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0040794 上传时间:2023-11-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摘要:进入世纪后.世界经济整体都在以更快的速度向前迈进.然而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犹如晴天霹雳一般让世人警醒.灾难之后需要的是更多的反思和合理有效的变革纵观国际金融的发展历程如何在金融监管与金融自由化之间寻求一个相对合理有效的平衡点始终是各国业内人士广泛探讨和研究的问题这样一个平衡点是必要而且重要的它关乎世界经济能否在平稳安全的人背景中,在风险可控的环境里迈向更高的台阶。关键词:金融自由化;金融监管;目 录一、前言3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一) 金融自由化的概念与范围3(1)金融价格自由化()金触行政自由化(3)金融业务自由化4(二) 金融监管的概念及边界界定4三、 金融

2、自由化对金融业之潜在风险5四、 金融监管的关键要素、目的与意义(一) 金融监管的关键性要素6(1)流动性6(2)资本充足性6()资产质量(二)金融监管的目的和意义7()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与健全(2)保障存款人之权益7(3)防止利害的冲突7(4)避免内部的舞弊(5)维持体系的效率8(6)增进国际竞争力8五、金融自由化与金融监管的合理定位8(一)金融市场化的次序8(二)市场化微观体系8(三)政府监管机构的建置与职能定位9参考文献:10一、前言随着世界经济不断向前发展,金融对国民经济影响的两面性越渐明显,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不能没有金融的支持,经济的现代化离不开金融的现代化。另一方面,随着金融风险全球

3、化,又直接威胁着一国乃至全球的金融安全。国际贸易自由化加大了对各国金融业发展水平的要求,从而金融自由化程度的高低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金融自由化不仅加强了竞争,提高了金融体系的效率,促进了世界的全球化,也在金融市场之间形成了高度的依存关系,增大了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加之金融衍生工具的广泛运用使得国际金融的不稳定性日渐突出,金融体系的脆弱性进一步加深。二、相关概念的界定(一) 金融自由化的概念与范围所谓的金融自由化(Lberaliztn r Deregulaion )即指放宽或解除金融管制及制定合理化的游戏竞赛规则。金融自由化必须架构于尊重市场机制,由各国官方政府解除不当限制或管制并减少不必要之

4、干预,创造出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以增进市场资源之使用效率。许多人误解金融自由化的意涵,其实金融自由化并非意味着政府对金融政策与金融监理放任不管,反倒是经由政府官方的积极之参与,更能主动适切减少或去除已不合时宜之法令规章,并重新订定合乎时宜之“游戏规则”。此时政府官方之参与需兼顾金融业者有其充分发展与公平竞赛的空间,另一方面则强调金融纪律化,使其在金融自由化的过程中不致失序而衍生出金融风波或危机。放宽或解除金融管制具体说来则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金融价格自由化金融价格自由化,其中又包括外汇自由化及利率自由化。外汇自由化简单来说就是指由民间持有外汇,不受有形国界的限制,并可以自由汇出汇入,至于

5、一国之汇率亦由供需取决其价格。外汇自由化多半为最后开放的束缚,主要因其自由化的实施将使金融机构参与国际金融及外汇交易的风险扩大。因此,各国政府对于外汇自由化往往采取审慎态度。至于利率自由化则是指减少或解除利率管制,由市场供需决定利率水平,并且透过利率竞争提高金融机构经营效率。(2)金触行政自由化所谓的金融行政自由化系指政府放宽金融机构、分支单位及外国银行之增设,扩大金融机构的营业区域及健全金融制度等。金融行政自由化主要可以为金融业注入竞争与创意,除了加强彼此间的竞争,也争取到了更大的合理营运空间。(3)金融业务自由化所谓金融业务自由化系指放宽金融业务之限制,允许及鼓励各种新金融商品之创设,使金

6、融业务多样化及“百货化”,以满足现今多样之社会需求。另外制定诸如安全与健全的经营原则,要求金融机构必须控制资产与负债之风险,另为维护信用秩序,则严格执行金融检查及实施风险费率或存款保险制度等等。(二) 金融监管的概念及边界界定 对于金融监管的内涵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做了解析。王广谦教授(199)在其中央银行学中阐述金融监管即金融监督与金融管理,他认为金融监管内涵应包括广义与狭义两个层次。从狭义层次分析,金融监督是中央银行或其他金融监管当局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的授权对整个金融业(包括金融机构及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上所有的业务活动)实施的监督管理;广义层次的金融监管是在上述狭义金融监管之外,还包括了金融

7、机构的内部控制与稽核、同业自律性组织的监管、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管等。白钦先、张荔教授在其发达国家金融监管比较研究中这样定义:金融产业持续发展的风险存在,势必需要科学有效的金融产业监管。金融监管是指一国政府或政府的代理机构对金融机构实施的各种监督和管制,包括对金融机构市场准入、业务范围、市场退出等方面的限制性规定,对金融机构内部组织结构、风险管理和控制等方面的合规性、达标性的要求,以及一系列相关的立法和执法体系与过程。在有的研究当中,金融管制与金融监管往往是混淆并用的。但是,二者之间存在着质的不同。广义的金融管制是囊括了金融监管的问题,金融监管在组织机构、实现途径等对于金融管制的效力评价,以及金融

8、管制的变革方面影响极大,是金融管制问题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金融监管具有特殊的独立性,主要在于其监管的技术手段、机构与职能等。监管并不包含控制,也就是说不存在控制权,但却拥有法律授权下的上位管理权。管制是具有强制性的一种控制手段,而监管是相对直接并强制的监理和监督,控制与监督是有很大差别的。但二者之间也有共性:一是均合法,有合法的管理权限,皆是围绕国家金融的安全来考虑并实施的,另外,在时间的管理上,二者都划分了事前、事中、事后三部分。对于不同之处在于,监管的范围较之管制要宽,监管主要是以防范为主,为市场的合理运转提供便利条件。而管制则是进一步的强制措施,对待金融风险更加严谨。因此,金融监管

9、应是一种为了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对金融机构进行监督和管理的一切行为措施。三、 金融自由化对金融业之潜在风险近年来国际金融风险事件的不断出现,证明了管制全球金融市场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在上个世纪80年代积聚能量的金融市场全球自由化,导致了金融波动和风险的数量跳跃,以及力图分散这些风险的工具的复杂性和高成本,其表现结果是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金融灾难成为上个世纪0年代的标志。诸多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都是产生于对大量私人的短期资本流动的不充分监管。除了这些大的事件,面对国际竞争,开放国内资本市场也在很多国家导致了金融领域的危机。据IM的研究估计,这些危机的损害在GDP的3%到%之间。公众监管

10、的不充分使得一些专家认为,需要对全球金融市场的监管实行根本的改革。另有专家则认为,公共干预只是起反作用,市场应任其发展,参与者的自律是唯一良策。(一)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又可以分为盈余风险以及投资风险两类,前者指的是因为利率变动所导致的营运亏损之风险,后者则指证券价格变动而发生损失之风险。其中在利率风险上又可以分为国际金融利率风险与国内业务之利率风险两大类。(二)流动性风险所谓流动性风险指的适金融机构为了应付随时可能发生的资金需求因此必须持有较高现金部位或可变线性资产或向外界款额度而言,此即金融机构之变献能力与举债能力。因此所谓流动性风险指的事金融机构资金来源与运用控制不当或到期日不平衡,或因为

11、突发性、季节性资金外流所印起流动性不足的风险。流动性管理不当轻则因流动性太高行程资金闲置降低获利能力,重则因流动性不足造成支付不能。(三)外汇风险首先是国际金融市场利率变动、汇率变动所产生的价格风险;其次是信用风险,其包括远期外汇买卖契约、金融期货交易等因客户未能履约之风险及外汇银行经营倒闭之风险;三是国家风险,基于国家牵扯到的覆盖面较广,其大致可分为统治权风险(债务国家因行使统治权所产生之风险)、政治风险(由于债务国政治不稳定或发生战争所引起之风险)以及经济风险(债务国长期外汇短区致使国外借款人无法偿还外债之风险)。再者是业务风险,其又可以下分为以下三种风险:(1) 营运风险此类风险较易发生

12、在新设立的金融机构,因营业收益尚未稳定即言目扩充国内外分支单位导致成本增加而亏损。(2) 信用风险这种风险系指客户倒闭所产生之风险。由于金融自由化所产生的激烈竞争使金融业因追求业务量之成长而放宽必要之审核导致牺牲资产质量危及经营基础。(3) 集中风险由于金融业开放设立使一般产业财团与金融业结合致使金融业集中对某依行业或关系企业授信,因而增加授信风险。最后,随着国际金融自由化之进行,海外分支机构及外汇银行必须在国际金融市场进行集中清算制度,如参与纽约票据交换所会员银行支付系统(Chips )、环球财务通讯系统((SWIF)以及东京美元清算制度等,上述系统只要任一会员无法支付或因其它理由无法清算均

13、将发生连锁反应而致全体清算系统瘫痪,这便是系统风险。四、 金融监管的关键要素、目的与意义(一) 金融监管的关键性要素(1)流动性银行的公共信息披露是加强金融体系风险管理能力的重要组成,其流动性比率指标也是预测金融危机一个有力的预警指标。以前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发生的金融危机的前期主要表现就是银行的流动性。可见有效的管理银行流动性可以大大的降低金融风险。发展中国家采用的控制方式,在政府的压力下银行身一些优先部门提供中长期贷款,这种做法的弊端就在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到期搭配。发生流动性风险的机率也大大提高。由些可见,只有改变政府的融资政策才能改善发展中国家的流动性指标。另外表外负债的现金流冲击也是影响

14、新兴市场国家银行的重要因素。(2)资本充足性监管者对资本充足性的管理在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些国家中资本短缺往往成为银行脆弱的最基本的根源。许多发展中国家已经接受了巴塞尔资本充足标准,而且这个标准确实在加强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体系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但是许多学者对资本充足标准提出了批评,这使得新兴市场国家和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CS)寻求对这个标准进行某种程度的修改。但是资本充足标准本身具有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这个标准非常简明,易于监管,有利于数据的比较,可操作性较强。因此尽管资本充足标准对银行行为可能存在着一定的负面效果,但是作为一种银行监管手段,这个标准有着自身的优势,因而不能完

15、全放弃。(3)资产质量即使正式的金融指标表明完全符合资本充足性规则,但是假如资产质量很差,那么这种资本充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对资产质量最大的挑战来自于建立在关系基础上的贷款行为以及资产评估规则。在发展中国家,关系型的投资行为是非常根深蒂固的,在这种投资模式中,对公司治理的监督是非常薄弱的,银行的内部控制也非常松散,外部审计处于无效率状态。银行与其他商业伙伴有着共同所有权关系,银行愿意基于这种亲密关系向这些企业贷款,而不顾及投资项目本身的盈利性和风险性,这极大地损害了资产质量。(二)金融监管的目的和意义(1)确保金融体系的安全与健全金融机构若发生经营困难而倒闭,将对其它金融机构有不利的影响,甚至有连锁反应产生。同时,金融秩序若遭受破坏时,整个社会将要负担巨大的社会成本。(2)保障存款人之权益 由于金融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性,存款人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来判断银行风险的高低,加以,银行拒绝揭露信息,大多数存款人无法评估银行之优劣。是故,透过政府监督银行以维持其应有的偿债能力,才能确保存人存款资金之安全,以保障存款人之权益。(3)防止利害的冲突 银行董监事或经理人基于个人利害因素,而将银行的利益违法输送关系企业,或对关系人不依正常授信原则径与核贷,将使银行经营不安全而发生亏损,引发银行挤兑,均显示经营者私自将社会公器擅用为谋取私人利益的工具。金融当局可于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