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分析、管理与控制 论文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0036533 上传时间:2023-04-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分析、管理与控制 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公司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分析、管理与控制 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公司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分析、管理与控制 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公司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分析、管理与控制 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公司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分析、管理与控制 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司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分析、管理与控制 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分析、管理与控制 论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乐 山 职 业 技 术 学 院毕 业 论 文(2014届)题 目 公司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 系 部 财经管理系 专 业 会计电算化 班 级 普专会计11级2班 学 号 4 姓 名 孙雪娇 指导教师 郭 素 勤 2014年 5月6日目 录摘 要3引 言3一、财务风险的含义4(一)财务风险的定义4(二)财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含义4(三)加强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5二、财务风险的识别5(一)财务风险预警6(二)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控制机制7(三)充分利用财务实时信息系统监控7(四)加强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7三、加强企业内部会计对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8(一)软控制8(二)硬控制8结论9谢辞9参看文献9公司经

2、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分析、管理与控制 财经管理系 普专会计11-2 孙雪娇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破产、被迫重组或被收购的现象也越来越多,企业经营管理者对企业风险重要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本文依据市场发展规律从企业主观方面入手分析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以及由此形成的联合风险,通过对实例阐述加强对企业风险的认识,分析企业风险的形成原因,并在分析综合的基础上探求防范企业各种风险的有效途径,降低企业经营和财务风险。经过科学计算可知企业的风险程度是可衡量的,相信企业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下加强风险控制后可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从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关键词】经营风险、财务风险、控制、管理 引

3、言 在全球日益激烈竞争的市场中,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越来越多,由此引发的损失规模也越来越大,从而促使了企业对财务风险管理方面给予高度的关注。近年来,国内外大型企业纷纷提出实行全面风险管理及内控建设的理念,这是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管理变革的大趋势。近年来,我国有不少企业学习国际企业先进管理经验,在企业全面风险管理以及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方面有许多成功优化的案例,我在下文中将要进行案例分析的中国网通集团公司在风险管理中的成功也是其中之一。当然也不乏因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不完善而导致企业巨亏的公司。一、管理风险和财务风险的含义 (一)财务风险的定义 一般说来财务风险是指在财务管理活动中,客

4、观存在的由于各种难以预料或无法控制的因素作用,使企业实现财务收益和预期的财务收益背离,因而有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性。主要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流动资金运作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这些风险将会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甚至造成企业关门倒闭。 流动资金运作中的风险及危害指在短期投资中,由于各项流动资金的结构不合理等而产生的风险。流动资金风险的产生,影响企业正常的经营活动,影响企业偿债能力,进而导致企业破产的可能。 收益分配风险及危害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给企业今后的生产过程产生不利影响。大部分企业由于内部基础管理薄弱和国家对上市公司严格的法律要求,往往也还存在着资金流动性风险、资金安全性风险、财务报告失真风

5、险等等。 (二)财务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含义 财务风险管理是指企业通过对风险的确认和评估,采用合理的经济和技术手段对风险加以控制,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一种管理活动。风险管理学源于保险学,风险管理通过控制对策处理损失风险,如果在实施控制对策后损失仍然可能发生,则可运用财务对策。财务对策是将损失转移。但在财务独立经营的资本财务时代,风险管理应当成为财务管理的基本职能。 财务风险管理关注企业的价值损失,通过管理价值风险来管理物质要素。现实中,我国企业集团对风险的识别、管理,无论是在主观意识方面,还是在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方面,都显得远远不够。因此,必须注重企业风险控制体系的建设。 (三)加强

6、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组织,我国企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2004年以来,中航油、中储棉等公司相继发生重大财务危机事件,充分暴露了我国企业风险内控工作的薄弱和企业领导在财务风险管理上的意识淡薄。此事引起了国家高度重视。2006年6月,国资委专门下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从而对国有企业提出了非常严格的内控管理要求。另外,从国际方面讲,美国由于安然审计公司等一系列作弊案件,引起了美国监管机构的重视,从而出台了萨班斯法案,此法案对上市公司开展内控及风险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更具体、更严格的要求。总之,随着企业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及竞争的加剧,客观上

7、要求企业具备较强的识别、预知和处理风险的能力。因此,财务风险的预警和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在风险凸显前就察觉,并能够及时将风险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传递给利益相关者,以减少风险发生时对企业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冲击程度,增强企业抵抗风险的能力,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从而保持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 二、财务风险的识别 财务风险识别是在不利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以准确把握各种财务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财务风险识别的主要方法有:现场观察法和财务报表法。现场观察法即通过直接观察公司的各种生产经营和具体业务活动,具体了解和掌握公司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财务报表法,即通过分析资产负债表、

8、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会计资料,确定公司在何种情况的潜在损失和原因,对主要指标的实际值和标准值进行对比分析,以确定风险的存在和风险程度。1、财务风险预警 财务风险预警是在财务风险实际发生之前,捕捉和监视各种细微 的迹象变动,以利预防和为采取适当的对策争取时间。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一旦发现财务风险信号,就能准确及时地传达至主要人员,以防事态的逐步扩大。 对企业而言,获利是企业经营的最终目标,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建立长期财务预警系统,其中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率、发展潜力等指标最具有代表性。资产获利能力指标有总资产报酬率和成本费用利润率。前者表示每一元资本的获利水平,反映企业运用

9、资产的获利水平;后者反映每耗费一元支出所得的利润,该指标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 从长远观点看,一个企业要远离财务危机,必须具备良好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越强,企业的对外筹资能力和清偿债务能力才能越强。相关指标有总资产净现率、销售净现率、股东权益收益率。虽然上述指标可以预测财务危机,但从根本上讲,企业发生风险是由于举债导致的,一个全部用自有资本从事经营的企业只有经营风险而没有财务风险。因此,要权衡举债经营的财务风险来确定债务比率,应将负债经营资产收益率与债务资本成本率进行对比,只有前者大于后者,才能保证本息到期归还,实现财务杠杆收益。 2、建立健全有效的财务控制机制 选择合理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

10、,处理好集团和子公司之间的集权与分权关系。在适度集权的基础上,企业集团应建立权、责、利相结合的机制。从集团全局出发,针对不同的职能部门规定不同的经济责任,划分不同的经济职能。集团财务部门加强对投资决策、成本控制等方面问题的研究,通过各种形式的内部市场化建设以及内部结算中心建设来优化财务管理行为。为适应组织结构扁平化的发展趋势,集团财务管理应广泛应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加快信息的集成化速度。 3、充分利用财务实时信息系统监控 进行财务内部监控,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控机制,是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有效措施,内部监控包括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两类。集团财务监控工作建立在各项财务预算的基础上,目的是保证子公

11、司的资本结构良好,财务运作符合企业集团的整体利益,从而更好地防范和控制财务风险,促进企业集团的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讲,可以向子公司派驻财务总监,负责监督子公司的财务行为;也可以通过董事会和监事会对子公司进行监控。 4、加强企业的财务预算管理 财务预算管理由集团公司组织实施和管理,实施对象包括集团本部、集团下属企业以及集团下属企业的全资及控股子公司。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的取得和投放、企业的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作所作的具体安排。 (1)建立财务预算管理的组织机构 集团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对集团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负总责,成立 由有关职能部门组成的财务预

12、算管理委员会,主要拟订财务预算的目标、政策,制定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财务预算方案,组织下达财务预算,协调解决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组织审计、考核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完成财务预算目标。 (2)规范财务预算的编制程序和方法 根据集团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 级汇总”的程序,在决策的基础上提出企业集团财务预算目标。各预算执行部门按照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下达的财务预算目标和政策,结合自身特点以及预测的执行条件,提出详细的本部门财务预算方案。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进行充分协调,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调整意见并反馈给有关预算执行部门予以修正,再由财务预算委

13、员会逐级下达给各预算执行部门执行。 三、加强企业内部会计对风险控制的具体措施 针对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存在的问题,应从软控制和硬控制两 方面入手,改善当前内部会计控制的现状1、软控制 (1)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由于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财务管理中有着监督执行的作用,审计 工作有效的开展对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有着重要作用。另外,审计工作的具体特征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比较高,审计风险的高低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从业人员素质高低的影响。因此,为了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降低财务风险的系数,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的考核,并在后期工作中加强各方面的专业培训,使审计工作严格按照独立审计准则的开展,保障审计质量,降低企业财务风险。(2)加强监督力度 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不能够只顾经济问题,而要针对重大案件审 计难度,加大对焦点问题的审计,敢于揭露权力问题。加强对权力的监督,就必须切实重视和监督对于审计出的经济违纪、违法案件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特别是权力人的处理问题。如果审计出的案件只是停留在曝光上而没有下文,不但对不起辛勤工作的审计工作者,而且审计在百姓中的公信力也会下降。要使审计切实发挥对于权力人的监督,就必须对责任人和权力人一起审计,这样才能够把对于权力的监督落实到位。 (3)树立风险控制意识 由于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企业不再像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可以享受包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