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2011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0170094 上传时间:2022-11-2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20.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2011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2011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2011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2011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2011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20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201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书安阳工学院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电工电子教研室实验要求1.实验前必须充分预习,完成指定的预习任务。预习要求如下:(1) 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分析、掌握实验电路的工作原理,并进行必 要的估算。(2) 完成各实验“预习要求”中指定的内容。(3) 熟悉实验任务。(4) 复习实验中所用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2 .使用仪器和实验箱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在使用 时应严格遵守。3. 实验时接线要认真,相互仔细检查,确定无误才能接通电源,初学或 没有把握应经指导教师审查同意后再接通电源。4. 模拟电路实验注意:(1) 在进行小信号放大实验时,由于所用信号发生器及连接

2、电缆的缘故, 往往在进入放大器前就出现噪声或不稳定,有些信号源调不到毫伏 以下,实验时可采用在放大器输入端加衰减的方法。一般可用实验 箱中电阻组成衰减器,这样连接电缆上信号电平较高,不易受干扰。(2) 做放大器实验时如发现波形削顶失真甚至变成方波,应检查工作点 设置是否正确,或输入信号是否过大,由于实验箱所用三极管hf较 大,特别是两级放大电路容易饱和失真。5. 实验时应注意观察,若发现有破坏性异常现象(例如有元件冒烟、发烫 或有异味)应立即关断电源,保持现场,报告指导教师。找出原因、排 除故障,经指导教师同意再继续实验。6. 实验过程中需要改接线时,应关断电源后才能拆、接线。7. 实验过程中

3、应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认真记录实验结果(数据波形、现象)。所记录的实验结果经指导教师审阅签字后再拆除实验线路。8. 实验结束后,必须关断电源、拔出电源插头,并将仪器、设备、工具、 导线等按规定整理。9. 实验后每个同学必须按要求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1实验二单管共射放大电路设计3实验三两级交流放大电路设计7实验四差分放大电路设计 9实验五负反馈放大电路设计12实验六RC正弦波振荡电路设计15实验七基本运算电路设计18实验八波形发生电路设计19实验九直流稳压电源设计20实验十音频功率放大电路设计23实验一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一、实验目的1. 熟悉函数信号发生器、示波器、交流毫伏表

4、及数字万用表的工作原理。2. 掌握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二、实验仪器1. SG1651函数信号发生器20Vp_p/2MHz2. CA8020A 示波器 400V/20MHz3. TH2172 交流毫伏表 300V/2MHz4. DT9205A数字万用表三、预习要求掌握电子仪器的工作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函数信号发生器用来产生频率为 0.1Hz2MHz、最大幅度为20Vp_p的正弦信号,并分别给示波器和交流毫伏表提供 电压。交流毫伏表用来测量信号电压的大小。根据本实验选定的信号频率和幅度的范 围,选用TH2172交流毫伏表。它能测量频率为5Hz2MHz、幅度为100uV300uV 的正弦信号。示波器

5、是一种用来观测各种周期电压或电流波形的仪器,能观察到的最高信号 频率主要取决于Y轴通道的频带宽度。本实验采用CA8020A示波器,用它可以观 测频率为20MHz以下的各种周期信号,且可同时观测两个不同的信号,以便比较。 为了减少示波器的输入阻抗对被测信号的影响,被测信号可以通过探头加到Y轴放 大器的输入端,这时信号将有10:1的衰减。四、实验内容及步骤1.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使用信号输出频率的调节方法:通电源,拨动“频率选择”按钮,配合频率调节旋 钮,可以输出0.1Hz2MHz的正弦信号。根据选择的波段和调节频率旋钮,可以直 接读出频率的数值。信号输出幅度的调节方法:面板上可直接读出其峰峰值,满

6、刻度为20Vp_p。拨 动“输出衰减”按钮,配合幅度调节旋钮,可以直接读出信号的幅度。“输出衰减” 最大可达60dB,输出信号电压减少1000倍。2. 使用交流毫伏表测量电压把函数信号发生器和交流毫伏表用信号线连接在一起,将函数信号发生器频率调至1kHz,幅度调至10 Vp_p,用交流毫伏表直接测量信号发生器在不同“输出衰 减”位置时的输出电压值。填表如下:衰减位置(dB)0204060输出电压理论值(有效值)实测输出电压(有效值)3. 示波器的使用及用示波器测电压、周期(1)示波器的使用接通电源,调节“辉度”、“聚焦”和“辅助聚焦”各旋钮,使显示一条清晰的 扫描基线。触发置于“内”同步,将被

7、测信号从Y1或Y2输入端加入,调节“V/div”、 “t/div ”及其“微调”旋钮,在屏幕上就显示稳定的正弦波形。(2)用示波器测量电压把函数信号发生器和示波器相连,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使输出10KHz、10Vp_p 信号到示波器输入端,然后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衰减”,使输出不同电压,测 Vp_p。其中Vp-p=波形占格数*V/div。填表如下:衰减位置(dB)0204060实际输出电压值(Vpp)输出电压理论值(Vpp)实际输出电压(有效值)(3)用示波器测量频率使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10KHz、10Vp_p设置正弦信号,将“微调”至标准,用 示波器测频率,并画出波形。f=1/T=1/周

8、 期占格数 *t/div五、实验报告1. 整理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并给出误差分析。2. 了解仪器的规格型号。实验二单管共射放大电路设计一、实验目的1. 熟悉电子元器件和模拟电路实验箱。2. 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及其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3. 学习测量放大电路Q点,Av,孔,r。的方法,了解共射极电路特性。4. 学习如何选择电路类型,如何选择电路中各元件的参数。二、实验仪器1. 示波器2. 信号发生器3. 数字万用表三、预习要求1. 三极管及单管放大电路工作原理。2. 放大电路静态和动态测量方法。四、实验要求及内容1. 实验要求设计一个分压式静态工作点稳定的阻容耦合单管共射放大电

9、路,部分元件参数 和技术指标为:(1) 电源电压为VCC=12V。(2) 静态工作电流ICQ=1.0 mA。(3) 负载开路时的电压放大倍数Au在100。(4) 负载开路时,要求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峰峰值)大于2V。(5) 三极管采用3DG6,放大倍数0一般是2545。2. 实验内容组装所设计的实验电路,完成实验要求的技术指标测量。(1) 调整静态工作点至ICQ=1.0 mA。(2) 测量电压放大倍数。(3) 测量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4) 测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五、实验原理1. 放大电路中的偏置电路设计+ VCC+uo图2.1分压式偏置电路偏置电路的设计,通常是在选定了电源电压和集电极电阻

10、之后,根据静态工作 点ICQ、Uceq的要求,选择偏置电路的形式,并估算电路元件中的参数。在图2.1 所示的分压式偏置电路中,为了稳定静态工作点必须满足i1ibq,vbube0在工程 上,对于硅管一般选取11 = (510)Ib,对于错管一般选取11 = (1020)IB。对 于VB,一般选取匕=(510)Ube,即对于硅管取35V,锗管13V。在选择合 适的VB和i1以后,可以根据以下各式进行求相关参数。R= Yb任K, R 二匕任匕, e IqIqb2Ii(5 10)IqR = Vcc - VB . Vcc- VBbi I (5 10)Iq以上电阻的阻值应分别按计算结果取相近的标称值。选择

11、好电阻之后,还要进行校 验,以确保所选定的电阻值能够满足稳定条件。2.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和调试由于电子元件性能的分散性很大,在设计制作三极管放大电路时,离不开测试 和调试技术。在完成设计和装配之后,还必须测量和调试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及 各项指标。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是在不加输入信号的情况下进行的。静态工作点 的测量,应选用合适的万用表或直流电压表和直流毫安表,分别测量三极管的集电 极电流ICQ和直流电压VB、VC、VE。也可以采用间接测量法,即通过测VC或VE, 然后利用公式进行计算,y e广V , R或LqMcC VC) RC。测量静态工作点的目的是为了了解静态工作点的设置是

12、否合适。如果测出 UceqRp 680K0U图2.3实验参考电路图六、实验报告1. 按照实验要求设计电路,画出电路图,并估算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2. 画出测试放大电路各动态参数的仪器连接图。3. 记录实验中测得的有关静态工作点和放大电路的指标数据。4. 讨论静态工作点对共射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幅度、饱和失真、截止失真的影响。实验三两级交流放大电路设计一、实验目的1. 掌握如何合理设置静态工作点。2. 学会放大电路频率特性测试方法。3. 了解放大电路的失真及消除方法。二、实验仪器1. 双踪示波器。2. 数字万用表。3. 信号发生器,三、预习要求1. 复习教材多级放大电路内容及频率响应特性测量方法。2. 分析图3.1两级交流放大电路。初步估计测试内容的变化范围。四、实验内容实验参考电路如图3.1所示。图3.1两级交流放大电路分析其等效电路,有公式如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