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0172362 上传时间:2022-09-0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东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东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东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东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东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东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东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东莞市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东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东莞调查队2012-5-82011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深入推进经济社会双转型,切实抓好结构调整等工作,确保了东莞经济平稳增长,呈现出城市综合实力稳步增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的良好局面。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初步核算,2011年东莞生产总值(GDP)4735.39亿元,比上年增长8.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7.71亿元,下降0.4%;第二产业增加值2377.40亿元,增长6.8%;第三产业增加值2340.28亿

2、元,增长9.3%。三大产业比例为0.4:50.2:49.4。从经济类型看,公有制经济增加值1171.94亿元,增长4.1%,占全市生产总值的24.7%;民营经济增加值1773.48亿元,增长10.8%,占37.5%;外资经济增加值1789.98亿元,增长7.9%,占37.8%。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4.5%,批发和零售业增长8.0%,住宿和餐饮业增长6.1%,金融业下降0.8%,房地产业增长6.6%,其他服务业增长12.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57470元,增长5.4%。全年来源于东莞的财政收入838.52亿元,增长16.2%。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13.06亿元,增长18.3

3、%。其中增值税71.93亿元,增长14.8%;营业税45.33亿元,增长18.6%;企业所得税26.59亿元,增长18.2%;个人所得税11.20亿元,增长21.3%;城市维护建设税22.14亿元,增长94.5%;房产税10.63亿元,增长14.6%;契税23.06亿元,增长23.3%。市财政一般预算支出351.92亿元,增长21.4%。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2.62亿元,公共安全支出47.83亿元,教育支出83.23亿元,科学技术支出18.14亿元,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4.31亿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38亿元,医疗卫生支出13.79亿元,节能环保支出22.81亿元,城乡社区事务支出2

4、9.74亿元,农林水事务支出18.04亿元,交通运输支出25.28亿元。全年全市税收总额843.57亿元,增长17.9%。其中国税523.41亿元,增长19.1%;地税(含耕地占用税和契税)320.16亿元,增长16.0%。转型升级加快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出台了“全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支持企业引进先进技术、优化生产模式、拓展内销市场;出台了外经贸转变增长方式“十个100”计划实施方案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外招商引资工作的指导意见;召开“全市推进外经贸稳增长调结构促平衡工作会议”,并出台28条措施,明确了以市镇两级企业收费减负、融资支持以及五年转型升级扶持资金为重点的财政支持,连

5、续三年每年增设2亿元促进口资金等。全年有1122家来料加工企业转为法人企业,累计转型企业超过3500家,上规模来料加工企业基本实现转型。全市新增外资企业研发机构202家,增加52家;其中,外资企业研发中心14个,增加5个。全年新签、增资及实际到资超千万美元项目156宗,增加29宗。启动实施“686”民营企业上市梯度培育工程,建立市一级民营企业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认定首批资源库企业68家,推荐其中10家成为第四、五批上市后备企业,推动3家企业成功上市。加强内资引进,全年引进内资项目643宗,协议投资金额427.53亿元,实际投资金额285.96亿元。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在高端电子信息、半

6、导体照明和太阳能光伏3个领域开展2011年粤港招标东莞专项工作,立项5个,资助5000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079.77亿元,增长8.1%。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经济投资124.35亿元,下降23.3%,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1.5%;集体经济投资122.37亿元,下降1.4%,占11.3%;民营经济投资460.07亿元,增长17.7%,占42.6%;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220.29亿元,增长12.9%,占20.4%。在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房地产开发投资373.76亿元,增长25.0%。从产业投向看,投资集中在第二、三产业。第二产业投资351.30亿元,其中制造业投资302.31亿

7、元;第三产业投资727.87亿元。全年完成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302个,共完成投资475.85亿元。其中,工业类项目151个,完成投资201.34亿元。完成投资1亿元以上的项目有97个,共完成投资332.39亿元。其中,工业类项目44个,完成投资125.57亿元。注:从2011年起,固定资产投资统计起点由50万元提高到500万元,2011年的增速按同口径计算。表一:2011年分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情况行业 投资额(万元) 增长(%)总计 10797662 8.1农、林、牧、渔业 5994 387.7制造业 3023124 9.3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87845 -28.3建筑业 1

8、468 -25.6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1111422 -8.6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199193 0.9批发和零售业 264068 79.2住宿和餐饮业 46117 -50.7金融业 19395 -18.3房地产业 4040535 18.2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74593 66.0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 77528 -16.0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007314 48.5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7109 -24.9教育 235049 12.9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73711 -46.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70148 -36.4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 42529 -70.

9、9价格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9%。其中居住类上涨4.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3%,衣着类上涨1.4%,食品类上涨11.1%,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2.4%,烟酒及用品类上涨1.5%,交通和通信类上涨0.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5.5%。此外,全年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2.9%。表二:2011年价格变动情况类别 价格指数(上年=100) 比上年升降幅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4.9 4.9食品 111.1 11.1其中:粮食 114.6 14.6肉禽及其制品 114.5 14.5油脂 110.3 10.3蛋 118.0 18.0鲜菜

10、 95.3 -4.7水产品 122.0 22.0烟酒及用品 101.5 1.5衣着 101.4 1.4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105.5 5.5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 102.4 2.4交通和通信 100.1 0.1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0.3 0.3居住 104.3 4.3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04.7 4.7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 102.9 2.9农业全年全市完成农业总产值30.66亿元,下降0.1%。其中种植业产值16.02亿元,增长3.3%,占农业总产值的52.2%;林业产值0.21亿元,下降29.6%,占0.7%;牧业产值6.38亿元,下降8.4%,占20.8%;渔业产值7.14亿

11、元,增长0.1%,占23.3%。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15万亩,粮食产量1.29万吨;水产品产量7.82万吨,增长2.6%;蔬菜产量38.90万吨,下降1.0%;生猪出栏27.91万头,下降17.1%;家禽出栏732.33万只,下降1.9%。全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9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新增省名牌产品(农业类)5个,有20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产品认证。工业全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797.3亿元,增长7.5%。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959.98亿元,增长8.0%,占53.4%;轻工业增加值837.32亿元,增长3.1%,占46.6%。大中型企业完成增加值138

12、8.07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7.2%。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国有控股工业增加值132.75亿元,增长4.8%;集体工业增加值35.87亿元,增长16.7%;外商投资工业增加值603.29亿元,增长6.3%;港澳台商投资工业增加值759.90亿元,增长2.5%;私营经济工业增加值171.30亿元,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260.65亿元,综合经济效益指数为131.52,资产负债率为60.1%。全年全市规模以上五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1249.87亿元,增长8.0%,略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四个特色产业完成增加值187.21亿元,下降2.6%。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69

13、2.48亿元,增长10.7%;实现利润总额93.98亿元,增长5.9%。表三: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产品名称 计量单位 产量 增长(%)电子元件 万只 101254508 -1.8机制纸及纸板(外购原纸加工除外) 吨 10213204 1.6瓷质砖 平方米 22333672 7.0发电量 万千瓦时 3762253 4.9家具 件 64181360 -7.4服装 万件 107297 -1.6玩具 千元 10459959 1.7钢化玻璃 平方米 5433287 -10.5模具 套 428255 2.1不锈钢日用制品 吨 36510 22.9皮革鞋靴 万双 31905 -15.1电话单机

14、 部 44433728 -4.0组合音响 台 28274323 -7.0印制电路板 平方米 16109240 -4.0彩色电视机 台 5414621 1.1金属切削工具 万件 11296 -16.6电力电缆 千米 367142 -1.9布 万米 9958 -23.8表 只 16697231 7.5化学纤维 吨 4324 -22.4光电子器件 万只 1272661 37.8印刷专用设备 吨 9392 -0.6移动通信手持机(手机) 台 43362412 113.4电工仪器仪表 台 5825445 19.8塑料加工专用设备 台 33962 -7.7家用电风扇 台 18108071 -7.7显示器

15、台 7202 -70.6建筑业全年全市建筑业实现增加值77.79亿元,下降12.2%。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133.50亿元,增长10.8%;施工面积759.11万平方米,增长3.5%;竣工面积396.15万平方米,增长27.0%。建筑企业按施工产值计算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为人均22.99万元,增长1.5%。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全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93.69亿元,增长14.5%。年末全市境内公路通车里程(含乡村道路)4827.53公里,公路密度196.24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等级公路4715.73公里,密度为191.70公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251.38公里,密度为10.22公里/百平方公里。年末全市机动车保有量141.71万辆,增长5.2%。其中汽车保有量106.14万辆,增长15.3%。公路货物运输量8210万吨,货物周转量53.13亿吨公里;水路货物运输量1955万吨,货物周转量134.35亿吨公里。全年公路运输完成客运量8.03亿人次,旅客周转量145.68亿人公里;水路运输完成客运量31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029万人公里。全年港口旅客吞吐量31.27万人次,货物吞吐量6848.12万吨。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收入164.86亿元,增长6.1%。其中电信业务收入157.49亿元,增长5.7%;邮政业务收入7.37亿元,增长16.6%。全年邮政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