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久抗战的真谛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0109606 上传时间:2023-08-1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4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持久抗战的真谛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持久抗战的真谛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持久抗战的真谛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持久抗战的真谛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持久抗战的真谛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持久抗战的真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持久抗战的真谛(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持久抗战的真谛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原因较多,其中一个很 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持久抗战战略的成功实施。持久抗 战,这是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共同的战略主张, 但是,持久抗战的真谛是什么?双方的立论基础与理 论内容却不尽相同,典型地反映出两条不同的抗战路 线,也导致了两个战场不同的抗日结局。共产党的持久抗战理论早在1935年12月27日,毛泽东同志在陕北瓦窑堡 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报告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 策略,就指出“中国革命战争还是持久战,帝国主义 的力量和革命发展的不平衡,规定了这个持久性。我 们说,时局的特点,是新的民族革命高潮的到来,中 国处在新的全国大革命的前夜,这是现时革命形势的 特点

2、。这是事实,这是一方面的事实。现在我们又说, 帝国主义还是一个严重的力量,革命力量的不平衡状 态是一个严重的缺点,要打倒敌人必须准备作持久战, 这是现时革命形势的又一个特点。”1936年7月,毛泽东在与埃德加斯诺的谈话中说 道,一旦中日爆发战争,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抗战争取 胜利。1937年7月,朱德在实行对日抗战一文中也指 出,中国的抗日战争“将是一个持久的艰苦的抗战”。洛川会议以后,刘少奇、张闻天、周恩来、彭德 怀等人纷纷发表文章,阐述持久抗战的观点与方法。1938年,毛泽东集中全党智慧,发表论持久战、 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等著作,系统地阐述了 中共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主要内容有:第一,中

3、国能够并且必须经过持久抗战取得胜利 的客观依据。他指出:“中日战争不是别的任何战争,乃是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 三十年代进行的一场决死的战争。全部问题的根据就 在这里”。在这场中日战争中,中日双方存在着四个基 本特点。一方面,敌强我弱决定了抗日战争只能是持 久战。另一方面,敌小我大、敌退步我进步、敌寡助 我多助,加上中国已经有了代表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 根本利益的、在政治上成熟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 解放区和人民军队。因此,最后胜利又将是属于中国 的。第二,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的发展进程。他指出:抗日战争将经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 战略反攻三个阶段。其中,战略相持阶段

4、,“是整个战 争的过渡阶段,也将是最困难的时期,然而它是转变 的枢纽。”这是中国抗日战争能否取得最后胜利的最关 键的阶段。第三,实行持久抗战的具体的战略方针。这就是主动的、灵活的、有计划的防御战中的进 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 这是一套系统的以弱胜强的作战方针,充满了军事辩 证法的智慧。第四,持久战的基础在于广大民众。“兵民是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 源,存在于民众之中”。他指出,争取抗战胜利的唯一 正确道路,是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实行人民战争。国民党持久抗战的主张在全面抗战爆发之前,国民党内一些军事战略家 已经看到第二次中日战争无法避免,提出中日一旦开 战,

5、中国可以在对日作战中实施持久抗战。蒋百里就 多次向国民党政府建议,以“拖”的战略拖垮日本。1935年春夏,蒋介石也曾构想中国对日“至和平 绝望时举全国力量从事持久消耗战,争取最后胜利。”李宗仁于1936年4月在广州对记者发表谈话中提 出“焦土抗战”:即“利用我广土众民、山川险阻等优 越条件来困扰敌人,作有计划的节节抵抗的长期消耗战。”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8月7日,国民政府召开 国防会议正式决定“全面抗战,采取持久消耗战略”。此后,蒋介石多次宣扬“今次抗战,利于持久。” “要以持久战、消耗战,打破敌人速战速决之企图。”不过,国民党政府的持久抗战思想并不系统,主 要散见于蒋介石的多次演讲和文

6、章中,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等待国际形势改观,依赖外力取胜。在蒋介石看来,当时的中国积贫积弱,没有现代 化作战的条件,如果贸然与对中国侵略蓄谋已久的现 代化国家日本作战,结局只是败亡而已。这也是九一 八事变以来他奉行对日“不抵抗政策”与所谓“攘外 必先安内”政策的重要原由。全面抗战爆发后,他甚 至坦言:“现在如单就军队力量比较,当然我们不及敌 人,就拿军事以外两国实际国力来较量,也殊少胜利 把握”,“我们的着眼点,并不在此。”这是国民党持久 抗战理论的基点。对蒋介石持久抗战的真谛,胡适一语道破天机。 他说:凡涉和战大计,总不外“苦撑待变”四字。“苦 撑是尽其在我,待变是等候世界局势变得于我有

7、利之时!”胡适的“苦撑待变”四字真言,深得蒋介石 持久抗战之精义。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对国民党政府来 说无疑是望眼欲穿的特大喜讯,蒋介石认为“抗战政 略之成就,至今已达于顶点”。从此,他就不再怀疑抗 战最后胜利问题,于是把更多的精力转移到对付共产 党方面去了。第二,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从等待国际局势改观这个战略基点出发,蒋介石 与国民党政府所谓持久抗战的具体方策就在于争取时 间,即“以空间换时间,积小胜为大胜”。这是国民党 “持久抗战”战略的核心内容。1938年2月7日,蒋介石在抗战必胜的条件与要 素的演讲中明确说:“我们现在与敌人打仗,就是争 时间。我们就是要以长久的时

8、间来固守广大的空间, 要以广大的空间,来延长抗战的时间,来消耗敌人的 实力,争取最后的胜利”,在他看来,中国幅员广宽, 有极大的回旋余地,敌人一时无法全部占领广大土地。 战争本来就是为了争取时间与空间。“以空间换时间” 实质是一种拖延战术,其目的是在等待外援,等待国 际形势的改观。对此,李宗仁也明确指出:“根据我的 分析,我们抗战的战略重心便是以空间换时间,以待 世界局势的转变”。第三,以西南为抗战大后方。1935年8月11日,蒋介石在峨眉训练团对川滇黔三 省各级干部演讲中指出:“我敢说,我们本部十八省哪 怕失了十五省,只要川滇黔三省能够巩固无恙,一定 可以战胜任何的强敌,恢复一切的失地,复兴

9、国家, 完成革命”。1938年11月19日,国民政府举行国防最高 会议,决定将首都迁移到重庆,标志着这一战略构想 正式付诸实施。向以四川为中心的内陆地区退却,这 是国民党“持久抗战”的重大战略部署。国民党政府与蒋介石之所以确定以四川为中心的 西南为大后方这个战略布局也是有一定根据的。首先,整个西南地区地处内陆,地形复杂,易守 难攻,利于持久。其次,东南地区沦陷后,中国海岸被敌封锁,通 过沿海及中越铁路的国际交通线均被切断,如能保有 西南,尚可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获取源源 不断的美英军需。其三,四川气候温润,物产丰饶,地广人众,享 有“天府之国”的美誉,也利于持久。因此,以四川 为中心的

10、西南被蒋介石看作“抗战之策源地”和民族 复兴基地。应当肯定,蒋介石国民党把西南定为抗战后方基 地,把内地大量工业、企业、商业、学校及战略物资 迁入西南,对持久抗战、拖垮日本,起了一定作用。 第四,“二期抗战”的战略阶段构想。 武汉、广州失陷后,中日战争陷入相持阶段。19 38年11月,国民党召开第一次南岳军事会议,蒋介石 在会上提出抗战进程分为两个时期,武汉失守以前为 第一期,即向内陆退却时期;武汉失守以后为第二期, 即转守为攻、反败为胜时期。他说“第一期的任务, 在于尽量消耗敌人的力量,掩护我们后方的准备工作, 确定长期抗战的基础,完成我们第二期抗战战略与政 略上的一切部署。第二期任务,就要

11、承接前期奋斗的 成绩,实施我们第一期中所部署的一切计划,与发挥 我们抗战的力量,以达到抗战胜利与建国成功的目 的。”这就是国民党政府与蒋介石对抗战发展进程的总 体构想。对此,陈诚阐释道:“即在战略上初期之以空间 换时间,第二期之积小胜为大胜,以配合盟军之 整个战略”。蒋介石“二期抗战”的阶段性战略构想,并不认 为需要有一个战略相持阶段,而是企图径直由战略防 御转到战略反攻,而事实上,战略相持阶段,恰恰是 整个抗日战争时期最为关键的阶段,因而并没有反映 抗日战争发展规律,缺乏具体的战略指导价值。国共两党持久抗战思想的区别上述可见,针对抗战“亡国论”与“速胜论”甚 嚣尘上的现象,国共两党中不少有识

12、之士在持久抗战 的总的战略方针上达成了共识,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具 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但是,仔细考察国共两党关于持 久抗战的战略主张,可以发现,两者的确存在不少区 别,甚至是本质差异。第一,持久抗战的理论基点不同。依赖外力取胜,是国民党政府与蒋介石持久抗战 的基本依据。这正如朱德所指出的,它“把战争胜利 寄托在日苏战争和太平洋战争上面,不寄托在自己的 政治改革、军事改革和抗战努力上”,存在着侥幸心理, 把抗战命运寄托在英、美、法、苏各国与中国“共同 一致来打日本”之上。理论基础并不扎实,无异于把 持久抗战这座理论大厦奠基于流沙之上,所以说,这 是一条不发动民众的片面的抗战路线。事实上,任何战争都是

13、交战双方政治、经济、军 事、人心以至外交的总体战,争取外援固然重要,但 这不过是外因,决定性因素在于内因。对此,毛泽东 指出:“战争的胜负,固然决定于双方军事、政治、经 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援助诸条件还需加上 主观的努力,这就是指导战争和实行战争,这就是战 争中的自觉的能动性。”这种“自觉的能动性”主要是 指人民战争之伟力。中共关于抗日持久战的理论主要奠基于发动民众 起来抗日,实行全面的抗战路线,认为“战争的伟力 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积极动员人 民起来抗日,就会使日本侵略者像一匹野牛冲入火阵。 正如洛川会议所强调的,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 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

14、全民族的抗战。主 要依赖外援还是发动民众,这是国共两党关于持久战 理论的不同基点,实质上反映出了两条不同的抗战路 线。第二,持久抗战战略战术原则的差异。蒋介石关于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战术原则,过多重 视阵地防御作用,轻视运动战和游击战,这是一种消 极防御的战略战术。蒋介石在1937年8月18日宣布的五 项作战原则中,强调了阵地战的基本方针,说:“我们 要固守阵地这是我们抗倭胜利唯一要诀”,“要多 筑工事,层层布防,处处据守”,并着重指出:“敌人 的利器是飞机、大炮、战车,我们的利器是深沟、高 垒、厚壁”。为实施阵地战,蒋介石还制定了有进无退的“连 坐法”,命令部队“誓死拼命,坚强抵抗”,“持久死守

15、”, 不许后退。在敌强我弱的条件下,历代高明的军事家 都主张实行积极防御的方针。而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抗 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却实行消极防御的作战方针 忽略了敌强我弱的根本特点,与日军争一城一地的得 失,以无数将士的血肉之躯去填入敌人的火海,造成 重大损失,这与持久战略的目标相背离,对持久抗战 不利。毛泽东早在1936年与斯诺的谈话中就曾经预测, 在未来的对日作战中,“中国军队要胜利,必须在广阔 的战场上进行高度的运动战,迅速地前进和迅速地后 退,迅速地集中和迅速地分散。这就是大规模的运动 战,而不是深沟高垒、层层设防、专靠防御工事的阵 地战”,主要实行运动战,辅之以阵地战。抗战开始后 毛泽东又

16、系统地提出“在全体上,运动战是主要的, 游击战是辅助的;在部分上,游击战是主要的,运动 战是辅助的。”尤其是把敌后游击战提到了战略高度, 这是一大发明,其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中国是处于进 步时代的大而弱的国家。这是一种积极防御的战略战 术。事实证明,中共敌后根据地的广泛开辟和人民武 装力量的迅速壮大,与毛泽东这一军事战略战术原则 密不可分。第三,持久抗战战略阶段划分上的区别。蒋介石把持久战略分为两个阶段,称抗战第一期 为战略防御时期,把抗战第二期称为转败为胜的反攻 阶段,否认战略相持阶段的存在,这是基于“等待国 际局势改观”的指导思想而制定的战略计划,自然难 以认识把握抗战进程和规律。蒋介石“二期抗战”阶 段说没有也不可能揭示抗战的真实进程和发展规律, 反映出其理论的偏颇与战略短视,缺乏对抗战的指导 价值。对蒋介石“二期抗战”的战略阶段划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