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路由报文结构分析实验报告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0091141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RIP路由报文结构分析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RIP路由报文结构分析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RIP路由报文结构分析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RIP路由报文结构分析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RIP路由报文结构分析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RIP路由报文结构分析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RIP路由报文结构分析实验报告(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实验资源库实验报告实验编号:NE 6实验名称:RIP 路由报文结构分析所属课程:网络工程知识类别:协议分析难度系数:1 级【容易】实验来源:锐捷公司关键词:RIP 路由协议RIPv1 协议 RIPv2 协议所属 TCP/IP 层次:网络层实验目的:1. 掌握动态路由协议 RIP 的报文结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2. 掌握 RIP 路由协议两个版本的区别。背景描述:3 台路由器运行 RIP 路由协议,使用协议分析仪采集数据包,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预备知识:RIP 协议的报文格式, RIP 协议的工作原理, RIP1 和RIP2 的区别, RIP 协议的缺陷。实验设备:3 台路由器, 1

2、台交换机, 1 台协议分析仪。专业资料实验拓扑:、设备连接如下图:实验原理:RIP 协议简介RIP 路由协议有 RIPv1 和RIPv2 两个版本, RIPv1 是有类路由协议,其不支持VLSM,不支持验证,路由更新采用的广播的方式;而RIPv2 是无类路由协议,支持 VLSM,支持验证,路由更新采用组播的方式。RIPv2 首先在 RFC1388“携带额外信息的 RIP 版本 2”中定义,发布于 1993 年1 月。该 RFC 在 1732 中做了修订,最终在 1998 年 11 月发布的RFC2453 “RIP 版本 2”中定稿。为确保 RIP 今后可以和 TCP/IP 一起使用,有必要定义

3、一种能和IPv6 一起使用的版本, 1997 年RFC2080 发布了标题为“用于 IPv6 的RIPng”文档。RIP 路由协议进行路由信息交换是通过发送两种不同类型RIP 报文实现的: RIP 请求和响应,这些报文作为常规TCP/IP 报文,使用 UDP 传输,使用 UDP 端口 520 。该端口按照如下方式使用:1.RIP 请求报文发送到 UDP 目的端口 520 ,这些报文可以使用 520 作为源端口,也专业资料可以使用一个短暂端口号。2. 为回答 RIP 请求面发送的响应报文使用源端口 520 ,其目的端口等于 RIP 请求报文使用的端口。3.未经请求的 RIP 响应报文发送时使用的

4、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均为520 。RIP 报文格式RIP 报文包含在 UDP 数据报中,如下图所示:图 1封装在 UDP 数据报的 RIP 报文下图所示为 RIP 的报文格式:图 2 RIP 消息格式1.命令:命令字段为 1 表示请求, 2 表示应答。还有两个舍弃不用的命令 ( 3 和4),两个非正式的命令:轮询( 5)和轮询表项( 6)。请求表示要求其他系统发送其全部或部分路由表。应答则包含发送者全部或部分路由表。2. 版本:版本字段通常为 1,而第 2 版RIP 将此字段设置为 2。3.地址族标识:紧跟在后面的20 字节指定地址系列( address family )(对于 IP 地址来说,其

5、值是 2)、IP 地址以及相应的度量。采用这种20 字节格式的 RIP 报文可以通告多达 25 条路由。上限 25 条是用来保证 RIP报文的总长度为 20 25+4=504,小于专业资料512 字节。由于每个报文最多携带25 个路由,因此为了发送整个路由表,经常需要多个报文。RIP 报文类型RIP 使用两种报文类型:请求和响应1、请求报文:当路由器刚刚接入到网络上,或路由器有一些超时的项目,它就发送请求报文,请求报文可以询问整个路由表的信息或某个具体的路由信息,如下图所示:图 3 对于特定的路由表信息的请求图 4 对于所有的路由表信息的请求如下图是使用 RG-PATS 网络协议分析仪采集到的

6、 RIP 请求报文:专业资料2、响应报文响应可以是询问的或非询问的,询问的响应仅在回答请求时才发送出来。它包含了在对应的请求中指明的终点的信息,而非询问的响应则是定期发送,如每隔 30s 或当路由表中有变化时,这种响应有时叫做更新分组,如下图所示:图 5 响应报文如下图是使用 RG-PATS 网络协议分析仪采集到的RIP 响应报文:专业资料RIPv2 报文格式设计 RIPv2 版本是为了克服 RIPv1 版本的某些缺点, RIPv2 的设计者没有增大每一个项目的报文长度,他们只是把 RIPv1 中的对 TCP/IP 协议填入 0 的那些字段改为一些新的字段。对其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扩展特性,以适用

7、于现代网络的路由选择环境,这些扩展我包括:无类别路由协议: RIPv2 的每一个路由条目都携带子网掩码,因此 RIPv2 支 VLSM。多播方式路由更新: RIPv1 使用广播方式把 RIP 报文发送给每一个邻居, RIPv2 使用多播的方式向其他使用 RIPv2 的路由器发出更新报文,使用的多播地址是,采用多播方式的好处在于, 本地网络上和 RIP 路由选择无关的设备不需要花费时间解析路由器广播的更新报文。 与 RIPv1 一样,RIPv2 操作使用的端口号为 UDP520 ,并且数据报文最大不超过 512字节。专业资料图 6 RIPv2 报文格式1.命令( Command )只取值 1 或

8、2,1 表示该消息是请求消息,2 表示该消息是响应消息。其他的取值都不被使用或保留用作私有用途。2.版本号( Version )对于 RIPv2,该字段的值设为 2,如果设置为 0 或者虽设置为 1 但消息是无效的 RIPv1 格式,那么这个消息将被丢弃。 RIPv2 处理无效的 RIPv1 消息。3. 地址族标识( Address Family Identifier,AFI )-对于 IP 该项设置为 2。只有一个例外的情况,该消息是路由器(或主机)整个路由选择表的请求。4. 路由标记( Route Tag )提供这个字段用来标记外部外部路由或重分配到RIPv2协议中的路由。默认的情况是使用

9、这个16 位的字段来携带从外部路由选择协议注入到RIP 中的路由的自治系统号。虽然RIP 协议自己并不使用这个字段,但是再多个地点和某个 RIP 域相连的外部路由,可能需要使用这个路由标记字段通过 RIP域来交换路由信息。这个字段也可以用来把外部路由编成“组”,以便在 RIP 域中更容易的控制这些路由。5.IP 地址( IP Address)路由的目的地址。这一项可以是主网络地址,子网地址或者主机路由地址。6.子网掩码(Subnet Mask)是一个确认 IP 地址的网络和子网部分的32 位的掩码。7. 下一跳( Next Hop )如果存在的话,它标识一个比通告路由器的地址更好的下一跳地址。

10、换句话说,它指出的下一跳地址,其度量值比在同一个子网上的通告路由器更靠近目的地。如果这个字段设置位全 0 (),说明通告路由器的地址是最好的下一跳地址。8. 度量(Metric ) Metric 在RIP 里面指的就是跳数。该字段的取值围是 116之间。专业资料RIP 协议工作原理每一个路由器定期(每隔30s)向邻居路由器广播自己的路由表,邻居路由器就是指与其直接相连的所有路由器,如下图所示:路由器R1 邻居为路由器 R2 和R4,路由器 R2 的邻居为路由器 R1 和R3,而路由器 R1 和 R3 不是邻居。 RIP 让网络中所有的路由器与其邻居路由器不断交换距离信息,并不断更新路由表。图

11、7 运行 RIP 协议的网络拓扑实验步骤:步骤一:设定 RIPv1 路由协议实验环境1、配置端口映射S3750#S3750#configure terminalS3750(config)#monitor session 1 destination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24S3750(config)#monitor session 1 source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1 10 both2、在路由器上配置 RIPv1 路由协议RA#configure terminalRA(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RA(config)# interface Loopback 0RA#configure terminalRA(config)#router rip专业资料RB#configure terminalRB(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RB(config)# interface Loopback 0RB#configure terminalRC(config)# interface FastEthernet 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