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范本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0077102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46 大小:271.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范本(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XXXX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掘进工作面名称:编 制 人: 矿 长:施工单位:批 准 人: 编制日期: 执行日期:2007年07月24日目 录第一章、概况1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1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2第四章 施工工艺4第五章 生产系统6第六章 安全技术措施8第七章 灾害预防与避灾路线16第八章劳动组织与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6附:煤(岩)层综合柱状图 附:巷道布置平面及剖面图附:开口施工设计图附:巷道支护平面及断面图附:前探临时支护平面图、剖面图及支护说明书附:通风系统示意图、局部通风机安设位置示意图。附:压风系统示意图。附:防尘系统示意图。附:防灭火系统示意图。附:通风

2、监测仪器仪表布置示意图附:供电系统图附:排水系统示意图。附:运输系统示意图。附:通讯系统示意图 附:避灾路线图作业规程学习考试记录负责人: 传达人: 班次:贯彻时间听传达人贯彻时间听传达人年年月月日日姓名成绩签字年年月月日日姓名成绩签字作业规程复查记录作业规程名称施工单位复查时间参加复查人员签字一、存在主要问题二、处理意见:5第一章 慨况第一节 慨述巷道名称:位 置:用 途:本作业规程仅适用于*巷道掘进工作。设计长度:坡 度:服务年限:预计开工时间:预计完工时间:第二节 编写依据1、煤矿安全规程2、内蒙古自治区煤矿作业规程编制内容及要求3、乌化矿业公司2011年采掘计划第二章 地面相对位置及水

3、文地质情况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开采情况地面相对位置及临近采区开采情况表 表 一 水平名称采区名称地面标高井下标高地面的相对位置及建筑物井下位置及掘进对地面设施的影响临近采区开采情况走向长度(m)倾斜长度(m)面积()第二节 煤(岩)层赋存特征一、地质及煤层储存情况:根据已有钻孔资料,9-2煤层开采标高为1068.65m1013.83m,8-1煤层开采标高为1068.65m1020.57m,16-2煤层开采标高为1001.64m930.62m,该掘进区煤层结构较为简单, 所掘*巷道沿*煤层顶板掘进,煤层倾角5。此大巷北部离*较近,掘进时还可能要通过DF3断层,掘进时会产生一些裂隙或小断

4、层,会对三条大巷的掘进造成一定的影响。(详见乌化一矿井田开拓第二方案平面图。)二、 顶、底板岩性分析:序号项 目内 容1煤(岩)层综合柱状图后附:煤(岩)层综合柱状图2顶、底板岩性描述巷道所在层位9#(8#、16#)顶板岩性9#:灰黑色细砂质泥岩呈中厚状层面含暗色矿物;(8#:灰浅灰色细砂质泥岩、结构致密、较坚硬,层理比较明显,厚度5m12m左右)(16#:直接顶2m左右与16#-1煤接触,并因16#-1煤本身沉积不稳定而没法分开叙述,老顶:深灰色细砂岩结构致密,坚硬呈厚层状一般厚度在19m左右)底板岩性9#:细砂质泥岩,中夹细砂岩,厚度在4米左右;(8#:灰黑色细砂质泥岩呈中厚状层面含暗色矿

5、物)(16#:细粒砂岩)三、水文地质情况:该工作面所掘煤层原始赋存干燥无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对掘进工作面无影响。四、瓦斯、煤尘爆炸指数:1、瓦斯:瓦斯绝对涌出量0.45m3/min 。2、煤尘:根据资料分析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掘进是应加强灭尘管理。3、煤的自燃:根据井下采空区情况和周边矿井的情况,该煤层不存在自燃情况,从井下采出后堆放地表6个月后均开始发生自燃,特别是雨后更易自燃。附:煤(岩)层综合柱状图 按比例绘制第三章 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一、地质构造二、水害威胁三、隔水层厚度第一节 巷道布置该巷北为*,南为*,东临*,西临*,以坐标X=*,Y=*,向(方位角)掘进,设计掘进*米,到位坐标

6、X=*,Y=*,与*巷道贯通,施工沿*煤层顶板掘进(穿层巷道按技术人员给定的巷道腰线掘进),在掘进期间主要受采动和矿山静压力影响。附:巷道布置平面及剖面图(3-1)附:开口施工设计图(3-2)第二节 支护设计一、巷道断面特征*巷道矩形断面,沿*煤层顶板掘进(3-3断面图)S毛=毛宽毛高=面积1()S净=净宽净高=面积2()二、支护方式1、临时支护:前探梁采用2根厂4米的2.5焊管,吊环6个(每根前探梁使用三个吊环)配合使用;2、永久支护:顶板完好时采用锚网加猫梁支护(9#层加锚索支护);3、特殊顶板情况下及交叉点支护说明:遇到顶板有零皮、围岩裂隙发育,巷道开口或交叉点时,应加密锚杆并采用锚网、

7、锚索联合支护形式来保证巷道顶板支护效果;4、特殊地质构造带: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支护措施,然后组织进行施工。三、材料选择 1、锚杆长度计算L=KH+L1+L2式中L锚杆长度,m;H冒落拱高度,m;K安全系数,一般取K=2L1锚杆锚入稳定岩层的深度,一般按经验取L10.5 m;L2锚杆在巷道中的外露长度(露出托板小于0.5m),一般取L20.1 m;其中H=B/2f=3.7/24=0.4625=0.46式中B巷道开掘宽度,取B3.7 m;f岩石坚固性系数,粘土岩取4L=20.46+0.5+0.1=1.52(m)2、 锚杆间距、排距计算,设计令锚杆间、排距均为a,则a=式中a锚杆间、

8、排距,m;Q锚杆设计锚固力,取Q 50KN/根;H冒落拱高度,取H 0.6 m;r被悬吊粘土岩的重力密度,取r=24KN/ m3;K安全系数,一般取K=2a= 5020.4624 =1.503=1.5(m)施工中8-1煤回风大巷、8-1煤轨道运输大巷、9-2煤皮带运输大巷、东采区回风上山延伸部分及联络直橫川、斜橫川锚杆排距为800,间距为800;设计锚杆间距为m =800。通过以上计算锚杆长度为1.5m,小于实际锚杆长度2m,间、排距为1.5m,均大于实际的排、间距,故锚杆的设计长度,排、间距符合要求。根据计算和有关规定锚杆参数确定为:锚杆材料选用A3号钢筋,锚杆长度2.0 m,锚杆直径=16

9、,矩形布置,端头锚固长度为500(锚杆端头反麻花长度),锚杆挡圈规格为2.5,麻花直径=2.5,锚杆丝扣长度30,每根锚杆使用23350长的速凝树脂卷2卷.四、支护规格锚杆排距800mm,间距800mm。每根锚杆采用2卷树脂锚固剂锚固,锚固剂规格:23350mm,网规格:*,选用6mm的钢筋焊接的方格网,网孔规格为150mm150mm,网片要压差搭接,网与网压接1个网孔,钢带采用10mm的圆钢焊接,规格为:长度70mm,钢带间距为800mm;附:巷道支护平面及断面图附:前探临时支护平面图、剖面图及支护说明书第三节 支护工艺一、支护形式(1)*巷道掘进时采用四排树脂锚杆配合金属网、锚梁支护顶板。

10、锚杆排距为800mm,间距为800mm,矩形布置,锚固形式为树脂药卷端头锚固,两帮各打三排玻璃钢锚杆配合塑料网护帮,帮锚排距为800mm,间距为1200mm,矩形布置,锚固形式为树脂药卷端头锚固,金属托盘、塑料网联合支护,顶排帮锚距顶板保证500mm,塑料网规格为210030000mm。 (2)巷道循环进度3.0m,永久支护距掘进迎头为3.0m,护帮巷道上、中排帮锚距工作面不超过3m,下排帮锚紧跟转载机后,遇地质变化带、煤帮松软、三排帮锚紧跟。(3)特殊顶板情况下及交叉点支护说明:遇顶板有零皮、围岩裂隙发育,巷道开口或巷道交叉点时,应加密锚杆并采用锚网、锚索联合支护形式来保证巷道顶板支护效果。

11、(4)遇顶板破碎或其它特殊地质构造带断层时,由当班跟班副队长、安监人员现场监督并停止掘进,采取架设金属棚的支护措施,巷道应准备10架棚的料,码放到巷道内以备急用,技术措施另报。二、材料规格:(1)锚杆支护材料规格:顶锚杆:16长 端头反麻花钢筋锚杆。顶钢带:长70 梯形钢带(14钢筋焊接)顶药卷:23350 树脂药卷帮锚杆:16长度 玻璃钢麻花锚杆帮药卷:23350 树脂药卷铁托盘:1201208 钢板钢筋焊接网:长度宽mm) 6mm钢筋焊接,网孔150150mm阻燃双相拉伸塑料网 JDPP30MS4040-2.1303、前探梁、锚杆安装方法及遵守的规定:(1)前探梁安装方式说明:1)、综掘机

12、割煤后,打锚杆前,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严格检查顶、帮情况,并及时架设前探梁。2)、前探梁采用2根长4m的2.5焊管,吊环6个(每根前探梁使用3个吊环)配合使用,做前探梁悬臂支护,每根焊管必须上两个吊环,前探梁悬臂部分预刹锚网,木板花背并保证刹顶木接顶严密。3)、将准备好的吊环上到工作面最前排中间两排锚杆底端丝扣上,与后排锚杆(保持吊环间距1600mm)上的吊环配合,将2.5焊管前移平行插入同侧吊环内,将预刹金属网托起,前探梁未端与金属网靠工作面侧网边窜齐,并将前探梁调设平稳。4)、在焊管上表面按间距200mm敷设木板,木板花排并在木板上布置锚网并刹顶,刹顶木要紧密接顶,达到临时支护顶板。5)、木板规格为长2m宽0.15m厚0.05m。6)、每班每次打锚杆前,必须按同样程序前移前探梁,保证安全生产。(2)顶锚杆安装:1、钻锚杆孔前,必须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