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再塑生命的人》教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0148238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0《再塑生命的人》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0《再塑生命的人》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0《再塑生命的人》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0《再塑生命的人》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0《再塑生命的人》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0《再塑生命的人》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0《再塑生命的人》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7、再塑生命的人教材分析本文叙述了一个盲聋哑儿童在家庭教师安妮莎莉文老师的帮助下,重新认识周围的事物,走进大自然,体验人间真情,从黑暗、迷茫走入爱的光明之中的故事。此文与这一单元其他文章不同的地方在于当事人是个又盲又聋又哑的人,学习中要注意从这个特殊的地方入手。同时这篇文章文笔优美,描写细腻,形象鲜明,故事感人,也可以用来学习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本文人文内涵丰富,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对人生、生命有所感悟,在情感、价值观上引导学生理性地思考爱、理解爱。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积累“企盼、油然而生、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不可名状、期期艾艾”等词语。2、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及其品质。3、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

2、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过程与方法1、培养从文中准确获取信息并进行语言概括的能力,从而理清文章结构。2、品读重点语句,提高赏析文章优美语言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莎莉文老师对海伦的爱及其高超的教育艺术。2、学习海伦好学敏思,坚韧不拔的毅力和热爱生活的精神。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全面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结构。教学难点深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教法与学法阅读法、讲授法、启发法、探究与欣赏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走进新课1、导语:同学们,世界是美丽的,我们可以感觉到阳光的色彩斑斓,鸟鸣的婉转动人。但还有一种人,他们生活在没有色彩,没有声音的世界里,对于他们来说,能生存下来已需要足够的

3、勇气,而要出类拔萃,有所成就,那简直便是一个奇迹。今天,我们便要走进一个奇迹,让我们共同走进一个奇女子的心灵世界。2、了解作者她,一岁零七个月,突患急性脑充血,成为一个集盲、聋、一身的残疾人! 她,精通英语、德语、法语! 她,曾经就读哈佛大学! 她,先后完成十四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 她,是美国著名的作家,教育家! 她,被誉为“美国英雄”! 美国著名 作家马克吐温说19世纪有两个奇人,一个是拿破仑,一个就是她海伦凯勒!与她那伟大成就紧密相连的是这个名字安妮莎莉文二、预习检测1正确读出下列词语(强调重点字音、字形)搓捻截然 感慨 譬如 企盼 疲倦不堪 绽开小心翼翼2理解词语意思企盼:盼望。 油然

4、而生:形容思想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不求甚解:现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悟,心里明白。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截然不同:形容两者毫无共同之处,或同一个物品在不同的时间不一样。3交流课前搜集到的作者的资料(资料助读)(投影):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七岁

5、时,安妮莎莉文担任她的家庭教师,将人世间美好的思想情操,隽永深沉的爱心,像春天的种子深深植于海伦凯勒的生命,以无私的爱重塑了她的生命,从此成了她的良师益友。海伦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从未放弃努力。在莎莉文的帮助下就读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女子学校,20岁如愿进入哈佛大学,开始尝试写作,190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在大学期间写了第一本书我生活的故事,叙述她如何战胜病残,不仅给盲人而且给成千上万的正常人带来了鼓舞。这本书被译成50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以后她为许多杂志撰写文章,还写了几部自传性小说,我所生活的世界从黑暗中出来愿我们充满信心等,在这些著作中,她表明黑暗与寂静并不存在

6、,她自己也是个有理智的人。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说,十九世纪出了两个杰出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凯勒后来成了卓越的社会改革家,她到美国各地,到欧洲、亚洲发表演说,为盲人和聋哑人的教育筹集资金。她的精神受到人们的崇敬。1964年被授予美国公民最高的荣誉总统自由勋章。次年又被推选为世界十名杰出妇女之一。著名的传记作家范怀克布鲁克斯为她写了传记。4阅读课文,概括主要内容及文章的中心思想。 (课文主要叙述了莎莉文老师教“我”识字、认识各种事物的过程,赞扬了莎莉文老师高超的教育艺术,表达了“我”对莎莉文老师由衷的赞美和感激之情。)三、走进文本,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准备复述课文内容: (

7、要求用自己的话,能够引用原文的尽量引用原文,能概括主要事件。) 2本文主要写了莎莉文老师对“我”做了哪些事情,请同学们作出概括。1)莎莉文老师与“我”第一次亲密接触;2)给“我”洋娃娃,教“我”拼写doll;3)教“我”拼写简单单词;4)教“我”认识和理解“水”的含义;5)教“我”比较复杂的单词。3这些事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些事表现了作者求知的热望,以及艰辛而愉快的生活经历,更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这种感情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中表达的更加明确。第二课时一、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阅读课文,同学们觉得应该分为几个部分?归纳各部分的段意。层次结构:

8、第(15)段写 “我”与莎莉文老师的第一次见面。第(68)段写莎莉文老师教“我”拼写单词。 第(913)段写莎莉文老师向“我”开启了知识的大门,“我”有了求知的欲望。二、探究课文1海伦凯勒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这位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 1887年3月3日的下午,正值美好的春天。海伦凯勒从母亲的手势以及家人匆匆忙忙的样子,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寻常的事情要发生。她站在台阶上等待。后来,“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我似乎能感觉得到,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安妮莎莉文老师。” 2阅读1-5段,思考:作者在莎莉文老师出场前写了哪些内容进行铺垫,这样写

9、有什么好处?铺垫的内容:先总写“我”的感受,强调莎莉文老师到来的那一天“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接着写家里人的活动、“我”的等待,春天的阳光和花朵等;再用设问、比喻进行烘托,用呼告表达自己的渴望。好处:(1)用层层铺垫烘托出莎莉文老师对于“我”的重要性,也加重了开头所说的“最重要的一天”的分量;(2)给读者留有阅读期待,让我们急于了解莎莉文老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3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文中写莎莉文老师教我认识事物的文字很多,如莎莉文作为一个陌生人第一次搂抱我,有意识地给我玩具,教我拼写洋娃娃“doll”。还教我学会了拼写“针”(pin)、“杯子”(cup)以及“坐”(

10、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特别具体写了一件事,莎莉文老师让我一只手接触水流,在我另一只手手心里写出“水”这个字,使我终于领悟到“水”这个字就是我手上流过的清凉而奇妙的东西。从此,海伦凯勒开始大量认识具体事物。4当我“杯”“水”不分时,莎莉文老师用什么方法来引导我认识水的?当时我的感受如何?(从书中划出我的感受)莎莉文老师带我到井房散步,让我从与她争执的坏心情中解脱出来,获得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获得最佳的教育契机。让我亲身感受水,利用实物触觉感受的方法教我学会了“水”字。5作者为什么说“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了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说明了什么?明确:去井房

11、之前,作者处在黑暗而沉寂的世界中,陷进了痛苦的深渊。去井房后,井房的经历不仅让海伦懂得了“水”这个字表达的具体内容,也让她第一次获得了事物的概念,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也拥有了无比美好的求知感受。这是思维的一次飞跃。同时也说明莎莉文老师的教育获得了巨大成功,“水”开启了海伦智慧和情感的大门。6讨论:“再塑生命”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

12、“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 2)是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3)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再塑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无比的敬爱和感激之情。第三课时一、朗读课文二、深层探究课文,分析人物形象1、从文中叙述的事件中,作者表现出来的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1)“一个陌生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紧紧地抱在怀中。”“第二天早晨,莎莉文老师带我到她的房间,给了我一个洋娃娃。”从文章的叙述中我们不难知道,莎莉文与作者的初次接触,首先

13、让“我”感受到的是关爱。当“我玩了一会儿洋娃娃”之后,“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写doll这个词,这个举动让我对手指游戏产生了兴趣,并且模仿着在她手上画画。”这里,我们初步懂得了莎莉文老师的教育方法和良苦用心,送给海伦的这个洋娃娃,真是巧妙极了,既是老师对小海伦的爱心表达,更是用来启迪小海伦智慧的“道具”。(2):“我和莎莉文老师为杯和水这两个字发生了争执。她想让我懂得杯是杯,水是水,而我却把二者混为一谈,杯也是水,水也是杯。”当莎莉文老师丢开这个问题,重新练习布娃娃“doll”这个词时,“我”却把布娃娃摔到地上。对此,莎莉文老师既不是简单粗暴,更不是撒手放弃,而是换一种教育方式

14、或者在寻找让“我”乐意接受的、可能有效的方式:莎莉文小姐把洋娃娃碎片扫到炉子边后,便领着“我”到外面暖和的阳光里去了。(3)她俩“散步”来到井房这时的“散步”恐怕是莎莉文小姐的精心安排吧。“散步”让小海伦从刚才的坏心情中解脱出来,从而赢得轻松愉快的学习心境,获得最佳的教育契机。在井房,“莎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起先写得很慢,第二遍就写得快一些。”盲聋哑人只有通过触觉来感知事物,当“water”从海伦的手中流过的时候,莎莉文老师则在她的另一只手上写着“water”这个词,时机抓得多么准确,教学方法多么巧妙。果然,“突然间

15、,我恍然大悟,有股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正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莎莉文的教育取得了神奇的效果,“水唤醒了我的灵魂,并给予我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可以说,莎莉文用“水”启开了海伦智慧和情感的大门。“水”让海伦油然而生求知的欲望,用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获得了生命的意识和感情,也拥有了求知的无比美妙的感受。【小结】概括莎莉文老师的形象:莎莉文老师热爱海伦,对海伦的教育讲究方法艺术,做到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而且善于抓住教育时机,开启海伦的思维、智慧和情感。可以说,莎莉文是出色的教育艺术家。2、海伦凯勒的成功得力与老师的教诲,但她本人的努力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请再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作者本人语言、心理和动作的语句,体会作者的精神品质。(1)她是一个求知欲极强、悟性极高、感情丰富的孩子。“当我最后能正确地拼写这个词(doll)时,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想起刚才的所作所为,我悔恨莫及,两眼浸满了泪水,这是生平第一次。”(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