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欧姆定律导学案人教版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0038258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欧姆定律导学案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欧姆定律导学案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欧姆定律导学案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欧姆定律导学案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欧姆定律导学案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欧姆定律导学案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七章欧姆定律导学案人教版(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欧姆定律学案第一节 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一、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并认识电流、电压与电阻的关系。2.会同时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和其中的电流。3.通过实验学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4.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熟悉科学探究中被广泛采用的方法 控制变量法。二、知识链接:1电压是由什么提供的?它的作用是什么?2什么是电阻?电阻的大小由哪些因素决定?三、学习过程:知识点: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请你阅读下面的文字,并思考提出的问题通过前面的学习,同学们一定已经意识到:电压是形成的电流的原因,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高,流过导体的电流就会越大;导体

2、的电阻越大,流过它的电流就会越小。现在,我们想进一步了解,如果知道一个导体的电阻值,还知道加在它两端的电压,能不能计算出通过它的电流呢?换句话说,电流与电阻、电压之间有什么定量关系呢?现在我们就用实验的方法来探究 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提出问题(你能自己提出吗?)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有什么关系?猜想或假设(回答下列问题,然后提出猜想)(1)给一只小灯泡两端加一节干电池,观察其亮度;再加两节干电池观察其亮度。分析思考:两次小灯泡的亮度不同的原因是什么?两次都是用同一只小灯泡原因是什么?归纳:有以上两个现象可以看出:在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可能与_有关;(2)把一只小灯泡与一只定值电阻串

3、联在电源的两端,观察其亮度;把定值电阻换成阻值较大的电阻后,灯泡的亮度有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在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可能与_有关。猜想与假设:电流可能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导体的电阻有关实验设计原理:实验时分别把阻值不同的几个定值电阻接在电路中,测量电阻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的电流I。对于不同的电阻,各进行几次测量,研究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实验器材:电源、开关、不同阻值的电阻2个,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请在方框内画出你的电路图进行实验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测量并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的值。R=R1= 电压U/V电流I/A换接另一个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并记下几组电压和电流的值。R=R2= 电

4、压U/V电流I/A分析和论证 请在课本图7.1-1上画出每个电阻的U-I关系图象。 电流I、电压U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结论: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 。知识梳理:本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 I与U的关系:_一定时,_ 和 _成正比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I与R的关系:_一定时,_ 和 _成反比 实验方法:_。看看你学的怎么样?完成以下两个题吧!针对性练习:1.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实验器材如图1所示(各个电源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各个定值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可以忽略)。请选用合适的器材,完成实验探究。(1)你认为电流与哪些因素有关?答:_。(2)本实验中,需要保持_不

5、变。(3)在方框内画出你设计的实验电路图。 ( 4 )小杨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使用了滑动变阻器,在实验中,滑动变阻器不起到的作用是( ) A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大小,保护电路B保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C改变电源电压四.达标测试;(动动脑筋,你一定会做的!)1. 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中,其实验步骤分为()A.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个步骤进行B.保持电流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个步骤进行C.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流不变两个步骤进行D.保持电压不变,电阻不变、电压不变三个步骤进行图32.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用如图3所示的电路,分“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在“保持

6、电阻不变”这一步,实验要求是()A.保持R的滑片位置不动B.保持R的电压不变C.保持R不变,调节R滑片到不同的适当位置D.保持电路中的电流不变3.某组同学在一次研究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中,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R()13.596U(V)2.72.72.7I(A)0.20.30.45请分析他们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1)实验结果是;(2)结论成立的条件是。第二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一、学习目标:1.能知道欧姆定律的内容,并会运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2.能说出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会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得出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关系。3.会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二知识链接:1

7、.在一段电路中,当电压一定时,电流与_成反比;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_成正比。2.串联电路中电流特点是:_;电压特点是:_.并联电路中电流特点是:_;电压特点是:_.三学习过程:知识点一:欧姆定律(带着问题看课本)自学课本欧姆定律部分,回答下列问题。1.欧姆定律内容为_ 。表达式是_ _。各个物理量分别表示_ _ _它们的单位分别是_ _ _.2、思考:已知U、I、R三个物理量中的任意两个,能不能求第三个物理量?看课本例题,自己做一下练习训练1:1.关于公式R=U/I,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

8、成正比,与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都无关2.在某电阻两端加3V的电压时,通过的电流是0.5A;若在电阻两端加15V的电压时,通过的电流是_A,电阻是_W。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电阻为_W.知识点二:电阻的串联要求:先看课本P29页上方的探究实验,注意看几次等灯泡的亮度变化。然后再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特点来推导电阻的特点。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U1,通过的电流为I1,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U2,通过的电流为I2。,电源电压为U,总电流为I。则此串联电路中电压特点为:U=_电流特点为:I=_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总电压U=IR,U1=_,

9、U2=_.将三者带入U=U1+U2中可得_.而此电路中电流特点为:I=I1=I2 ,得出串联电路中的电阻特点:_.电阻的串联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_,所以串联后的总电阻比其中任何一个电阻都要_.练习训练2:1.把10W的电阻R1和30W的电阻R2串联接入12V的电路中,求串联电路中的电流是多少了?R1和R2两端的电压分别是多少? 2.电阻R1和一个阻值为4W的小灯泡串联接入10V电路中,已知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2V,求电阻R1的阻值和电路中的总电阻。知识点三:电阻的并联 要求:(1)观察两个电阻并联的演示实验,对比两次灯泡的亮度变化,小组讨论引起灯泡亮度变化的原因。(2)看课本学习电阻并联的的特点,

10、在小组中进行相互交流。知识拓展:根据电阻的串联的推导方法,你能否推理出电阻并联的计算公式,试一下吧!针对性练习:1.有两个电阻R1=24W,R2=12W,把它们并联起来接在电压为6V的电路中,则并联后的总电阻为_W,电路中的总电流为_A,,通过R1的电流是_A,通过R2的电流是_A.2. 电阻R1和R2并联在电路中,两端所加电压为12V,如果电阻R2的阻值为30W,流经R1的电流为0.1A,求电路中的总电阻。知识梳理:想一想本节我们学到了哪些内容? 内容:_ 欧姆定律 表达式:_欧姆定律 变形公式_ _ 串联: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的阻值比_电阻的串并联 关系:R总=_ 并联: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比_

11、 关系:1/R总=_四、达标测试:1.两个导体的电阻值分别为R1=20,R2=30,它们串联后的总电阻是_,并联后的总电阻是_2.如图所示,电阻R1为12,将它与R2串联后接到8V的电源上,已知R2两端的电压是2V。请求出电路的总电阻。3.如图所示R1=1 0,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6A;当开关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1A,则电源电压和R2的阻值各为多少?第三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一、 学习目标:1.能说出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2.会用伏安法来测电阻。3.能够独立设计测导体电阻的实验方案,并能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正确记录实验数据和提出实验过程中发生问题的处理方法。二知识链接:1.电流表和电压表的使用规则有哪些?2.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是什么?推导公式有几个,分别是什么?我们用哪个公式来计算电阻?三学习过程知识点一: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原理、器材、电路图思考后讨论:根据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原理:_ 。实验器材:_ 。.实验电路图:知识点二:进行实验要求:根据电路图选择出合适的器材后,小组讨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完成实验报告。(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开关处于_状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处于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