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学重点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0041234 上传时间:2023-11-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8.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管理学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校管理学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校管理学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校管理学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校管理学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管理学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管理学重点(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管理学重点第一章学校管理与学校管理学概述一、管理的概念 管理是管理者依据一定的原理和方法,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引导他人去行动, 并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以实现预定目标的一种社会活动;二、学校管理的概念 学校管理是处于特定学校中的管理人员在一定的体制约束下,根据一定的原 则、法规,运用一定的方法、技术,通过组织指导师生员工,高效地开展教育教 学等工作,达到育人目标而进行的管理活动;三、学校管理的目标1. 促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的提高2. 促进学校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3. 促进广大教师的专业发展4. 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5. 促进学校管理者管理水平的提高四、学校管理的产生与发展学校外部管理

2、夏朝开始就有了学校西周时期,已设有专职的教育官员到了汉代,中央有太学,有太常统管,地方有郡县学,由地方行政长 官主管,逐步设置学官,形成了一套管理制度;隋唐以后,设国子监统管中央直属学校,最高长官叫“祭酒”;地方和县两级学校,则由长史统管;宋、元、明、清各朝,中央主管 学校的部门,基本上没有改变,地方各级主管学校部门的名称和治 理方式,渐有变化;辛亥革命以后,中央设教育部,各省设教育厅,各县叫教育局;建国 以后,这种体制基本延续下来;内部管理中国:学记西方:体操学校、文法学校及后来的骑士学校和教会学校 17世纪夸美纽斯创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对学校管理问题,如 学制、班级编制、课表、教学秩序

3、都有较详细的论述;有学者认为 夸美纽斯是学校管理学的奠基人;学校管理学的产生德国法学家、社会学家施泰因St ein L.V.于1865-1868年出版了七卷本 的宏篇巨著行政学;以其理想化的社会理论和国家理论为基础,阐述了教 育行政理论;对学校管理理论的建立有一定影响; 科学的、系统的学校管理学产生于资本主义快速上升时期的19世纪末和 20世纪初,现在一般认为美国是现代学校管理学的发源地;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达顿Dutton和斯耐登Snedden在1908年合著出版的美 国教育公共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学形成的标志;五、学校管理学得研究对象学校管理学研究如何运用办学规律,发挥中小学内人力、财力、物

4、力诸因素,利用校内外各种有利条件,组织和领导全体成员,有效地 实现学校教育教学目标; 教育行政学 教育管理学六、学科特点1. 应用性2. 政策法规性3. 综合性第二章 管理思想、教育思想与学校管理一、西方管理理论的进展传统管理18世纪80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20世纪前对管理产生最大影响的是产生于18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大型 机械的使用、分工的存在使得管理变得非常重要;斯密对分工的论述;罗伯特欧文17711858较早注意到企业中人事管理问题,被称为“人事 管理之父”;进入20世纪,建立正式管理论的尝试才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古典管理思想科学管理思想法约尔的管理理论马克斯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二

5、、科学管理思想 费雷德里克泰勒Frederick W. Taylor, 18561915是美国古典管理学 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泰勒的主要著作是科学管理原理1911和科学管理1912;泰勒的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效率;管理是一门建立在明确的法规、条文和原则之上的科学,要达到最高的工 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管理;19世纪末20世纪初,科学管理思想被引入到了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学也逐渐 形成了一门独立的学科;第三章学校管理体制一、相关概念学校管理机制 学校组织系统中各个环节、各种要素在学校管理过程中相互联系、分工合作,从 而形成特定功

6、能并高效实现学校管理目标的运作方式;校长负责制的内涵从校长负责制的内容来看,校长负责制是一个结构性概念;一是校长负责,二 是审议机构,三是教职工的民主参与管理,四是党组织的政治作用;校本管理校本管理就是以学校为本位或以学校为基础的管理,它是一种以权力下放为 中心的学校管理思想和模式,其核心就是强调教育管理重心的下移,强调教育 行政部门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由,使中小学成为自我管理、自主发展的主 体,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确定自己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从而提高学校管理的有 效性;二、校长负责制的主要问题学校仍处于外控的管理模式之下学校的“两个负责”严重失衡 学校民主管理机制远未健全 “英雄校长观”被不断

7、强化三、校长负责制的重构与再造 问题的症结不仅在于政府放权,还在于政府把权放给谁,怎样保证“放而不 乱”教育行政部门应当把权下放给谁如把权下放给校长而无完善、有效的学 校自我管理与监督的机制与其配套,其结果究竟是“一放就活”还是“一 放就乱”,势必取决于校长的人格,取决于校长的“好”与“坏”;校长的选择,学校中的芸芸众生又无权过问,只能诉诸教育行政长官的决 断,问题必积重难返;核心策略学校与行政等外部权力主体关系的调整校长内部权力的分解与重构四、校本管理校本管理学校自主发展的决策权属于学校;学校决策者应对决策的贯彻及其后果负责;校长、教职员、学生及其家长和社区都有权参与学校的决策;校本管理模式

8、的产生反映了西方教育管理哲学从“外控式管理”向“自主 管理”的转变;第四章学校管理过程一、学校管理过程研究的视角戴明的“四环节”说PDCA模式西蒙的决策链条罗宾斯等“系统控制一一过程维度”德鲁克的目标管理MBO二、戴明的“四环节”说PDCA模式 管理由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修正Act ion四个环节组成; “PDCA 循环”的特点 周而复始 大环套小环 阶梯式上升 科学的统计观念和处理方法 明确了学校管理过程中的基本环节,便于分阶段推进 一定的机械化,实践起来容易走上形而上的形式主义道路三、学校管理的主要环节1. 计划计划Planning包括定义组织的目标、制定全局战略以实现

9、这些目标;开发一个 全面的分层计划体系以综合和协调各种活动计划的类型从计划广度来看:战略计划和运营计划从时间框架来看:短期计划、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 从明确性来看:具体计划和方向性计划2. 执行 执行不是一种单一的管理职能; 执行包括了组织、指导、协调、激励、控制等一系列的活动;3. 控制的类型 前馈控制Feedforward control预计问题觉察问题及时纠正 问题发生后纠正同期控制 Concurrent control反馈控制 Feedback control 四、学校管理目标的价值与制定依据目标的价值:导向、激励、评价教材P44制定学校管理目标的依据科学理论教育政策和法规学校的性质任务

10、和学生的特点学校的主客观条件五、学校管理活动中的决策 决策的过程西蒙的观点智力活动设计活动选择活动审查活动明茨伯格的观点确认阶段一一发展阶段一一选择阶段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的总结1. 明确问题查找问题范围、程度、特点分析问题的原因预测事态发展趋向2. 设定目标要选择正确的价值标准决策目标要有准确性 决策目标要满足约束条件的要求 决策目标要有明确的时间规定3. 拟定备选方案 拟定备选方案宜“先粗后细”4. 方案选择 重点解决两个问题:选择方案的标准,选择方案的方法5. 追踪决策第五章 学校管理原则与方法、学校管理民主化原则学校管理民主化原则的含义民主化原则就是让全体利益相关者参与管理过程,充分表达

11、权益,在管理 者和被管理者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管理制度、管理程序体现一种公 平和公正 在一个具有民主氛围的学校内,尊重和理解成为人与人交往时的基本价值 规范基本要求见课本P97二、学校管理常用的管理方法1. 学校管理中的行政方法 特点:权威性强制性无偿性稳定性时效性垂直性2. 学校管理中的经济方法特点:驱动性利益敏感性政策性公平性3. 法律方法学校管理法律方法特点:严肃性强制性规范性可预测性4. 学校管理中的思想教育方法特点:长期性广泛性渗透性启发性 灵活性 内生性 长效性第六章 学校组织管理的几个理论问题一、组织的概念美国结构功能主义的代表塔尔科特帕森斯T. Parsons根据组织的目标

12、 和功能将组织分为四类: 经济生产组织 政治目标组织整合组织模式维持组织二、学校组织的性质1“工厂”的隐喻:古典组织理论指导下的学校观 2“家庭”隐喻:人本组织理论指导下的学校观 3作为开放系统的学校:社会系统理论指导下的学校观 4作为松散结合系统的学校: 权变组织理论指导下的学校观 5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学校学习型组织理论的观点三、学校组织效能 1学校效能的含义国际上比较流行的是从学校对学生发展的“增值”与“创值”的角 度定义学校效能;认为有效能的学校是使“学生能取得的进步比学生从其本身已有特 性出发所期望的进步更大”;陈孝彬主编的教育管理学中做出如下表述:学校效能指学校发挥某 些积极作用的能力

13、及其实际结果;郑燕祥认为,学校效能是指学校适应内在及外在的限制,并长远地 达成不同有关人士所追求之目标的能力;学校的组织学习能力及组 织变革 organizational learning & organizational change 能 力是学校效能的重要指标;2学校效能的研究视角目标模式关键人群需求满足模式投入产出模式环境适应模式学校内质因素优化模式第七章学校组织设计一、组织设计相关理论问题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组织结构设计管理制度和方法设计组织设计的参数: 工作专门化 Specialization of task 部门化指挥链 Chain of Command 管理幅度 集权与分权 正规化

14、二、学校组织结构:可能的形式2.1 直线式组织形式2.2 直线参谋制2.3 职能型组织形式2.4 事业部制组织形式2.5 矩阵式组织形式三、学校里有哪些部门机构校长校长办公室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 教职工代表大会 业务组织 校务委员会、专家顾问团委员会 政治性组织、群众性组织工会、学生会、学生社团、学术团体第八章 学校文化一、学校文化的结构4.1学校精神文化从心理学视角看,学校精神就是学校长期积淀下来的群体心理定势和心理 特征;4.2学校制度文化学校制度文化往往体现和规范着学校组织中比较稳定的互动模式和交往 关系,反映了学校组织中各种不同的社会地位和角色特征;4.3学校行为文化指学校主体所体现出的文化形态,其内容包括:师生员工的生活方式、行 为方式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校风、教风、班风、学风等学校气氛;同时 还表现为多种形式的文化、体育、娱乐活动;4.4学校物质文化外在标志;包括建筑文化、设施文化、环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空间物态形 式,是学校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是师生员工可以直接感受得到的,直观上 把握不同学校文化的依据;校徽、校服、校标、校歌等明确的文化标识物,以不同的形式传递着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