镍铁生产线余热发电项目可研报告(化水修改)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0049971 上传时间:2023-03-26 格式:DOC 页数:100 大小:2.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镍铁生产线余热发电项目可研报告(化水修改)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镍铁生产线余热发电项目可研报告(化水修改)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镍铁生产线余热发电项目可研报告(化水修改)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镍铁生产线余热发电项目可研报告(化水修改)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镍铁生产线余热发电项目可研报告(化水修改)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镍铁生产线余热发电项目可研报告(化水修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镍铁生产线余热发电项目可研报告(化水修改)(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徽腾龙合金科技有限公司镍铁生产线余热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广东省轻纺建筑设计院二一二年八月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安徽腾龙合金科技有限公司镍铁生产余热发电可行性研究报告主 任: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广东省轻纺建筑设计院二一二年八月目 录1、项目建设单位情况11.1项目概况11.2项目建设单位情况简介11.3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意义21.4项目的技术支持条件62、拟建项目方案概况82.1拟建项目范围及内容82.2 技术方案编制依据92.3主要设计指导思想102.4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02.5设计原则122.6 系统及主机设备配置方案的选择与确定122.6 余热锅炉172.8 汽轮发电机组172.

2、9 车间布置192.10 建设进度设想203、水工、化水213.1水工、化水专业设计主要内容和范围213.2 水源213.3 循环冷却水处理系统213.4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233.5水汽冷却取样系统253.6加药系统263.7补给水系统263.8 排水274 、电 气284.1 概述284.2 电气主接线294.3 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设备选择304.4 厂用电接线及布置314.5 电气设备的布置324.6 直流系统324.7 发电机励磁系统334.8 电气二次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334.9 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384.10 电缆设施384.11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394.13 其他控制414.

3、14 通 讯415、自控425.1 概述425.3 热工自动化功能485.4 热工自动化设备选择545.5 辅助车间控制系统555.6 电源596、建筑、结构606.1 建筑606.2 结构617、通风、空调、采暖637.1 气象资料637.2 通风637.3 空气调节637.4 采暖638、消防648.1 采用的规范和标准648.2 总图设计648.3 建构筑物要求648.4 电气设施防火要求658.5 消防水量658.6 火灾报警系统659、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679.1 组织机构679.2 劳动定员679.3 职工培训6810、建设用地及相关规划6810.1公司位置及交通6810.2电站建

4、设场地6910.3电站总平面布置:6910.4道路工程6910.5竖向设计和雨水排除6910.6绿化设计7011、节能方案分析7111.1余热利用及节能7111.2节约用水7211.3节煤减排7212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7312.1 环境保护设计采用的标准7312.2 污染物分析7412.3 污染控制措施7412.4 绿化7512.5 环境管理及监测7612.6 对环境的减排作用7613.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713.1 投资估算7713. 2 编制依据7713. 3 投资估算7713.4 附总估算表7814、经济影响分析8014.1项目财务评价依据8014.2 项目财务评价8015、社会效益8

5、516、项目风险分析8616.1 项目主要风险因素8616.2 项目风险程度分析8616.3 防范和降低风险的措施8617、可行性研究的结论与建议8717.1 综合评价结论8717.2 建议881、项目建设单位情况1.1项目概况安徽腾龙合金科技有限公司根据本公司余热资源的具体情况,在对国家及安徽省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政策进行认真的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对国内现有的资源综合利用电站的系统和技术进行了综合调研,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执行资源综合利用政策,针对企业现有生产规模、技术条件,并综合考虑现有余热资源及场地布置等因素,拟利用镍铁矿热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余热,通过设置余热锅炉产生的中温中压过热

6、蒸汽余热资源,配套建设低参数余热电站。以达到充分利用废热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之目的。 1.2项目建设单位情况简介杭州腾龙电能燃料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煤炭、焦炭等燃料经销为主的企业,多年从事煤炭、焦炭等经销业务,渠道畅通,有牢固的上下游客户资源。随着工业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锈钢的需求量在迅速增加,价格也不断上涨,全国各地也在不断兴建不锈钢生产线。市场在对不锈钢需求增大的同时,对其质量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各不锈钢厂对冶炼不锈钢原料-镍铁成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目前我国生产镍铁大多采用高炉冶炼,其生产出的镍铁含量一般在3%7%,用这种方法生产镍铁不但含镍量满足不了生产高质量

7、不锈钢的要求,而且能耗高,镍的回收率低,同时还严重污染环境。用矿热炉生产的镍铁,根据原矿含镍量的不同可以冶炼出含镍量在1020%产品,同时环境治理易操作。鉴于上述原因,公司经综合考虑,决定在贵池区前江工业集中区内投资兴建年产12万吨镍合金项目,总投资5.6亿元亿元。引进乌克兰技术建设回转窑、矿热电炉、转炉车间。采用回转窑矿热炉冶炼镍合金。一期2座回转窑、2台36MVA全封闭矿热炉,二期2座回转窑、2台48MVA全封闭矿热炉。根据余热资源情况,一期余热发电装机规模为9MW。推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实施资源控制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优势产业集中度,培育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使优势产业的规模进一

8、步扩大,是公司发展的战略选择。把优势产业做大做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只有在我国高载能产业领域不断地探索、创新,抢占技术制高点,实现技术突围,才能提高产业竞争力。1.3项目提出的必要性和意义1.3.1开展节能活动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使用效率的高低已成为一个部门、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能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已日显突出,寻找新的能源或可再生能源,以及合理的综合利用现有的宝贵能源将是我国今后如何确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200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发出了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快发展循

9、环经济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批准发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为实现规划目标,国家发改委启动了十大重点节能工程。通过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十一五”期间将实现节约2.4亿吨标准煤的节能目标。并重点提出“十一五”期间“实现在钢铁联合企业形成年节能能力266万吨标准煤;”的具体要求。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等政府部门又颁布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坚持节能与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相结合,大力调整和优化结构,开发和推广应用节能技术”的指导思想。冶金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工业,也是高耗能、高污染工业。冶金工业节能潜力巨大。为此,国内、外大型企业纷纷采

10、取先进技术,开展节能降耗和综合利用,不断优化企业的能耗指标和环保指标,以期达到能耗最少,环保最优。目前,能源生产的增长速度尚难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能源价格仍呈上升趋势,这对于能源费用占企业生产总成本20%30%的冶金工业将是新的挑战。因此,节能降耗将是冶金工业长期发展的战略任务。1.3.2循环经济的发展利用镍铁密闭式电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900左右的废气余热作为热源的余热发电,在不增加生产能耗的前提下,整个热力系统不燃烧任何一次能源,电站的产品电力将回用于冶金生产,这套系统在回收冶金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余热的同时,又减少了冶金工业对环境的热污染以及粉尘污染,这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11、。这套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循环经济范例。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兴起于60年代,到了80年代,人们的认识经历了从“排放废物”到“净化废物”再到“利用废物”的过程。到了90年代,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世界潮流的近几年,源头预防和全过程治理替代末端治理成为国家环境与发展政策的真正主流,人们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以资源利用最大化和污染排放最小化为主线,逐渐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套系统的循环经济战略。循环经济内涵是一种“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与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3R) 为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准则,把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

12、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以最大限度利用进入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物排放,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由此可见,节能减排是社会和政府在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下提出的紧迫要求,也是冶金行业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的经济形势下的明智选择。而利用日益成熟的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可大量回收和充分利用冶金工业中的低温废气余热,提高冶金工业的整体资源利用水平,此项技术必将成为冶金工业节能降耗的有效途径之一。 余热电站建成后,可大力回收和循环利用工业废气,提高企业的整体资源利用水平,为资源的绿色消费贡献力量。

13、另外,利用企业的废气余热进行发电,实际上就是相应减少了电力系统中燃煤电站产生同等电量而产生的CO2的排放。根据京都议定书规定的基于市场经济原则的清洁发展机制(CDM),这些CO2的减排量是可以在国际碳排放交易中出售的,从而可以进一步减少余热发电的投资成本。1.3.3理想的CDM项目为了应对温室气体排放对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严重影响,近20多年来,人类社会进行了持续不懈的努力。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通过的京都议定书是这种努力的里程碑式的极其重要的成果。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之下,世界各国最终签署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规定在2008到2012年的第一个承诺期内,工业发达国家必须将二氧化

14、碳排放总量在1990年排放总量的基础上减少5.2%;发展中国家在此期间不承担减排义务,而且可以将本国实现的减排量出售给发达国家,换取资金与技术,再用于国内的环境保护事业,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这就是京都议定书所设计的“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Clean Development Machanism)”的精髓。CDM是京都议定书第12条所建立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一种国际合作机制。京都议定书所设计的CDM包含双重目的: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帮助发达国家实现其减限排承诺。CDM规定发达国家通过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方式,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将项目所实现的“核证减排量(CERs)”

15、用于发达国家缔约方完成他们在议定书中的减排承诺 。CDM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双赢”机制:发展中国家通过合作可以获得资金和技术,有助于实现自己的可持续发展;发达国家可以大幅度降低其在国内实现减排所需的高昂费用。清洁发展机制为发达国家实现减排承诺提供了另一种可行的途径。在全球范围内,无论在哪里进行减排,效果都是一样的,但在发展中国家实现减排所需的成本与难度相对更低一些。CDM模式的主要内容是,发达国家可以在发展中国家的项目中投入资金、技术,帮助其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然后向发展中国家购买其减排量,这样发达国家就能以比较低的成本完成减排承诺。CDM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创造了一种商机,使温室气体的减排量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