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简便计算的教学随笔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0152115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6.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简便计算的教学随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五年级简便计算的教学随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五年级简便计算的教学随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五年级简便计算的教学随笔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五年级简便计算的教学随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简便计算的教学随笔(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五年级简便计算的教学随笔导语:简便计算是小学计算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学生灵活、正确、合理地运用各种性质、定律等,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下面是随笔网小编整理的?五年级简便计算的教学随笔,欢迎阅读。五年级简便计算的教学随笔【第一篇】:?简便运算教学反思“简便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部“重头戏。它不仅是学生学习简便计算的起点,其中被我国驰名数学家陈景润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的加法、乘法的五条运算定律,更是学生今后学习其他“简便计算的根底。最近在“简便运算的教学中,通过学生的学习与练习,存在着一个老大难问题就是学生在计算时常出现“低级错误,计算的正确率低。难道就真的没

2、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吗?我想凡是教过四年级简便计算的老师,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能根据教师讲解的办法利用运算定律或性质很好地进行计算,外表看上去好似融会贯穿了简便计算的“精髓。可为什么课后在作业中却出现则多“五花八门 、运算定律“张冠李戴的错误呢?通过透视学生的作业, 我按学生计算能力或题目本身的难易把错误现象分成下列三种情况:1在作业里经常会出现下面的错误现象: 75+12525-25200 00 或 321-126+74321-200121 又或者 80025 48001008仔细研究作业本后发现,出现这种错误现象的大多数是计算能力欠缺的学生。他们不足察看性容易受到来自习题

3、本身的数字或运算办法等知识本身造成的干扰,明明是不适合简便计算的内容,他们却不懂装懂“滥竽充数。2顾此失彼的情况也是十分严重,745145+325总是忘了脱去括号便符号,学生每次讲解时思路也十分清晰,就是一做题就顾不上了。计算能力比拟好的学生也经常出现这种错误。当然,除了习题本身比拟难以外还与学生出现感知不准确、算理不清晰、应用不灵活等判断性错误有关;计算思维混乱以致计算时“顾此失彼出现运算定律“张冠李戴的错误现象。3做题时,学生容易受内、外环境干扰,没有养成专心致志学习的习惯;一半以上的学生没有养成做完题后自觉检查的习惯。因为不专心,做题时常会顾此失彼,丢三落四;不检查,会使本来会做的题出现

4、错误;久而久之养成了“粗心的坏习惯。五年级简便计算的教学随笔【第二篇】:小学五年级数学简算竞赛总结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结合小学新课程规范,也结合我校学生计算能力较弱的现象等,特举行五年级数学简算能力比赛活动。争取通过计算能力比赛,更好的培养五年级学生平时做作业时细心计算的习惯,使他们的计算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下面,我对本次五年级数学简算竞赛试题作如下分析:一、 计算办法本次竞赛测试题中,所有题目学生均可按自己喜欢的办法来做题。因而,学生使用的办法有很多。从学生答题情况看来,局部同学选择按照运算顺序计算的办法。但有的题目因为数值较大等原因,

5、直接计算往往造成越计算越复杂,最后导致计算错误。而选择简算办法的同学,往往能够事半功倍,计算结果的准确率较高。二、 题目形式本次竞赛试题中有口算题,脱式计算题,应用题。在竞赛试题中,不要求学生必须使用简算办法。纵观学生的试卷答题情况,口算题中数值简单,数学乘法定律较为明显,学生失分很少;在脱式计算题中,考察学生综合应用数学定律的能力与数学思维转换的能力。示例:4843+4800057,本题可先将两个乘法算式中的数值转换成一个相同的因数,然后根据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降低了直接根据运算顺序来计算的难度。但有局部学生未发现式子中的计算定律,直接计算,增加了计算难度并导致计算结果错误率较高。在应用

6、题中,间接要求学生要列出综合算式然后进行简便计算。本题不仅对学生分析题意与简算能力有较高要求,还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列出综合算式从而进行简便运算。三、计算准确率从本次竞赛的卷面看来,学生对于应用数学定律进行简便计算有一定的了解,但在解题过程中由于粗心、马虎、不足练习、知识掌握不牢固等原因,计算准确率受到了较大影响。五年级简便计算的教学随笔【第三篇】:分数简便运算教学反思这是一堂练习课,我明显感觉到练习课比新授课难上得多。我们经常听公开课,看很多公开课的视频。绝大局部公开课都是新授,因此我们对新授课的流程也比拟熟悉,一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二是探究交流,学习新知;三是稳固练习,提升能力;四是课堂总结

7、。这些流程,我们早熟记于心,但是碰到平常的练习课,我却无从下手。这和我们对教材,对课外习题,以及对学生已有知识掌握情况的不了解有重要关系。学生对简便运算应该并不陌生,在四年级上册学习了加法、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四年级下册学习了乘法分配律,在五年级上册学习了减法的性质。在这些运算律中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性质是今天练习分数简便运算的重要依据。学生以前在练习简便运算时,已经学会察看算式中数字的特征,因此察看并不是这堂课的难点。难点在于运用减法的性质以及加法交换律结合律来实现简算,明确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则左右可以任意交换位置,但在交换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运算符号一起交换

8、。一开始,我先出示了两道关于减法的性质的题目,5/7-5/6-2/7和11/9 -3/7+2/9,学生尝试独立解决。我以为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没想到,第一题有很多学生错了,包括在黑板上做的一位学生。由于课前没有充沛预设,我便匆匆请一位做对的学生上黑板订正,然后学生勉强认为订正的那位同学做的是正确的。师父课后提出可以问问学生“究竟谁的答案是正确的呢?让学生按照原来的运算顺序算一算。这样既能让学生感受简便运算的好处,又能让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正确答案。在用字母表示减法的性质时,我有些急于求成,把a-(b+c)以及a-(b-c)都写出来了,再让学生说等于什么,这降低了学生自己抽象概括规律的难度。而事

9、实上,学生有能力自己概括出来,“教是因为需要教,有一些理论挺分明,但在实际运用中,我却没有注意。紧接着,我出示了4道综合运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减法的性质的题目,让学生先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简算的主要过程是什么。学生在下面说完后,我就要求在自己本子上独立完成,而没有组织集体交流。这样让刚刚的讨论流于形式,会算的学生还是会算,不会算的还是不会算。这样的讨论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师父指出相互交流时要了解有没有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及时了解学生在这些题中遇到的困难,再进行集体交流,则,在接下来的独立练习中,学生错误率就更小一些。五年级简便计算的教学随笔【第四篇】:?简便运算教学反思简便计算是小学计算教学中的重

10、要组成局部,是学生灵活、正确、合理地运用各种性质、定律等,使复杂的计算变得简单,从而大幅度地提高计算速度及正确率。在最初的学习,学生还挺感兴趣,毕竟简算可以摆脱那些繁琐的四那么混合运算了,也不用竖式计算了,可是随着简算类型的不断增多,学生开始对一些类型混同了,特别是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混同的最多。慢慢地我体会到:简算不仅要求学生能明确运算顺序,正确计算,而且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察看能力,甚至要有一些直觉,能够进行合理的分析,找出其中能够进行简便运算的特征,并合理地进行简便运算。为此,我认为首先要让学生分明的指导一些常见的可以简算的对象,如:“254、“1258等可以凑整的数,让学生对于简便运算

11、具有一些简单的直觉,明白如何凑整。其次,在最初的运算定律的学习时就要让学生进行清晰而准确的辨析,让学生明确每一种运算定律的特点以及它可以应用在什么样的算式里,具体来说应该是:乘法交换律改变数的位置,而乘法结合律改变运算顺序,它们都运用于乘法一种运算之中,也就是说在连乘的算式里我们才需要用到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而乘法分配律是运用于乘法和加法两种运算之间的一种运算定律。最后要引导学生进行错误的辨析。这里我用的办法是问题反抛。问题反抛,往往会给学生一种强刺激,他们会细致深入地思考,这个地方为什么会错了呢?有没有方法解决呢?这时,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考的质量最高,也就成了思维品质培养的最正确机会。

12、如:17657+43 147165325 175254 75+25-75+25等,受“凑整思想的干扰,第一小题抛出后,学生们一眼看出数字57和43能凑整,于是绝大多数的学生忽略了运算符号,违背了运算法那么,纷纷列出1765743 =17657+43=176100。看到学生们果真上当了,我马上让学生计算1765743,然后追问学生,这两道题都可以变成176100吗?然后将两道题放在一起比照,找出算式的异同之处,并让学生按顺序算出两道题的结果进行验算。有了这一题的根底,学生在计算175254时就不容易出现类似的错误了。第二道题,由于这道题与乘法分配律在表现形式上十分相近,致使一些学生容易造成直觉上

13、的错误,误用乘法分配律解决问题,这表明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理解还不够透彻。而少数察看仔细的学生那么认为这些算法不正确!这时,我顺势让学生自己答辩,究竟能不能简便运算呢,有什么依据?各自说说理由,通过一番剧烈的答辩,认为能简便运算的同学终于发现,原来两个乘法算式没有共同的因数,所以不能使用乘法分配律。有了这次简便运算的系统练习经验,学生们对定律和性质的理解和认识更加深刻了。最后强调:简便运算的思路会有很多,只要把握“凑整这个解题关键,正确、合理地使用运算定律,就是正确的。这样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单纯的简便运算,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初步理解了学以致用的道理,真正理解了书本上的知识必须运用到实际当中去的道理

14、。五年级简便计算的教学随笔【第五篇】:小数乘法简便运算教学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凸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这一主线,开放学生的自主空间。不仅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收获知识颇丰,而且还使他们在创新过程中情感得到满足。因此,学生本节课堂上学习兴趣盎然,思维表现活泼,简便运算能力显着提高。1、引发思维动力。叶圣陶先生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让他们自己学,是无论如何学不好的。为此,我在新课开始创设了比照的情境,让学生在两种运算数量与速度比照的强烈反差中产生疑问,在察看的根底上得到简便的本源因数中有一个计数单位的数,并以此来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热情,给学生的思

15、维提供动力。2、获取思维根底。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学习是学生在对运算定律的扩充后展开的。因此,学生对这一知识点掌握得如何直接影响着他们新知识学习的效率。教学中我没有直截告诉学生这一知识点,而是让学生在过去的经验根底上猜测,在猜测根底上进一步验证,从而顺利地把旧知迁移到新知,真正地把乘法运算定律拓展的过程内化为学生自己的体会与理解,为学生下一步探究提供根底。3、开放思维空间。学生有了思维的前提条件教师还要开放学生思维的空间,让学生思维的“野马毫无束缚的驰骋,他们的思维才会碰击出许多灵感的火花,发明出更多属于学生自己的体会和收获。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藏只有一个计数单位的数,学生根据已经获得的知识想出了好多可以通过运算定律转化的简便算式,生成了许多课堂学习的资源,让他们对这些资源展开充沛地学习、讨论与交流,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学会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办法。4、品味思维高兴。我通过“藏与“找关键数的比照,让学生根据“藏的经验能顺利地“找出进行简便的关键数字,把学生要领会的小数乘法简便运算办法的过程活动化、游戏化,使学生充沛享受学习的高兴。我又通过新课开始出示两题前后两种解法的比照,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他们解法上超越的过程,让他们体味到学习成功的高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