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模拟463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0186176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综合模拟463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医综合模拟463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医综合模拟463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医综合模拟463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医综合模拟463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综合模拟46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综合模拟463(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模拟 中医综合模拟 463一、A型题:每一道考题下面都有 A B C D4个备选答案,在答题时请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第 1 题:生地黄的性味是A. 辛苦寒B. 苦淡寒C. 酸苦寒D. 咸苦寒E. 甘苦寒 参考答案: E生地黄性味是甘、苦、寒。第 2 题: 腹中雷鸣,胸胁逆满,呕吐,选方A. 通脉四逆汤B. 良附丸C. 暖肝煎D. 附子粳米汤参考答案: D第 3 题:“左升太过,右降不及”是指哪两脏的生克失常A. 肺肾B. 肺肝C. 肺心D. 肝肾E. 肺脾 参考答案: B第 4 题: 治疗血虚病症,配用补气药物的生理基础是A. 气能生 jkB. 气能行血C .气能摄血D. 血能栽

2、气E. 津血同源 参考答案: A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与血的形成,都源于水谷精微和肾精,二者又都是生命 活动的物质基础, 从而决定了他们在生理上相互依存, 相互为用, 在病理上相互 影响的关系。气和血的关系有以下几点: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组成及生成过程中,均离不开气和气的运动变化,即气化功能。为此,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血 虚病症时,常常配合应用补气药物以提高疗效,即是气能生血理论的实际应用。气能行血,血液属阴而主静,血液能自行,其循行有赖于气的推动,气行则血 行。在治疗血行失常的病症时,也常配合使用补气、行气、降气药物。气能摄血,是气固摄作用的具体体现,气虚时固摄作用减弱,可导致各种出血病症, 治

3、疗常常采用补气摄血的方法。血为气母,是指血不仅是化生气的重要物质 基础,同时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 养。临床上治疗大出血的时候, 往往多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制即在于此。第 5 题: 能加强表里两经在体内联系的是A. 经筋B. 经别C. 别络D. 奇经 参考答案: B第 6 题:脐中痛不可忍,喜温喜按,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治疗宜用A. 理中汤B .通脉四逆汤C. 暖肝煎D. 桂附地黄丸E. 乌头桂枝汤 参考答案: B脐中痛不可忍,喜温喜按,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者,证属腹痛肾阳不足,寒邪内 侵,治以温通肾阳,方用通脉四逆汤。若少腹拘急冷痛,苔白脉沉紧,为下焦受 寒,厥阴之气失于疏泄,宜暖肝

4、煎,温肝散寒;如腹中冷痛,手足厥逆,而又身 体疼痛,为内外皆寒, 宜乌头桂枝汤, 散内外之寒。 如腹中雷鸣切痛, 胸胁逆满, 呕吐,为寒邪上逆,宜附子粳米汤,温中降逆。中焦虚寒,自利不渴,呕吐,腹痛,不欲饮食,宜理中汤,温中散寒,补气健脾。第 7 题:健脾丸的功效是A. 健脾和胃,消食止泻B. 健脾和胃,消痞除满C. 健脾和胃,化食消痞D. 健脾和胃,渗湿止泻E. 健脾消痞,化积除湿 参考答案: A健脾丸组成是白术、木香、黄连、甘草、白茯苓、人参、神曲、陈皮、砂仁、麦 芽、山楂、山药、肉豆蔻。功效是健脾和胃,消食止泻。主治脾胃虚弱、饮食内 停证。为消补兼施之剂。第 8 题: 龙胆泻肝汤中,用柴

5、胡旨在A. 疏肝解郁B. 疏邪透表C. 和解少阳D. 引诸药入肝胆 参考答案: D第 9 题: 脉浮而大,来盛去衰的脉象是A. 浮脉B. 大脉C. 洪脉D. 芤脉参考答案: C第 10 题: 腹胀满痛,口干口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最佳选方为A. 麻子仁丸B. 更衣丸C. 大承气汤D. 增液汤参考答案: A第 11 题: 心悸,自汗,神倦嗜卧,心胸憋闷疼痛,形寒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脉细 弱。治疗宜用A. 拯阳理劳汤B. 附子理中丸C .天王补心丹D.补中益气汤参考答案: A第 12 题: 以下哪项是亡阳的表现A. 汗出热而咸B. 面赤肢温C .脉浮数而空D. 口渴饮冷E. 以上都

6、不是参考答案: C第 13 题: 首先提出将咳嗽分为外感、内伤两大类的医家是A. 巢元方B. 张介宾C. 虞抟D. 喻昌 参考答案: B本题主要考查咳嗽的历史沿革。咳嗽的分类,历代所用名称颇多。 素问咳论 篇以脏腑分类;诸病源候论咳嗽侯又有十咳之称;张介宾在景岳全书咳 嗽中说:“咳嗽之要, 止惟二证, 何为二证 ?一曰外感, 一曰内伤而尽之矣。 ” 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 B。第 14 题: 阴寒极盛,阳气浮越于外所反映的是A. 阴阳偏盛B. 阴阳亡失C. 阴阳互损D. 阴阳格拒参考答案: D阴阳格拒是指阴或阳的任何一方偏盛至极, 壅遏于内, 将对方格拒排斥于外, 使 阴阳之间不相维系, 出现真寒

7、假热或真热假寒的病理变化。 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 格阴两个方面。 阴盛格阳是指阴寒之邪壅盛于内, 将弱小阳气格拒排斥于外, 使 阴阳之气不相顺接, 形成真寒假热的病理变化。 阴寒极盛, 阳气浮越于外所反映 的是阴盛格阳,属于阴阳格拒的变化。第 15 题: 气滞血瘀多见 ( )A. 革脉B. 虚脉C. 疾脉D. 涩脉 参考答案: D第 16 题: 人们对四气的认识,主要依据是A. 从疾病的性质总结出来的B .从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C. 口尝而得D .通过四诊合参总结出来的参考答案: B第 17 题: 利水通淋药中具有利小便实大便作用的药物是 ( )A. 玉米须B. 车前子C. 灯心

8、草D. 海金沙参考答案: B第 18 题: 久咳气逆,阵阵发作,痰少质黏,咳引胸胁疼痛,口干咽干,舌苔薄黄少津, 脉象弦数,其治法宜用A. 养阴清肝,化痰止咳B. 清肺化痰,宣肃肺气C. 清肺润燥,化痰止咳D. 清肺平肝,顺气降火E. 滋阴润肺,清肝止咳 参考答案: D咳嗽的肝火犯肺证的症状是上气咳逆阵作,咳时面赤,口苦咽干,痰少质黏,或 如絮条,咳之难出,胸胁胀痛,咳时引痛,症状可随情绪波动而增加,舌红或舌 边红,苔薄黄而少津,脉象弦数。为肝郁化火,上逆侮肺之证。治法清肺平肝, 顺气降火。方药是加减泻白散合黛蛤散。第 19 题: 心阴虚和心血虚证的共同点是A. 心烦B. 健忘C. 眩晕D.

9、失眠E. 盗汗参考答案: D第 20 题: 下列可用于心烦不眠,小儿夜啼的药是,A. 瞿麦B. 灯心草C. 木通D. 地肤子金银花的归经是A. 肺、胃、大肠B. 肺、心、胆C. 肝、肾D. 心、肺、肾参考答案: A第 22 题: “泌糟粕,蒸津液”是A. 胃的功能B. 小肠的功能C. 上焦的功能D. 中焦的功能参考答案: D第 23 题: 泄泻发生的根本病理是A. 食滞肠胃B. 脾胃虚弱C. 脾虚湿盛D. 肝胃不和参考答案: C第 24 题: 治疗时行感冒常用的治疗原则是A. 清营凉血B .清热解毒C. 和解透邪D. 祛风散寒以下哪种头痛可表现为空痛的特点A. 脾虚头痛B. 风湿头痛C. 肾虚

10、头痛D. 气虚头痛E. 血虚头痛参考答案: C第 26 题: 寒邪客肺证与饮停于肺证的区别有A. 有无咳B. 有无气喘C. 痰质稀D. 痰色白E. 有无既往发作史 参考答案: E寒邪客肺证与饮证中的饮停于肺证有相似之处, 如咳嗽气喘痰稀色白等, 但病变 性质,发病特点,痰液数量等方面均有不同:痰量上比较,寒邪客肺证一般痰量较少; 饮停于肺证一般痰量多, 且痰液稀薄如水, 呈泡沫状。 在病史上, 寒邪客肺证,突然发作呈急性过程,一般无既往发作史;而饮停于肺证,有反复 发作史,且每在秋冬发作,春夏缓解,呈慢性过程。病变性质,寒邪客肺证属实;饮停于肺证为本虚标实。第 27 题:某男, 46 岁。脘腹

11、坚满,青筋显露,胁下结痛如针刺,面色晦暗黧黑,面颈胸 臂出现血痣,口干不欲饮水,大便色黑,舌质紫黯,有紫斑,脉细涩。证属A. 胁痛之瘀血停着证B. 臌胀之瘀结水留证C .积聚之瘀血内结证D. 臌胀之水热蕴结证参考答案: B第 28 题: 头痛眩晕,昏厥,呕血,见于A. 气虚证B. 气陷证C. 气滞证D. 气逆证E. 气脱证、 参考答案: D第 29 题: 以下属于瘀血痹阻心脉及心的阳气虚衰的表现有A. 心胸憋闷疼痛B. 心悸怔忡C .心烦失眠多梦D .肢冷或汗出肢厥E. 脉伏不出参考答案: A第 30 题: “养阴派”的代表医家是A. 张从正B. 刘完素C. 李杲D. 朱丹溪 参考答案: D第

12、 31 题:“血府逐瘀汤”的组成除“四物汤”外其余的几味药是:A. 官桂、干姜、-Me -FH莆黄、五灵脂B. 乌药、香附、枳壳、延胡索C.柴胡、桔梗、枳壳、牛膝D.香附、牛膝、没药、五灵脂E. 葱白、麝香、红枣、黄酒肺痿治疗总则为A. 润肺化痰B. 清肺化痰C. 温肺益气D. 补肺生津E. 滋阴清热参考答案: D第 33 题: 外感性疾病中多见于“伏而后发”类型的是A. 伏气寒病B. 伏气温病C. 伏气阴病D. 伏气血病参考答案: B第 34 题:“吐下之余,定无完气”的生理基础是A. 气能生津B. 津能化气C. 气能摄津D. 津能载气E. 气能行津参考答案: D第 35 题: 治疗痰浊、血

13、瘀或寒凝气滞所致的胸腹满闷冷痛,宜选用A. 全蝎B. 蜈蚣C. 石菖蒲D. 苏合香参考答案: D本题主要考查中药的应用。苏合香具有开窍辟秽,止痛的功效,本品辛温,芳香 开窍辟秽,开郁祛浊的功效卓著,可用于治疗中风痰厥,猝然昏倒的寒闭之证, 以及痰浊、血瘀或寒凝气滞所致的胸腹满闷冷痛等证。而石菖蒲具有开窍宁神, 化湿和胃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湿浊蒙蔽清窍所致的神智昏乱, 健忘,耳鸣等证, 以及胸腹胀闷,湿滞气塞,疼痛等证;全蝎、蜈蚣则具有息风止痉,解毒散结, 通络止痛的功效,均主要用于治疗急慢惊风、 中风面瘫、破伤风等痉挛抽搐之证, 疮疡肿毒、瘰疬结核,以及顽固性偏正头痛、风湿痹痛等证。故本题的正

14、确答案 为 D。第 36 题: 天灸又称 ( )A. 温和灸B. 药物灸C. 灯火灸D. 黄蜡灸 参考答案: B第 37 题: 以下除哪项外,均属半夏厚朴汤的主治证候A. 胸膈满闷B. 咽中如有物阻C. 恶心呕吐D. 舌苔白润E. 脉细数参考答案: E第 38 题: 高热不退,烦闷躁扰,手足抽搐,发为痉厥,神昏,舌绛而干,脉弦数治宜选A. 镇肝熄风汤B. 羚角钩藤汤C. 天麻钩藤汤D. 大定风珠E. 地黄饮子以下除哪项外,均为少阴热化证的主证A. 心烦B. 失眠C .舌红苔少D. 心悸参考答案: D第 40 题: 任督二脉腧穴都可用于治疗A. 热病B. 头面病C. 前阴病D. 妇科病参考答案: D第 41 题: 胆矾的用量是A. 0.3 1.0 gB. 0.5 1.0 gC. 0.3 0.6 gD. 30.9 g参考答案: C第 42 题: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涉及药物数是A. 520 种B. 730 种C. 840 种D. 240 余种我国现存最早的舌诊专著成书于A. 汉代B. 晋代C. 元代D. 明代参考答案: C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