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件实验4S.doc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系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0034666 上传时间:2023-03-2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硬件实验4S.doc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硬件实验4S.doc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硬件实验4S.doc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硬件实验4S.doc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硬件实验4S.doc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硬件实验4S.doc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硬件实验4S.doc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学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本科实验报告课程名称: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姓 名:章世豪学 院:信息学院系:光电系专 业:信息工程(光电)学 号:3080100475指导教师:齐杭丽 王晓萍2010 年 12 月 21 日专业:_光电系0802_姓名:_章世豪_学号:_3080100475_日期:_2010/12/21_地点:_东4-606_实验报告课程名称: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指导老师: 齐杭丽 王晓萍 成绩:_ _ _实验名称:_实验四 并行AD、DA实验_实验类型:_设计型、综合研究型_同组学生姓名:_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五、实验数据记录和

2、处理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必填)七、 讨论、心得一、实验目的和要求1. 实验目的 掌握采用并行接口实现外部器件的扩展方法; 掌握ADC0809模/数转换芯片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及ADC0809的典型应用; 掌握DAC0832模/数转换芯片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及DAC0832的典型应用。2. 实验要求 理解内存与IO统一编址的外设端口地址的映射及控制; 理解用查询方式、中断方式完成模/数转换程序的编写方法; 理解DAC0832直通方式,单缓冲器方式、双缓冲器方式的编程方法。二、实验内容和原理设计型实验内容:1.采用中断法设计ADC0809数据采集程序,并将采集到的十六进制结果显示在LED显示模块上。2

3、.编程使DAC0832电路输出0.5V、1.0V、2.5V、3.0V、4.5V,并用万用表测量其实际输出电压值。综合型实验内容:1.用中断方式编写A/D转换程序,每秒以100ms的间隔采集8次,求8次结果的平均值,保存在RAM40H开始的单元,共采集30s。2.要求同上题,计算出每秒的平均值并显示在静态数码管上。3. 采用ADC0809的8个通道采集8个模拟量信号,并将实际电压值分通道、分时地显示在LED上。4. 根据基础型实验的步骤、,由DAC0832输出模拟量,ADC0809采集数据。分配端口实现的硬件连接,画出流程并设计程序实现该过程,比较输出的数据跟采集到的数据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分析一

4、下产生误差的原因。5.采用DAC0832设计一个简易的信号发生器,设计流程并编写程序实现50Hz的方波、锯齿波。三、主要仪器设备计算机 1台; ZDGDTH-1型80C51实验开发系统 1套;2号导线、8P数据线 若干条;万用表 1个;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 按照实验手册上的步骤将硬件连线连接好,步骤如下:下图为ADC0809的扩展电路图,用8P数据线将D2区80C51/C8051F020 MCU模块的 JD0(P0口)、JD8分别与C5区并行A/D转换模块的JD1C5、JD2C5相连;用二号导线将D2区80C51/C8051F020 MCU模块的WR、RD、P2.0、CLK、P3.3分别与C

5、5区并行A/D转换模块的WR、RD、CS、ALE、EOC相连;并行A/D转换模块的Vref接5V, AIN0接D6区可调电源模块的05V端。下图为DAC0832的扩展电路图,用8P数据线将D2区80C51/C8051F020 MCU模块的 JD0(P0口)与C4区并行DA转换模块的JD1C4相连,用二号导线将D2区80C51/C8051F020 MCU模块的P2.0、WR分别与C5区并行D/A转换模块的CS、WR模块,用万用表测量“-Vref”端的电压,手动调节电位器RW1C4,把-Vref电压调到-5V,万用表监测并行D/A转换的OUT与GND输出引脚。 连线完成后,将所编写的程序分别加载至

6、单片机中并运行调试。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采用中断法设计ADC0809 数据采集程序,并将采集到的十六进制结果显示在LED显示模块上。答:程序设计如下: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13H LJMP ZDFW ORG 0100HMAIN: MOV DPTR,#0FEF8H ;设置端口0 MOV R0,#30H SETB IT1 SETB EX1 SETB EASTART: SETB P3.3 MOVX DPTR,A ;启动ADLOOP: JB P3.3,LOOP LJMP STARTZDFW: MOVX A,DPTR MOV R0,A MOV R3,DPHMOV R4,D

7、PL MOV DPTR,#TAB MOV A,R0 ANL A,#0F0H SWAP A MOVC A,A+DPTR MOV P1,AMOV P2,#02HLCALL DELAY MOV A,R0 ANL A,#0FH MOVC A,A+DPTR MOV P1,AMOV P2,#01HLCALL DELAY MOV DPH,R3MOV DPL,R4 INC R0CLR P3.3 RETITAB: DB 3FH,06H,5BH,4FH,66H,6DH,7DH,07H,7FH,6FH DB 77H,7CH,39H,5EH,79H,71HDELAY:MOV R5,#20AA1: MOV R6,#0F

8、FHAA: DJNZ R6,AA DJNZ R5,AA1 RETEND 编程使DAC0832电路输出0.5V、1.0V、2.5V、3.0V、4.5V,并用万用表测量其实际输出电压值。答:程序设计如下: ORG 0100HSTART:MOV DPTR,#0FEFFHLOOP: MOV A,#25 MOVX DPTR,A LCALL DELAY MOV A,#50 MOVX DPTR,A LCALL DELAY MOV A,#125 MOVX DPTR,A LCALL DELAY MOV A,#150 MOVX DPTR,A LCALL DELAY MOV A,#225 MOVX DPTR,A L

9、CALL DELAY LJMP LOOPDELAY:MOV TMOD,#01H MOV R2,#100NEXT: MOV TH0,0F0H MOV TL0,0D8H SETB TR0 JNB TF0,$ CLR TF0 DJNZ R2,NEXT RETI END 3. 综合型实验(选择其中一题进行实验) 用中断方式编写A/D转换程序,每秒以100ms的间隔采集8次,求8次结果的平均值,保存到内部RAM40H开始的单元,共采集30秒钟。 要求同上题,计算出每秒的平均值并显示在静态数码管上。 采用ADC0809的8个通道采集8个模拟量信号,并将实际电压值分通道、分时地显示在LED上。 根据设计型实

10、验的步骤、,由DAC0832输出模拟量,ADC0809采集数据。分配端口实现的硬件连接,画出流程并设计程序实现该过程,比较输出的数据跟采集到的数据是否一致,如不一致分析一下产生误差的原因。 采用DAC0832设计一简易的信号发生器,设计流程并编写程序实现50Hz的方波、锯齿波。(选择此题进行实验)答:锯齿波程序如下:ORG 0000HSTART:MOV DPTR,#0FEFFH MOV A,#0FFHLOOP:INC A MOVX DPTR,A LCALL DELAY SJMP LOOPDELAY:MOV R4,#0FFHAA1: MOV R5,#0FFHAA: NOP NOP DJNZ R5

11、,AA DJNZ R4,AA1 RET方波程序如下:ORG 0000HSTART:MOV DPTR,#0FEFFH MOV A,#0FFHLOOP:INC A MOVX DPTR,A LCALL DELAY0 MOV A,#0FFH MOVX DPTR,A LCALL DELAY0 SJMP LOOPDELAY0: MOV R6,#0FHDELAY:MOV R4,#0FFHAA1: MOV R5,#0FFHAA: NOP NOP DJNZ R5,AA DJNZ R4,AA1 DJNZ R6,DELAY RET实验心得:硬件实验都需要对硬件有着一定的了解,因此实验前应了解并掌握0809和0832

12、的硬件连线方式,在实验中正确地进行连线,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软件的调试,否则会对实验的进程造成很大的影响。而本次实验由于实验前对硬件知识了解不是很多,只能通过前面的范例来熟悉硬件的知识。此外,在本次实验中,运用到了较多的中断和定时器方面的知识,因此在实验前应对前面所学习的内容加以认真的复习,将前面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在本次实验的编程中,这样可以更好地实现本次实验所要求实现的相关功能。总的来说,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采用并行接口实现外部器件的扩展方法, ADC0809模/数转换芯片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及ADC0809的典型应用,DAC0832模/数转换芯片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及DAC0832的典型应用。理解内存与I O统一编址的外设端口地址的映射及控制,掌握了用查询方式、中断方式完成模/数转换程序的编写方法以及DAC0832直通方式,单缓冲器方式、双缓冲器方式的编程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