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水电站水保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0118039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水电站水保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小水电站水保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小水电站水保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小水电站水保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小水电站水保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水电站水保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水电站水保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书(报批稿)目 录1 前言- 1 -1.1 工程概况- 1 -1.2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 -1.3 方案编制情况- 2 -1.4 项目区概况- 2 -2 编制总则- 3 -2.1 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3 -2.2 编制依据- 4 -2.3 方案编制深度- 6 -2.4 设计水平年- 6 -3 工程概况- 7 -3.1 工程地理位置- 7 -3.2 工程规模- 7 -3.3 工程布置- 7 -3.4 工程布置和主要建筑物型式- 8 -3.5 施工组织设计- 10 -工 程 特 性 表- 13 -4 工程建设区的自然状况和社会经济- 16 -4.1 工程区自然状

2、况- 16 -4.2 工程区社会经济- 19 -4.3 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 20 -5 工程建设过程中水土流失预测- 22 -5.1 水土流失特点分析- 22 -5.2 水土流失预测分析原则- 22 -5.3 水土流失预测分区及时段划分- 22 -5.4 施工期水土流失预测分析- 24 -5.5 新增水土流失量预测- 27 -5.6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危害- 32 -5.7 预测结果及综合分析- 33 -6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35 -6.1 方案编制的原则和目标- 35 -6.2 建设项目的防治责任范围- 36 -6.3 主体工程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工程的分析与评价- 38 -6.4 水

3、土保持分区- 39 -6.5 防治措施及总体布局- 40 -6.6 施工期临时水土保持措施- 42 -6.7 分区防治措施布局- 44 -6.8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工程量汇总- 50 -6.9 防治措施年度实施进度与建议- 51 -7 水土流失监测- 54 -7.1 监测目的- 54 -7.2 监测原则- 55 -7.3 监测依据- 55 -7.4 监测范围- 56 -7.5 监测项目及技术要求- 56 -7.6 监测资料整理及分析- 57 -7.7 监测方案实施- 58 -8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598.1 水土保持投资估算598.2 效益分析- 69 -9 方案实施的保证措施- 72

4、-9.1 组织领导措施- 72 -9.2 技术保证措施- 72 -9.3 资金来源与使用办法- 73 -9.4 水土保持监理、监督保障和管理措施- 73 -10 结论- 75 -10.1 方案编制结论- 75 -10.2 建议- 77 -本河水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特性表78附图:本河电站工程地理位置图本河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措施平面布置图本河电站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图 i本河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土保持方案1 前言1.1 工程概况某县本河电站为引水式小(二)型水力发电站,电站初拟装机22500KW,电站工程以发电为主。主体工程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拦河坝、引水隧洞、压力前池、压力钢管道、厂区建筑

5、等组成。本河电站位于某县A江旁,马吉乡桥底村,电站距某县城60km,地理位置为北纬27212723,东经98519856。本河属于A江水系,为A江一级支流。本河发源于碧罗雪山,流域内地势由西向东倾斜。最高海拔3868m,河源高程3600m,河口海拔高程1300m。干流长度8km,坡降15.7%,本河流域总面积26.5km2。流域内植被良好,水土流失轻微,属于北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类型。源于孟加拉湾的暖湿气流与青藏高原南下的干冷气流遭遇而形成流域湿润多雨的气候。流域地形高差悬殊,使流域的降水气温等气象要素随高程不同而具有显著的差异,流域具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立体气候特性。1.2 工程建设

6、的必要性和意义近年来,A江州城乡经济发展较快,对电力的需求量逐年增大,目前某县城乡小水电供电能力严重不足,电力结构分散,供电质量不高,省、州大电网又因要保证大城市的供电而不能对地方进行充足的电源补给,地方电网难以满足工农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进行地方小水电的开发利用,改善区域内的供电紧张局面,提高供电可靠性及供电质量,提高当地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1.3 方案编制情况我院受云南省某县电力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于2005年7月开始对本河电站工程进行水土保持可行性研究工作。在云南省某县本河水电站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编制完成了云南省A江州某县本河电站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可行性研究报告书(送审稿,

7、以下简称“报告书”),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1.4 项目区概况本河电站为引水式小(二)型水力电站,电站位于某县本河中下游,属马吉乡政府管辖,电站距某县城60km。由于流域海拔变化在13003860m之间,属北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类型。多年平均降水量2526mm,年降水量的90%主要集中在汛期的310月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年内具有干湿季节分明的特点。流域内主要分布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次生林、低矮常绿植物和旱地,整个流域植被覆盖良好,水土流失较少发生。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工程区域某县被划分为“重点治理区”,重点是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和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8、根据某县水土保持总体规划,工程所在地被列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2 编制总则2.1 编制的目的和意义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建筑物开挖、边坡处理、弃渣堆放、施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工程影响地区的地貌和植被受到较大的干扰,水土保持设施遭到破坏。在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情况下,将导致工程区水土流失加剧及生态环境恶化。因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和“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的规定,进行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保护工程区水土资源和自然环境,正确处理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防治因工程项目建设新增水土流失,改善和提高项目区生态环境质

9、量。方案编制的目的是综合分析本河电站工程区域实际情况、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现状,全面考虑工程建设对工程区域水土保持的影响,使工程建设活动符合当地水土保持总体要求;为工程方案的论证和主管部门决策提供依据。针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分析可能产生的影响,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和措施方案,防止人为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将水土流失危害尽量减小,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提出具体的水土保持措施,同主体工程同步实施,使工程建设产生的水土流失得以及时控制。为建设单位及施工单位进行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提供设计和施工依据,也为水行政管理部门的监督、验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2.2 编制依据2.2.1 法律

10、、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6月29日);(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3)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年8月1日);(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02年8月);(5)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1997年8月);(6)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1998年8月);(7)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29日);(8) 云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994年7月27日)。2.2.2 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1994年11月22日);(2)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1995年

11、5月30日);(3)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1995年5月30日);(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第16号令);(5)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保监200115号);(6)财政部、国家计委财综200225号“关于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纳入收费项目的通知”;(7)水利部、国家电力公司水保1998423号文“关于印发电力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2.2.3 规范性文件(1)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2)云南省云政发199951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3)云南省水利厅200212号文“关于水土

12、保持方案编报审批有关问题的通知”;(4)云价民199725号文“关于印发云南省水土流失防治费及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的征收标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1997年1月)。2.2.4 规范标准(1)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2)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GB/T157721995);(3)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GB/T16453.116453.61996);(4)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GB/T157741995); (5)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6) 水利水电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图(SL73.62001)。(7) 主要造林

13、苗木(GB600085);(8) 造林技术规范(GB/T1577695);(9) 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范(SL2772002);(10)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洪水计算规范(SL4493);(11)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12) 防洪标准(GB5020194);(13) 水工建设物抗震设计规范(DL50731997);(14) 其它有关的技术规范。2.2.5 技术文件及资料(1)A江州某县本河电站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2)云南省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报告(2000年8月);(3)项目区及周边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资料;(4)某县水土保持规划;(5)其它有关资料。2.3 方

14、案编制深度根据开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关于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的规定,主体工程的设计深度为可行性研究深度,建设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可行性研究深度。2.4 设计水平年设计水平年应结合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自然环境条件,区域生态建设规划以及主体工程特点等多种因素综合分析考虑确定。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计水平年指水土保持措施(按方案设计)全面到位,初具规模并开始发挥作用的时间,一般为工程竣工后的第一年。若设计水平年定得太短,则要求项目区内水土保持措施完全发挥保土蓄水时效也就越短,水保投资相应也高,反之,则建设项目所影响的水土流失的时间就越长。本工程计划2005年12月开工,工期16个月,2007年3月竣工。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水平年为2008年。3 工程概况3.1 工程地理位置某县位于A江州中部,北纬27212723,东经98519856。本河电站位于某县本河中下游,属马吉乡政府管辖,电站距某县城60km。具体见工程地理位置图。3.2 工程规模某县本河电站为引水式小(二)型水力发电站,电站初拟装机22500KW。主体工程枢纽建筑物主要由拦河坝、引水隧洞、压力前池、压力钢管道、厂区建筑等组成。3.3 工程布置3.3.1 工程等别及建筑物级别根据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