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表情识别实验报告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0033819 上传时间:2023-12-2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2.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表情识别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表情识别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表情识别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表情识别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表情识别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表情识别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表情识别实验报告(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表情识别实验报告摘 要 在情绪活动中,人的面部、姿态和语音、语调会发生一系列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因为可被他人直接观察到,往往成为情绪活动的表征,所以统称为“表情”。它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面部表情为人际交流提供了丰富的个人信息和社会交往信息。本实验采用了表情指认的范式,探讨学前儿童对于高兴、好奇、伤心、害怕、讨厌和愤怒等6种面部表情的识别特点。结果发现,大中小班的儿童均对于“高兴”和“好奇”等积极情绪的表情识别成绩最好,对于“愤怒”的识别成绩最差,其他消极情绪的识别成绩居于之间。随着年龄增长,儿童对于以上6种基本表情(特别是高兴、好奇和生气)的识别能力也逐渐增强。关键词 学前儿

2、童 面部表情 识别 1 引言在情绪活动中,人的面部、体姿和语音、语调会发生一系列明显的变化,例如:面红耳赤、目瞪口呆、手舞足蹈、语无伦次等等。这些变化因为可被他人直接观察到,往往成为情绪活动的表征,所以统称为“表情”。表情是情绪活动所特有的外显表现,是人际交往的重要工具,也是研究情绪的重要客观指标。它包括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其中最引人关注,也是非常重要的表情就是面部表情。(邹巍,2007)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颜面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面部表情是情绪的发生机制,它是最敏感的情绪发生器,也是显示器。同时,面部表情也可以被定义成面部肌肉的特定运动模式。这些特殊的肌肉

3、和其他肌肉组织不同,并不负责关节运动的功能,而仅仅用来专门承担面部表情的表达任务。表情的独特地位从其生理基础就可见一斑。面部表情的重要性在于它是人类情绪最为明显的外显形式,是人际交往中传递情绪的主要媒介。面部表情为人际交流提供了一套快捷、有效的符号系统,使得个体情绪不需要依赖言语就能准确地被传递出来。它包含丰富的个人信息和社会交往信息,同时还传达出一些有关人的认知、行为、性情、个性、气质、真实性和心理的信息。当看到不同面孔时,人能轻易地识别同一种表情,这就是所谓的面部表情识别。这种机能,在人类的生存活动和种族演进中具有重要的生物适应价值和社会交际功能。那么,人类从何时开始能够识别不同的面部表情

4、呢?以往研究发现,婴儿早在3个月时就能区分通过图片呈现的一些基本面部表情的模式,如愉快、悲伤和惊奇等,到7个月时已能对一些基本积极表情进行表情意义上的归类识别,即可以跨情境、跨面孔地抽取出它们的表情模式(梅冬梅等, 2013)。利用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的实验范式,研究者还发现,10个月大的婴儿可以区分高级分组的积极情绪(快乐惊奇)与高级分组的消极情绪(愤怒恐惧)。关于面部表情模式的研究,贡献较大的是Izard和P. Ekman。他们通过婴儿面部表情提出了特定的基本情绪的面部模式和标定的标准,并从而得出人类基本情绪的类别。Ekman制订了一个以面部肌肉运动成分为基础的情绪测量系统,称为“面部表情编码

5、技术”(FAST)。FAST把面部分为:(1)额-眉区,(2)眼-睑区,(3)鼻颊-口唇区三个部位,以照片为标本确定每一部位的肌肉运动变化,从而提出愉快、惊奇、悲伤、厌恶、愤怒和惧怕六种情绪。Ekman和Frieser又把FAST修改为“面部运动编码系统”(FACS)。FACS是以解剖为基础,标定面部肌肉运动,分辨出和FAST相同的六种情绪。Izard和Dougherty提出了“最大限度辨别面部肌肉运动编码系统”(Max),能辨认兴趣、愉快、惊奇、悲伤、愤怒、厌恶、轻蔑、惧怕和生理不适的痛苦9种基本情绪。对儿童面部表情识别与标签能力的研究,所使用的任务可以划分为4种类型:情境情绪识别、表情匹配

6、、表情指认和表情标签。其中,表情指认是要求儿童从许多面部表情的图片中指认出某一面部表情,即给出情绪词,要求儿童选择出情绪信息与情绪词相一致的面部表情图片(王振宏等,2010)。本实验主要利用表情指认的方式,了解学前儿童对高兴、伤心、害怕、生气、好奇和讨厌等6种表情识别的特点及其发展特点。2 实验方法2.1 研究目的本实验旨在采用选择图片的方式,了解儿童对高兴、伤心、害怕、生气、好奇和讨厌等六种表情识别的特点及其发展特点。2.2 研究方法 被试 本实验被试为三墩幼儿园大班儿童共12名,其中男生5名,女生7名。 实验材料本实验的材料是6张标准的中国1岁婴儿的6种情绪的面部表情图片,每个图片都有编号

7、,但没有写上对应的情绪名称。 研究程序在实验结束前,主试和被试均不知道每张图片所对应的表情是什么,这也保证了实验的双盲性质,从而提高了实验效度。实验进行时,主试随机在被试面前排列6张面部表情的图片,然后对被试说:“小朋友,你能够指出来哪张图片上的小朋友感到(一种情绪名称,由主试随机从高兴、伤心、害怕、生气、好奇、讨厌中选择,每次选择一个)吗?”等到被试做出回答,主试则把全部图片按随机顺序收起来,并重新排列图片顺序,重复上述问答的步骤。6次问答之后,实验就完成了。2.3 结果及数据分析将所有大班被试的实验结果整理如表1和表2所示,其中表2的前3行是笔者跟踪的被试,其他被试来源于同组同学。在实验结

8、果中,图片表情与编号的对应关系如下:4高兴;3伤心;2害怕;5生气;6 好奇;1讨厌。对表2前3行被试的数据分析发现,大班儿童对“高兴”、“伤心”和“好奇”表情的识别正确率很高,而更多地将“生气”的表情和“讨厌”的表情混淆起来。在实验过程中还发现,由于每次呈现图片的顺序都被打乱,被试在做出选择时有可能会出现了一张图匹配多种表情的情形(如:“点点”被试选择了两次5号图;“小仪”被试选择了两次1号图)。这个结果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被试的反应是直接基于表情识别的,而没有借助排除法等其他策略,从而保证了实验的效度。对所有大班被试的实验结果(表1)分析可知,“高兴”和“好奇”的表情识别正确率最高,“生气”和

9、“讨厌”的表情识别正确率最低。进一步分析发现,有82%的大班儿童高度一致地将“讨厌”的表情理解为“生气”,这也一定程度说明了这两种表情对于该年龄段的儿童来说极容易混淆,也可能是静态的图片不利于复杂表情的识别,或者所选的材料不够典型。另外,在识别“害怕”和“讨厌”表情时,大班儿童均出现了将“害怕”和“生气”的表情混淆起来的情况;这表现在选择二者的人数相近且较多。表1 大班被试表情识别实验结果(1)情绪名称图片编号及选择的人数正确人数图1图2图3图4图5图6高兴11111伤心2377害怕5435生气9122好奇111010讨厌34143表2 大班被试表情识别实验结果(2)被试性别表情名称及被试回答

10、高兴伤心害怕生气好奇讨厌点点女435165琳琳女432165小仪女526113欣欣女432261陶陶女416162桐桐男425165饭饭男412561慧慧女426162浩浩男435162硕硕男432142冰冰男432565瑶瑶女435161结合其他组同学的实验数据,将大中小班所有被试的实验结果整理如表3所示,绘成折线图如图1所示。横向分析看来,对于大班和中班儿童,“高兴”和“好奇”表情的识别正确率最高,而“生气”表情的识别正确率最低;对于小班儿童,“高兴”和“伤心”表情的识别正确率最高,同样也是“生气”表情的识别正确率最低。总体而言,识别正确率从高到低分别为:高兴、好奇、伤心、害怕、讨厌和愤怒

11、。也可以归纳为对“高兴”和“好奇”等积极情绪的高识别率,及对“生气”等消极情绪的低识别率,这个结果在大中小班的儿童中都具有跨年龄的一致性。再对三个年龄段的被试数据进行如表2所示的处理,得到表4所示的结果。从中发现:三个年龄段的被试都一致地倾向于将“讨厌”的表情理解为“生气”,这个比例在大中小班儿童中分别为66.7%、52.6%和38.1%,这对实验结果造成的影响不可忽视;由表4可见,三个年龄段的被试会不同程度地将“伤心”和“害怕”的表情混淆起来。这表现在数据上为:选择易混淆的两种表情的人数相近且明显多于选择其他表情的人数。这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对于学前儿童,这几种表情容易混淆。纵向分析看来,总体而

12、言,儿童对各表情识别的正确率都呈现出了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特别是对于“高兴”、“生气”和“好奇”表情的识别,增加的程度较大;而对于“伤心”、“害怕”、“讨厌”等表情,识别的正确率随年龄的变化趋势不明显。综上所述,中班可能是儿童表情识别,特别是对高兴和好奇的表情识别发展的重要转折点。表3 各年龄组被试表情识别正确率(%)年龄段高兴伤心害怕生气好奇讨厌小班66.747.628.64.838.123.8中班84.247.452.610.552.626.3大班92.644.437.014.877.825.9图1 各年龄段儿童表情识别的正确率表4 中班和小班儿童表情识别结果被试情绪名称图片编号及选

13、择的人数正确人数图1图2图3图4图5图6中班高兴116216伤心36919害怕36106生气1041212好奇4321010讨厌5322435小班高兴14714伤心8101210害怕261026生气812171好奇43288讨厌52216353 讨论3.1 探讨幼儿表情识别发展的趋势,哪个年龄是转折点?由实验结果可见,同一年龄段的儿童对以上6种表情的识别存在显著个体差异。横向分析看来,对于大班和中班儿童,“高兴”和“好奇”表情的识别正确率最高,而“生气”表情的识别正确率最低,其他表情的识别正确率介于它们之间;对于小班儿童,“高兴”和“伤心”表情的识别正确率最高,同样也是“生气”表情的识别正确率

14、最低。总体而言,可以归纳为对“高兴”表情的高识别率和对“生气”表情的低识别率,这个结果在大中小班的儿童中都具有跨年龄的一致性。然而,这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不完全相符。Markham等(1992)发现,学前儿童对于以上6种基本面部表情识别的正确率从高到低分别为:高兴、伤心、愤怒、害怕、好奇和讨厌;而本实验的结果则为:高兴、好奇、伤心、害怕、讨厌和愤怒。出现的最大分歧的地方在于,本实验中学前儿童对好奇表情的识别正确率显著偏高,而对愤怒表情的识别正确率显著偏低。事后又发现,让主试指认出“愤怒”表情时,作为大学生的他们也非常容易出错。这可能是由于实验材料的图片是黑白的且是静态的所造成的,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学前儿童对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