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0055697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135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项目初步设计报告(1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综合说明1.1项目区基本情况1.1.1地理位置项目区位于XX县西南部的XX乡, 东西向7.9 km,南北向5.0km,区域面积39.5km2;辖XX乡花冲、塘现、林家、南清、南田、XX、许家、白石、栗塘、新河10个行政村, 距XX县城区23km,距邵阳市区73km,G320线穿境而过,项目区交通方便。1.1.2地形地貌项目区为丘陵地带典型的河谷小平原和丘岗地形,田土耕作土壤为砂壤土,深层土以黄壤土、粘土为主。土层深厚,中性偏酸,稍粘带砂,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中等,耕作层厚度均在500mm左右,且微量元素含量丰富,十分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1.1.3气候条件项目区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

2、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光热充足,水资源丰富,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气温16.7,年温差22.6,极端最高气温39.3,极端最低气温是-8.4,冬季日平均气温低于0的天数一般不过十几天,县境气温稳定通过5的平均初日在2月下旬,平均终日在12月下旬,气温稳定通过10的平均初日为3月24日,平均终日为11月20日。项目区平均降水量1400.8mm,年降水量最多为2133mm,最少为926.4mm,年平均变率为11.5%。降水量年内分配也不均,以46月降水量居多,111最少,5月雨量最多,平均达211.8mm,12月最少,平均为18.9mm。多年平均蒸发量1254.4mm,平均相对湿度为81%。1.1.4

3、项目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1)地层岩性项目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泥盆系碳酸岩沉积地层,现分述如下:泥盆系中统棋子桥组(D2q)主要为灰色、灰白色中至厚层泥灰岩、泥质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及少量灰岩。泥盆系上统锡矿山组下段(D3x1),主要为灰、灰白色中厚层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底部夹少量泥灰岩。第四系分为残坡积(Q4dl-el)与冲洪积(Q4al-pl)堆积层:残坡积(Q4dl-el)主要为黄褐色、褐色粘土、亚粘土,含砂砾壤土,主要分布于山坡与山麓及小冲沟地带,厚度515m。冲洪积(Q4al-pl)堆积层,主要以泥质砂土、砂质粉土为主,厚度36m,主要分布于河谷两岸阶地。2)地质构造与地震该区所处构造部位为

4、祁阳山字型构造前弧外带,构造形迹主要呈北东向展布,工程区所处邵阳市杨专区域大断层的东南部,区内地质构造较为复杂。根据国家地震局2001年颁布的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查得: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相应地震烈度为6度。3)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该项目本次设计配套灌排渠36.40km,现将渠道工程地质条件简述如下:该项目灌、排渠呈“井”字型分布于整个工程区,排水渠主要分布于低洼河床部位,地层岩性上部为第四系坡残堆积(Q4dl-el)粉质粘土,土体较密实,厚度515m。基岩主要为灰色、灰白色中至厚层泥灰岩、泥质灰岩

5、、生物碎屑灰岩及少量灰岩。渠系多为土渠。渠道沿线无不良工程地质现象,沟渠断面较小,工程地质条件简单,主要存在崩塌、淤泥较深等问题。1.1.5 水资源情况项目区内主要水利工程设施有:小型水库白茅垅集雨面积2km2,正常库容100万方、小型水库集雨面积3.3km2,正常库容22.9万方,山塘120处,有效库容146万m3;引水坝6处,可供水总量1295万m3(设计水平年可供水量),但由于当时建设标准低,一直没有全面完善地进行配套,工程老化,渗漏严重。在运行过程中,白茅垅水库成为病险水库,控制蓄水,山塘、渠道经常出现滑坡、崩塌、淤积,灌溉效益逐年递减。1.1.6社会经济状况(1)人口及劳力项目区内1

6、0个行政村,共有人口约1.64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014万人,劳动力1.033万人,其中经常外出从业人员约0.4万人,具体详见表1-1。项目区人口、劳动力统计表表1-1 单位:人村名总人口农业人口劳动力备注花冲207020421327塘现14821461964林家12301198827南清169315551011南田1051905570XX198819471266许家183218191110白石167416621080栗塘169116861045新河174717391130合计164581601410330(2)土地利用现状由于气象和水利基础设施等因素制约,项目区内的耕地使用状况比较差

7、。在现有的1.5185万亩水田中,只有0.987万亩能够栽种双季稻并能得收成,占水田面积的65%,其它只能是以“稻-油、稻-麦”间种或干脆种一季后荒芜,土地复种指数相当低。旱土以种植红薯、玉米、花生为主,但收成微薄,商品率低。具体详见表1-2。1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统计表表1-2 单位:亩涉及村名耕地面积(亩)作物种植结构小计其中:中低产田旱地人均耕地双季稻单季稻春季旱作物秋季旱作物其它作物合计17964151852779987053152168 2779528 花冲240418205841.16 1182638456 584111 塘现206417882761.39 1150638215 27

8、652 林家183815932451.49 1037556191 24547 南清184516092361.09 1090519184 23645 南田158813832051.51 900483160 20539 XX154613282180.78 850478170 21841 许家161013552550.88 860495199 25548 白石176714892781.06 968521217 27853 栗塘167014142560.99 920494200 25649 新河163214062260.93 913493176 22643 (3)农业生产水平随着社会的进步,农业生产方

9、式、农民生产技能、农业装备有了较大改善。杂交水稻普及率达70%,土地的耕作以人、畜为主;化学肥料普遍施用;病虫害预警预报由县、镇农技站发布,各农户分散自行防治;农田灌溉采用自流灌溉,用水量大;农田耕整和少量小型运输工具的运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基础设施、农民素质的制约,项目区内农业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基本上还是手工操作,规模种养基地少,机械化水平低,存在靠天吃饭的现象;农产品商品率不高,附加值低,与现代农业发展尚有较大差距。(4)地方财政收入与农民收入项目区内,农民主要收入来源为烤烟、谷物、玉米、花生、红薯等农产品。2010年,由于受干旱影响粮食普遍减产

10、,粮食总产量仅1.63万吨,红薯、辣椒、玉米等经济作物20余吨,出栏牲猪0.3万头、肉牛100头,鲜鱼1.5万公斤,农业生产总值2132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4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940元,略高于全县人均水平。(5)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状况该项目区隶属XX县XX乡,该乡设有乡农业技术推广站、乡水管站、乡林业站、乡畜牧水产站、乡农机站、乡动物检疫站、乡经管站及庄稼医院等农业科技服务站所和一处农科教中心,每个行政村设有病虫测报员、疫情监测员、气象信息员、农事预报员等专门人员及墙报专栏,定期或不定期发布有关信息,基本形成了一个机构健全、组织有序、反应灵敏、方法有效的农业服务体系。现有农技专业人员60人

11、,其中获得中级以上职称的10人,助理职称的40人。1.1.7基础设施现状(一)水利骨干工程现状项目区有小型白茅垅水库一座,水库集雨面积2km2,正常库容100万方;小型老鼠铺水库一座,集雨面积3.3km2,正常库容22.9万方,山塘120处,有效库容146万m3;引水坝6处,可供水总量1295万m3(设计水平年可供水量),但水库、山塘工程质量较差,老化损毁比较严重、白茅垅水库为病险水库、坝体、坝基渗流严重。加上农村实行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之后,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投入能力不足;基层管理主体意识也有所淡化,造成原有水利设施老化损毁现象比较严重,季节性、工程性缺水问题突出。(二)田间工程现状项目区

12、内有灌溉渠道20条,长26.8km,田间渠尚未修建,已建灌排渠道绝大部分为土渠,建设标准低、质量不高,且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已严重老化,渠道崩垮淤塞,蓄水、输水、排洪功能已不能正常发挥,水利用系数低,旱涝保收面积日益萎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相当脆弱。(三)农业机械及农机服务设施现状项目区内有30台农用耕整机,347部人力打稻机,70台动力打稻机,3台联合收割机,手扶拖拉和盘式农用运输机48台;农机服务以农机站为主,项目区设有5处维修服务点。(四)交通与电力现状项目区内G320公路贯穿其中,各村均有公路(乡、村道)相通,交通比较便利。各村组已通程控电话,村、组安装电话约占30%。项目区内乡、村、组

13、低压电网覆盖率均为100%,村民照明、农副产品加工均以电力为主要能源。项目区内交通、电力能够满足施工要求。1.1.8农业生产状况和开发潜力项目区内有总耕地面积1.7964万亩,其中水田面积1.5185万亩,旱土面积0.2779万亩。水田面积中均为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中等的优质稻田,如经过增施有机肥,改良灌溉方式等改造,地力的提高、耕地的增产,效果将十分明显,开发潜力巨大。具体详见表1-3、1-4。项目区土地资源统计表表1-3 单位:亩村名总耕地面积其中林地备注水田旱土花冲240418205841893塘现206417882762005林家183815932452008南清184516092361560南田158813832052096XX154613282181686许家161013552551432白石176714892781009栗塘167014142562158新河163214062261672合计1796415185277917519项目区作物布局、现状产量表表1-4村名水稻(亩)经济作物(亩)水稻产量(万公斤)备 注花冲1820584120塘现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