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巧手折纸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0098620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3.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实践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巧手折纸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综合实践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巧手折纸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综合实践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巧手折纸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综合实践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巧手折纸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综合实践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巧手折纸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综合实践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巧手折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实践三年级上册第四课巧手折纸(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课 巧手折纸 (建议3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折纸的有关知识,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通过动手折纸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体会合作的快乐,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题教学分析:折纸活动是指利用普通的纸张,经过折、剪、画等活动来完成一定物体造型的一种美术活动。折纸活动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生动形象,易学易做,是儿童感兴趣和爱好的事情。它既能锻炼儿童的手部肌肉,又能促进儿童大脑的发育;内容丰富,有很强的趣味性,是经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不断创造而流传下来的。它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具有独特风格和鲜明的个性,而且活动形式符合孩子好奇、好

2、动的心理特征。教学建议:1、运用童趣化的语言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折纸课也是如此,教师的语言引导要激趣,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进行学习。比如折兔子。教师在引导语中采用“小兔子是我们熟悉的一种小动物,它给你留下的印象是怎样的呢?请你用一两句话描述一下”“听了小朋友介绍,老师真的好喜欢小兔子,想不想把小兔子永远留在你的身边。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纸折小兔子的方法。”折帽子时,教师结合天气情况引导:“天冷了,小帽子成了我们的好朋友,今天就请小朋友为自己制作设计一顶好看的帽子。”童趣化的引导语的加入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我们还可以将几种基本的折叠方法变成更形象的语

3、言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如:边与边对折“两条直线抱一抱”,角与角对折“两个小角碰一碰”,反面折“向后转”,向下折“弯弯腰”等,小学生听到语言指令后,能很快做出相应的反应而且兴趣高涨。在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2、运用“五法”促进儿童学习(1)图示演示法图示是学生学习折纸的有效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采用立体步骤图引导学习,并通过尝试发现教师的范例纸以比学生的纸大3-4倍为宜,并且力求色彩鲜艳,富于美感。示范时,教师先把作品一次性完整示范一次,然后分步骤逐项示范。对于折纸过程中的难点、重点,要适当增加示范的次数,并指明折纸的部位,折痕的长短、中心点的位置及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既保证圆满完成每次折

4、纸作品,又要注意锻炼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以及做事的认真程度。在进行范例示范的过程中要逐步渗透折纸理论知识的传授,如三角形折、正方形折的概念,折痕线的表示方法等,教学生了解简单的折纸概念,掌握常用的折纸技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有意无意地丰富理论储备,强化训练效果,为他们以后的折纸活动奠定基础。(2)自学感知法老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折纸课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最后形成技能,教师的教应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基础,以学生会和不会的临界点为切入点,所以折纸课的自学感知是必不可缺少的。这一环节检验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使学生运用旧知识与技能,学习新知识与技能的机会,对所需学习的新知识技能

5、有整体印象。1、在区域内为学生提供有提示线的纸张,供学生进行简单的对边折、对角折、向中心折的方法,巩固折叠法,掌握折叠的尺度。2、在一些步骤较简单的折纸活动中,如折小花、帽子等时,学生通过将折好的作品拆开,思考分析和了解作品的折法,通过找一找、说一说、折一折,实际的去感知,和教师一起探讨找到方法。(3)重点讲解法:在学生通过拆折初步了解折叠步骤的基础上,对整体步骤或难点的部分,教师通过图示再进行示范讲解,能促进学生的理解,使折法更容易掌握。(4)巩固练习法:技能的形成不是一次能完成的,学生掌握了一种物体的折叠方法、要领后,要放手让学生多练习操作,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理解,形成技能。(5) “小

6、老师”指导法根据能力强弱,我们把学生分成若干组,意在以强带弱充分发挥“小老师”作用培养学生合作精神。教学设计:(范例一)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折纸的有关知识,掌握折纸的基本方法,通过动手折纸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观察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体会合作的快乐,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搜集有关折纸的知识。2、教师准备折纸工具、纸张、作品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看到我们教室布置了这么多折纸作品,你有什么想说的?2、提示并板书课题。二、调查汇报1、课前同学们收集了一些有关折纸方面资料,了解了关于折纸的知识,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

7、?2、学生汇报3、教师出示一些折纸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折纸知识:折纸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583年。当时中国的纸张昂贵,人们就用纸折一些小物品互相赠送来表达感情。折纸就这样产生了,并且成为礼仪的一部分。当僧人从中国经过朝鲜东渡日本时,带去了许多纸,折纸很快在日本风行并发展起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折纸不但在用料、工艺、样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出现了许多专门研究折纸的机构和专家。今天,专家们用纸折出的复杂的样式确实另人叹服。4、让学生欣赏折纸专家的作品。(教师通过大屏幕展示)三、学习折纸的基本折法1、折三角形。(1)学生演示自己折三角形的方法。(2)教师进行示范指导。(3)学习利用折三

8、角形的方法折出一个纸杯。(4)对学生折出的纸杯进行展示、评价。2、折四边形(1)学生自主尝试用不同的方法折出四边形。教师进行指导示范。(2折出一些作品并进行展示、评价。3、学习其他折纸的方法。(1)教师演示:内翻、外翻等技法,(2)学生练习。四、方法的综合运用折长耳朵小狗(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拆开样品,观察研究折法。(2)学生汇报演示,教师示范指导。(3)尝试动手折。(4)作品展评。五、自由创作1、父母每天为我们辛勤操劳,为了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我们就利用今天所学的这些折纸的方法把自己最拿手的作品折出来并带上几句祝福的话送给他们。2、学生自己动手折,教师巡视指导。3、作品展评。六、活动拓展1.

9、进行课堂小结教师。2.鼓励学生继续学习了解折纸的相关知识,争做折纸小能手。教学设计:(范例二)活动目标:1、了解折纸的历史、折纸的作用,折纸的方法。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民族自豪感。3、学会折天鹅。教师准备:课件、天鹅样品、彩纸。学生准备:挂历纸、剪刀、细绳、胶水。实践性作业设计:折天鹅教学时间:3课时活动环节: 第一课时一、活动,引起兴趣 “ 同学们,在集场上,你看到哪些东西呢?今天我们就来折许多新衣服,这好后摆一个衣服摊好吗?” 二、 引导学习按图示折纸 1、“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新的折纸本领,就是从四角向中心折,请小朋友看图示” 图(1) 将正方形纸两次对边折 图(2)然后打

10、开找到中心妈妈(中心点) 图(3)四个角是四个孩子,他们都要找到中心妈妈和她亲一下。这就是四角向折,在这个 2、 请操作,教师指导 “要看着图示一步一步地折,一步也不能丢掉” 图(4) 翻过来在折一次四角向中心折 图(5) 再 翻过来在折一次四角向中心折 图(6)翻过来将四个正方形打开成长方形 图(7)最后对折成衣服。在折衣服的基础上学折裤子:“衣服有了,没有裤子怎么办呢?” “看,衣服还会变魔术呢!一变变成了一条裤子。”请 学生说说是怎样变裤子的。 3、 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对齐抹平,四角向中心折共折三次。 三、 展评学生的作品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折天鹅一、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让

11、自己身边有一只美丽的天鹅呢?用你灵巧的小手来着一只可爱的小天鹅。二、师生共同折天鹅。1、准备纸。长方形,长约是宽的2倍。2、把长方形纸条逐个叠成小三角形;练习折。3、分组合作,插制成型。4、展示各组的作品。三、研究讨论。1、折纸给你带来了什么?怎样使你的折纸作品更富有生命力。2、怎样使自己制作的纸天鹅更美观?你还知道可以用什么材料制作小天鹅。四、拓展创新自由折纸,装饰教室。 第三课时一、提出本课任务。二、分组活动。利用手中的材料折纸。然后装饰教室。三、活动感受。本节课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一谈。四、拓展延伸自由折纸,装饰教室。四、交流汇报。1、引导学生互相评价2、评价总结。四、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畅谈活动感受。2、建议学生折纸。资料袋:一、推荐几个折纸网站:纸艺网:小螃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