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直方图的特点与临床意义2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0098801 上传时间:2023-01-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细胞直方图的特点与临床意义2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白细胞直方图的特点与临床意义2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白细胞直方图的特点与临床意义2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白细胞直方图的特点与临床意义2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白细胞直方图的特点与临床意义2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细胞直方图的特点与临床意义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细胞直方图的特点与临床意义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由于不同厂家及型号的血细胞分析仪设置的技术参数和使用的试剂性能不同,致使 不同型号仪器直方图的形状不完全相同。现主要以 Coulter JT-IR ( 白细胞直方图 ) 和 SF-3000( 红细胞和血小板直方图 ) 为例进行介绍。 一、白细胞直方图的特点与临床意义 (一) 正常白细胞直方图 血细胞分析仪通常在 35-450fl 的范围内分析白细胞。根据正常白细胞(图1-a)在溶血剂作用后体积的大小,在直方图上从左至右可确认其相应的三个细胞群: 1小细胞群 小细胞群是位于左侧又高又陡的峰,分布在 35 90fl 范围,以成熟 淋巴细胞 (LYM) 为主要特征细胞;2大细胞群 大细胞群是位于右侧

2、较低且分布宽的峰,跨越 160 450fl ,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要特征细胞; 3单个核细胞 (MONO) 单个核细胞 (MONO) 位于大、小细胞群之间的较平坦的区域,分布在 90 160fl 范围,是单个核细胞 (MONO) ,也被称为中间细胞 (MID) ,以单核细胞为主要特征细胞。(二) 异常白细胞直方图 由于正常外周血中的白细胞以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为主 ,白细胞直方图显示为有三个峰的光滑曲线,而且在这三群细胞分布区域的交界处均存在一个低谷 ( 即报警监测点 ) 。当白细胞分类的比例异常或出现异常细胞时,白细胞直方图曲线峰的高低、数量和低谷区的特征将会出现一些变化,并显示相应的

3、报警 。 1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或淋巴细胞比例减低(图1-b)白细胞直方图表现为粒细胞峰明显变大,淋巴细胞峰明显变小。在严重的细菌感染 时,如果中性粒细胞发生中毒性改变,粒细胞峰可向左移动或向右延伸,有的可显示“ R 3 ” 或“R 4 ” 报警提示。2中性粒细胞比例减低或淋巴细胞比例增高(图1-c) 白细胞直方图表现为粒细胞峰明显变小,淋巴细胞峰明显变大。 3 单核细胞比例增高 (图1-d)白细胞直方图表现为在单个核细胞区出现一个明显的峰,其大小与单核细胞比例增 高的程度有关,常显示“ R 3 ” 报警提示。值得注意的是,仪器显示的“MO ”或“ MID ”增高仅表示可能是单核细胞增高,也可能

4、是嗜酸性粒细胞或幼稚细胞等,因此,必须涂片染色后经显微镜确认。 4 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图1-e)白细胞直方图上也在单个核细胞区出现一个明显的峰,其大小也与嗜酸性粒细胞增 高的程度有关,可显示“ R2 ”或“ R3 ”报警提示。注意事项与单核细胞比例增高相同。 5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图1-f) 白细胞直方图表现为淋巴细胞峰向单个核细胞区扩展变宽,其程度与原始及幼稚淋 巴细胞的比例高低有关,常伴有“ R2 ”报警。 6 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图1-g)白细胞直方图常以单个核细胞峰增高为主,并向淋巴细胞区和粒细胞区扩展,常显 示“ R2 ”、“ R3 ”及“ Rm ”报警提示。其异常峰

5、的高低及扩展的程度与原始及幼稚细胞的比例高低有关。7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图1-h)白细胞直方图与正常淋巴细胞比例增高时相似,但淋巴细胞峰底略宽,有时可显示 “ R2 ”报警。 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图1-i)白细胞直方图表现为多区异常,为形状单一而分布广泛的图形,淋巴细胞峰可有可无,随淋巴细胞所占的比例大小而异。白细胞直方图的特点a、正常白细胞 b、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或淋巴细胞比例减低c、中性粒细胞比例减低或淋巴细胞比例增高 d、单核细胞比例增高e、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f、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g、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h、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I、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图1、各类白细胞直方图(a

6、 f:Coulter JT-IR测试;g I:Cell-Dyn1700测试)白细胞直方图表现为粒细胞峰明显变大,淋巴细胞峰明显变小。在严重的细菌感染 时,如果中性粒细胞发生中毒性改变,粒细胞峰可向左移动或向右延伸,有的可显示“ R 3 ” 或“R 4 ” 报警提示。在检查时我们还应该注意那些问题呢? 1 判断白细胞计数时是否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 白细胞计数时先加入溶血剂,使红细胞破坏,保留的 “膜包核”状的 白细胞进行计数,但下列状况出现时,均可误计数为白细胞等,此时白细胞直方图也可发生相应的改变。 干扰因素:这些均可误计数为白细胞等,此时白细胞直方图也可发生相应的改变。当实验结果出现这些图形时

7、(图2),提示白细胞计数和分群结果均不准确,需要复查。(1)某些贫血的病理红细 胞及新生儿红细胞对溶血剂有较强的抵抗力,使之不溶解或不完全溶解; (2)有核红细胞; (3)血小板聚集成团。 各种干扰因素引起的白细胞直方图变化 a.聚集的血小板干扰 b. 不完全溶解的红细胞干扰c.巨大血小板干扰 d.冷球蛋白干扰 白细胞直方图变化的意义,主要是指导实验室工作人员如何做好仪器计数的质量控制及判断是否“涂片复检”。图22判断白细胞直方图是否符合白细胞分类筛选标准,以决定涂片镜检 经过溶血剂处理后的“膜包核”白细胞体积与其自然体积无关。含有较多颗粒的粒 细胞经溶血剂处理后的体积比颗粒细、少的单核细胞和

8、淋巴细胞体积要大些,尽管其真实体积与单核细胞相等或更小。 白血病细胞、异形淋巴细胞、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多出现在单 个核细胞区域,少数也可见于淋巴细胞或粒细胞区。在一个细胞群中,可能以某种细胞为主,但由于细胞体积间的交叉,可能还存在其他细胞;也可 能存在与白细胞体积大小相近,而实际上并非细胞的颗粒(如聚集的血小板)。 由此可见,电阻法 仪器 只是根据“膜包核”颗粒体积的大小,将白细胞分成几个群体,这是比较粗糙的分类, 很难正确地反映出病人血样中各类 白细胞比例的真实情 况 。因此, 只能用于健康体检或无明显血液学异常且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正常的病人。准确的白细胞分类不能完全脱离

9、显微镜检查 !3不能仅根据白细胞直方图的变化,进行某种疾病的诊断图形和报警提示相同、细胞不同的白细胞直方图变化(a与b比较;c与d比较)a、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24%)b、非典型淋巴细胞 (核分叶、棘突和浆混浊) 23%c、异型淋巴细胞(、型)22% d、非典型淋巴细胞(核分叶和浆空泡)13%、中晚幼粒10%图-3 图3 显示了一组图形相似、报警提示相同,但白细胞种类不同的白细胞直方图变化,由此可见,尽管引起血液学变化的病因不同,白细胞种类 的变化不同,但白直方图变化很相似。而图4显示了一组细胞种类相同,但图形和报警提示不同的白细胞直方图变化,说明白细胞直方图 形变化无特异性。因此,异常的直

10、方图只是提示检查者粗略判断各类白细胞细胞比例变化或有无明显异常细胞出现,进而在显微镜复检时 注意这些变化的真正病理意义,或在正常人体检中筛选是否需要进一步血涂片检查,而不能仅根据白细胞直方图的变化来进行临床诊断。 那种认为白细胞直方图的某种变化,即可代表某种疾病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图4)。细胞相同、图形和报警提示不同的白细胞直方图变化a、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20%) b、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增高(24%) 三、 血小板细胞直方图的特点与临床意义 (一)正常血小板直方图血细胞分析仪通常 在 2-30fl 范围分析血小板,正常血小板(图6-a)主要集中在于 2-20fl 范围内,一般 在 25-30

11、fl 之间的某一点与横坐标重合, 直方图是 一条呈对数正态分布的光滑曲线。(二)异常血小板直方图血小板与红细胞在同一个通道内测量,二者在体积上有明显的差异,仪器设定了特定的阈值,将高于阈值者定于红细胞,反之为血小 板。但红细胞群体中的小红细胞或细胞碎片可落在血小板的阈值内,巨大血小板或聚集的血小板可误认为红细胞,这些均可从血小板直方 图上反映出来。乳糜微粒、冷球蛋白颗粒和红细胞冷凝集等也可干扰血小板计数结果,但血小板直方图无明显的变化。 1 大血小板直方图(图6-b):曲线峰右侧右移,在大于 30fl 的某一点与横坐标重合, MPV 值明显增高。如果血小板数减低,可见于 ITP 及体外循环时;

12、如果血小板数升高,见于脾切除术后。如果血小板数正常,可见于慢性髓性白血病、骨髓纤维化等。 2 小血小板直方图(图6-c):曲线峰右侧左移,在小于 20fl 的某一点与横坐标重合, MPV 值明显减低。如果血小板数减低,可见于 AIDS 病毒感染和脾亢等;如果血小板数正常,可见于慢性再障;如果血小板数升高,可见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 3 聚集的血小板直方图(图6-d) :曲线峰变低,如果以 20 个的血小板聚集为主,则曲线峰变低、变平,右侧抬高不明显。此时,在白细胞直方图的 35fl 处有一个小峰。见于标本采集不当或 EDTA 依赖性血小板聚集等。 4 小红细胞干扰的血小板直方图(图6-e):在

13、曲线峰的右侧抬起并上扬,不与横坐标重合。可见于 IDA 或发生溶血的标本。由于多种因素均可导致血小板直方图异常(图6-f),影响血小板计数和MPV的结果,因此,分析血小板直方图是血小板检测分析后质控的重要步骤。但血小板直方图对于医生作为诊断与 治疗依据价值不大。 各类血小板直方图 a、正常血小板直方图 b、大血小板直方图 c、小血小板直方图 d、聚集的血小板直方图 e、聚集的血小板直方图 f、小红细胞干扰的血小板直方图 图6 目前血液分析仪的工作原理 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标本时,除给出细胞数外,还提供相应的细胞体积分布图。 根据仪器检测的原理不同,可将血细胞分布图形分为直方图和散点图。 直方图是血细胞分析仪用电阻抗原理对血细胞进行检测,以细胞体积为横坐标,细胞的相对数量为纵坐标,表示某一种细胞数量分布情况,可反映细胞体积大小异质性。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三种直方图。 散点图是血细胞分析仪用多项技术(激光、射频及化学染色)联合使用对白细胞进行检测后得到的各类白细胞的散点状分布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