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并非“反比例”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0048543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8.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反比”并非“反比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反比”并非“反比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反比”并非“反比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反比”并非“反比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反比”并非“反比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反比”并非“反比例”(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反比”并非“反比例”导读:本文“反比”并非“反比例”,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 欢迎点评和分享。自19 8 7年下半年以来,我校着力开展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深切地感到,当今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社会环境也变得较为复 杂。如何提高思品课的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学校德育主阵地的教育作 用?实践证明:改进思品课的教学方法,将“辨、评、导”贯穿于教 学的全过程,有助于发挥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提高思想教 育的实效性。所谓“辨、评、导”,即依据思品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日常 行为和思想认识实际中的热点、疑点或难点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 地参与教育活动,明辨是非,评说理由,教师及时导行,促使

2、学生知、 情、意、行和谐发展。一、搜集素材,形成“可辨”样例这是吸收和处理信息的过程,是实施“辨、评、导”的基矗根据 思品课的具体教学要求及内容,联系学生的思想行为实际,收集学生 在学习、生活中的实例,教师将这材料进行归纳、综合、加工,形成 带有普遍意义的“可辨”样例。从获取素材的途径看,教师可通过有意观察、问卷调查、家访、交谈等方式获取,也可是学生在家里或社会上的表现。例如:教学胜不骄,败不馁前,可将本课内容引伸到学习中 来,召开部分学业差生座谈会,让他们畅谈在学习遇到困难时或考试 成绩不理想时的心情及想法,根据他们的心理,教师总结出学业差生 在学习遇挫时的一般心态,形成在教学这一课时可供“

3、辨、评、导” 的样例。这样来自学生、贴近学生年龄特点和思想行为实际的样例, 更易激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形成良好的“辨、评、导”的氛围。又如: 教学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英雄战士徐洪刚时,教者可收集 丹阳市皇塘镇高新大的故事等。二、创设情境,评说“可辨”样例评说样例,是“辨、评、导”的中心环节。在思品教学中,教者 通过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特写的情境中,结合 自己的理解或体会,明辨是非,以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1 )演一演,玩中悟理。小品、哑剧、童话剧等是学生喜闻乐 见的形式,如教爱护花草树木一课时,可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 每一小组让一名学生扮演“小树”,伸出双臂当“树枝”,让几

4、位同 学把沉重的书包挂在“树枝”上,还使劲摇动。“小树”痛苦地呻吟:“哎呀,我受不了啦,我疼死啦”在学生亲身体验,产生情感共鸣的 基础上,判断这种行为是否正确,让学生畅谈自己的认识,使学生从 中悟出“要爱护花草树木”这一道理。(2)辩一辩,议中悟真。“真理越辩越明”。在教学中,可组 织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辩论,各抒已见。如教学爱护班级荣誉 一课时,我出示事先收集到的样例:“学校卫生员检查我班卫生情况, 小明发现座位下有一张废纸,他立即用脚踩住,没让卫生员发现。结果,卫生员表扬了我班卫生工作做得好,还给我班加了卫生分”。我 引发学生讨论:“这是爱护班级荣誉吗? ”学生有的说是, 有的说不 是,展

5、开舌战,各摆理由。教者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使学生感到: 爱护班级荣誉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基础上, 不能掩盖存在的问题,只 有敢于承认问题,才有改正的决心。样例中的小明有爱班心,但行为 是不对的。这样,通过辩论和教者引导,学生形成了正确的认识。(3)看一看,用形象明理。小学生年龄小,形象思维占优势。在思品教学中,幻灯等电教手段来展现样例,教育效果会更好。如教 学要遵守交通规则一课时,我让学生观看新市口人走车行的交通 情况录像,让学生判断谁走得对?为什么要这样走?有没有走得不对的?为什么?由于录像贴近 生活,学生较易辨别,并懂得遵守交通秩序才能避免交通事故的道理, 印象较深刻。这样,比简单的说教效果

6、要好得好。此外,还可以通过“听一听”、“访一访”、“问一问”等途径, 让学生明白事理。三、注重实效,指导行为实践(1)导行要从实际出发。一是因内容而异。思品课的内容涉及面很广,有教育学生从小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 有教育学生继承和发 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引导学生培养精神品质锻炼意志的。 不同 的内容,在导行时,要提出不同的具体而明确的操作点或训练点。二 是因人而异。每位学生的行为能力是有差异的。导行时,应根据每位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如教劳 动最光荣一课,在导行时,我了解到有的学生已会烧饭、做菜、洗 衣服,而有的学生连扫地、洗红领巾这些简单的活都不会干。于是, 我便分层要求,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参与劳动实践,逐步培养他们的劳 动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2 )导行要注重落实。落实不仅表现在明确具体的要求上,还 表现在督促检查上。特别是对学生的行为过程要进行指导, 使学生逐 步达到导行目标。如教争做合格的小学毕业生后,每一个月,我 们都要求学生根据自定的奋斗目标对照检查, 有时教师还进行必要的 考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之处,阐明今后努力的方向。对于一些容 量较小的导行,教师可进行现场指导。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