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问促知知而导行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0165700 上传时间:2022-08-06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问促知知而导行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以问促知知而导行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以问促知知而导行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以问促知知而导行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以问促知知而导行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问促知知而导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问促知知而导行(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问促知知而导行著名的人本主义教育家罗杰斯说: “凡是教师能够讲述的,能够传授的知识, 多半是死的、 凝固的、 无用的知识;只有学生自己发现、探究的知识,才是活的、有用的知识” 。我国的教育专家周一贯说: “所谓探究的教学方式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索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实践活动” 。探究型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做是动力、起点和贯穿于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应该是科学问题的开发者,有必要对一些探究的物理问题创设一些情境,

2、让学生在观察和体验后有所发现、有所联想,萌发出科学问题;或者创设一些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运用科学思维,自己提炼出应探究的科学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一定要等到学生提出好的探究问题之后,才组织探究式学习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引导优化和集中学生的问题,使得后续的探究有明确的目标和内容。这样的教学过程也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只要学生真正深入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他们就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使问题贯穿于探究活动的始终,从而使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以提高,也可促使学习活动自然顺畅地进行。一、创设教学情境,促使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要对问题进行探究,必须在学生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之上,探究过

3、程需要探究者综合运用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例如,在学习“物体的浮与沉”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教师手拿一只牙膏, 边演示边问:“把牙膏壳放入水中,然后放手,它会怎样运动呢?”学生回答:发现牙膏壳沉入水底。教师:“你能想办法使它不下沉,而是浮在水面上吗?动手试一试,看哪一小组最先成功。 ”(事先已经分好组)学生积极动手动脑:有的往水里加盐;有的把牙膏的盖子拧开,鼓着腮帮子往里吹气;还有的想办法把牙膏壳弄成中空状。教师根据观察,选择最快完成的一组,请他们介绍一下做法,并把实验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接着提出要求:在刚才的活动中,同学们有没有产生什么疑问,或者发现什么有价值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大家一

4、起研究。学生略作思考以后提出了几个问题:为什么瘪的牙膏壳会沉入水底,鼓起的牙膏壳却能浮在水面上呢?牙膏放入水中下沉,在什么液体中它能浮起来呢?还有别的办法能使牙膏壳浮起来吗?等等。教师可以优化、组合学生的问题,进而明确本节课要研究的课题: “看来同学们都很想了解为什么同一个物体,一会儿下沉,一会儿上浮呢?其实这个现象在生活中也很常见,这其中是否蕴涵了什么规律呢?本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物体的浮与沉。 ”二、创设教学任务,让学生对问题有初步认识考虑到学生对要探究的问题还比较懵懂,不知如何下手,教师有必要作进一步的引导。仍以“物体的浮与沉”的教学为例, 教师可以展示几样物品: 蜡块、鸡蛋、塑料小瓶。演示

5、它们在水里的浮沉状态。明确要求:利用提供的实验器材,使原来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原来漂浮的物体沉下去。可以每组选做12 个实验。学生回答:将鸡蛋放入盐水中或倒入浓盐水,改变的是液体密度;拿蜡块放入酒精中或在水中加入足够的酒精,也改变液体密度; 向塑料小瓶中加水或排水, 可以改变重力。老师再让学生回想一开始做的牙膏壳实验:压扁的牙膏壳沉下去,鼓起的牙膏壳却能浮在水面上。它又是改变了什么呢?学生回答:排开水的体积。因为学生已经学过了浮力,知道了阿基米得原理,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总结影响物体沉浮的因素是浮力和重力的大小。而且学生通过这个活动,直观地感受到:物体所受的浮力增大能使物体上浮,物体所受的重力

6、增大能使物体下沉。为后面进一步的探究做好了铺垫。我们常常有这样的体会:在一个新的探究情境中,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获得了新的理解,产生出新的意义,从而产生难以抑制的喜悦。三、设计实验方案,引导学生探究出问题结论至此,学生很自然地面对新的问题:假设一个物体浸没在液体中,当放手时,它可能下沉,也可能上浮。如果下沉,它受到的重力大还是浮力大?如果上浮,情况又如何?学生根据经验,很容易作出猜想:物体下沉时,受到的重力更大;物体上浮时,受到的浮力更大。教师引导:猜想是否准确还要用实验数据来证明。所以我们要测出物体下沉时受到的重力和浮力,以及物体上浮(浸没)时受到的重力和浮力,分别比较。教师介绍实验器材,学

7、生思考如何利用现有的实验器材完成实验,并验证猜想。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几个问题引导:( 1)怎样测量物体所受的重力?( 2)如何利用提供的器材改变物体的浮沉情况(由下沉上浮或浸没下沉)?( 3)学过哪些测算浮力的方法?( 4)怎样测量物体下沉时所受的浮力?(5)怎样测量物体上浮(保持浸没状态)时所受的浮力?因为有的问题还是很有难度的,所以可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可分别让学生来回答这几个问题。在课堂上发现对于第五个问题,有的学生还想用称重法来测浮力, 教师可以让同学们动手试一试: 物体上浮(浸没)时的浮力能否用这个方法测量?学生很快发现行不通。这个时候教师可以作适当拓展,启发学

8、生思考:为什么称重法不适用呢?物体下沉时为什么可以用这个方法呢?简单点拨一下:物体下沉时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的重力减去弹簧测力计对它的拉力,而物体上浮时,不但不需要拉力,反而要受到向下的压力才能浸没在水中,当然就不能用称重法了。如果有的学生不明白,也不要过多纠缠,可以等学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后再来详解。此处只要让学生明白,这种情况下应该用阿基米德原理来求解浮力。有的学生可能会想到:只要物体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不变,不管是下沉还是上浮,它受到的浮力是一样的。对于这种想法,教师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说明他对学过的知识能活学活用,真正理解了阿基米德原理。解决以上几个问题以后,学生开始进行具体的动手

9、操作,基本上都很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并根据实验数据,自己归纳总结了物体的浮沉条件。从这个教学环节上,我总结出以下几点:教师要注意设计好实验探究,使探究有计划性,避免探究的无序性、随意性和盲目性。教师安排的探究过程要从易到难,注意层次性。若学生两眼一抹黑,根本不知道要干什么,怎么做,就更提不上提高探究能力了。教师要注重引导,探究活动的指导既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放任不管,而应在关键的地方、合适的时机应用启发式,适当点拨,以求恰到好处。探究要管理,不能让探究活动变成放羊,变成自由活动,要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养成自律习惯。要培养学生的勤于思考、善于分析、勇于创新、会探究的能力。探究要利于纠正以前的错误经验

10、,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例如:人们有这样的生活经验,一个物体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它会上浮,很多学生就认为漂浮的物体也是浮力大于重力。通过测算漂浮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浮力,得到两者相等的正确结论,这个结论也是包含在物体的浮沉条件里的。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产生新的问题众所周知,物理来源于生活,初中物理又是一门实验性较强的学科, 教材中的概念、 规律都是在实验中通过分析、推理概括出来的,但不能仅止于此,还应用之于实践。体现出物理学科与生活、社会紧密联系的特点,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另一方面也可以更好地巩固课本知识,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比

11、如学生探究得出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本节课一开始做的牙膏壳实验,能不能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看到的现象。学生:瘪的牙膏壳会沉入水底是因为它受到的重力大于浮力,中空的、鼓起的牙膏壳增大了排开水的体积,增大了受到的浮力, 当浮力大于重力时, 它就会上浮, 最终漂浮。教师(延伸):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现象?学生:铁块沉入水底,钢铁做的小船却能漂浮在水面。(如果学生说不出来,可由老师举出这个例子)教师:这里面的道理和牙膏壳是一样的。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潜水艇的图片,问:有没有同学知道潜水艇为什么能在海中上浮、下潜或停留在水中的任何深度?学生略作思考后,教师点拨:其实刚才我们很多

12、同学都已经玩过了潜水艇的模型,就是这个塑料小瓶(教师手举塑料小瓶) 。现在你能解释潜水艇浮沉的奥秘吗?学生回答,教师评价。教师:物体的浮沉条件在日常生活中还有更广泛的应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生活 ?物理 ?社会”中打捞中山舰的相关内容,同时教师播放一段“浮筒法打捞沉船”的动画,使学生了解其中的原理。教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想一想还有没有问题,或者有没有产生什么新的问题。最后教师演示一个实验:放飞孔明灯。要求学生课后思考:为什么点燃了浸透酒精的面纸,塑料袋(孔明灯)就能腾空而起?提示学生阅读课本上“用于高空科学探测的气球”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在探究学习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搬运工

13、” ,而是良好氛围的创造者,科学问题的开发者,学生思考的训练者。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每个学生都寄予殷切的希望,对学生的表现多做鼓励性评价,积极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努力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让每位学生以开放的心态将思维发散开来,让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学会思考。 这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对一个人来说,学习知识并不像显现的那么重要,他也无须为此去学校而可以从书本上获得。在学校里,教育的价值并不是学到很多的知识,而是受到如何进行思考的训练,而这是不可能从书本上学到的。 ”学生在具有和谐、民主的氛围中进行展开交流并进行讨论,借助集体的智慧提高自身的素质,在平等、合作、互动中得到发展。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创新主体,每位学生都会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互相碰撞而不断整合,这为教师训练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动脑,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愉悦、激发学习的热情。(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中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