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0026839 上传时间:2023-12-19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肠癌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大肠癌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大肠癌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大肠癌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大肠癌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肠癌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肠癌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肠癌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疾病名称(英文 )carcinoma of large intestine拚音DACHANGAI别名西医疾病分类代码消化系肿瘤中医疾病分类代码西医病名定义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及直肠癌,是世界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大 肠癌是指结肠和直肠粘膜上皮来源的恶性肿瘤。中医释名西医病因高脂肪和低纤维饮食与大肠癌的发生密切相关。服用过多 的脂肪类食品,可致大肠癌发病率明显增加。这与脂肪类物 质可能引起肠壁内胆盐和胆固醇代谢的质和量有关。高脂肪 在人体消化代谢过程中,因氧化会产生致癌物质亚硝胺等, 此类物质在消化道积蕴过多或时间过长,都是导致大肠癌发 病的危险因素。大肠癌与血吸

2、虫病也显著相关。一般认为 大肠粘膜上血吸虫卵长期沉积,可造成粘膜反复溃疡,及慢 性炎症等病变,出现腺瘤样增生,在此基础上发生癌变。 大肠腺瘤与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 crohn 病)与大肠癌关系密切。 前者为癌前病变,如不治疗, 40 岁前后极易发生癌变,腺瘤 发展成癌约需35年,后者往往在发病10年后开始,每10 年约有10%20%发生癌变,出血性溃疡性直肠、 结肠炎的 恶变危险更大,患病超过 10年者,约50%发展为癌。盆 腔接受放疗后,结、直肠癌发病率增力 04 倍,大多发生在 放疗后 10 20 年。癌灶位于原放射野内。中医病因 大肠癌的病因不外内、外因两方面。外因由寒气客于肠外, 或饮

3、食失节,损伤脾胃,运化失职;内因为忧思抑郁,脾胃 失和,两者均可导致湿热邪毒,流注大肠,发为肿瘤。如宋 窦汉卿疮疡经验全书所云: “多由饮食不节,醉饱无时, 恣食肥腻不避严寒酷暑,或久坐湿地,恣已耽着,久不 大便,遂致阴阳不和,关格壅塞,风热下冲乃生五痔” 。 季节地区人群强度与传播发病率各国大肠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有较大差异。在经济发达国家 如北美、西欧、北欧、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发病率高达 355010 万人。美国为 3010 万人,以丹麦、卢森堡为发病 之首,而一些亚非、拉美国家发病率较低,其年发病率仅为 28/10万人。大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及死亡率有上升趋 势,大致为恶性肿瘤 46位,其发

4、病在长江下游、江苏、 浙江、福建、台湾等地区较高。男性大肠癌高于女性,男女 之比为 3 2:1 。发病年龄在 30 60 岁之间。大肠癌病变部 位发生在直肠及乙状结肠占 75,依次为盲肠、升结肠、降 结肠、脾曲和肝曲。发病机理中医病机灵枢水胀篇记述: “肠覃如何,歧伯曰:寒气客于肠外 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 肉乃生“说明此病与外邪入侵,营卫失调有关,巢元方诸 病源候论中说:症者,寒温失节,致脏腑之气虚弱而饮食 不消,聚结在内,逐渐生长肿块,盘牢不移动者是症也” 。 指出腹中包块及病因病机,至清朝医宗金鉴说: “此病 有内外阴阳之别,发于外者,由醇酒厚味,勤劳辛苦,

5、蕴注 于肛门,两旁肿突,形如桃李,大便秘结,小水短赤,甚则 肛门重坠紧闭,下气不通发于内者,兼阴虚湿热下注肛 门,内结蕴肿,刺痛如锥大便虚闭”。总之,中医认为在内、外因素作用下,湿热。瘀毒等浸 yin 肠道而致。 病理大肠癌多发生于直肠(56%70%)、乙状结肠(12%14%), 其它部位较少见4%5%为多发性大肠癌,大肠恶性肿瘤除 癌外,尚有黑色素瘤、平滑肌肉瘤、恶性淋巴瘤等,但均少 见, 只占全部大肠恶性肿瘤的 1 % 2%。大肠癌病理大体分 型:早期大肠癌:癌组织浸润仅限于粘膜层及粘膜下层, 无淋巴结转移,只要治疗得当, 5 年生存率达 100%,肉眼 上可分为扁平型、息肉隆起型、扁平隆

6、起型、扁平隆起溃疡 型。中晚期大肠癌:按 82年全国大肠癌统一规范的大体 分型标准。隆起型;溃疡型;浸润型;胶样型。大 肠癌的组织学分型主要所见为管状腺癌( 6722% )、粘液腺癌( 1834% )、乳头状腺癌 ( 786% ),其它如印戒细胞癌, 未分化癌。腺鳞癌、鳞状细胞癌、类癌等。大肠癌的扩散方式有直接浸润,种植播散、淋巴道及血行转 移。直接浸润肿瘤可环绕肠壁扩展,也可沿肠腔向上、下浸 润,同时可逐渐向肠壁渗透,当穿透肠壁时,即可直接浸润 邻近组织、器官和腹壁。升结肠上段肿瘤可累及十二指肠降 段;肝曲结肠癌可累及肝、胆囊;横结肠癌可侵及大网膜或 胃;直肠癌可侵及膀胱、子宫、阴道、前列腺

7、、精囊或骶骨。 癌细胞脱落于腹膜腔可发生种植播散,出现癌性腹水。淋巴 道转移可随淋巴流引流向上扩散,与原发肿瘤浸润深度,病 理类型及分化程度有关,当癌未浸透肠壁时,淋巴结转移率 为 21 8%,而侵及浆膜或浸润至肠壁外组织时,53%有淋 巴结转移。血行转移相当常见,由于肠系膜血管向门静脉引 流,肝转移多见,约有 13 病人不能根治切除的原因与肝 转移有关。其它转移部位为肺、骨等。病理生理中医诊断标准中医诊断辨证分型及四诊要点:常见大肠癌证型有以下几型:1湿热蕴结型症见腹部阵痛,下痢赤白,里急后重,胸闷 口渴,舌苔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利湿。2气滞血瘀型:症见烦热口渴,下痢脓血,里急后重,舌 紫

8、有瘀斑,脉细数。治宜理气化瘀。3脾肾阳虚型:症见肢冷便溏,少气乏力,腹痛五更泻, 舌苔薄白,脉沉细,活宜温补脾肾。4肝肾阴虚型:症见五心烦热,头晕目眩,口干盗汗,腰 酸腿软,遗精梦多,便秘,舌红,脉弦细,治宜滋补肝肾。5气血双亏型:症见气短乏力,时有便溏,面色苍白,脱 肛下坠,舌淡,脉沉细弱,治宜补气养血。中医辨证分型有时并不单纯,或扶杂兼症,或二型同见。一般而言,前两型多见于I、期,后三型多见于川、W期病 人,临床当随症辨治。西医诊断标准(一 )、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分期1. 1935年Dukes首先提出将大肠癌分为 A.B.C三期,此分期简明实用,但由于在实践中发现不足,以后又对之进一步 完善

9、, 1978 年我国第一次全国大肠癌科研协作会议提出了我 国大肠癌临床病理分期试行方案。一、1期(Dukes A): 0.病变限于枯膜层(原位癌)。1.病 变侵及粘膜下层。 2.病变侵及肠壁肌层。二、H期(Dukes B):病变侵及浆膜,或侵及周围组织和 器官,但尚可一起作整块切除。三、川期(Dukes C): 1.伴病灶附近淋巴结转移(指肠壁 旁或边缘血管旁淋巴结转移 )。 2. 伴供应血管和系膜边缘附近淋巴结转移四、川期(Dukes D)1 .伴远处脏器转移(如肝、肺、骨、脑等 )。2伴远处淋巴结转移(如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或供应血管根部淋巴结广泛转移无法全部切除者。3伴腹膜广泛转移,无法全

10、部切除者。 4病变已广泛浸润邻近器官,而 无法全部切除(二)1984 年苏州病理会议又提出新的分期方案I期(Dukes A)1 .病变局限于粘膜内或累及粘膜下层。2.病变浸及浅肌层。 3病变浸及深肌层。口期(Dukes B)病变穿出深肌层,侵及浆膜层,浆膜外或 直肠周围组织。川期(Dukes C)病变已发生淋巴结转移(包括早期大肠癌 伴淋巴结转移病例 )。(三 )国际抗癌联盟 ( UICC) 早在 1950 年就提出了 TNM 分期 系统,但由于临床估计大肠癌的病变程度及范围困难,因而 无法将其纳入这一分期系统。美国癌症分期和疗效报告联合委员会( AJC) 对于大肠癌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确认了

11、UICC 以前提出的一些基本规则,并结合 Dukes 分期提出了一个分 期系统,这个系统在 1979 年国际抗癌联盟会议上得到肯定 和推荐。期别 TNM 病变情况一、 0期: TisNoMo :组织学检查发现的原位癌二、I期:1、IA (1)T1NoMo肿瘤限于粘膜或粘膜下,未 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2、 IB(1)T2NoMo 肿瘤扩展到粘膜肌层,但不超过浆膜,发现区域淋巴结转移, 无远处转移。 ( 2)T2NxMo三、H期:1、T3-5NoMo- T3-5NxMo 肿瘤范围超过肠壁或浆 膜,未发现区域淋巴结扩散及远处转移。四、川期任何TN1M0肿瘤在肠壁有任何程度的穿透,并扩 散

12、到区域淋巴结,无远处转移。五、W期任何T任何NM1肿瘤在肠壁有任何程度的穿透, 或有或无区域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注:T:原发肿瘤:Tx。穿透深度不能肯定。 To:临床未见 肿瘤。Tis :原位癌。Ti:临床良性病变或病变限于粘膜或粘 膜下。T2 :肌层或浆膜层受累,但未超出。T3 :结肠、直肠全层受累,又累及邻近组织器官,但无痿管。T4 :以上任何程度肿瘤穿透,伴有痿管存在。T5 :肿瘤直接扩散的范围已超出邻近组织或器官。N :区域淋巴结。Mx :淋巴结未估计或无记载。No :未见淋巴结转移。N1 :淋巴结受累(回、结 肠、右结肠、 中结肠及肠系膜下动脉等以远 。 M :远处转移。 Mx

13、:未估计 M1 :有远处转移(包括腹膜外淋巴结、结肠系 膜和肠系膜下动脉以上的腹内淋巴结,腹腔种植,肝、肺和 骨等转移 ) 西医诊断依据 大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误诊率较高,因此,要仔细询问 病史, 通过症状、 体征。 特殊检查等手段, 以区别大肠炎症、 结核或良注肿瘤等疾病。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一 )临床表现1症状早期大肠癌可无明显临床症状。通常在普查中发现。当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可出现一系列表现。结肠癌主要 表现为腹痛,便溏带脓血,便次增多,尤以左半结肠病变为 多,伴有消瘦、 乏力和贫血, 腹中包块。 直肠癌常有便血、 大便频、粘液便,或大便变细,里急后重等症。肛管癌有 肛门不适感及疼

14、痛,或有出血等。据国内资料,便血以直肠 癌多见( 88 5),左半结肠为 748,贫血在右半结肠 为 58. 8,左半结肠为 38,肠梗阻以左半结肠多见 (315),较右半结肠多 1 倍,便频左半结肠为 496, 右半结肠仅 27 8。2体征早期大肠癌无明显阳性体重。中晚期可出现腹部压 痛或可触及腹部包块,或出现肠梗阻、贫血、浮肿、腹水、 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及恶液质等。体检电诊断影像诊断 气钡双重造影: 为 X 线检查发现病变提供了有利条件, 既 使 0 5cm 左右的小病变也可发现,总发现率高达 95 5。 B超:肠道超声更能准确地诊断出肿瘤所侵犯的部位及大 小,清晰地显示出直肠内每两层结构之

15、间界面下的微小改变,以明确手术切除有否可能及手术范围。CT检查:其重要意义在于对肿瘤的分期,尤其对于估计不能直接手术,而在应用外放射或局部腔内放射后有可能再被手术切除的病人更有价值。对晚期直肠癌和复发性直肠癌的手术估计有 较大意义。实验室诊断1常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大便潜血、生化及免疫学检查 均无特异性。2纤维内窥镜检查可在直视下判明病变部位、大小、范围, 数量,并可擦拭病变部位作细胞学或活体组织检查。以获确 诊。3直肠指诊是诊断直肠癌最常用方法,可以摸到肿物大小, 浸润肠壁情况和有无脓血。4 .肿瘤标志物检测血清 CEA :对大肠癌治疗、预后、复 发的疗效观察有一定价值。单抗 CA 50 放射免疫测定: 对大肠癌诊断有较高临床敏 感性。血液尿粪便脑脊液其他诊断免疫学组织学检验病理及细胞学检查如为阳性,可确诊。西医鉴别诊断中医类证鉴别肠癌早期症状不明显,缺乏特异性,易与消化系统、腹腔内 其他脏器疾病混淆,尤其是与休息痢、奇恒痢、大瘕泄、伏 梁、肠痨、肠痈、肠郁蛊虫病、脾约、内痔等的临床表现有 类似之处,当病情呈进行性发展,疑有肠癌可能时,应进行 多项检查,如粪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