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通透性实验报告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0130615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4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通透性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细胞通透性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细胞通透性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细胞通透性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细胞通透性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通透性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通透性实验报告(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J4日系年级17级学号同组者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一、实验目的1 .了解溶血现象及细胞通透性的一般规律;2 .观察细胞膜的渗透性及各类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二、实验原理细胞膜是一种半透膜,对物质的通透具有选择性,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将红细胞放在低渗溶液中,水分子会大量渗到细胞,使细胞胀破,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中,发生溶血。将红细胞放入含有不同溶质的溶液中,由于细胞膜对各种溶质的透性不同,有的溶质可以渗入,有的则不能,渗入的溶质能提高红细胞的渗透压,所以促使水分进入细胞。由不透明的红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这种现象称为溶血(hem

2、olysis)。随着水分不断进入,红细胞最终破裂并引起溶血。因而发生溶血现象所需的时间长短可以作为测量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一种指标。因此,本实验选用红细胞作为细胞膜透性的实验材料,将其放人不同的介质溶液中,观察红细胞的变化。三、实验用品1 .实验材料鸡血(事先取好,加入Alsever液,混匀后制悬液,4c保存);2 .实验试剂0.85%勺氯化钠溶液(等渗溶液);0.0085%的氯化钠溶液(低渗溶液)0.8mol/L的甲醇、0.8mol/L的丙三醇、6%的葡萄糖溶液、2%的TritonX-100溶液(高渗溶液);3 .实验器材试管(此处用的是刻度离心管)六支、离心机、滴管、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3、等四、实验步骤1 .取血吸取预先处理好的鸡血溶液6mL,加入4mL的等渗0.85%的氯化钠溶液,混匀后放入离心机,1200rpm离心5min;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14日系年级17级学号同组者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2 .制细胞悬液用滴管吸取上精液,加入与沉淀量相等的等渗NaCl溶液,混匀制成悬液。(如果沉淀量少于1.2ml,则补充鸡血)3 .溶血现象观察在离心管之中分别加入0.85%的氯化钠溶液、0.0085%的氯化钠溶液、0.8mol/L的甲醇、0.8mol/L的丙三醇、6%的葡萄糖溶液、2%的TritonX-100溶液3mL,滴入两滴细胞悬液,立即混匀并计时,溶血

4、现象发生后,记录溶血时间,并制片观察溶血情况:0.0085%的氯化钠溶液、0.8mol/L的甲醇、2%的TritonX-100溶液(高渗溶液)反应非常迅速,因此需立即观察;0.8mol/L的丙三醇、6%的葡萄糖溶液反应程度不剧烈,所以,每间隔10分钟观察记录溶血情况,观察1h。汪忠:6%的葡萄糖溶液有强烈的诱导细胞融合的作用,因此,必须严格混匀之后进行观察。五、实验结果判断(一)判断指标(1)不溶血:液体分二层,上层浅黄色透明,下层红色不透明。镜检红细胞完好。(2)不完全溶血:溶液混浊,上层变成红色,镜检有部分红细胞有缺口或破裂。(3)完全溶血:液体变红而且透明,镜检发现细胞全部成碎片。(二)

5、记录溶血时间:试齐IJ类型是否溶血时间结果分析0.85%NaCl+稀释鸡血否等渗溶液中不会发生破裂,作为对照。0.0085%NaCl+稀释鸡血是30s低渗溶液,细胞吸水涨破。0.8mol/L甲醇+稀释鸡血是8s高渗溶液,细胞通透性大,导致胞渗透压升高,吸水涨破。0.8mol/L丙二醇+稀释鸡血是9s高渗溶液,细胞通透性大,导致胞渗透压升高,吸水涨破。德蜴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14日系年级17级学号同组者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6%葡萄糖溶液+稀释鸡血是1h未完全溶血高渗溶液,细胞吸收缓慢,细胞逐渐吸水涨破。2%TritonX-100溶液+稀释鸡血是1h未完全溶血高渗溶液

6、,细胞吸收缓慢,细胞逐渐吸水涨破。六、实验结果照片1. 0.85%NaCl溶液(对照组)图10.85%NaCl溶液下的细胞形态(放大倍数10M0):细胞轮廓明显清晰,细胞大小正常,细胞质透光正常。2. 0.0085%NaC溶液图2加入后30s,细胞悬液出现溶血现象:(右为等渗对照,左为实验组)由深红色溶液变为,透明、颜色较浅的溶液。图3力口 0.0085%NaC溶液后的细胞形态(10X40:溶血后,细胞破裂,留下 一个模糊的血影(较暗视野观察)。大学实验报告系年级17级学号同组者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3. 0.8mol/L甲醇溶液图4加入后8s,细胞悬液发生溶血现象:(右

7、为等渗对照,左为实验组)由深红色溶液变为透明、颜色较浅的溶液。图5加0.8mol/L甲醇溶液后细胞形态:(10X40:溶血之后,仍是细胞破裂,留下模糊的血影(在较暗视野下观察)4. TritonX-100溶液图7加入Triton X-100后细胞的状态图6加入后9s,细胞悬液发生溶血现象:(右为等渗对照,左为实验组 )由深红 色溶液变为透明、颜色较浅的溶液。由于细胞不完全破裂,所以透明度相对 较差,细胞液浑浊。(10X40:溶血后,细胞膜遭到破坏, 细胞内容物流出,留下模糊血影(暗视 野下观察)。5. 0.8mol/mL的丙三醇溶液宏观变化:大学实验报告2019年3月14日系年级17级学号同组

8、者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图8加入丙三醇溶液 0min ,细胞悬液未发 生太大的颜色变化。(左为等渗对照, 右为实 验组)图9加入丙三醇溶液之后 60min ,细胞悬 液明显变得较为澄清。(左为等渗对照组,右为实验组)镜检观察结果:图10丙三醇加入后0min的显微状态(10X40: 视野中细胞全部为完全状态,细胞轮廓清晰,不发生细胞破裂。溶血率=0%图11丙三醇加入后10min时的显微状态(10X4。:视野之中,细胞仍然为完全状态,轮廓清晰,不发生溶血。溶血率=0%系年级17级学号同组者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图12丙三醇加入后20min后的显微状态 (

9、10X4。:视野之中,开始出现很多丙三醇油滴, 连接在细胞膜表面,开始有少部分细胞发生破 裂,形成轮廓模糊的血影。溶血率=0.5%图13丙三醇加入后30min后的显微状态(10X40:视野之中,油滴数目开始减少,细胞边缘开始出现不规则不圆滑的断裂,这标志着丙三醇已经开始进入细胞。溶血率=1.3%图15丙三醇加入后50min后的显微状态(10X40:视野之中更多的细胞边缘不规则化,细胞破裂的速度明显加快,形成更大数量的血影。.溶血率=10%系年级17级学号同组者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图14丙三醇加入后40min后的显微状态(10X4。:视野之中更多的细胞边缘不规则化,丙三醇

10、已经逐步进入细胞。也在增加。同时,破裂细胞数量溶血率=3.1%图16丙三醇加入之后60min的显微状态(10X40:视野中,细胞破裂速度更加迅速,出现了大量轮廓模糊的血影,但溶液仍未完全溶血,预计完全溶血时间1h。溶血率=50%6. 6%葡萄糖溶液图17加入葡萄糖溶液0min,细胞悬液颜色变化不明显。(左为等渗对照,右为实验组)图18加入葡萄糖溶液60min,细胞悬液颜色较为澄清。(左为等渗对照,右为实验组)同组者系年级17级学号仪器编号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镜检结果:图19加入葡萄糖溶液后0min的显微状态(10X40:由于葡萄糖溶液具有降低细胞表面表面张力的作用,因此会诱导细

11、胞融合,所以视野中有细胞融合成团。溶血率=0%图20加入葡萄糖溶液之后10min的显微状态(10X40:细胞全部轮廓清晰,没有破裂现象,但部分细胞发生融合,因此一定要混合均匀,避免融合现象影响观察。溶血率=0%图21加入葡萄糖溶液之后20min的显微状态(10X40:细胞开始出现破碎,内容物流出的现象,形成部分血影。溶血率=7.5%图22加以葡萄糖溶液之后30min的显微状态(10X40:更多的细胞发生破碎,标志大部分细胞的渗透压已经高于环境:溶血率=10.0%系年级17级学号同组者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图23加入葡萄糖溶液之后 40min的显微 状态(10X40:视野中

12、,部分细胞边缘扭曲 变形,细胞破裂的速度加快,出现更多的血 影。图24加入葡萄糖溶液之后 50min的显微 状态(10X40:视野中,细胞溶血现象更加 明显,在此段中,速度相对最快。溶血率=13.3%溶血率=30.0%图25加入葡萄糖溶液之后 60min .的显微状态 (10X40:视野中,细胞悬液同样没有完全溶血,部分细胞仍然状态完整, 轮廓清晰,.顼计完全溶系年级17级学号同组者科目细胞实验实验题目观察细胞的通透性仪器编号七、实验思考与总结1 .实验中有六组实验,其中四组完成速度较快,结果记录较为方便,而剩余两组:丙三醇和葡萄糖溶液的实验之中,实验周期较长且实验记录较多,因此可以进行组分工,分为两组更加高效的完成实验;2 .由于Triton-x试剂和甲醇溶液对于细胞反应的较为迅速,所以,完全溶血状态很难稳定准确的观察到,所以应该在滴加血细胞溶液之前,做好准备计时,加入后迅速混匀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