣度25.无乃乎?:恐怕吧、只怕吧例: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26得无.耶,得无乎:大概吧、该不是吧?例: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曰:“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27.其欤?(兼表反问)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28.庶几欤:或许吧例:吾王庶几无疾病欤?(我

10、们的国君大概没有生病吧?)五、表示选择29.与其孰若:与其不如例: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送李愿归盘谷序30.欤(耶),欤(耶):是还是呢例:先生在民间,审知故扬州阁部果死耶,抑未死耶?梅花岭记31.其其也?:是还是呢例: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六、表设问:32何者、何则:为什么呢例:百仞之山,任负车登焉。何则?陵迟故也。七、表陈述语气33、无以、无从: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例: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愚溪诗序34、有以:有用来的办法,有条件,有办法,有机会,能够例: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书博鸡者事35、

11、有所:有的(人、物、事)有什么;有的原因例: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36、无所:没有的(人、物、事)、没有什么;没有什么地方,没有什么办法例: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愚溪诗序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鸿门宴37.比及:等到的时候例: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八、被动句38、见于:被例: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愚溪诗序39、为所:被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

12、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九、宾语前置40“唯是例:唯命是从。41何之有例:夫晋何厌之有?左传十、连词42.诚则:如果那么(就)例: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43、否则:如果不就、不然的话就例:否则不能继述先烈遗志且光大之,而徒感慨于其遗事,斯诚后死者之羞也。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44、然则: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例: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愚溪诗序45.向使:假如,如果例: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46.自非:如果不是,除非是例: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47然而

13、:这样却;但是;(既然)这样,那么例: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寡人之于国也 然而成败易变,功业相反也。过秦论48.虽然:虽然如此,(但),即使如此例:虽然,吾自今年来,苍苍者或化而为白矣,动摇者或脱而落矣。祭十二郎文十一、复音虚词49、得以:能够例:五人亦得以加其土封,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斯固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50、俄而:不久,一会儿例: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口技51、而况:何况,况且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52、何乃:何况是,岂只是;为什么竟例: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53、既而:随后,不久例: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曰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五人墓碑记54、既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