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思考》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0094175 上传时间:2023-11-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社会主义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思考》(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章社会主义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报告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作了全面阐述,是在历史发展的关键时刻对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这个根本问题的再一次庄严宣告。在创立和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了社会主义的三个“公式”回顾历史,自*年托马斯莫尔出版乌托邦、*年11月“社会主义”一词在英国欧文主义的定期刊物合作杂志中第一次出现以来,世界范围内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争论就绵延不绝。在创立和实践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从xx、恩格斯到列宁、斯大林,x经典作家在不同历史阶段,也都曾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作出过探索和回答,这

2、些探索成果可以概括为关于社会主义的三个“公式”:第一个“公式”。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生产的计划调节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是马恩关于未来社会面貌的大致设想,这个“公式”主要是从“特征”的角度对未来社会作出描述、是以英法德等西方国家为蓝本的,而且是以“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xx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6页)即以生产力高度发展为条件的。但是,后来的历史表明,社会主义革命并未首先发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而是成功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俄国、中国等非西方国家,这就使得马恩的设想与实际、理论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的落差。但可贵的是,xx、恩格斯当时提供了一个认识和思考未来社会面貌的方法论原则,这就是必须从“经常变化和改革”的角度、从“历史事实和发展过程”中来认识社会主义,而不能寄望于“任何一劳永逸的现成方案”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