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讲座情绪调节及心理减压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0113012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讲座情绪调节及心理减压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心理健康讲座情绪调节及心理减压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心理健康讲座情绪调节及心理减压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心理健康讲座情绪调节及心理减压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心理健康讲座情绪调节及心理减压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讲座情绪调节及心理减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讲座情绪调节及心理减压(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http:/ 杨凤池 我今天来主要是配合我们葫芦岛市健康机关的建设,来到这里做一场心理健康讲座。不知道各位对心理学有什么理解,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一、 心理学 生活的智慧 实际的情况往往不尽如意: 1、 生活不断改善 苦恼有增无减 2、 房价蒸蒸日上 压力不堪重负 3、 努力建立关系 相处成了难题 4、 孩子健康成长 父母肩负重任 面对这些,如果更从容、更智慧地生活,不是有心理疾病才需要心理学的。 引出心理学的概念: 学习心理学有利于人们更好、更完善地了解问题,更得体地处理问题。 说到减压,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减负,少留或不留作业,现在我们公务员机关干部要是觉得工作压力大,我们直觉的感觉是不是要说

2、让领导少给我们留任务,就是减压?这是常人说的减压,不是我们心理学上所谓的减压,这才算从学校的来说,学校不可能给学生少留作业,从机关来说领导不可能不给我们分配任务,不可能降低工作的要求,这时候我们我减压就只能是心理减压,不知道各位是否理解了,而心理减压很关键的的一点就否情绪调节,各位是不是有这个体会,只要心情愉快,心清气爽、侥有兴趣地做一件事就会很轻松,讲一个农村种地的一个体验,“挠苗”大家开玩笑说,你不老实就让你挠苗去,后来上大学后打篮球,大汗,大学生都很有热情,没一个说“再不老实让你打篮球去”,举例就是说明,当你情绪好的时候,从内心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没听说过还要减压的,只有挠苗是需要减压的,

3、挠苗是什么心情?当时是知青,就是说我应当在城里的,但你觉得是劳动改造干这个活时候,与同样是休闲娱乐的体力干活不一样的,但是打一场球可能累得比挠苗还要累,但是之后仍是心情愉快,挠苗其实没那么累,只是心里不情愿,所以减压与情绪调节很有关系,所以我把这两件事情联系起来讲,我是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来讲的。 心理学是什么?我是说它是生活的智慧。当然它有科学的定义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当然一般人对这些接触得比较少,但一般师范院校就学过教育心理学,还有比较好一点就学过普通心理学,但大家学过之后觉得心理学与生活比较远。另外,在精神障碍发生的人群里或严重心理障碍发生的人群里需要心理学的帮助,于

4、是心理学在公众有两个误区,一个就是觉得心理学没用,第二个就是谁用到心理学就是有毛病,也就是说咱这一屋子人里没人用到心理学,咱这一屋子的人全是葫芦岛市的精英,怎么可能需要呢。按不太准确的概念,心理学可能没用,也可能我们就是用不到,但现在我要给大家纠正这个概念,就是心理学我们要用到的,而且就是让我们更好工作和生活要用到的,不是病人要用的也不是没用的,实际上我们生活情况往往有一些不如人意的,比如生活不断改善,苦恼有增无减;房价蒸蒸日上,压力不堪重负;努力建立关系,相处成了难题;孩子健康成长,父母肩负重任。这样的一些事情,大家有没有想过跟心理学的关系。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掌握了心理学这个生活的智慧,你

5、就可以更从容,更智慧地面对生活? 心理学 生活的智慧 科学的定义就是: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从广义的意义上讲只要是你在做跟人打交道的工作就都需要心理学,学习心理学有利于人们更好,更完善地了解问题,处理问题,心理学学好了,心理学的知识掌握了,尤其是再能掌握一些心理学的技术,技巧,就可以进入到什么状态呢,就是可以: 1、 精确地解释人的行为 2、 合理地预测人的行为 3、 有效地影响人的行为 精确地解释人的行为,就是,一个人出现了什么行为,眼神,身体的什么动作,我就大概知道这个人可能要说什么,做什么我能够理解他,然后还能够合理地预测人的行为,还能有效地影响人的行为。既然我预测

6、了这个人的行为,那我就可以有效地影响他。 我知道我们政府机关有很多部门有处理跟人民群众打交道的工作,如医疗纠纷处理部门,信访部门,给他们做辅导时,有个案例;他们说没办法,处理不了,你看这个人怎么不可理喻,这就是要看你个人怎么理解这个人,就是说这个人怎么这样,这人现在说这个做这个,下边还要说什么,做什么,然后我怎么说怎么做就能影响到他,这就是预测人的行为。 现在医患关系紧张,处理不好就会有医疗纠纷,面临着诉讼。现在处理这方面工作的同志都特别头痛,几乎每死一个病人都会有个纠纷,一个人死在医院了,然后家属就来闹,你会怎么处理这方面的纠纷呢?说你们技术使用不到位,药用不到位,处理方式不到位,而对方又都

7、是非专业的,你用专业知识解释他们又不明白,然后你问人家怎么解决,对方就说要赔偿,问你有什么样的赔偿,你说 3 到 5 万,你问要多少,人家说 5 万,你说 3 万行, 5 万元你没权力,人家就问那谁有这个权力,你会说领导。结果一个小事越弄越大,遇到这类问题当中怎么用心理学。那举个例子吧,你当患者家属,我做你的角色,我们来演示一下吧,好,看我如何说,我把他原来的对话里他说 35 万,人家要 5 万元,他说没这个权力,人家就只好找院长去了,院长还批评他要你做什么吃的,其实当初患者家属大多是情绪性的,人家大多不知道 3-5 万元这个事,这是你这个医务主任说的,“你不能先露出这个”。如果你说“你们总来

8、闹,到底想怎么地解决,不要说我们用药不当,技术不当,处理不当什么,你们就说到底要干什么,如何解决?”其实你这么做就不对了,把矛盾激化了。这时候要做的就是共情,“你们的心情我理解,你说的情况我同情,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在我们对面坐的人是怎么个心情,什么个想法,预测他下一步要做什么的时候,尤其是窗口服务的部门,在这个时候会点心理学对这个工作是很有帮助的,现在我们经常谈工作压力,其实我们找不到没有压力的岗位,也就是因为有压力才设岗的。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感到有压力的请举手,“我特别想听你对压力的感觉”“情绪紧绷的感觉”其他没举手的人是不是就没压力了,看来咱们葫芦岛的健康机关建设得挺好,这么多人没压力。有

9、一回我在一个单位做辅导,问“有压力的请举手,没人举手,又问没压力的请举手,结果还是没人举手,然后我就问你们当中结了婚了请举手,没人举手,那你们当中没结婚的请举手,结果还是没人举手,”我就说是不是你们都一把年纪了还同居着呢?是都打光棍呢还是同居着呢,看看这么多人不敢举手,他们才是有压力呢“说有压力我举手领导看到不好,说没压力领导要是撤岗了怎么办”所以说他们才有压力,有紧绷的感觉呢,左右不定。所以你们没举手的人压力比他还大,你举手了才没压力,今天你要多配合我,咱们多来点互动,其实生活中就没有没压力的地方,人生活就是遇到各种问题,处理问题就是解决压力,而我们生活的目的就是处理问题的。 二,压力无处不

10、在 1、 工作压力:工作要求高,任务时间紧,薪资报酬少 2、 人际关系:上下级、同事、家人关系中的困扰 3、 灾难性事件:火灾、地震、核辐射 比如说我们工作方面,机关任务繁重,人少,工作压力大体现这三方面: 1 是工作要求高; 2 工作完成时间紧; 3 是薪金报酬少。大家要是觉得自己工资报酬不少了请举手,要是觉得报酬低请举手,看看这么多人啊,领导回头看一看,凡是现在举手的都是工作压力大的,为什么?因为你看我干这么多活就给这点钱,压力就来了,另一个压力就是关系,同事关系,上下级关系,家人关系这些关系当中都会有些困扰,其实我们的苦恼大多来自关系,很少有跟物的苦恼能持续很久,丢点钱过段时间就过去了,

11、如果失去个朋友,亲人那这个苦恼就不是一两天能解决的呀。失去有两个意思,一个是生理学上的失去,是事实上的失去;一种是精神上的失去,这个人还在,但跟你决裂了,那这个苦恼也不是一两天就能解决的。前几天我见到几个记者,他们说“你老讲心理学减压,心理学应对困境,我觉得您特别弱,特别虚,”我们校长就说“心理学要干预到位”比较老百姓有很多苦恼,就业难,升学难,购房难,我们的政府如果高效,公正,廉洁公平都做好,我们老百姓的苦恼就少了,我们这些心理学家的事就少了,现在我们的事特别多,他说心理学解决问题不如现实中解决问题,本来有挺多由我们政府卓有成效的工作就能解决的,却要让我们这些心理学家去,我曾经就被派去一个地

12、方解决烦恼,那个地方强拆,比如说给 5 万就给 2 万。老百姓就想不通,就闹,在这方面心理学家就显得软弱无力了,但有些地方就行,比如说亲人去世,我们一般认为减压就是把事给解决了,可亲人去世这事如何去解决,重要的关系人物没有了,这事只有在心理学层面上减压,别的没有办法。人际关系,还有灾难事件就更不用说了,更大强度的大压力,在神州系统发射之前,让我去减压,在走进会场时我听到他们窃窃私语,“咱们这么大的工作压力,让一个心理学家来减压,能解决吗,他才是站着说话不腰痛,”我上台就说“我是被请来给大家减压了,可我在上台的路上听你们说话,我就被加压了,为什么呢,因为我听到有同志们说我减不了压,”我要了解我为

13、什么减不了,谁能告诉我,我指一位老大姐“您说说,我上来的路上就听您说话声最大”“那大姐就站起来了,那我就说说,反正我没两月就要退休了,中央领导指示,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万无一失,你看这压力有多大。我说:“那也能解决呀,把领导叫来,改下指示粗心组织,马虎施工,出点错不要紧,摔就摔了,大家哄然笑了,我说“你们为什么笑,这么严肃的事?想必你们觉得这不是减压的路子,你让领导改指示不行,如果换位思考,你们要是中央领导,也会这么指示,那就只有心理减压了。”我可看过中央电视台直播的一回发射,紧急制动,当时你们都在现场吗?好多人都举手了,比刚才你们嫌薪金不高举手的人一样多,原来你们都在啊,我继续还问那个老

14、大姐,如果有(万无一失)一失会怎么样,她说有一失会不得了呀,不得了会怎么样?不得了就会双开呀,万世英明毁于一旦呀,我说“你看你们都在呀,都在就说明没被双开呀”后来前排一个发射副总指挥说“没受到什么处罚,只是写检查。”写几遍?一遍?这就让过啦?现在做什么呀,现在发射我还是副总指挥,你们看到了吧,有一失的结果就是这样的呀,实际上呀工作上很大的压力不是来自于恐怖的现实而是来自于恐怖的想象,就是你想着这事多危险,想着这事多可怕,如果真要出错了,领导批示又会来了:认真查找原因,别灰心,别气馁,以利再战。我说以胡锦涛总书记为领导的党中央是非常人性化的集体,所以在工作中我送大家一句话,就 6 个字“尽人事,

15、听天命”。有很多时候我们想把事情都做好,一点不能出差错,于是有了这个想法后我们就会非常认真的收集信息制定计划,认真去执行,我们在做这个工作的时候,一点也没想让这个工作失败,所以,真的到后来我们就:听天命,其实有的时候,我们只要尽人事了,天命一点也不会差。如果你尽了人事,结果还是失了,还是不理想,这是你无法改变的,所以心理健康的人通常会有这么一种功能,他会接受他无法改变的事实,他会尽量影响和改变他可以改变的事实,这就是“尽人事听天命的”意思,其实我们每天要做的事无非两类:一类是适应环境,大家都穿裙子,像尼泊尔,如果你是从中国大陆来的,你就要适应环境,你就要穿裙子,如果你想改变环境,不穿,这就得等你当了尼泊尔国王了再说,在没当之前,你先学别的男人找个裙子再说,等你有主动权了你再改变。其实我们生活中有很多要用到这个原理,其实有的时候塞翁失马我在评正教授的时候,因为我控制不了的原因被我的同行产生了嫉妒,在大屏幕投票的时候就差了一票,其中有一个就说“这人中央台都叫杨教授了,咱们就别浪费这个名额了”一投票少一个,后来我就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