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0139553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理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生理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生理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生理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生理重要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理重要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理重要知识点总结(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理重要知识点总结 静息电位产生的机制? 答:静电位主要由钾离子外流产生,接近于钾离子的点一化学平衡电位。1细胞内外钠离子和钾离子的分布不均匀,细胞外高钠离子而细胞内高钾离子, 2安静时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远大于钠离子,钾离子顺浓度梯度外流并达到点一化学平衡。3钠钾泵的生电作用维持细胞内外离子不均匀分布,使膜内电位的负离子增大。参与静息电位生成。 2 内源性凝血于外源性凝血的区别。 答:内源性凝血 一,凝血过程由于血管内膜损伤,因子7被激活所启动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在血浆中*,称为内源性凝血。 二,凝血步骤。A内源性凝血从因子VII的激活开始当血管内膜损伤因子VII转变成具有活性的VIIA,与此同

2、时,释放血小板磷脂,B,在VIIA的作用下因子VI转变为VIa。C,VIA激活因子VI这一过程需钙离子存在。D,因子IVA于因子VIII和钙离子在血小板磷脂膜上结合为复合物。将因子X激活为XA。E,Xa于钙离子因子为血小板或磷脂形成止血酶原激活物。 外源性凝血:一,是由组织损伤释放因子3启动才形成的,凝血酶原激活物。二,凝血步骤 组织因子的释放,B因子X的激活。C三氟化磷提供反映的磷脂表面钙离子的作用是将7A和因子X连接在磷脂表面上。C,XA在因子3钙离子和因子V作用下形成凝血酶原激活物。 3 房室延搁的含义, 意义? 答:兴奋在房室交界处的缓慢传播而至耗时较长的现象,称房室延搁。意义一。使心

3、室肌不会产生完全强制收缩,二,增强心肌收缩力,三,使心室肌有效不应期延长,四,有利于心室充分充盈。五,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幅度增加。 4 血压的形成及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答:动脉血压的形成依赖于以下几个方面, 充足的循环血量形成动脉血压的前提条件,决定动脉血压的因素有:心脏谢血的外周阻力,心脏射血量形成血压的动力,如果没有外周阻力,心室射出的血液将无阻碍的流向外周,而不对血管侧壁构成压力,同时大动脉的弹性对动脉血压起缓冲作用。 因素:心脏射血和外周阻力是形成血压的主要条件。 每搏输出量:在外周阻力于人工率变化不大时,搏出量增加收缩压升高大于舒张压升高。脉压增大,反之,每搏输出量减少,主要使收缩压

4、降低,脉压减小,收缩压主要反映搏出量大小 心率:心率增加时,舒张压降低大于收缩压降低,脉压减小,反之心率减慢时,舒张压降低大于收缩压降低,脉压增大。 A, 外周阻力:外周阻力加大时,舒张压升高大于收缩压的升高,脉压减小。反之,外周阻力减小时,舒张压降低大于收缩压的降低。脉压增大,舒张压主要反映外周阻力大小。 B, 大动脉弹性:主要起缓冲血压的作用,当大动脉硬化时,弹性贮器作用减弱,收缩压升高而收缩压降低,脉压增大。 C, 循环系统和血管系统容量的比例:如失血循环血量减少,而血管容量不能相应改变时则体循环平均充盈压降低。动脉血压下降。 5 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 答:一,毛细血管血压升高组织液生成

5、增加,静脉压升高时也可以使组织液生成增多。 1二,血浆胶体渗透压:当血浆蛋白生成减少,或蛋白排除增加。均可使血浆胶体渗透压有效滤过压降低。从而使组织液生成增加。甚至发生水肿。 三,淋巴回流:因有少量的组织液生成淋巴流经淋巴回流的,一旦淋巴回流受阻可导致水肿 四毛细血管通透性:通透性大时,血浆蛋白也可能露出,使血浆胶体渗透压突然下降,而组织液胶体渗透压升高,有效滤过压上升。组织液生成增多。 6肺表面活性物质的生理意义。 答:一,维持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在小肺泡或呼气时表面活性物质密度加大,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较强,因而肺回缩力较小,肺泡不至出现塌陷,反之,在大肺泡或吸气时,表面活性物质密度较小,

6、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较弱,肺泡回缩力较大。因而肺泡不至于过度膨胀,从而维持了肺泡容积的相对稳定。 二:防止液体在肺泡内积聚:由于肺泡表面张力实肺泡回缩肺组织间隙扩大,组织间液静水压降低,导致毛细血管滤除的液体过多,而形成肺水肿,由于有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存在。可减少表面张力。可有效防止液体在肺泡积聚,包拯肺换气正常进行, 三降低吸气阻力:增加肺的顺应性,减少吸气做功 7肺内压负压的生理意义。 一,是使肺和小气道维持扩张状态,不至于因回缩力而使肺完全塌陷,从而能维持它与周围血液气体交换,二,是有助于静脉血和淋巴的回流, 8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一, 呼吸膜的厚度:其不仅影响气体扩散的距离,也影响膜的通透

7、性,气体扩散速率与呼吸膜的阻力成反比,呼吸膜越厚扩散速率就越慢,通透性就小,二,换气肺泡数量:平静呼吸时参与换气活动的肺泡越占总肺泡量的百分之五十五左右。 二, 通气于血流比值:正常情况下,VA:Q的值越位0.84 ,才能实现适宜的气体交换。 9肺牵张的反射的生理功能。 又称黑伯反射 是肺扩张或肺缩小引起的呼气抑制,或吸气兴奋的反射。它包括肺扩张反射,和肺缩小反射,肺扩张反射是肺充气或扩张时抑制吸气的反射,平静呼吸时肺扩张反射一般不参与呼吸运动的调节,在病理情况下,肺顺应性降低,肺扩张时,对气道牵张刺激增强。可以引起肺扩张反射,使呼吸变浅变快,肺缩小反射是肺缩小时引起吸气的反射,只有在较大程度

8、的肺缩小时才能出现,因此在平静呼吸时不参与调节,但对防止过深的吸气以及在肺不张的情况下可能引起一定的作用。 10P二氧化碳氢离子和氧对呼吸的影响。 Pco2是调节呼吸运动的最重要体液因素,动脉血中pco2下降,减弱了对化学感受器的刺激。可使呼吸中枢的兴奋减弱,会出现呼吸运动减弱或暂停,当吸入气体中二氧化碳湿度增加时,呼吸加深加快,促使二氧化碳排除,使动脉血维持正常水平的PCO2,当吸入二氧化碳过量时导致PCO2聚升。使呼吸中枢受抑制,出现呼吸困难昏迷等,氢离子:动脉血中氢离子降低,呼吸受抑制,氢离子增加,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增加,PO2:吸入PO2降低时肺泡气动脉血PO2都随之降低,呼吸加深加

9、快,肺通气增加, 11胃液中盐酸的生理作用。 一杀菌,二,激活胃蛋白酶原,为酶活动提供最适PH环境,三,促胰液素分泌。四:促进铁钙吸收。五,使蛋白质变性促进消化。 12胆汁的生理功能。 一,促进脂肪的消化吸收,二,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三,调节胆固醇代谢。 三, 参与某些代谢产物的排泄。五,作为促进剂促进胆汁分泌。 13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一,滤过膜的通透性:膜孔的大小及滤过膜上负电荷的多少, 二,滤过面积的大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前提下,面积越小,单位时间滤过量也越少。 四,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包括肾小球毛细血管内压的高低,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内压,他们的代数和的大小,是影响滤过的主要

10、因素,四,肾小球血浆流量:其他因素不变时肾小球血流量增加,滤过量也增加,血浆流量减少,滤过量也减少, 14醛固酮的生理作用及对尿的调节。 作用:一,作为管腔膜的钠离子通道蛋白从而增加官腔钠离子通道数量,二,增加线粒体中ATP的生成,为上皮细胞活动提供更多能量,三,增加钠离子泵的活性,促进细胞内钠离子泵回血液和钾离子进入细胞,有利于钾离子进入细胞。由于钠离子重吸收。造成小官腔内负电位,有利于钾离子分泌,和氯离子重吸收, 调节:醛固酮的分泌,除了受血管紧张素调节外,血浆浓度升高和血纳浓度降低,可直接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增加醛固酮的分泌导致保钠排钾,从而维持血纳血钾浓度平衡。 15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一半

11、特征。 生理完整性,二,绝缘性,三,双向传导性。四,不衰减性。五,相对不疲劳性。 16突触的传递机理。 一,突触前神经元兴奋:动作电位抵达神经末梢,引起突触前膜去极化。二:去极化使前膜结构中电压门控式CA2+ 通道开放, 产生钙离子内流。三:突触小泡前移于前膜接触融合,四,小泡内递质以胞裂外排方式释放入突触间隙,五,递质从间隙扩散到达突触后膜。作用于后膜的特异性受体或化学式门控式通道,六,突触后膜通道开房或关闭,引起跨膜离子活动, 七,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的改变,八,递质于受体作用之后立即被分解或移除。 17椎体束的功能。 答:锥体束有控制肢体肌肉精细运动的重要功能,锥

12、体束中大量的后行纤维还可与脊髓中间神经元构成突触联系,异化或抑制脊髓的多突触反射,改变脊髓拮抗肌运动神经元间的对抗平衡,使肢体运动具有合适强度,以保证运动的协调性,还有加强肌紧张的功能 18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答:一对物质代谢的作用:A 糖代谢:促进糖原异生和糖原合成,抑制糖的有氧氧化和无氧酵解而使血糖来路增加去路减少升高血糖,B 蛋白质代谢:促进戴白分解,抑制其合成,形成负氮平衡,皮质醇过多常引起生长停滞,肌肉消瘦,皮肤变薄,骨质疏松等现象。C 脂肪代谢:促进脂肪分解和脂肪酸在肝内的氧化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作用,利于糖原异生。D 水盐代谢:增加肾小球血流量,使肾小球率过滤增加促进水的排

13、除,二,对组织和器官的利用,三,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四,抗炎症和抗免疫的作用。五,对其他激素的允许性作用。 19.简述神经-肌肉的兴奋传递过程。 神经-肌肉街头的兴奋传递过程如下: 当躯体运动神经的动作电位到达轴突末梢时,轴突末梢上的电压依从性钙通道开放。CA2+内流使轴突末梢内的CA2+浓度升高,由此触发递质小泡开始向着突触前膜方向运动,并与轴突前膜发生接合,融合、破裂,将囊泡内的递质乙酰胆碱释放到接头的间隙。乙酰胆碱扩散到终板膜上并与上面的胆碱能N2受体结合,这就打开了终板膜上的化学依从性的离子通道,主要引起NA+内流,使终板膜上产生去极化的终板电位。当终板电位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使得邻近肌

14、膜去极化达到阈电位水平,于是肌膜上的电压依从性的钠通道开放,NA+大量内流产生动作电位。轴突末梢释放的乙酰胆碱,在大约2MS的时间内就接头间隙中胆碱酯酶迅速分解掉,因而使接头的兴奋传递能够保持在1对1的关系。 20.胃液中盐酸有什么生理作用? 答:滤过膜的通透性。既膜孔的大小和滤过上负电荷的多少。 滤过面积的大小,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面积越小,单位时间滤过量就越少。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包括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的高低,血浆胶体渗透压和肾小囊内压,他们的代数和大小是影响滤过的主要因素。 肾小球的血浆流量。其他因素不变时,肾小球血浆流量增加,滤过量也增加,血浆流量减少,滤过量也减少。 21.尿液的生成

15、包括哪几个过程?在尿液生成实验中,给家兔注射20%葡萄糖20ml后,尿量显著增多,为什么? 答:尿液的生成包括: 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作用; II。为什么尿量显著增加 尿液的生成主要受到肾小管的重吸收的影响,肾小管溶液溶质含量对小管液中水的吸收起重要作用。当给家兔注射20%的葡萄糖20ML后使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急剧增加,肾小管液中葡萄糖的含量也随之增加。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的吸收限度,超过吸收限度时,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能力显著下降,肾小管液中葡萄糖形成的高渗透压就会阻碍肾小管对水的吸收,导致大量的水和葡萄糖随尿液排到体外,从而造

16、成尿量显著增加。 兴奋性:动物有机体在内,外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内部的新陈代谢都得发生相应的改变,机体的这种特性称为兴奋性 兴奋:由相对静止的或活动较弱的状态,转变为活动的或活动增强的状态 稳态:内环境的化学组成和生理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生理现象。 体液调节:机体的某些组织的细胞所分泌的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作用靶器官,调节靶器官生理活动的一种调节方式。 负反馈:反馈信息抑制或减弱控制部分活动的反射。 静息电位:是指细胞未收到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电位差,有时也称膜电位。 阈电位:膜对NA+通透性突然增大的临界膜电位 血细胞比容:压紧的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的比。 碱贮:血液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红细胞渗透脆性:红细胞低渗溶液中抵抗破裂和溶血的特性。 内源性途径:指参与凝血的因子全部来自血液,通常是因为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