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活动实施方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0074691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活动实施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二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活动实施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二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活动实施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二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活动实施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二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活动实施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活动实施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活动实施方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平邑县特殊教育学校“随文识字”专题活动计划一、指导思想 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说: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为章。就点出了字在文章写作中的基础作用。所以阅读习作以识字为先决条件。而反过来,阅读习作对识字有促进和巩固的作用。传统的识字教学以识字为目的,往往是先识字,后阅读,这样人为的把识字与阅读割裂开来,造成了识字与阅读分家,既影响了识字的质量,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随文识字,生字随课文出现,边识字,边阅读,结合课文来学。这样学习有很多好处:第一,边读书,边识字,真正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汉字的音、义、形。第二,识字与阅读紧密结合,有利于做到学用结合,有利

2、于发展学生的识记能力,并能随时受到课文中规范语言的熏陶。第三,识字与阅读结合,识字伴随着阅读的进程而展开,所学的生字不容易混淆,容易巩固,也不显得枯燥,能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和欲望。二 、研究目标1、正确认识随文识字教学,有随文识字教学的理论素养。 2、总结出小学语文低年级随文识字教学的特点和规律。 3、探索并初步形成随文识字课堂教学模式。 4、通过研究和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识字运用能力.三、活动时间 2013年10月12日下午2:10四、 活动地点 特教楼四楼会议室五、 实施步骤1、 由二年级张开静老师执教我要的是葫芦一课,全体语文老师参与听课。2、 全体语文老师针对本节课做出简评并指出优

3、缺点。3、 总结本次活动。 平邑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导处 2013年10月12日通 知全体语文教师于今天下午2:10带着听课记录到特教楼会议室参加语文“随文识字”的专题研讨活动,望各位老师积极准备,踊跃发言。 教导处 10月12日“随文识字”专题活动记录表记录人张开静时间2013年10月12记录内容一、 林校长对本次活动的意义进行发言,督促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听课、积极研讨,期待我们学校的低年级随文识字有个新的提高。二、 张开静老师进行讲课三、 各位老师对张开静这节课发表自己的看法,以及提出建议。四、林校长总结:本次专题活动非常成功,高度评价了张老师的课,同时对大家的发言给予肯定,勉励老师们在随文识字

4、教学方面有一个大的提高。“随文识字”专题活动记录表活动内容“随文识字教学”专题活动活动材料1. 实施计划通知2. 通知3. 签到表4. 活动记录表5. 教案6. 专题活动先导评课表7. 课后说课反思8. 教师参与总结参与人员林校长全体语文老师分管领导签字平平邑特殊教育学校“随文识字教学”专题活动我要的是葫芦教学反思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中葫芦的人,只盯着葫芦,不管叶子上的蚜虫,结果没有收到葫芦的故事。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要想得到好果实,就得细心呵护植物各部分的生长,不能只注意结果,懂得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教学设计以此问题为突

5、破口,采用变序阅读法,先学习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再朗读中间两段,感悟问题的原因: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而不管叶子,他不知道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他所犯的错误可以从他的语言看出来。教学时抓住文中人物的语言朗读体会,并进行分角色朗读,理解课文内容。将教学设计付诸课堂实践后,我做了如下反思:1、字词教学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简短精悍,生字较少,共6个。教学中,我重点是学习“葫、芦”,读好轻声,并通过读“葫芦叶、葫芦藤、葫芦花、小葫芦”四个词,巩固“葫芦”的读音。但忽略了“盯”这个重要的生字,正确理解它的含义有助于体会那个种葫芦的人的思想。教学中应予以重视,深入学习。2、学习课文语文课中,“知识和

6、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的融合,感情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品读感悟2、3自然段时,我对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的思想,还有带领学生更加深入体会的余地。我仅抓住人物的语言,没有关注人物的神态动作。如文中的“盯”就是那个种葫芦的人眼里只有葫芦的集中表现,应加以品析。所以在这个环节,可以这样调整教学过程:先让学生带着问题(这么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一个一个都落了?)自由读课文,然后交流谈论;当学生谈论到那个人不给葫芦叶治蚜虫,不听邻居劝告才导致的后果时,教师追问:“那个人为什么不给葫芦叶治蚜虫,不听邻居劝告?”学生回答后,引出关键词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和“盯

7、”的品析;最后进行分角色朗读练习。总结 刘甄平:教学环节紧凑科学,对学生在学习方法上有很大 的帮助。对学生的评价要有鼓励性要及时。 马庆彩:字词检查扎实有效,通过认读,给生字换偏旁,口头组词等方式,训练扎实。但是在课堂上没能照顾到全体。课堂上有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李长磊:课堂上老师教学细节处理教好。导入不新颖,不能抓住学生求知的欲望。 李中英:课堂朴实无华,扎实有效,特别是多形式朗读做的很好。应该照顾到全体学生,各部分之间的过渡语没有设计好。 马靖:把字词放到句中和实际环境中理解,通过读句子加深对词语的理解。没有发挥小组合作学习。 韩艳新:语文的教学读是基础,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识字环节应该让学生多交流识字方法。 石增芳:在识字环节让学生充分交流后教师应当总结会加深对识字方法的掌握。 王苗苗:课堂紧凑有序,但课堂上让学生互评效果会更好。 张宝卿:教学时注意形近字的教学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如果当堂达标效果会更好。张翠:课堂中抓住了关键的句子,从多角度引导孩子体会不同的表达方式。宋庆爱:出示课题时指导学生把”葫芦”的”芦 “读成轻声,在句子练习时要举一反三,加强练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