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种植实施方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0078761 上传时间:2023-12-13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7.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用菌种植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食用菌种植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食用菌种植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食用菌种植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食用菌种植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用菌种植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用菌种植实施方案(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丹麻镇锦州村食用菌种植实施方案为发展农业生产,振兴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根据青海省农牧厅“四 五计划”要求,围绕丹麻镇农业发展规划,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以市场 为导向,以食用菌示范基地为基础,以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建设为重点,科学规划, 狠抓落实,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稳步、逐步整体推进,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 农业转变,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二、任务目标按照青海省农牧厅“四五计划”项目安排,积极开展创业富民活动,充分发 挥自身专业优势,结合累积技术和管理经验搞好示范基地,并作为锦州村食用菌 种植技术现场观摩、培训和推广中心,带动锦州

2、村民规模化种植食用菌,从而达 到创业富民的目的。三、工作重点示范优质品种:主要是双孢菇、平菇等。集成高产技术:本着节本增效、高产优质的原则,实现良种化,良种良 法配套,综合防治病虫害,利用农作物秸杆栽培食用菌,拉长生物链条,开发高 蛋白食品。加强病虫害防控:优先采用科学育种、选用抗病品种、利用天敌、灯光 诱杀等农业、生物和物理防治措施。化学防治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 则,在菇体生长期杜绝施用化学农药,无菇期适量使用低残农药,在突出生态、 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掌握适时适期防治,把病虫危害降低到最小程度。四、主要技术内容(一)主推技术该技术通过利用选育低温型优良食用菌品种进行反季节栽培,实现

3、低温、高 海拔地区成功栽培食用菌的目的,对于提高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满足社会对食 用菌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推广前景十分广阔。1. 品种选择及菌种生产技术。根据锦州村特殊气候条件,采用反季节栽培模 式,推广应用优质高产、适销对路及价值较高适宜反季节栽培的低温双孢菇、平 菇和香菇,针对锦州村冷凉气候特点,采用塑料大棚设施或空置平房,进行栽培。 菌种生产按照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进行母种、原种、栽培种生产。2. 培养料选用。栽培原料要求新鲜、无霉变,不含有毒有害物质,保持适宜 的颗粒度和一定的吸水能力。培养料采用通风发酵处理和高压、常压灭菌,达到 防霉速生增产的效果。双孢菇具体配比

4、如下(以100平方米用料计算):稻草3500斤,牛粪3000 斤,过磷酸钙100斤,石膏100斤,石灰60斤、尿素30千克、发酵剂5千克、 农药若干。低温平菇:栽培种制作容器选用高压聚丙烯塑料袋进行袋栽。栽培种配方如 下:木屑40公斤、棉籽壳40公斤、麸皮10公斤、复合肥1公斤、石灰0.5公 斤、多菌灵0.2公斤。3. 双孢菇生产主要技术路线。(1)培养料前发酵。培养料备齐后,将草料提 前3天加水预湿;将干牛粪加水预湿后混入发酵剂;预湿结束后按照一层草料一 层粪的顺序,将所有料堆制成底宽2米,上宽1.5米,长度不现的梯形料堆,进 入前发酵阶段,总计需15天,翻堆两次。(2)培养料后发酵。在前发

5、酵结束后, 利用小的朔料棚进行简易后发酵。(3)铺料播种。在棚内地面,按照宽0.81 米,长度不限作成料床,两床之间隔4050厘米宽过道。将发酵好的料铺在料 床内,厚度2025厘米。待料温降至28度以下时,即可播种。播种采取混播加 层播的方法,即先把占播种量70%的菌种撒在菌床上,然后用叉子抖料,使料与 菌种充分混合,再将剩余的30%菌种撒在料表面用平整的木版将料面稍压实,整 平即可。(4)发菌期管理。播种后料面覆盖一层报纸遮光,保持料温2025度, 约20天左右菌丝即可长满培养料。(5)覆土出菇。覆土厚度为3-5厘米。菌丝 完全长满培养料后即可覆土。覆土后调整土层含水量,以手握成团,丢开即散

6、为 准,并保持良好的通风,经15天左右,即可有菌蕾出现,此时可以加大喷水量, 保持空气湿度在90%左右。待菌蕾长至直径5厘米左右时,即可采收。4. 平菇生产主要技术路线。(1)配料。以上各组配方可按料水比1: 1.31.5 加水拌料,调至含水量60%左右和pH值7.58。(2)堆积发酵。选向阳地势干燥 地方,培养料加pH 910石灰水拌料,拌匀后堆料,然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 湿使之发酵。经13天料温升至50-60C,经24小时翻堆一次,当温度再次升 至50C60C,经24小时发酵完毕。(3)装袋接种。因气温低宜用长而宽塑料 筒,装料量相对大,装料袋应以宽20厘米,长40-45厘米为宜,装干料

7、0.70.8 公斤。另外,应保证菌丝纯正无杂菌,菌丝生长旺盛,菌龄不可过长,菌种量以 10%15%。菌种量大,菌丝生长优势大,栽培容易成功。两端袋口菌种量宜大, 有利菌丝生长取得表面优势,一般装袋接种采用层播,可三层培养料四层菌种。(4)发菌管理。首先要控制适宜温度,培养室温度为20C23C适宜,料温控 制22C25C为好;其次控制培养室内空气相对湿度达60%70%为宜。此外,应 注意适宜通风、预防杂菌发生。(5)出菇管理。此时必须注意温度、湿度、光线 及通风量等几个因素的影响。(二)生产技术人员培训与指导以及生产技术规程的 制定与推广培训分为定期和不定期两种形式,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相结合

8、的方式。 培训对象是锦州村菇农。计划培训举办5-6期,每期培训20人以上,共计培训 生产和技术人员120人。同时,在示范推广食用菌的关键时期如产前、产中、产 后等不同阶段,计划邀请锦州菇农到示范大棚、生产菇房进行现场观摩学习,现 场咨询和解决问题。为使技术得到更加有效应用和推广,制定双孢菇、低温平菇等品种不同栽培 模式生产技术规程,并发放给锦州菇农,确保技术能够被菇农所掌握。(三)示范基地建立与示范在锦州村,通过建立示范基地,严格按照推广技术的内容,实施高效、科学、 规范的管理,供菇农观摩学习,以点带面,促进全面推广应用,从而实现产量增 加、品质提高、菇农增收、农业增效。(四)产品的质量安全监

9、控和监测通过对栽培品种的各种投入品使用以及栽培出菇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过程的 质量安全监控,以及对示范推广过程中生产出的产品进行检测。一方面可以使该 技术得到有效推广;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强产品的市场竞 争力,提高产品的产值和效益,从而增加菇农收入。五、明确职责,推进产业化经营体系食用菌合作社组织:主要职责是和菇农结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实现风险共 担、利益共享。协助示范基地做好技术指导工作。(1)负责制定本村项目实施 方案。根据丹麻镇总体方案的要求,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技术小组,制定本村 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方案。(2)落实具体种植区域和面积,并和农户签订食用菌 种植和收购合同。

10、(3)开展技术培训。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对菇农进行技术培训, 培训5-6期,每期培训人数不低于20人。(4)进行技术指导和物资服务。印发 技术资料200份以上发放给菇农。帮助负责食用菌推广的部门和种植户落实食用 菌相关菌需物资。(5)建立一支专业销售队伍,进行食用菌销售工作。示范基地:(1)制定示范基地种植和推广计划。(2)技术人员进行基地食 用菌种植示范,在食用菌种植不同阶段,组织菇农到示范大棚、生产菇房进行现 场观摩学习,现场咨询。(3)制定食用菌标准化生产操作规程,并做到家喻户晓。 (4)建立健全项目实施档案。根据生产进程,搞好相关的生产和技术记载。农户:(1)严格按照签订的食用菌种植和销售

11、合同,种植和销售食用 菌。(2)在菌种、农药、肥料等菌需物资的使用上,要严格遵守无公害产品农 药、肥料使用准则,严禁使用违禁农药。六、工作计划根据实际,结合食用菌生产周期性,计划进度安排如下:1、2010年9月一12月:做好互助县食用菌生产状况的调查研究、制订 种植方案、做好产业规划、制定食用菌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做好试验示范推 广的其他前期准备工作。2、2011年1月一3月:搞好技术培训与指导。3、2010年47月:搞好食用菌的栽培、示范与推广工作。4、2010年8月:做好总结。七. 蘑菇生产的成本及效益分析蘑菇生产的原料皆由农作物秸杆及畜禽粪便组成,所以成本较为低廉。每平 方米原料投入成

12、本在30元左右。建造一栋栽培300平方米的菇棚,投资在 10000-12000元,这样的棚体使用寿命在5年以上,按每年种植一季计算,每季 棚体折旧为1000-1200元。原料等费用总计10000元,每棚每季产菇10000斤左 右,按每斤两元销售价格计算,产值20000元,净利润为8000-10000元。八、保障措施为优质高效地完成青海省农牧厅“四五计划”关于锦州村食用菌种植计划, 特制定以下保障措施:(一)建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领导小组该项目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技术领导小组。项目领导小组由镇政府镇长任组长,涉农岗位工作人员为成员。项目技术领导小组由主管农业副镇长任组长,组 员由项目实施人员冯天英

13、和农村社会经济服务中心农科岗位工作人员组成。(二)建立目标责任制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统一部署、组织实施、协调和运作,保证按项目要 求顺利实施。技术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和落实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和组织验 收、总结等工作。(三)建立生产日志和管理档案为保证项目实施工作具体化和制度化,技术领导小组要对项目的实施活动和 环节进行全程记录,收集保存好图片、文字、影像等资料,归档整理,建立全程 完整的工作、技术档案。(四)做好技术示范、推广,探讨推广模式通过示范基地展示推广项目的集成技术,同时通过提供技术指导和咨询的形 式,将技术成果通过食用菌合作社向周边地区辐射推广。技术推广模式采用“政府+食

14、用菌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模式。由示范 基地制定具体技术路线和技术操作规程,由镇政府组织人员在示范基地进行示 范,食用菌合作社为农户提供高质量的菌种并建立产品加工、销售一条龙服务渠 道,发动农民进行生产,利用镇政府的联动,从而保证科学技术普及到位,农民 能熟练掌握真正技术,无产品销售顾虑,实现镇政府、食用菌合作社和农户的三 赢。(五)开拓市场,确保增收匹1=1努力开拓产品市场,拓宽销售渠道和销售空间,纵横联合,以销售促增收。 一是稳定食用菌合作社营销专业队伍;二是内引外联,与外公司、企业搞好对接 工作;三是提升产品质量,打造品牌;四是创建食用菌产品销售大市场,优化销 售环境,吸引外地老板来村

15、收购活跃市场,打破制约食用菌产业发展销售瓶颈, 确保群众得到实惠。(六)采取多种宣传形式,提高农民素质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观摩会、技术讲座、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推广普及 大棚食用菌反季节高效栽培技术,制定和印发技术规范(程),提高锦州村菇农 科学种菇水平。(七)做好检查督导和验收总结镇政府作为项目支持和牵引单位,要不定期的做好项目的督导检查工作,对 发现的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研究解决办法。食用菌合作社和示范 基地要积极配合镇政府工作,每月上报项目实施进展情况。对于示范基地推广的 品种、模式,技术人员要适时做好品种的测产工作,工作结束后,搞好总结、鉴 定工作。附1:无公害食用菌袋料栽

16、培技术操作规程(平菇试用)附2:无公害食用菌大棚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双孢菇试用)冯天英2010年10月15日附1:无公害食用菌袋料栽培技术操作规程(平菇试用)一、范围本规程适用于丹麻镇锦州村无公害平菇的生产二、术语无公害平菇系指生态环境质量符合规定协作单位的产地,生产过程中允许限量使用 限定的化学合成物,按特定的生产操作规程生产、加工及包装,经检测符合国家 颁布的卫生标准的平菇。三、引用标准下列是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文GB3095 一82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9138-88大气污染浓度限值标准;GB5084-92 农 田灌溉水质标准;GB9321.1-4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4285-89农药安全 使用标准;GB151618-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