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素质教育实施机制的思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0087943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中学素质教育实施机制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农村中学素质教育实施机制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农村中学素质教育实施机制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农村中学素质教育实施机制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农村中学素质教育实施机制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村中学素质教育实施机制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中学素质教育实施机制的思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中学素质教育实施机制的思考摘 要:实施素质教育,是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需要,是相对应试教育而言的。实 施素质教育,是个艰巨的、复杂的、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通力合 作,才能真正实施。关键词:素质教育 学校 家庭 社会 合作教育部副部长王湛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作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 改革的根本任务已提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乃至全社会的面前”【1】。素质教育是相对应试教育 而提出的。所谓应试教育,即脱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单纯地为应付考试,争 取高分,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换言之就是“先生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学生就是读 死书,死读书,读书死”【2

2、】;素质教育,则是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尊重学 生的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教育,“就是要均衡 地和有目的地发展人的一切能力,从而把全人类引向它的目标”【3】。由此可以看出,素质教 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哪一位教师、一个年级、一所学校、一个局部地区教育部门 所能完成的,它不单单是学校的事,也不单单是家长的事,而应由学校、家庭、社会互相配 合,通力协作,共同来完成。那么,在实践层面上,学校、家庭、社会在素质教育中又各起 什么作用?如何建立起“三位一体”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机制?下面我就谈谈个人的粗浅认 识。一、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学校教育为主学校教育

3、,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按照一定的目的,选择适当的内容,利用集中的时 间,有计划地、系统地向学生进行各种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育形态。学生的大 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学校是一个理想的家庭,在每一个教室里,都配备有受过教育的 有文化的、得到一定训练的、热爱儿童的教师”【4】,能担负起育人的任务。因此,素质教育 的实施,应以学校为主。学校要担当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应当做好以下工作。(一)改善办学条件 办学条件的改善可分为硬件的改善和软件的改善。硬件是指学校设施,软件则指教师素 质。学校设施包括校园面积、校园环境及实验室、图书室、活动室、电脑室、体育馆等等。这些都要实行量化达标管理。要充

4、分提高教学设施的利用效率,以免造成浪费。学校设施再好再全,如果没有高素质的教师,也教不出高素质的学生来。“如果没有足够数量合格的教 师,任何最使人钦佩的改革也势必在实践中失败”【5】。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对于素 质教育的实施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因此,学校应花大力气提高教师素质,转变教师的教育观 念和教育角色,为教师素质的提高创造机会。如建立培训网络,加强对现职教师的学历培训 和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手段的培训,也可组织教师到教育先进地区去参观,学习先进经验, 还可鼓励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等等。(二)改革课程体系实施素质教育要求人们突破传统的狭隘的课程观念,要在新的大课程观念指导下,对课 程进行整体

5、优化。也就是说要求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开好各门课程,逐步做到优化 学科课程,强化活动课程,开发环境课程,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1、优化学科课程,就是学校要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开好所有学科课程,特别 是音、体、美等课程,要实实在在地开好每一门课。学科课程可沿着加强学科课程的基础性、 综合性、时代性及地方性的方向进行调整。根据学科的内容和门类,开设必修课和选修课。 还可根据学科特点,开设“整合课”。在学科课程的教学上,要改“注入式”为“启发式”, 优化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由消极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向积极主动地 获取知识。2、强化活动课程,就是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

6、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 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6】,进而达到教学做 合一。活动的内容可分为思想教育活动、科学技术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和社会公 益劳动。学校要把活动课列入课表,充分开发和利用地方的教育资源,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 实施,并且办出地方特色,杜绝盲目性和随意性。3、开发环境课程校园环境作为学校的隐性课程,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整齐、 清洁、优美的校园环境,健康的文化活动,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校风,都是无声教育。 它与有声教育相结合,二者相得益彰,效果倍增。学校要重视环境课程的建设和开发。搞活 环境课程,既要重视物质环境

7、的建设,更要重视校园精神环境的建设。(三)完善评价体系 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完善评价体系,体现评价定标、诊断、反馈、激励的功能。1、对考试的评价扭转考试分数绝对化的倾向,充分利用考试的反馈信息为教学服务,为 培养学生服务。采用开卷、闭卷相结合,笔试、口试、面试相结合,实验操作与课外作业相 结合的考查方式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素质进行全面考查。对有特殊专长的学生,应有 相应的鼓励措施或提供不同的考核标准。在评分上,可用等级制代替百分制。2、对教师的评价要改变过去单一的以学生的升学率或考试分数来评价教师的做法,应从 教师的整体素质方面考核评价教师。如从教师的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研科研能力乃 至

8、师生关系等方面来考核评价教师。3、对学生的评价要改变单一的以考分来衡量学生的做法,应重点对学生的能力、特长等 方面进行评价。要由单纯的对学生智育的评价转变为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评价。二、家庭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补充教育不单纯是学校的事情,还需要家庭的密切配合。“家庭是造人的基本工厂,要想制 造有学问、有道德的好人,须看家长是否是有学问、有道德的好人”【7】。“家庭是社会的一 个天然基层细胞,人类美好的生活在这里实现,儿童在这里生活着、成长着”【8】。家庭教育 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要补充。对每一个人的成长来说,家庭是第一所学校,父母是第一任 教师。家庭教育对儿童身体的发育、知识的获得、能力

9、的培养、品德的陶冶、个性的形成, 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父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子女实施素质教育。(一)促进子女身心的正常发展父母要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有了健康的身体,智力、品德、美感等方面的发展才有可 靠的物质基础。儿童身体发育,需要有饮食、卫生、体育等多方面的条件。要做到营养结构 合理,分量适度,偏食、营养不足或过度,都不利于孩子机体的正常生长发育。父母还应督 促子女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注意保持坐、立、走和看书、写字的正确姿势,养成良好的卫生 习惯。父母还要关心子女的心理健康。身体好还不能算健康,身体、心理都健康,才称得上 健康。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卫生,如引导孩子顺利度过“心理断乳”这一关,在发现

10、孩子心理 缺陷时,要及时进行教育矫正,引导子女热爱生活、关心他人,养成乐观进取的精神。这就 要求家长掌握一定的教育心理学知识。(二)培养子女良好的个性“只有在一个有利于个性的教育环境中,才能指望个性的全面发展”【9】。父母要培养子 女良好的个性,应努力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家庭气氛。父母与孩子之间,应建立一种民主平 等的关系。父母对子女既不溺爱、放任,也不粗暴、专横,而要采取民主的态度,同时又要 严格要求。要培养孩子养成独立的个性,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让其从事一些力所 能及的劳动,而不要事事包揽。还要让孩子养成谦让的美德,懂得尊老爱幼。父母应理解孩 子,尊重孩子,信任孩子,尊重他们的独立意

11、向和自尊心、自信心。还应善于引导他们树立 远大理想,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合理需要,指导他们交友。“全面 地发展儿童的个性,发现他的禀赋,形成对艺术创作的才能,以便使他享有一种 多方面的完 满的精神生活。”【10】(三)配合学校,关心学生的发展父母应当积极支持学校,同学校密切配合,启发和督促子女认真接受学校教育,以促进 子女健康发展。“学校必须与家庭保持联系,家庭生活与学校生活要一致,是人的发展和人 的教育之首要的”【11】。父母应注意不要在子女面前贬低学校,贬低教师,更不要向子女提出 与学校的正确教育背道而驰的要求。在配合学校教育中,家长也要处理好“望子成龙”与学 生自身发

12、展的关系。不要不顾子女的发展潜力,盲目给子女加压、加码。三、社会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社会上的各种因素对人的成长发展都起作用,也都有影响。年轻一代的思想、品德、性 格、才智的形成和发展,都毫不例外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教育在素质教育中起着重 要作用。(一)各级政府部门对教育起着领导和保证作用实施素质教育,各级政府应从思想上重 视,领导要亲自抓,要保证各学校有充裕的办学经费。教育经费不要只倾斜给重点学校,应 面向每一所学校,保证师资力量的平均分配,把每所学校都办成合格学校。这样才能真正做 到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提高全民的素质。(二)社会观念影响着学生的发展,不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

13、一大障碍。对 素质教育最大的支持就是切实转变教育观念。合理的社会人才需求是金字塔形的,不仅需要 大量高等级人才,更需要众多的初中级人才。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时,应既看文凭、学历,更 要重视水平、能力。这样,在社会影响下,学校、家庭就会真正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在德 智、体、美、劳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三)社会团体要为学生发展提供条件。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社会团体如科学馆、 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都没有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大量场馆设施被废弃闲置。可喜的是 现在比以前大有好转。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社会团体充分开发自己的资源,吸引学生参加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文艺、绘画、体育、科技、参观等等,拓宽学生的

14、知识面,开阔学 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真正配合学校发展学生特长,抵制社会消极影响,促进学 生整体素质提高。综上所述,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因素是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要以学校为中心, 家庭、社会相配合,学校可通过互访、开家长会、设立家长委员会、开展家长辅导讲座等形 式与家庭联系,发挥家庭的积极作用。学校也要主动争取社会的支持,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团 体开展的有益活动,建立起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只有建立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 一体的机制,素质教育才能得以真正地实施。参考文献:【1】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会议上的讲话。【2】陶行知,生活即教育、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

15、科学出版社,1981版,P116。【3】康德,康德论教育, 1979 英文版, P11。【4】帕克,关于教育学的谈话, 1894 年英文版, P450-451。 【5】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文化教育出版社, 1981年版, P126。【6】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P76。【7】晏阳初,平民教育概论、晏阳初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 年 版, P36。【8】马卡连柯,马卡连柯全集第四卷,人民教育出版社, 1959年版, P30。【9】沛西能,教育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 1964年版, P296。【10】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年版, P120.【11】福禄培尔,人的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 P17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