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人教版】必修2地理:1.1人口的数量变化精品教案1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0036580 上传时间:2023-02-2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编【人教版】必修2地理:1.1人口的数量变化精品教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新编【人教版】必修2地理:1.1人口的数量变化精品教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新编【人教版】必修2地理:1.1人口的数量变化精品教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新编【人教版】必修2地理:1.1人口的数量变化精品教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新编【人教版】必修2地理:1.1人口的数量变化精品教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编【人教版】必修2地理:1.1人口的数量变化精品教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人教版】必修2地理:1.1人口的数量变化精品教案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 编 精 品 地 理 资 料 2019.4第一章人口的变化本章规划社会生产包括物质产品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的生产。而两个方面能否健康、合理地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人口自身的生产能否与环境承载力、资源利用状况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因为一定地域上人口数量的变化、不同地域之间人口的迁移,都会引发包括资源、环境、经济及社会等在内的一系列变化。因此,人口问题成了当今世界最令世人关注的三大问题人口、资源与环境中的首要问题。特别是随着地球上人口过多、过快的增长,环境承载力不断加大,人口与资源供给、人口与环境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处理好人口与环境的关系,如何协调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共

2、同面临的一大课题。在我国,它不仅是地理学传统的一大主题,在举国创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之下,它更将是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内地理科学研究的一大热点问题。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2(必修)是人文地理的基础知识。它以人类活动为核心,分析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本章“人口的变化”,则是地理2(必修)的基础,分为三节课文和一次问题研究探究活动,分别探讨人口的增长、人口的迁移、人口的合理容量以及如何看待我国越来越突出的农民工问题。人口的变化包括人口的数量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和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迁移。教材首先以有关“世界60亿人口日”的图文资料很自然地切入“人口的自然增长”(学生很容易抓住头绪,教师在教学

3、组织时也容易上手)后,指出了人口自然增长的决定要素,从时间纵向演变的角度分析了世界人口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变化特点和人口总是不断增长的总趋势;从空间角度比较了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不同特点。由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不同特点引出人口增长的三种不同模式。接着,教材仍从时空两个不同角度阐释了三种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及转变的原因和过程,再通过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的分析,进而明确: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及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教材对“人口的空间变化”人口迁移这一部分内容的编排:首先由

4、导致某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两方面因素入手,引出人口迁移的概念和分类,在对比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之后,又分别阐释了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国内人口迁移的基本状况以及人口迁移的主要影响。然后结合历史进程与案例2“美国的人口迁移”和案例3“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分述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及个人对生活或职业需求的变化等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从中明确: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有着重要作用,战争、宗教、社会变革、国家政策、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个人动机和需求等,也能影响人口的迁移。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其中的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随时间延续而不断增长的人口数量和

5、特定历史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的能力和空间与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它们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形势之下,人们展开了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研究和讨论。不论是环境承载力、环境人口容量还是人口合理容量,对它们的估计都要考虑到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区(国家甚或全球)的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消费水平的不同情况。因此,它们都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对它们进行的估计,因为假定条件不同,结果也就不同,甚至出入很大。不过,虽然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只是相对的,但它对于制定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还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并进一步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目前存在的人

6、口、资源、环境问题已十分严重,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已十分紧迫。而要保持人口的合理容量,需要各国(各地区)政府协调一致,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区域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本章最后的“问题研究”,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壮大的农民工为题材,利用学生收集和教材在“知识拓展”部分提供的资料,通过师生对材料的分析、综合,了解当前农民工的生存状况,认识农民工对我国经济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和解决农民工的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综合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特殊意义,共同探讨解决当前农民工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的对策和途径。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关爱他人,理论联系

7、实践,学以致用的意识。对本章内容的教学,可围绕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来组织。在本章内容的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依教材插图、附表,或以图表创设的情景直接引发学生讨论、思考,或在精析图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比、归纳;或师生全体参与,或分小组协作;或分析文字、图表后进一步引申、阐发,或对列举的大量素材进行综合、归纳。有些直接在课堂上解决,有些也可留待课后实施。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能对人口问题有更为科学的认识,可以较深入、正确地分析现实社会存在的各种由人口发展引起的问题,能进一步理解不同社会历史阶段、不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下,不同国家(地区

8、)人口发展表现出的不同特点及相应采取的不同政策、措施。最终形成可持续的人口发展观念。课时安排共6课时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2课时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2课时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1课时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1课时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从容说课人口的出生、死亡导致了人口数量的变化人口的自然增长。就整个人类历史时期来看,由于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世界人口数量变化总的趋势是在不断增长的。但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有不同的特点。在不同的国家(地区),人口增长也有差异。因此,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之下,会存在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因而就形

9、成了不同的人口政策。本节内容的核心,也就是本节的教学重点,是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及其地区分布。教学中首先以有关“世界60亿人口日”的图文资料和补充的“中国13亿人口日”的相关素材,通过设问激发起学生对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探究心理,很自然地切入“人口的自然增长”后,指出人口的自然增长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大要素,先就图1.2和1.3这两幅曲线统计图进行对比分析,从时间纵向演变的角度概括出世界人口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变化特点和人口总是在不断增长的总趋势,并在学生自学P3第一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初步归纳概括出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再从空间角度比较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不同特点。由同一地区不同时期

10、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不同特点进一步引出人口增长的三种不同模式。接着,仍然从时空两个不同角度阐释三种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及转变的原因和过程,再通过案例1“芬兰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的分析,最终明确: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是与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生产力水平及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的;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是人口增长的决定因素。面对人口增长的不同情况,同一国家(地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同一历史时期的不同国家(地区)也就可能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鉴于我国人口庞大的基数和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里将仍然是我们坚定不移的基本国策。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

11、解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能据图说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的地区差异,了解人口基数对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绝对数量的影响。2使学生掌握人口增长三种模式的名称和特点,能利用人口资料或图表,判断其所属的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3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必要性。4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教给学生读图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读图的要领,提高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资料的分析,理解世界各国公众对目前已十分庞大,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的关注。2利用相应的文字资料和练习题阐明人口自然增长与自然增长率的关系及自然增长率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3利用图表分析法、比较法引导学生概

12、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教学重点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

13、力。教学难点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2比较两种“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本质区别。教学准备运用投影仪和多媒体计算机,将一些相关图片资料、表格内容等制作出来,增强课堂教学气氛,并多准备一些新闻、报刊资料,及时将一些新的人口信息传输给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师:社会在不断发展,文明在不断进步,在这个过程中,某个地区、某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人口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是什么引起了这种变化,这样的变化对我们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已经产生、正在产生和将要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该如何去正确应对?这就是我们下面即将开始学习的内容第一章人口的变化第一节人口数量的变化(板书)(观察下列三幅图片)(启发引导)1

14、999年10月12日0时2分,一名男婴在波黑降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右一)专程来到医院看望母子二人新华网北京1月6日电(记者樊曦)2005年1月6日0时2分,中国的第13亿个公民在北京妇产医院诞生。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向宝宝颁发了中国第13亿个公民荣誉证书,并向孩子的父亲赠送了婴儿用品师:图中两个小孩出生伊始,为什么社会会如此关注,甚至安南秘书长和张维庆主任都要亲临现场?生:因为他们降临人世,意味着世界和我国的人口分别增长到了创纪录的60亿和13亿。师:是的,世界和我国人口不断增长,目前已达到了相当庞大的数量,而且这两个数字还在继续增大。人口的自然增长(板书)师:一个地区的人口是

15、会自然增长的,那么,人口的自然增长受哪些因素影响,由哪些因素决定呢?世界人口从古代到现在又是如何增长的呢?自然增长美国人口咨询局人口手册第四版自然增长指某时期某人口中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后的余数(或差额)。NIBDNI代表一定时期内人口的自然增长数,B和D分别代表这个时期的出生数和死亡数。人口自然增长率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人口自然增长率指一定时期内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该时期内平均人口数之比,通常以年为单位计算,用千分比来表示,计算公式为:人口自然增长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内死亡人数)/年平均人口数1000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是怎样计算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发展速度和制定人口计划的重要指标,也是计划生育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表明人口自然增长的程度和趋势,具体说,可以由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人口自然增长数(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年平均人口数之比,所得的结果用千分数或百分数表示。另外,人口自然增长率还可以用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表示。当全年出生人数超过死亡人数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值,当全年死亡人数超过出生人数时,则为负值。因此,人口自然增长水平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两者之间的相对水平,它是反映人口再生产活动的综合性指标。师:从以上材料中,我们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